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3-6岁学前期成长发育
别让孩子的智慧,悄悄的溜走了

别让孩子的智慧,悄悄的溜走了

更新时间:2014-07-21 16:06:40

《别让孩子的智慧,悄悄的溜走了》可能是您在寻找3-6岁学前期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人类生存的一切起源都有他必然的自然规律,想逆然而上的人,必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而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让年幼的孩子过早的接触他本可以更晚的接触的知识和事物,反而她们本应该学会的礼仪、日常规范、道德认知和对大自然的接触却是越来越少了,可是家长去还不以为然。
这两天空余的时间,一直在看《幼儿教育》杂志上的文章,其中十月份的杂志中有一篇文章名为《教育应敬畏儿童的自然智慧》,把我的眼球牢牢的留住了。一开始我也没有怎么觉得,到是越看越有想法,越看约有感触。看着这篇文章中写的家长对幼儿的期望,我就想到了我们幼儿园里的孩子们的一些孩子,她们的家长对它她们的期望也是那么的高,可是只要她们做的有一点不对,家长就变得异常的严格,孩子取得了成果却没有及时的肯定,而是让她们继续努力,对其他大人就开始吹捧自家的孩子有多么的好,已经学会哪些东西了。难道孩子就是你们大人心中学习的机器、攀比的工具吗?试问你们的童年生活你们是怎么过来的?没有这么刻意的强求学习,你们就没有很好的工作了?不是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吗?家长们,你们现在还有学习吗?还在进步吗?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美好的童年,有的是时间让他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童年就只有一个,等她们正的老了,她们回忆着一生的经历,就是从幼儿园到老了,不是学习就是为自己的生计做拼搏?那快乐呢?快乐在哪里?
我突然想到,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教学楼、在寝室自杀的呢?难道不是家长和现在的教育对孩子们只产生负面的压力,却没有及时给孩子们做好心理调整的过程,有很多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否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考的好了继续努力,考得差了一顿严厉的斥责或是毒打!那现在有多少家长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考虑一下她们是否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多少家长还会和孩子交心,观察孩子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变化?现在的孩子都背负了太多的期望,到最后总觉得自己活的不像她们自己了,就是父母的附属品。
在这篇文章里,我看到一句话写的很好,“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是历史之子,儿童生来就是一个‘游戏者’、‘探索者’‘思想家’‘梦想家’‘艺术家‘童话家(神话家)’”一个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亮点,也许他的梦想就是他以后成就的事业。抓住孩子们最初的梦想,让她们懂得抓住自己的梦想,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这不就是一件孩子也很乐意的学习过程,家长也能高兴的看着孩子们不断的成长吗?何必把太多成人话的知识一下自己都灌输给自己的孩子呢?就像让自己放弃最想做的事业一样,你愿意吗,家长?如果你是孩子,你想一想,逼迫你做你一点兴趣也没有而且枯燥的学习,你愿意吗?
家长们总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确实,家长们都提倡教育,但是却提倡反自然的“消极教育”,也总是对孩子以“你必须用多少时间把这些学会”“你必须要锻炼身体”“你必须……”可年幼的孩子看到家长严厉的眼神和如此强硬的口吻,她们只知道跟着家长的指示做,根本不敢说出自己喜欢的是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何意义?到最后,家长也得不到她们满意的成果。
教育中的“柏拉图问题”表明,教育所赋予人的与自然人性(人性)所赋予人的相比,是渺小的;尽管人离不开教育,但是教育在自然人性面前应当保持谦恭和畏敬;教育本身发挥左右也要建立在自然人性的协作和配合上,教育要倚重自然人性并通过自然人性而发挥作用。其中就体现了,对孩子的教育要尊重自然任性,不能把硬生生的知识硬塞给孩子,不如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孩子。就像每个刚出生的婴儿能在不知不觉中,用最快最短的时间学会自己的方言和母语,家长不也常常说:“诶,这些词语和句子我们从来都没有去故意交给这小家伙,这个小家伙就自己学会了!”这个就不是最好的例子吗?
相关阅读
推荐
  • 宝宝心理10不要

    心理 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 儿童 时期是 培养 健康 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 习惯 和 行为 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 孩子 的心理卫生,那么,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呢? 父母 一定要注意在日常 生活 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孩子。 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

  • 不同血型的人际智能培养

    在对宝宝人际交往智能的开发方面,父母针对自己宝宝的血型因材施教,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o型孩子——教他遇事多与人商量 在四种血型中o型孩子的社交能力最强,他们长大以后在接触新环境的过程中,头脑非常冷静,不易感情用事,能把每件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o型孩子有时言行过于标新立异,表现出太多的独创性,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嫉妒。父母应提醒他多与周围的小朋友进行沟通,协调好人际关系,引导他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o型孩子最突出的优势是身体素质好,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在体育界、政界、外交界、服务业

  • 宝宝是不是越胖越好?

