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中班教育专题
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日常指导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日常指导的实践研究

更新时间:2014-07-21 06:26:33

《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日常指导的实践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教育专题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
生活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含有“生存、活着”的意思;二是指人的各种活动,两种含义都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因素。它是人类的全部生活实践,既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包括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幼儿生活活动包含了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品质。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技能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技能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在《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的目标中也指出:“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二期课改中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指向了“养成良好习惯、适应共同的生活。”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由此可见,孩子学会交往与合作是多么重要,而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而分享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指能与人共享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快乐,也指能与人分担忧愁。分享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互利。合作与分享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光有合作没有分享,会导致孩子养成独享的不良习惯;光有分享没有合作,会使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不良品行。因此,培养孩子合作与分享兼有的品质就愈显得重要了。
帮助幼儿适应群体生活,学会交往非常重要。孩子开始和同伴们在一起生活是,常会出现争吵、打斗、抢玩具等不友好的行为,有的父母害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不让他合群,结果会使孩子形成孤独、自私的心理,孩子想不到别人,更不懂得关心别人,这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常言道:孩子总不能跟爸爸妈妈一辈子。只有让孩子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学会与同伴的交往合作,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同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情况。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它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于孩子尽早摆脱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个体。我国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包办代替较多,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遇到困难,往往会寻求成人的帮助,缺乏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他们张大后,将无法适应社会的竞争,无法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有自己的优势;专业的师资、专门的设备、预定的课程计划、精选的教学内容,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所缺乏的儿童伙伴等。除此之外,我们幼儿园还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成长着。生活活动的实施是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各种途径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的孩子从小独自惯了,不愿意、不善于与别人相处;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娇惯,到了幼儿园常与同伴发生冲突等等。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获得社交技能,发展社会性行为。同时社会交往是幼儿不可
 
缺少的心理需要,对于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孩子并非生来就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教师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接触交往,逐渐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能初步根据社会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发展交往能力。
然而,在现代家庭结构中,孩子已经成为家庭的核心,自我中心现象极其明显,但在进入幼儿园和小学后有一个适应集体生活环境、规则,相互沟通、交往合作的过程,幼儿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适应困难。从我园中班的幼儿情况和家庭背景看,相当部分的家长来自外地、农村,甚至无职业,文化修养较差,所以,孩子在幼儿园中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生活活动中寻找有效途径,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使其较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国内外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有《外来人口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夹角指导研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等研究,但对于本课题提出的日常指导策略目前还未查阅到,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共同生活和安全生活的能力较弱,因而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寻找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日常指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幼儿共同生活和安全生活的能力。
二、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探索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日常指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幼儿共同生活和安全生活的能力。
(二)  研究内容
1、对目前教师在幼儿生活活动中的日常指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索研究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指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通过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有效的日常指导,帮助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和安全生活。
(三)  研究对象
在本园中班各班级中随机抽取30人,并选取中(1)中(3)班为实验班,中(2)中(4)班为对照班。
(四)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使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和价值。
2、调查法:   对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的日常指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3、观察法:   对教师的日常指导方法和幼儿在共同生活、安全生活的行为
表现和能力进行观察和分析。
4、实验法:   根据实验措施,对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和分析。
5、案例法:   对教师的日常指导和幼儿共同生活、安全生活能力进行案例
积累、分析研究。
(五)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2004、5~2004、6   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2004、6~2004、7   查阅资料,制定计划
                    2004、7~2004、8   修改、完善计划
2、实施阶段:       2004、9~2004、10  现状调查分析
2004、10~2005、7  实施研究措施
3、总结阶段:  
   
     2005、8~2005、9   撰写研究报告
(六)  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案例、经验总结。

   
推荐
  • 中班班级工作之我见——认识新朋友

    九月,夏季的炎热正在慢慢远去,秋爽的凉意渐渐袭来。在纷繁复杂的九月,幼儿园里迎来了一批新的孩子。他们的脸庞在蒙蒙细雨与灿烂如花的表情中变幻莫测。这就是小班的新景象。在中班,像是许久不见的朋友,大家的话语变得好多好多,一个暑假,有许多的新鲜事儿要来聊聊,有说不完的话儿要来谈谈,大家都变得与热情似火的太阳一样充满活力。大班那又是另一番天地,已经长大了孩子看到了新朋友,那新鲜劲尔可足啦,就想着和新同学说说话儿呢。 今年,有8位新同伴来到我们班上,这八位同学的个性可真是千差万别,彦彦与彧彧是一对双生姐妹花儿,大家

