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引导孩子在积极、健康、活泼的氛围中成长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引导孩子在积极、健康、活泼的氛围中成长

更新时间:2019-11-16 17:01:01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引导孩子在积极、健康、活泼的氛围中成长》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教师,第一年担任班主任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一学期的实践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引导孩子在积极、健康、活泼的氛围中成长。

    良好的精神环境是进行活动的基础和准备,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在我的班级中我会尽量摒弃教师“高控”,引导孩子来做班级的小主人。如:在班级中用轮流的方式选“小帮手”和“小老师”,将两种制度相结合,让孩子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尽量给孩子们表达交流自己想法的空间,在生活的细节中逐步提高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等等。

    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保育质量也是不可小觑的一方面。比如在开学初,我们发现孩子们都认为自己长大了,于是我们抓住了此契机,引导孩子自己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们兴趣浓厚,非常乐意去动手,这时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是得到了提高。作为老师和保育员,应该把孩子们的健康放在首位,对于一些应急情况,保持冷静并积极处理,在良好的健康观念推动下,相信保育质量会更近一层楼。做好了身体健康这一块,也为心理健康做了良好的铺垫和推动。

    ⒊遇到矛盾,及时倾听并引导宣泄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班孩子们年龄较小,情绪较不稳定,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比如争抢玩具而发生矛盾,有些孩子喜欢用“动手”来解决问题。所以,我常常会在孩子们遇到矛盾时运用一定的契机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小问题,我愿意去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倾诉也是一种能力和将自己情绪进行表达的一个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放下“教师”的担子,试着做孩子们的倾听者,相信这样的老师孩子们会更喜欢。在此同时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发展。

    ⒋勇于面对自身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孩子们都是家人的“宝贝”,常常会发现有一些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太过包办代替。吃不得批评,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在班上,我常常引导孩子们正视自己的问题,想办法如何去解决才是一种本领,而不是去选择一些方式去逃避。同时也和家长们进行沟通联系,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⒌关注个体差异,正确对待一些存在情绪障碍的孩子。

    在班上难免会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情绪障碍的孩子:攻击性行为、刻板行为、自闭症倾向等等。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及时沟通,家园合作。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全方位的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推荐
  • 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于蕾是我们班一个漂亮的小女生,可是太任性。每天早上都要妈妈亲自送进来。要不然就又哭又闹。而别的孩子在大门口老师接进来就可以了。这学期算算没有哪一个星期是高高兴兴入园的。为此,我也是很头疼。 开始说,非让我出去接她。还说为什么别的老师都出去接,李老师怎么不出去接,可是,我每天又被安排在教室里。我也希望于蕾能天天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就和于老师换班,头一天还行,看见我没哭,可后来就不行了,照样从他妈妈身上扒不下来。我发现这根本不是我出不出去接的原因。所以,每次送来时,我都得拖进来。而且,还提出这样那样的条件。如

  • 给孩子“巧”订规则

    给孩子巧订规则柳州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雷琪琨 其实,在一开始,孩子并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老师为他制订适当的规则。然而,规则需巧订。一、 行为交通灯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定义来区分他们可行与不可行的行为。了解这个界限后,孩子会感到更安全更塌实。建议家长、老师将孩子的品行模拟地分成红、绿、黄三个区域:红灯区,定为根本不能容忍,必须坚决制止区域;绿灯区,认可和赞同的区域;黄灯区,不容易被人接受的区域。实际上,给孩子制订一些规则,不仅能减少一些危险情况的出现,而且无形中,孩子会感

  • 专家指导:如何化解宝宝心理创伤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可能碰到残暴、血腥的突发事件,这往往会对 幼儿 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成人后的精神障碍。专家建议,家长要帮助孩子淡化创伤记忆,尽快忘掉不愉快的事。 专家说,在目击恶性事件之后,幼儿情绪的早期表现是因害怕、紧张而引起的哭泣、烦躁和不安,他们会经常在晚上做噩梦。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格开朗的孩子会慢慢忘记残暴场面,但也有一些孩子仍然会想起恐怖的场面,挥之不去的记忆使他们害怕接触陌生人,患上社交恐惧症。据临床观察证实,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在幼儿时期有创伤经历。 儿童心理:令人困惑的初

  •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源头

    文章来源:中国民办教育幼教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杭州万也心理咨询中心 杨小红 作者简介:杨小红,杭州万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临床催眠治疗师(美国催眠治疗师专业评审委员会授证),唯识深层沟通专业沟通师,曾担任香港专业效能管理学院院长、华人世界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先生专职助理近3年。致力于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自我与系统的关系及深层次需求等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亲和力及感染力强,在综合运用NLP、系统排列、萨提亚模式、催眠、TA等多种治疗工具的同时,有自已的独特风格。

  • 幼儿自信心教育的重要性

    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它是一种有能力或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心理特质。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 自信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幼龄儿童自信心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自信的孩子可以

  • 心情教育送孩子一份好心情

    昊明从幼儿园回家,一脸的不高兴:今天老师本来说要带我们出去,又说阴天怕下雨就不去了。真没意思,烦死啦! 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家长的反应无非是:这点事有什么好烦的?今天不去以后再去嘛!但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孩子跟你较上劲:你叫他吃饭,他口味不佳;你叫他睡觉,他拖拖沓沓原因都是他认为你根本不关心他的感受,没有认同他的情绪,没有理解他。你的不认同让他心理上产生了不服气感,往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都会被这种心理不平衡的负面情绪所左右,并持续地影响他的其他活动。 昊明的妈妈就聪明多了。她拍着昊明的小脑瓜,温柔地回应

  • 从母亲的桥头走向父亲的桥头

    今天,每个父母的手上都有许多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好书,但这些书常常忽略了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儿子必须经过的一座桥,一座从母亲这一边通向父亲那一边的桥。现代社会中,大多数男人都站在母亲这边的桥头上。他们没有真正明白,只有从母亲的桥头走向父亲的桥头,并最终走向世界,一个男性的内心世界才可能是强而有力的。 我对一个朋友抱怨说,虽然我已经接受了6年的治疗,但我母亲还是不肯放手。他回答道:她是不应该弃你于不顾,同时你父亲也应该接手,引导你走向成年男性的世界。

  • 重组家庭,孩子较多的担心是妈妈不喜欢他

    提问:guest 回答:曹子芳(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发展心理学) guest:让孩子尽早接受现实,还是稍大一些面对问题? 曹子芳:看对什么问题,有些东西是躲避不了的。 guest:年幼丧父,他的记忆中没有父亲的印迹。母亲再婚,对方有一子。在孩子的思想中,妈妈只是自己的妈妈,不能成为别人的妈妈。可是两个孩子在一个学校里读书,一提到另一个孩子的名字,他就表现得特别敏感,不吃饭,或者哭。 曹子芳:可以稍微晚一点让他面对。要慢慢做工作。孩子较多会担心妈妈是不是不喜欢他,所以尽可能在情感上让他不要有失落感,相信

  • 不可忽视孩子耍“酷”行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长只注意到如何满足孩子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然而在心灵方面却很难走进他们的心里,由此现代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趋升,但家长和老师对此病仍无多大了解,以为孩子只是在耍“酷”。其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反抗父母。 孩子在童年一般都很温顺,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2、似病非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