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
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而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教师科学的有目的的指导分别渗透于区域游戏的各个阶段包括:游戏前、游戏中与游戏后的评价。
[关键词]教师 区域游戏 指导
[背景]
《实践的智慧》——“区域游戏与主题游戏的融合”是我园正在进行的园本课程模式的研究,它是一种把幼儿的学习融入到游戏中的一种课程模式,这种模式不但打破了以传承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观,而且还为不断吸纳新鲜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经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说,此课程的研究是建立在研究主体自身历史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当代儿童观、教育观等新观念的充分学习理解上而进行的。
区域指导方法的研究只是我们课题研究当中的一个分支,通过实践的探索及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我们认为区域活动既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所组织的教育活动方式,教师的指导在区域活动的开展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隐性的指导,体现为创设游戏环境和提供游戏中的适宜指导两方面。这种指导既需要教师按计划落实完成,更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这种水平除了以往我们重视的“心中有教育目标”外,还体现在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幼儿发展的理解,对游戏中学习因素的把握和在与幼儿兴趣需要互动中促进游戏能力等方面,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整和能力称之为“思想”它体现为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调和。教师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教育能力的发展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实验园的教师需要不断地观察与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创设与幼儿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游戏环境,最后以寻找最合适的区域指导方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纲要》中说,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实践就教师如何对游戏前的指导、游戏中的指导和游戏后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笔者希望能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指导方法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实施带来进一步的思考与借鉴。一、游戏前的指导。
游戏前的指导是相对于整个游戏过程而言的。主要包括:
1、材料的投放
玩具材料的投放往往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游戏的进程,投放材料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1)教育目标。区域游戏是为了完成教育目标服务的,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教育功能,都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可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游戏目标,投放的各种材料要渗透不同的教育目标,如:大班的孩子对棋类和各种拼图很感兴趣,老师就可以多投放制作这方面的玩具材料,中班孩子好奇心强,可以多创设动手操作的环境与半成品,而小班则应多投放功能简单,色彩鲜艳的玩具材料及锻炼小肌肉发展的操作材料。
2)体现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孩子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每个孩子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如:个人的能力、兴趣、学习方式等各不相同。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应关注每个孩子不同于他人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特征,采取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如,幼儿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投放的玩具材料要有不同层次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要求,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发展,另外,每个孩子学习的特点与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就能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有些幼儿的发展则要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单独交往来实现,还有的幼儿则是在自己不断的探索活动中,或者是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孩子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有效方式,促进幼儿发展。例如:一次,在科学区域中,玩数字与点的对应找好朋友的活动中,潇潇怎么也不知道怎么玩,后来,老师手把手教了好几遍,他还是不会玩,于是我请另外一个小朋友和他一起玩,等我再次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高兴地把找好朋友的东西给我看了,由此可见,同伴的示范作用对于有些孩子的学习是一种可能更胜于老师的学习方式。
3)孩子游戏的需要。幼儿在不同的游戏中的游戏需要是不同的,教师要及时观察和了解幼儿在当前游戏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如在玩医院的游戏当中,需要一个挂盐水的瓶子,后来孩子们竟然自发地运用起科学角的连通器,老师和孩子们就一起寻找收集材料制作,当护士开心地给病人在挂着盐水时,老师与孩子们都感到一种满足,如:孩子对餐馆的游戏发生了兴趣,教师就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了餐厅的食品与水果,及外卖批萨等等,并投放了服饰、点菜单等等,为幼儿的游戏开展更好地创造了条件。 2、确定游戏主题
确定游戏的主题及孩子玩什么,是孩子自己商量的,有时也是和老师一起讨论决定的,同时,主题还是不断变化的,如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主题中,孩子们开始搭建的主题是饭店,但在搭建的过程中,可能对汽车又发生了兴趣,所以停车场又成了搭建的主要内容,饭店反而成了搭建的小部分内容。
3、丰富幼儿相关的经验
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当游戏主题确定以后,就应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丰富有关相关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能玩起来。丰富经验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实地参观,如:确定搭建的主题为居住小区后,老师就带幼儿到小区参观了解小区的具体布局,参观后讨论,加深孩子的印象,孩子在搭建的过程中就比较能得心应手地建造出各种各样的楼房以及商店、花园等辅助设施。
2)看图片、录象,加深幼儿印象,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再现有关内容,使游戏不断深入开展。
