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学策略论文
生成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记我班的生成活动“恐龙”

生成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记我班的生成活动“恐龙”

更新时间:2014-06-22 09:57:44

《生成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记我班的生成活动“恐龙”》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学策略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内容提要】教师的角色问题是幼儿教育领域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重新给教师的角色进行定位,即: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包括情感、态度等方面)为重心的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教师承担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种一以“传授者”为主的教育方式,束缚了幼儿学习 的主动性。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生成活动中如何尝试教师新的角色,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教师与幼儿互为主客体的角色转变
  二、教师与幼儿互为伙伴的角色转变
  三、教师由指挥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四、教师由评价者向倾听者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生成 恐龙 角色转换 发展 情感
  
  【正 文】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①重新给教师的角色进行定位,即: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 发展的促进者,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包括情感、态度等方面)为重心的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教师承担的角色一直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种以“传授者”为主的教育方式,束缚了幼儿学习 的主动性。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如何转换角色,在我班以“恐龙”为主题的生成活动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教师与幼儿互为主客体的角色转换

  在生成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互为主客体,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则在活动过程中相互作用和转换,双方呈现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复合状态。教师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教育,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主体性,注意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在与幼儿接触和交谈中,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所做,敏锐地接受来自幼儿各个方面的反馈信息,使固定的、静态的教学计划变为动态的、随机的幼儿兴趣需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育契机,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生成新的主题。

  有一天,刘超小朋友带来了一个《侏罗纪公园》的光盘,当播放时,屏幕上出现了千姿百态,色彩各异的“恐龙”,孩子们都惊喜地大叫起来:“哇——恐龙!这是剑龙,那是霸王龙,这是飞天龙……”孩子们兴奋不已,争先恐后发表着各自的意见。王嘉伟神秘地问:“老师,你知道恐龙都爱吃什么食物吗?”我没有把握地说:“好像有的爱吃草,有的爱吃肉吧?”“答案正确,那你知道剑龙背部的刺有什么作用吗?”这下可真难住了我,我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孩子们。“我知道!”李卓翔自告奋勇地说:“它背部的刺可以调节体温,抵御外敌侵略。”“你是怎样知道的?”有孩子羡慕地问。“我们家有一本《恐龙大世界》,上面介绍了许多恐龙,可好看了。”张晗又说:“我家还有各种各样的恐龙玩具呢,好玩极了。”于是我问:“你们想不想认识更多的恐龙?”“想啊!”小朋友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怎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恐龙呢?”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搜集“恐龙”资料。第二天幼儿纷纷带来了许多关于“恐龙”的资料,有“恐龙”的光盘、挂图、画书、故事、图片、百科全书、知识大全、恐龙模型骨架、形态各异电动仿声的恐龙玩具模型……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涨。还有一位家长彩扩了十几幅“恐龙”之最和“恐龙”妈妈是怎样孵化宝宝的挂图,我们的活动室变成了一个“恐龙”世界,幼儿置身于这种环境,探究的欲望日渐强烈。于是,以“恐龙”为主题的生成活动自然就产生了。

  在一次探究“恐龙”生活习性的活动中,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恐龙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但教师并没有按照原有的计划进行,而是随着幼儿的兴趣点展开了关于“恐龙”是胎生还是卵生的讨论,有的幼儿说:“恐龙和大象一样,生活在树林里,应该是野兽,属于胎生。”而另外一个幼儿则说:“不对、不对,恐龙是卵生的。我爸爸说,恐龙蛋还变成了化石呢?……”“化石?”“什么是化石?”幼儿兴趣再次转移。于是,讨论“化石”的主题又开始了……在探究“恐龙”的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发展、变化,生成活动的内容也适时地调整变化着,致使整个生成活动呈现动态化。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教师作为主体的同时也是幼儿作用、影响的客体;幼儿作为受教育客体的同时又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在教师影响幼儿的同时,幼儿也同样影响着教师。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生成活动的主题不断产生,推动生成活动不断的向前发展。

