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园共育 > 幼儿亲子教育
父子共读,享受幸福

父子共读,享受幸福

更新时间:2014-07-21 08:40:47

《父子共读,享受幸福》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亲子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给孩子读故事通常是母亲的工作,说是工作本是不对的,给孩子读书实际上是亲子共享美好时光。作为父亲,我是这样想的,也就主动去做了。

小儿(尚男)四岁半了,和书结缘也近三年了。三年里,我无一日不为他读书,偶有工作之故不能回家,也必叮嘱家人代劳。

在尚男一岁半时,我为他买的第一套书是《可爱的鼠小弟》,这套书是2007年从日本引进的,当时只出版了平装本,共十二册。现在又有了精装本,册数也增加了。这是一套图画书,图画书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势不可挡。日本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儿童都要走图画书阅读这条路,中国也不例外。”

《可爱的鼠小弟》太好了,我想两岁左右的孩子没有不爱读的吧。尚男现在还偶尔搬出来让我读呢。幼儿的阅读就是让他坐在家人的怀里看图听音。“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听的。”起初,小家伙坐不住,东爬爬,西望望,还玩儿起玩具来。可随着时日的增进,当你突然停下来不讲了,他却不同意了,会扭过头来柔嫩嫩地说:“讲......讲......."当你开始时,他又掉转头,去玩儿了。原来,他是在听呢。这就是幼儿,多有趣儿。渐渐地,一本书讲了几遍了,他对书中的图就会兴致大增了。这时,他或依你肩,或偎你怀,或靠你背,再也不舍得离开。天伦之乐尽在其中了。

孩子读书喜欢“欺生”。男孩儿女孩儿都如此,一册喜欢的书读上几十遍或是上百遍都不厌倦的,很多父母对此是不理解的。其实重复阅读不论是对小孩子还是大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像我们不会在一夜之间就记住所有同事的名字一样,孩子也需要反复才能学习。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更深入而真切地促进孩子的心智和语言。重复读少量的几本书,比一次提供大量的书好得多。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凡是孩子反复听过的书,你偶读错一个字,他都会毫不客气地给你指出来的;甚至其中的词句他会在不知不觉中脱口而出。谁不希望孩子的语言新鲜、洁净、有趣味呢?哪么些书值得反复读呢,可以参考2012年5月26日发布的'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但不限于此。

尚男两岁半时,户外自由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多,阅读时间也就集中在“两睡”之前了。对孩子而言,生活中总有比睡觉更有趣的事。读书还是睡觉,孩子永远选择读书。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是爱读书的,只要所选的时间正确。在此期间,《在森林里》《我的兔子朋友》《小黑鱼》《青蛙与蟾蜍》《可爱的身体》......几百册图画书都听读过了,有的是几遍,有的是十几遍,有的是几十遍;有的是起初不爱读,过一阶段却爱不释手。

孩子学习母语的关键期是三岁以前。他们从生活中,阅读中吸收海量的话语,并一个一个的理解其意思,进而用于表达。这是天赋本能,三岁左右的孩子完全学会了说话。

三岁半,尚男学会骑两轮自行车了。读书的范围也宽了,读图画书的同时开始听读《一只会开枪的狮子》《哎呀疼医生》《狐狸爸爸》《中国儿童诗精选》等全文字书籍。每晚都要读上四十分钟左右。读书之前是要痛快地运动一番的。累了,自然安静了。“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运动,反复的阅读”是我的育子原则。这期间,还背了百首唐诗,百首儿歌,《老子》也背了十章。所背内容都是奶奶带着去幼儿园的路上随意背的。当然,奶奶自己是提前背了课的。自姥姥顶替奶奶之后,也就停止了。如今,虽所记无几,亦无憾。

四周岁了,从没读过识字卡片的尚男已经识了三百多个单字,这是考察过的。至于词组一定是更多了。关于识字,完全是听读的副产品,是无意为之而得。泰戈尔说:“一切美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他是伴随一切同来的。”一般的图画书自己可以读了。但主动读的时候甚少,还是我读他听。我亦不愿让他自己读,那是异常耗费脑力与心力的,更怕丧了兴致。

现在,他走上了重读之路。每天,他都要从上千册书中选出自己要听的几册。但这只是正餐前的冷盘,正餐是《夏洛的网》《淘气包埃米尔》。

给孩子读书,要常读,要日不间断。这一定要费时间,要有耐心。没有时间是硬障碍,没有耐心,是软障碍,两者相加,阻力就更大。作为现代的父母,在克服障碍的同时也必要有学习的能力。关于阅读,荐家长用书如下:《朗读手册》《幸福的种子》《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最后,还是用松居直的话来结束此文吧。“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的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韩鹏:辽宁省抚顺市李石经济开发区东北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

