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21 12:41:29
《“圈养”式儿童教育很残忍》可能是您在寻找3-6岁学前期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课间时,老师只让学生在走廊玩。”近日,有家长反映,在上海一些小学学生课间不能自由玩耍,并将这种现象戏称为“圈养”的课间放松方式。有学生说,除了上厕所,他们下课“不可以”出来玩,课间只能呆在教室写写字、看看书。据了解,学校这样做的主要起因是为了保证学生课间玩耍的安全。 我一直庆幸自己生在农村,在没有升学压力的环境中,与兄弟姐妹、玩伴们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虽然生活艰辛,经常挨饿,但大多数时候是快乐的,至今忆起仍充满甜蜜。而现在,我们的孩子呢?可以说,他们没有童年,独生子女的他们本来就不知兄弟姐妹是何物,从小塞进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上课下课,按部就班,回到家就锁进屋子,根本没有和同伴玩的机会。
他们可以和同伴玩的机会,一是假期,一是课间。城市的学生,假期里要参加这个班那个班,学完钢琴学绘画,哪来玩的机会?惟有课间,短短的数分钟。而上海不少学校的学生,连仅存的课间也被无情的剥夺了,学校不准学生课间下楼,只能呆在教室里!
看完这则新闻,笔者心中充满同情与悲情。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今却被学校当成“少年犯”,在学校里“服刑”——六年的“小学刑”!望着室外的阳光,操场上的秋千,这些被“圈养”在教室里的、天性活泼的孩子们有多么郁闷啊!试想一下,这样的读书环境对小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首新流传甚广的新童谣唱道:“我去上学校,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一拉线,我就跑,学校一会不见了。”现在想起来,这首令人哭笑不得的新编童谣不正是小学生们心声的无奈表达么?
不知那些下“课间禁玩令”的教育工作者有没有想过,这种扼杀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当?先不说此举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与时下教育部门大力提倡大课间的精神格格不入,将心比心,如果你是孩子,或者你是孩子的家长,你会同意校方这种不人道的做法吗?
其实,早在19世纪后半期,被誉为“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的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ឨ1820~1903)就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
得此真传的西方教育,把尊重孩子好玩的天性放在小学教育的第一位。甭说是课间,即使在课堂,教师也不会要求孩子正襟危坐,不能越雷池一步,而是与孩子玩成一块,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虽然在基础知识的扎实与深厚方面比不上中国的孩子,但他们的人格是健全的,心理是健康的,求异思维与动手能力是有保障的,最主要的是:他们拥有真正的童年,他们的成长是快乐的!而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孩子成长是不快乐的。
虽然,近年来我们的教育界也开始反思“中式教育”的弊端,并逐渐接受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观念,但由于教育评价系统的单一与刻板,高考指挥棒功能有增无减,在这把达摩克利斯剑下,什么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全成镜花水月、海市蜃楼。于是,有人戏称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应试素质的教育”。
当然,上海这些小学也是有“苦衷”的,就是怕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在玩的时候磕伤碰伤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即使这是事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而非要把孩子禁锢在教室不可。譬如说,增加设施的安全投入、配备更多的安全保障人员、为孩子买安全险等等。总之,用剥夺孩子自由的方法保证孩子安全是一个残忍的笨办法,是不可以接受的。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 孩子 来说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大多数的药品在代谢过程中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然而 婴幼儿 各脏器的功能尚处在需要完善之中,用药不当,对孩子的 健康 不利。那孩子用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吃错药啦! 现实 生活 中,有很多因用错药而送 医院 急诊的事情。轻者如多服 感冒 药而昏睡,重者如家中小孩误把安眠药当糖果吃而昏迷送加护病房。吃错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 使用不当型 1 例如把一天应该吃3次的退烧药,给病人吃4~5次(因为烧一直不退),或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例如塞剂和口服