  二、教师与幼儿互为伙伴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面对幼儿总是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上,教师只重视“教”而忽视了幼儿的“学”,遏制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幼儿的需要往往被无情地扼杀。幼儿感兴趣的没人关注,幼儿不感兴趣的却被强行灌输。而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将“教”与“学”的角色进行了转换,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探究,大胆的尝试,自我的提高,促使生成活动在主动探索中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合作伙伴”,在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时,教师是旁观者的角色;当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分析、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则是活动引导者的角色;活动中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合作者的角色。如:在雕塑“恐龙”时有的幼儿发现用黄泥做的作品,等泥干后四肢、头、尾巴容易断掉,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于是幼儿分别用草棒穿,胶水粘(湿泥),尝试失败后;又用电话线,铁丝铢丝缠绕,仍然失败,当他们丧失信心的时候,教师将铁丝剪成长短不一的小棒,然后鼓励幼儿:“试一试,将铁丝竖插到头与身子的连接处,会怎样?”幼儿再次尝试,并将四肢、尾巴以同样的方法连接,泥干后没有出现断裂现象,效果很好。教师灵活地把握教育角度,随时转换角色,由原来老师的“教”变为幼儿的“主动学”,引导幼儿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教师角色的转换不但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三、教师由指挥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化

  在旧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活动的决策者,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但在生成活动中,课程的开放性使幼儿多渠道地获取知识,使教师不再是幼儿的指挥者,而成为幼儿自主活动的引导者。

  由于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受其生活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使他们的探索往往停留在比较简单,低级的水平,常常出现多种形式的冲突、争端和困难,需要教师适宜的指导,才能使活动顺利开展下去。在探究“恐龙”怎样灭绝时,幼儿发生了争执。韩超说:“恐龙是星球碰撞灭绝的”,李聪说:“不对,恐龙是火山爆发灭绝的”,古金说:“恐龙是饿死的,因为没有吃的了”……幼儿互不相让,各据一词。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入进来“你们说的都很好,其实,恐龙是如何灭绝的我们人类至今还没有找到原因,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教师激发性的语言引导,使幼儿产生了继续探索“恐龙”的热情,促使了活动进一步开展。

  又如,在一次泥塑“恐龙”活动中,丁晓阳用泥块做成了“剑龙”背部的剑,可他不太满意,又用圆形插塑替代了泥块,似乎还不满意,又到处寻找合适的材料,但没有找到。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于是教师把他领到美工区,指着一些果壳问:看看这里有你需要的材料吗?他看了又看,选种了西瓜子壳,当他拿着满意的作品向小朋友和老师展示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感到了成功和自豪。教师通过建议性的物质引导,不但帮助幼儿解决了困难,同时也使幼儿建立了自信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适宜地提出建议和引导,帮助幼儿解决困难,使活动走向深入,激发出幼儿更大的求知欲望。

  四、教师由评价者向倾听者的角色转变

  过去评价活动中教师是主体,采取单向的评价方式来决定幼儿的好坏、优劣,造成许多所谓“调皮”“笨”“讨厌”的幼儿,致使幼儿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从小就有自卑感,丧失自信心。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寻找各种机会倾听幼儿的讲述、记录幼儿的表征、并尊重幼儿的所思、所想。但重要的是,通过倾听、去记录,努力理解幼儿语言背后蕴涵的真实意义。教师的倾听向幼儿传达了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信任、理解和欣赏。幼儿也从“倾听”中感知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建立了自信和自尊。

  随着幼儿对“恐龙”认识的加深,幼儿利用绘画表现“恐龙”的愿望越发强烈,幼儿在绘画中能大胆想象,奇妙构思,用手中的画笔将恐龙描绘的淋漓尽致、形态各异,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恐龙世界。面对幼儿丰富多彩的画面,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让幼儿体验创作的成功,我们采取自我讲述、共同评价的方式进行欣赏,如:曹瑞文说:“我画的是恐龙妈妈带着宝宝快乐的生活,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做游戏”,李惠涵抢着说:“你们快看到真的恐龙了!我画的是恐龙妈妈生的蛋,在地下变成了化石,现在科学家找到了,正在用高科技孵恐龙小宝宝呢”,赵雨桐神气地说 “看!我画的是恐龙之最,霸王龙张着大嘴,它是最凶的龙;鸸鹋龙是最小的龙,正在与天上的火箭比赛呢;长脖子冠军——马门溪龙正在帮伙伴摘果子;飞天龙在空中飞呀飞呀,天黑了,找不到家是月亮姐姐把它送回家的”。当我看着韩超凌乱的画面,下面一片乌黑,中间是花草,上面是些简单的兰色线条,我正不解,他指着黑黑画面惋惜地告诉我:“这只黑色的恐龙,躺在幼儿园旁边的小河里,被又黑又臭河水快熏死了,”他又指着另一半面画说:“我想让恐龙在这里生活,这里有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恐龙多快乐呀!”,我听了他的叙述,被他哪美好的情感,善良的心灵深深感动着。

