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6-22 09:57:05
《一日之计在于晨——如何提高晨间活动的质量》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学策略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日生活皆课程,晨间活动必不可少!它是每天保持幼儿有二小时的户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老师都是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机智地组织晨间活动,做到动静的交替。在组织晨间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准备,教师要及时的介入指导,适时的隐退。既要让孩子们玩的快乐,也要让孩子们玩的有度、玩的安全。以下从六个方面来说说如何提高晨间活动的质量之我见:学前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3~7岁的幼儿的道德认识水平是较低的,往往离不开个别的事物和人物,对是非的理解和认识也常常是表面的肤浅的,比如他们对好与不好,对乖与不乖的回答总是联系具体事物,缺乏概括性。所以对幼儿来说,他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的模范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生动的人与事物中体现的。 幼儿的一种行为的产生总是从模仿别人行为开始,到自己的尝试,然后得到旁人的反馈,正面的反馈能够使幼儿促进幼儿对该行为的持续,相反,反面的反馈能阻止幼儿对该行为的进行。而这种反馈绝大多数就是成人对幼儿行为的评价。 心理学也告诉我们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首要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依据研究教育策略。教师的引导不仅体现在直接教授上,更多的体现在自身的人格魅力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对教育环境的创设上、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共同建设自身的认知体系上,所以教师的引导策略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主动性和发展水平。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规范动作的示范者。但在传统
钱塘春晓幼儿园 钟月明 【摘要】教师在教育个别较特殊幼儿时,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寻找机会进行表扬,所谓抓住教育的契机、抓住幼儿的闪光点,但表扬的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在集体中个体的公开表扬对个体自身及对同伴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同时,表扬效果与个体的公开表扬事件和不同的年龄有关系。本文就个体的公开表扬之后,对幼儿个体及同伴的群体反应等现象作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幼儿;个体表扬;同伴 在《我们的表扬哪里去了》一书中提到:教育者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应为了表扬而表扬,表扬的目的是在孩子未成熟时,在孩
2010-12-17在南园幼儿园观摩了钱老师组织的语言活动《倔强的马》,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活动组织策略的重要性。漫画欣赏《倔强的马》,教师通过有效的策略引导幼儿从观察、想象猜测、用肢体、语言等表现的过程中,学会看漫画、感受漫画的幽默和有趣。 1、有效的语言引导 语言引导贯穿在整个活动中,侧重于有效的提问。语言的有效性对活动组织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活动中教师用简洁轻松的话语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尤其是观察画面的细节处,从而揣摩人物的各种心理变化,这样才能很好地学会看漫画。活动一开始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测两位主人公
1 、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别 课堂提问要使全班幼儿都能参与思考,但不同幼儿学习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有差异,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符合不同认知水平的,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要求。无论哪个班,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在此基础上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某些问题分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向这些幼儿提出。总之应尽量使每个幼儿都有回答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科学活动《光滑的玻璃制品》,所设计的提问看看桌子上的东西,
一个教师要给孩子以影响,除了应具备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懂得语言艺术。教师的谈吐及语言表达对孩子的教育及传授知识产生直接的作用,甚至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那么,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能说会道是一码事吗?当然并不是那么简单。因工作的安排,我基本上每个班都去带过,也听过各位老师组织活动,使我领略到,教师的语言确实是一种非凡的艺术。 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纯洁的、完美的、生动活泼的,并具有启发性的。加里宁说: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
近一段时间,随着我班QQ群人数的增多,看得出家长对孩子赋予了很高的期望。有几天家长们谈论孩子的习惯,有时家长关注幼儿的在园情况,有时关注孩子的交往情况,有时交流家庭教育问题,家长们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群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家长们受益的同时,我也感动着,为有这样一些关心孩子成长,苦读家庭教育书目的家长感到自豪。 细观察,女孩子的家长关注的多些,讨论的热烈些。而且父亲的出场,为QQ群增添了不少活跃的元素。这些元素跳跃着思想的火花,体现着父爱、母爱,这是一些乐学的家长。他们是那么的执著。这里引用家长的几句话
今天的语言活动是学习诗歌《机器兵》。当我念完诗歌之后,照例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的诗歌念完了,你听到了什么?知道的小朋友可以举手回答。 很快地有两个小朋友举起了手,他们是傅哲一和田硕。他们两个也是平时经常很爱举手的。我请他们来回答,但是总是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原因是什么呢?仔细观察,发现其他有几个小朋友都没有专心地参与活动。你看航航正把两腿搁在椅子的另一边,顾自低头玩呢;再看刘雅妮,她眼睛虽然看着我,而手却悄悄地拉着吴卓栋的袖子,一会儿又帮他系扣子;徐瑜呢则凑在菲菲的耳朵边,不知道说着什么﹣﹣﹣﹣。 看来是有
舞蹈小马车虽说是翻版活动,但是王君艳老师四次执教,我的两次执教,这个活动好像觉得已经变成我们自己的了,对于一个活动的慢啄细磨,竟然好像人与人之间日夜耳鬓厮磨而产生了感情,对方的一个微笑、一个表情、一个姿态、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达成了深深的默契,有了旁人无法理解的意蕴,而让人心生羡慕,因为有了这些默契生活也变得情趣盎然,生机勃勃。小马车的活动框架大致定下来以后,需要打磨的无非是基于幼儿学习状态的一些细节处理,这些细节在我看来就是构成默契的微笑、眼神、点头而这些构成了这个活动顺畅、灵动、欢愉、有效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