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法》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 要: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一方面单元楼房使家庭教育的环境变得狭小、单一;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缺少与同伴玩耍、交流的机会,阻碍了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鉴于此,利用社区中的教育资源,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已经十分必要,本文从幼儿家庭教育入手,分析了家长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家庭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社区;教育资源;家长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家庭、社区作为影响孩子成长的三大外部力量,对其负有共同的教育责任,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综合地发挥效能,共同影响幼儿的发展水平,只有家庭、幼儿园、社区三者实现教育的一体化,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合力,更有效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社会环境是教育孩子的广阔天地。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社会舆论和社会宣传工具,时时处处都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努力争取社会,尤其是社区的积极配合、互相协调,给孩子一片心灵的沃土,对培养孩子们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今天的独生子女而言,在社区中邻里之间的交往,尤其是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是充实社会生活、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形式,是他们正常发展和全面成长的必要条件。农村的平房、低层楼房的居住环境,社区里邻里之间的交往和接触的频率很高,邻里之间相互关照、取长补短,在客观上为儿童们接触同辈群体、了解社会生活、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培养社会交往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当今城市中高楼层、单元化的住宅,使邻居间的社会交往急剧减少,因而孩子相应的缺少了与同伴群体接触的机会。家长应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与幼儿家长、社区居委会联合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为幼儿提供一起游玩、一同成长的环境。
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家长是否能发现教育素材,能否正确进行教育分析。家长可以利用社区公告栏、小区的变化,对幼儿进行浅显的爱小区、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游戏场地去荡秋千、滑滑梯、走平衡木;到公园、郊外去看花草树木、野餐,到本地的名胜古迹去观光;在秋收时节带孩子到农村看成熟的农作物,与农民伯伯一起体验收获的快乐;到动物园去看孩子喜欢的猴子、企鹅等可爱的小动物,培养孩子的爱心;到商场、超市去购物,让孩子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以及对金钱的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到图书馆去读书,在看到各种图书的同时让孩子领略知识的丰富;带孩子到博物馆开拓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感受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受到艺术的熏陶。
一、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1、全面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的教育资源分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组织等;无形的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良好的社区氛围、社区互助的伦理规范等。还有人把社区教育资源分为三大类:自然物质资源、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社区的自然物质资源是指社区中的山川河流、动植物等,自然存在于家庭的生活环境中,构成家庭存在的自然背景;社区的社会物质资源包括社区的物质设施与服务机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包括农贸市场、楼房、街道、建筑工地、超市、医院、银行、图书馆、少年宫、敬老院等这些是与家庭经常发生联系的社会机构或社会设施,构成幼儿成长的社会物质背景;社区中的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的个人或组织,能为幼儿传授或提供某一种专业技能知识。家长应通盘考虑,充分、合理地运用社区资源,把社区中的普通事物转化为幼儿学习内容、学习材料或学习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
2、整和社区资源的优势。
社区教育是一个大的教育系统,其中既包括正规教育机构,也包括非正规的教育机构(如社区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其他的教育基地等)和非正式教育机构,家长在利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时,要主动与掌握优势资源的单位进行联系,以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比如,现在许多大城市的社区都建有社区图书馆,并根据少儿好动、兴趣转移快等特点,专门为儿童设置了陈列趣味性较高、安全性比较好的少儿阅览室,家长可以在休息日带幼儿来阅读,开拓幼儿的视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初步掌握利用图书馆的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充分体现社区资源的特色。
不同的社区在教育资源上有不同的特色,在城市中心的社区往往有更多的商场、超市、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财产,而居住在郊区的家庭,则可以更多地接近接近农村,让孩子了解自然风光等。
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上,家长要从社区的实际出发,依靠社区,因地制宜地运用社区资源,发挥有利因素,转化不利因素,让社区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价值.