电话:13898841787

邮箱:hanyisangzi@sina.com

邮编:113122
相关阅读
推荐
  • 悦读,让我们快乐——家庭亲子阅读

    我认为,在孩子阅读时,父母的参与和伴读能给他们带来情感滋润和认知意识,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伴读的过程,不但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学习的过程,也是父母与孩子一同享受亲情,一道分享快乐的过程。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在亲子阅读中的感受。 培养孩子的兴趣是良好阅读的基

  • 和孩子一起在书的海洋中漫游

    我家凡凡的性格有点像男孩子活泼好动,静不下心来认真学习,我就想通过阅读把她培养成一个动静皆宜的乖宝宝。刚开始我给她买手掌大小的撕不破图书、布书,任凭她拿在手里翻翻看看,有时她也会盯着某一页看好久,仿佛能读懂似的,真像那么一回事。那时候,也许书在她眼里只是一个玩具吧。当女儿到两岁的时候,我给她定了婴儿画报,画面上的嘟嘟熊是女儿最喜欢的,尽管那时候还不太会说话,但当拿着书本时,她就会静下来,看看画面、看看我,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精彩的故事。一晃,女儿长大了,跨进了幼儿园的门槛,现在女儿被巧虎吸引住了,看着孩子这么

  • 中班家长文章:和孩子一起游戏

    快乐童年,基础在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由于现代化玩具在教学和日常生活普遍大量使用,民间游戏逐渐被人忽略,有相当多的民间游戏已经失传。为些,每当周末,爸爸妈妈应该关掉电视,离开电脑,陪孩子一起做做游戏,也感受一下游戏的快乐吧! 我的家庭有点特殊,因为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在平日里也有很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我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更多的亲情,也让孩子懂的更多,变得更加的聪明、可爱。 其中有好几个游戏让我记忆犹新。 譬如,在玩盲人与拐杖的游戏中,女儿先是抢着要做盲人,让我来做拐杖,我牵

  • 家庭中12种益智游戏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对未来处事的象征。许多父母常把学习和游戏截然划分,因此断送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得孩子视学习为畏途,实在可惜。 启发孩子智慧的游戏有很多种,以下仅介绍几种家庭中可常用的亲子动脑活动: 1、分类的游戏 这是创造力学者威尔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发觉其共同特征来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也可以提供符号

  • 准备好了,和孩子一起阅读

    沈老师让我为我园新生家长学校第二次授课,主讲内容是有关亲子阅读的,为了这次讲座,我早早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10月30日晚上,我园的多功能活动厅里如期迎来了3个小班的家长们,在沈雁副园长的主持下,家长们认真听取了我为家长们准备的发言稿,题为《准备好了,和孩子一起阅读》。38岁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抓住这关键期加强幼儿阅读意识、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当务之急。我又结合实例指导家长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并向家长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如有计划地为孩子添置一些书籍;

  • 亲子共读《自卑的小乌龟》有感

    《自卑的小乌龟》这个故事来自《家庭教育》第324期,它主要讲述的是一只自卑的小乌龟很想做一些事,可总担心自己不行而不敢去尝试,同伴们都笑话它真笨。后来因为乌龟爷爷碰到了困难让小乌龟帮忙,虽然它觉得自己肯定不行,但当它看到难受的爷爷时,它终于鼓起了勇气,决定试一试,就是那一试和乌龟爷爷及时的肯定,让小乌龟一下子觉得自己也挺能干的,信心给了小乌龟极大的勇气,接着小乌龟开始大胆地尝试自己一切想做的事,并且快乐着。这个故事寄托的道理,就是不要以为自己什么也不行,要是一开口就说自己不行,不试一试,以后什么也不会行。

  • 亲子阅读系列之《可怕的大妖怪》

    这学期第一次开始图书漂流活动,我们班漂流到了绘本《可怕的大妖怪》,这是一本选自于2011年第五期《东方娃娃》绘本版故事书,这个故事有趣且生动,很能吸引幼儿。这种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互动读书的方式,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阅读中孩子与家长互相交流着阅读的收获和有趣的过程,以下选取了我们班部分孩子与家长的阅读记录,一起分享。 宝贝趣语 子尧:妈妈,我以后可不敢去吓唬别人了,要不然改天别人也会吓唬我们了。 家长感言:这书本很有教育意义,它让孩子明白了不能随便去吓唬欺负别人,因为到头来可能自己也会遭受同样的境遇,也让

  • 3个月内宝宝智力开发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 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听觉训练:父母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

  • 莫将“早教”变“超教”

    近年来,年轻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这是个好现象。然而,由于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使早期教育陷入了误区。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早期教育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请教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人把早期教育说得神乎其神,甚至挂出了神童教育的牌子,他们的口号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怎样看待这些现象?怎样评价早期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赵忠心(以下简称赵):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并没有错,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