    有些人以胖瘦为标准来衡量婴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他们认为胖就是长得好,就是健康。因此,他们拼命要给孩子吃很多东西,只要孩子想吃,什么都可以给。长此下去,婴儿越来越胖。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 婴儿生长发育的好坏并不是单纯以婴儿的胖瘦程度来判断的,而是要看小儿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来说,胖瘦适中的孩子提示孩子营养正常,这些小儿生长发育大多也比较正常,从外表看小儿长得匀称、面色红润、头发黑密有光泽、皮肤细腻、皮下脂肪丰满、肌肉发达有力。而肥胖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是胖乎乎的,浑身都是肉,但只要用手去摸摸,就

  • 专家:10招杜绝宝宝再玩小鸡鸡

    问:宝宝11个月了,最近坐着没事的时候手总是喜欢伸到小鸡鸡那里玩,应该怎么杜绝这种情况? 专家答:如果孩子这种行为延续时间较长,可以试试以下纠正的方法。 1、自己不要紧张,要以正常心对待,千万不要打骂、训斥、羞辱。须知他只是在寻求快乐,不懂社会准则。你的打骂、批评反而使他得到反馈(至少有人注意他了),更加会去这样做了。 2、尽可能地让孩子用许多手的活动来占住他的手。最好是和他玩需要双手协调活动的游戏,比如串串珠子、搭搭积木、玩玩拼图、吹吹肥皂泡泡、投球入盆、敲打锅铲出声、开动惯性小汽车等。 3、和他一起看

  • 营养与运动一对好搭档

    幼儿正值生长发育阶段,很自然,家长会十分重视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养料除了三餐和零食没准还吃点补药。但是, 孩子 们还需要另外一种养料,那就是运动。营养有了运动做搭档,会收获超值的营养。 运动,收获营养上的超量恢复 孩子们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弹琴、画画。。。基本上属于静态。到户外跑跑跳跳,新陈代谢旺盛了,孩子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就会比静态时强了好几倍。适量 户外沐浴阳光,收获钙的好搭档 在户外,接受适量紫外线的照射,使皮肤加工出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留住了钙。这对好搭档谁也离不开谁。 运动使人愉悦,收

  • 3~4岁宝宝常规教育方法

    最近,我们不约而同发现虽然宝儿们在日常愿意按规矩去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理解了原因和结果这个概念。但是,却不能始终合作,噘嘴发脾气..哭闹经常发生。 宝宝一天天长大,需要也随之社会化。可3岁宝宝的自立普遍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因此这个时期他们需要学会控制他们的情绪。那么接下来,我们不妨尝试一下这样做: 交给宝儿一些工作去做。不要因为他没有坚持到底完成而责怪他,而是对他的每个努力都表现出非常赞赏。 帮助宝儿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一下好的行为举止。比如放一段音乐,让 孩子 在音乐结束以前要作好饭前的准备

  • 孩子需要补碘,怎样才能合理地给孩子补碘呢

    孩子需要补碘,怎样才能合理地给孩子补碘呢 我们都知道,碘是人体生命中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是制造、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与人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关系,特别是对大脑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地、少量的补充、吸收碘、成人每日碘盐的需要量是150ug,小儿不应少于70ug.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缺碘地带,水、土、粮、菜和空气中的碘均很少,无法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为此,我国采取了食盐加碘的办法,来改善人们营养缺乏状况。 孩子出生后,主要食物是乳类,而母乳或牛乳中的含量很低,无法达到其需要量,

  • 加入兴趣班,父母误区多

    宝宝入园后,大多数父母都会给孩子报这个那个的兴趣班,希望借此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确实,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学些东西有好处,但望子成龙的心态有时又让父母不免走入另一个误区。静下心来想想,你已经或正在走入哪个误区—— 误区1: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

  • 宝宝入园丢“面子”怎对待

    宝贝是父母一生最得意的作品,父母都希望他不断往自己脸上“贴金”,可是当宝贝在幼儿园令你“丢面子”的时候,你不自觉地会采取什么态度呢?忽略、掩盖、回避、训斥,还是劝慰、教导、矫正? 避开4个心理陷阱 例1:忽略 离园的时间到了,月月老远就看见爸爸往教室方向走来,快到门口的时候,月月大声叫了一声:“爸爸——”同时把门口的一只垃圾袋当做皮球向爸爸踢去,但是垃圾袋口没有扎紧,结果垃圾散落出来,旁边有几个小朋友就踢起垃圾来。 正好老师走出来,发现地面一片狼藉:“这是谁干的?垃圾怎么到处都是?”小朋友就互相“指认”起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