3)幼儿间的观摩,幼儿间的相互观摩,在幼儿的发展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活动中幼儿可以学到游戏的方法,受到某些启迪,积累游戏的经验,这对幼儿游戏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可给孩子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能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奠定基础。
二、游戏中的指导
教师的现场指导在幼儿游戏的开展中显得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不应该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提供舞台、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指出方向与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老师,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角色。 1、观察、再指导。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其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合适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
2、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介入:
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如:杰杰为“娃娃家“人数已足不能进入娃娃家游戏而苦恼,又不想去其他游戏区玩的时候,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终于以一名“舅舅”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去玩了。
2)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阿乔在不小心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一时,很激动,有的埋怨阿乔,有的以暴力攻击阿乔,有的不知所措, 教师马上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3)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孩子在做一件撒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个他一些帮助,他不但印象深刻,还会感受到老师的浓浓关爱,有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4)当游戏无法深入时。一次,当老师看到娃娃家的孩子无所事事,很无聊的样子,老师马上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娃娃家,原来孩子们觉得每天都是做饭,抱娃娃,收拾房间,太无聊了,于是老师马上说:今天小舞台有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孩子们就忙着抱好娃娃去车站坐车到剧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买食品与零食,参观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戏的内容又丰富了起来,老师适当的指导,不仅深入了游戏的开展,还让他们走出家门,加强了与其他游戏区域的联系。 5)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
另外,老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达到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老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角色,还有时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解调员。当教师以伙伴的角色出现时,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引导游戏的进程。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角色内容不熟悉时,可以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当幼儿的游戏发生纠纷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情况,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小班,较多的是矛盾的解调员,到中,大班的时候,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旁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观察事态的发展,如幼儿顺利地将问题解决,老师就可以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则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
3、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老师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另外可请能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
三、游戏后的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是活动区域后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开展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 幼儿分享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活动的提出新要求。有效的讲解不仅能够真正反映活动的实际水平,而且能使教师及时地发现活动的质量,如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尽可能想说、多说、表达他的各种想法,表现自我,让幼儿介绍在活动中是怎样玩的?出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对幼儿有所表示,使他们的行为受到赞许和强化,使他们的水平不断提高,收到更高的教育效果。 a)评价可以是幼儿自评、互评和老师讲评。从形式上又可分为集体评、小组评、即时评、阶段评等。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小班可以进行及时评,中大班可采用自评和互评的结合。
b)评价要围绕教育目标、孩子的发展情况及实际问题进行评价,以肯定为主。在评价时,要尽量引导孩子发现别人的优点及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现的问题,帮助孩子总结通过游戏明白了哪些浅显的道理等。
结语:
以上的经验总结是在构建园本课程即“实践的智慧”——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的融合当中一个小小的成果,区域指导方法的研究只是我们课题研究当中的一个分支,通过实践的探索及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在“立足区域,观察孩子,发展能力”的宗旨导引下,我们已经积累不少经验,也摸索出了更多有效的区域指导方法,即:教师创设环境——观察指导——调整环境——再观察指导——再调整环境,孩子在实践探索——交流提升——丰富经验——再交流提升——再实践探索的良性循环当中发展,教师在区域活动当中,是以观察、指导、记录、谈话与聆听作为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发现尝试、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区域中学习,在区域中发展。
对于一个完善的园本课程构建来说,这些成就的取得只是一个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如:主题与区域内容渗透问题,如何更优化教师的观察方法等等。相信我们会在这良好开端的基础上,在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完善我园的园本课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编。
学前教育改革与研究。新时代出版社。2003年
2、文理编。中华教育理论。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
3、汪萱编。幼儿园游戏课程模式。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