  在生成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倾听幼儿得到了尊重,获得了自信,体验了成功,教师通过倾听、记录,进一步理解幼儿, 更加尊重幼儿,使幼儿在和谐、宽松的氛围内主动学习、敢于表达,从而更好的促进活动的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在生成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变化的,教师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朋友和伙伴,既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尽情地展现自己,又要与幼儿平等对话,真诚交流,更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变化和需要,灵活地扮演不同角色,选用最佳的指导策略,使生成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二版。
  ②《恐龙百科全书》,人民出版社,1979年8月第一版。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园教师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的策略研究

    摘要: 自信是一种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营养素。培养孩子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依据自信心的结构及幼儿自信心发展的特点,从幼儿自身性格、幼儿的表现和幼儿的成就感三个角度,设计了旨在幼儿教师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教育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赏识和鼓励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自信心,教育 研究目标: 探索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幼儿(特别是缺宪法自信的幼儿)积累成功经验,形成成功?精神愉悦?自我激励?增强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通过

  • 活动中组织策略的有效性思考——《倔强的马》观后感

    2010-12-17在南园幼儿园观摩了钱老师组织的语言活动《倔强的马》,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活动组织策略的重要性。漫画欣赏《倔强的马》,教师通过有效的策略引导幼儿从观察、想象猜测、用肢体、语言等表现的过程中,学会看漫画、感受漫画的幽默和有趣。 1、有效的语言引导 语言引导贯穿在整个活动中,侧重于有效的提问。语言的有效性对活动组织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活动中教师用简洁轻松的话语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尤其是观察画面的细节处,从而揣摩人物的各种心理变化,这样才能很好地学会看漫画。活动一开始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测两位主人公

  • 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策略

    倾听就是细心听别人说话,是幼儿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手段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可见,在幼儿期培养倾听习惯尤为重要。 言传身教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 孩子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幼儿的表率。课堂上要注意倾听每个幼儿的发言,不论是对还是错,不管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平日里有孩子找老师诉说心事或是告状,不论老师手上的工作有多重要,都要先停下来,认真倾听幼儿的诉说,不仅用耳朵更要用心灵倾听,然后帮他们解决

  •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经验

    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我们尝试发

  • 论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事业或活动的成功,必须使其思想和行为都适合于客观的规律。对大多数儿童而言,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身是枯燥的 ,我们知道斯金纳的理论发现是从动物学习的实验开始的。他设计了一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里面装着一只饥饿的老鼠,一根控制杆连系着食物箱。老鼠在箱子里活动,每压一次控制杆就能得到一颗食物。这样,老鼠不断地压控制杆,不断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学会了这种取食方法。在这里,取到食物就是对老鼠操动控制杆的一种强化。随后,斯金纳重复对鸽子、猫等动物进行类似的实验,都证明,及时地给予报酬、强化、是

  • 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开展之我见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本文着重介绍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开展。(一)使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及知识经验。(二)让幼儿参与确定游戏主题及准备游戏材料。(三)让幼儿参与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四)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自由玩游戏。(五)让幼儿参与整理物品及游戏评价。 关键字:自主性游戏参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

  • 小议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易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更会使幼儿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的将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幼儿 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又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儿童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点,我采用了游

  • 让孩子自己总结——幼教策略

    在一日活动中,排队的次数也是比较多的,晨间活动需要排队,跑步需要排队,做操需要排队排队是一个集体活动,但往往在这个时候也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排队的时候,后面的小朋友会找自己前面的一个小朋友,前面一个小朋友还没有来,后面这个小朋友就会跑来跑去寻找他前面的小朋友,而前面的一个小朋友又会寻找他前面的小朋友。如排好队开始走的时候,也总有几个小朋友会东看看西看看,这一停留就不能跟牢前面的小朋友了。 作为 老师 当发现问题后,往往大都会自己总结然后告诉小朋友应该怎么样。 今天跑步去之前,我突然想尝试一下用别

  • 职业幸福感用爱心和奉献来装扮——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有感

    职业幸福感用爱心和奉献来装扮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有感 湖北长阳教工幼儿园毛哲军 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我于两年前不得不告别了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讲台,那里曾经有过苦涩和艰辛,但留给我更多的是成功后的快乐,成为我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回忆。我申请来到了这里,这所充满领导关怀备至,处处充满和谐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教工幼儿园。其实,我自己明白,这不是最适合我的工作岗位,因为本人这方面工作知识浅薄,在加上眼睛状况不好,初来乍到,又是崭新的工作环境,犹如雪上加霜,我整个人身力交瘁,情绪十分低落,干什么都没有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