  • 中班幼儿的常规要求

    最近有小朋友家长向我询问:中班的孩子该养成怎样的行为习惯?我想,这也是家长们所关注的,现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活卫生习惯: 1,能按时入园,不迟到早退,能主动和老师,小朋友问好及再见。 2,用餐安静,不挑食,能正确地使用勺子,餐后能主动收拾残渣 并擦嘴漱口,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整洁。 3,安静午睡,不打扰他人,起床后能主动整理衣物。 4,能卷好袖子后用正确的方法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将手擦干净。 5,有主动饮水的意识,按需饮水。 6,能根据气温及活动情况自己或求助他人增减衣服,不留长指甲。 行为习惯: 1,

  • 主题活动中幼儿自信表述培养

    自信是自主性中的主要的品质,它是孩子进行有效的自主 学习 的心理基

  • 幼儿园中班四月工作重点与主要教育目标

    生活活动 1、天气转热,提醒幼儿多喝开水,控制运动量。 2、随天气变化为幼儿及时增减衣物,运动后及时为 幼儿 袼褙,预防感冒。 3、开窗通风,保证寝室、教室的空气流通,提高呼吸环境。 4、培养幼儿细嚼慢咽、安静就餐的良好习惯。 5、逐步帮助幼儿学会正确擦鼻涕的方法。 游戏活动 1、加强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分析,学着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小问题、小纠纷。 2、结合《找春天》和《健康的孩子》主题活动,创设主题游戏,在不断变换的主题中激发幼儿对各种游戏活动的兴趣,鼓励

  • 优化半日活动、细化保教常规——常态下,中班半日活动专题研讨

    教师对半日活动内容的安排是幼儿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而教师运用的组织策略则生动、深刻地反映着幼儿的学习过程与方式。我们从教师允许幼儿的操作实践、语言表达和主动选择程度这三个敏感指标,来反映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与状况。 一、注重动静交替 动静交替的原则表现在半日活动的安排中。晨练活动一般在早晨7点50分----8点15分,早操一般在上午8点20进行,这两项活动运动量都比较大。所以,教育教学活动把他们分割开来。这样动静交替进行,幼儿不会感到枯燥。 二、要改变教育观念 要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半日活动组织能力,改

  •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担子,为自己的问题负责

    中班的孩子会有一个年龄特点就是喜欢打小报告,有小朋友上好厕所没有包肚子,会有孩子马上就告诉老师;如果有两个孩子有些小矛盾,更是要整个班级的孩子一个个的向老师报告。其实孩子们都会有这样一个阶段,在与同伴相处的时,孩子们拉近了与同伴的距离,以及需要遵守条线增多,他们的是非观念越来越情绪,那么社交关系就成了冲突的导火线。孩子们常常吵架,发脾气。而老师要经常要做仲裁人,替他们主持公道。www.smtxjs.com我们常常会让孩子们搬着小椅子,坐在老师两边,两个孩子分别陈述对方的错处或是产生矛盾的原由,老师则尽可能

  • 中班下学期自主选座有学问

    时光飞逝,来到中班下学期,我们的孩子们自主意识渐渐增强,同时社会交往需要也强烈了起来。本学期我们尝试着让宝贝们自主结伴选座,一来孩子们有机会和好朋友们在一起,二来也可以帮助孩子们结交新朋友。虽然是自主选座,但完全的自由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身高分配、男女搭配、性格习惯等。所以说座位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组织孩子们先来说一说选座时需要注意的规则,孩子们提出:高高的要坐后面,矮矮的坐前面,中等的坐中间;每一桌都要有男孩、有女孩;坐在一桌不能互相影响;一桌上不能全是很文静的小朋友,或者很活跃的小朋友;可以和喜欢的朋友

  • 探究对中班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对中班幼儿乐乐的个案观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性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完成任务,遇到事情能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期是独立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期,适时对幼儿进行培养,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然而在当今社会的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父母的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们逐渐形成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独自处理事务的能力。因此在幼儿园中幼儿的独立性差属于比较普遍的问题,中班时期是对幼儿进行独立性培养

  • 光盘制作在区域活动中的整合运用

    十三五课题 美术教学与幼儿园一日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 三级子课题研究方案 2018年9月 班级。中一班。研究人员。 樊佳伟孙思雨。 二级子课美术教学在区域活动中的整合运用。 题名称 三级子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