见习日记(三) 5月28日,我确定我已经喜欢上了这群孩子们。 不知道为什么,和看老师们如何组织上课相比,我更喜欢看老师是如何和孩子谈心的,老师们都有很亲切, 孩子 们对她们既粘又怕。这是一种多么好的教育状态啊! 在这里的生活,每天都有差不多,所以有人会说很闷,但事实上,我想,只要以一颗真心去感受,去面对玉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因为我就是这样做的。看着同组的高吉那么受孩子们的欢迎,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他就像个大哥哥一样,在一群孩子中显得特别可亲可爱。 我在入学以前,就说过想当个孩子王,如今真正的和孩子们接触了
小儿疝气是小儿最多见的一种外科疾病,根治疝气,杜绝嵌顿疝发生,唯一出路是用手术方法治疗。 那么,小儿疝气应于何时手术为好?小儿疝气的手术时机,应遵循下述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1、择期手术:根据小儿腹股沟解剖特点,小儿疝气以选择在1岁左右手术为宜,因为新生儿期的腹股沟很短(1厘米左右),肌肉又薄且多半发育不完善,因此,过早地手术治疗,疝气易于复发。随着小儿年岁增长,至第八个月龄后,腹股沟部及下腹部的肌肉已经有所增厚,腹股沟管也变长,因此,第八个月以后,小儿疝气即可作为选择性手术的起始时间,这是医生常选择在1岁
儿童是否需要人人补钙呢?答案是否定的! 钙是骨骼中矿物质的主要成份,从新生儿到成人骨骼需要存留大量的钙。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6月龄以内婴儿钙适宜摄入量为300 mg/天,6月龄以上婴儿为400mg/天,1~3岁为600mg/天,4~7岁为800mg/天。人乳中含钙35mg/100ml, 一天800ml人乳能满足6月龄以内的婴儿的钙需要。配方奶粉中钙含量约为50~80mg/100ml, 6月龄后婴儿每日摄入奶量在600ml以上,加上添加的其他辅食,能满足其对钙的需要。纯牛奶含钙约110mg/100ml,因此,
回归自然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引子:《快乐的王家棚之行》 晚春初夏的季节,子石在妈妈的带领下和朋友一家进行了一次郊游。子石可高兴啦!兴奋得几天都滔滔不绝。于是,我将他的描述整理记录下来,取题为《快乐的王家棚之行》,发表在博客上,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孩子现实生活中应有的幸福和快乐的关注。 星期天,妈妈带上我,邀上巍然和他的妈妈,一起去郊游。我们的目的地是王家棚。 一路上,我看见了高高的山、绿绿的树、五颜六色的花,还有许多小鸟在路边的大树上跳来跳去;只是小河的水是黑黑的,有一股很难闻的气味,妈妈告诉我,这条河原
尽可能带孩子接触泥土、沙石、花草、树木、昆虫在野外游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上面提到的泥土、沙石、昆虫之类的东西,对于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如要来个亲密接触,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想法,它会遭到 家长 的反对和训斥,由此,孩子们慢慢的远离了大自然中这些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快乐阵地也转移了,慢慢的转向那散发着刺眼的、冰冷的电视、电脑让他们的快乐产生了隐患,不知他们是否真的快乐。 所幸的是,生活在我们实验幼儿园的这些孩子们,他们是幸运的,幸福的,因为在我们这片花园里,有小小的山坡;有茂盛的树木花草;有精致而
我的宝宝新入园的第二天,就被一个小朋友咬伤了。为此园方还专门给这个班增加了一名老师来看着这个孩子,担心再发生类似事情。我觉得幼儿园对家长很负责任,但同时听说这个小朋友在小区里就经常咬伤、抓伤别的小朋友,又觉得这样一直看着也不是办法,说不定哪天没留神又出什么事。 我的宝宝快两岁的时候也爱打人、咬人,我当时用了很多办法制止他都没效果。后来我在某本育儿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治水不能光靠筑堤拦截,还需开渠引流。我照此试了四五次,果然奏效。现把经验推荐给老师和家长,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分享育儿经验。 每个宝宝都不
又是一年入园时。 入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就像是一场战争。孩子“冲锋陷阵”,家长暗自心焦——孩子是否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不会想家……看着孩子楚楚可怜的眼神,家长“明知山有虎”,但为了孩子的综合发展,却不得不“偏向虎山行”。 话说回来了,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的焦虑自然难免。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却发现,孩子的焦虑,除了来自于陌生的人和环境,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同样焦虑的家长! 这种痛楚,我们感同身受。这种痛楚,我们愿与您一同分担。所以,我们做了这样一期策划——入园,别把您的焦虑“传染”给孩子---
今天进入建构区的幼儿有:宇诚、丞泽、凯特、怡馨、涛力、佳梅。在建构区里,我们为孩子们投放了很多的废旧物品,这时孩子们正拿起自己平常收集来的各种牙膏盒、牛奶盒、月饼盒东拼西凑想制作些什么。制作一个世界第一高楼,因为孩子们认为高楼大厦也是硬纸板做纸箱、装饰花瓶一样简单。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浓厚兴趣,由丞泽带头,且有着明确的分工,一些孩子去废品收藏箱寻找合适的材料,一部分孩子着手剪裁装饰用的彩带,丞泽和宇诚看中一张和棋盘一般大的硬纸板作为底座,并在上面边画着草图边讨论着,活脱脱是两个总工程师摸样,孩子们都积极地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