家长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也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们可以组建“社区家庭友好互助小组”,即在同一社区里,根据家庭居住条件的大小、家庭结构的不同、家长职业的差别、家长学历的高低以及幼儿的年龄大小和性别的不同,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成立小组,经过民主协商推选出一位组长,大家群策群力,拟订小组活动计划,开展各种活动,让幼儿在休息日、节假日也能与小朋友们一起欢快的游戏、学习。
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1.便利性原则
社区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家长在选择资源是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与之相适应孩子的活动范围也就受到了限制。因此家长要选择孩子能够方便接触又安全卫生的资源,比如说同样类型的教育活动,应选择离家最近的场所。
2.体验性原则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时,由于幼儿是在自己非常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活动中的许多事物都是幼儿在生活中接触过,比较熟悉的,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体验。
3.生活化原则
选择教育资源时,应与幼儿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息息相关。这类社区教育资源往往与幼儿本身或幼儿身边的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入地认识这些资源对幼儿来说就是引导他们学习必须掌握的社会知识的一部分。比如,家长带领大班幼儿去参观社区内的小学,就可使孩子对学校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地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家长带孩子到图书馆、医院、银行等社会机构,可以让孩子在体验中学到社会知识,懂得社会规则。
4.灵活性原则
家庭教育的一个优点就是:随时随地,无所不在。因此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比如,孩子生病,家长陪孩子去医院,家长就可以一边请医生给孩子看病,一边请医生讲解,这样既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轻孩子的痛苦感,又可以丰富孩子玩娃娃家游戏中的游戏情节,规范他们的游戏规则。
5.趣味性原则
所选社区教育资源本身应具备吸引幼儿的因素,能够激发幼儿的强烈兴趣。比如去超市购物,让孩子做个“小当家”,给他一定的权利,让他在琳琅满目的货物前进行选择,让孩子直接与售货员叔叔、阿姨进行面对面是交流,自己从货架上取物、自己去收银台结算等等。这种受到重视的小大人的感觉、体验是孩子特别感兴趣和喜欢的。
三、利用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法
1.情感体验法
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比如,家长带领孩子到福利院,让孩子直接与福利院的小朋友接触,与他们一起玩耍、交流,在实际的情景中让孩子学会友爱、关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使孩子在享受别人关爱的时候也知道要为别人奉献爱心,体验帮助别人时获得的快乐。
2.探索发现法
探索发现法强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丰富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3.尝试操作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获得的直接经验对他们印象更深刻,家长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去感知进而去认识事物。比如在有风的日子,家长可以带幼儿到小区花园,在树下去聆听风吹树叶“沙沙”响的声音,看树枝随风摇曳的姿态,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认识,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情境学习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真的教育是在大自然和大社会里办。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还算是生活教育吗?”家长应尽可能地带领幼儿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情景中,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尽情地享受快乐,丰富体验,获得知识。比如,家长在带孩子乘公共汽车时,就可以在实际的情境中,让孩子知道先上后下的乘车规则、给老人、孕妇、抱小孩的人让座的基本社会公德;在小区公共健身器械上活动时,让孩子懂得要象爱护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爱护公共财产等。
5.亲子活动法
家长带领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乐于探索、主动学习,亲子体能游戏、亲子郊游、亲子制作等。在秋高气爽的一天,一家人躺在公园的草地上,欣赏天空中变幻莫测的白云,家长和孩子共同去发现云彩的变化,在与家长的游戏活动中,孩子既体验到幸福与快乐,又了解了自然知识。
四、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家长的角色
1、充当支持者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提供精神鼓励,对孩子参加社区的活动给予关心,对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给予信心。其次,家长要挤出时间陪孩子参加社区活动,不然孩子看到小伙伴的家长在场而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在会感到伤心、孤独,这对孩子的伤害比较大,会影响孩子以后走出家庭,与小伙伴游玩的热情。
2、充当参与者
家长要用自己的热情参与感染孩子,吸引孩子积极地参加玩耍活动。家长的“暖场”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孩子积极参与。
3、充当伙伴
跟孩子平等相处,不能以长者自居,要与孩子相互配合,相互商量,共同合作,以伙伴的角色和孩子一起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
4、充当观察者
在与其它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家长要做“有心人”,观察孩子的发展,同时也要观察其他孩子的发展,客观、理智地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还要观察别的家长,与其他家长的教育方法、态度、观念进行比较,并向其他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方式和方法。
同时,在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机会,进行育儿经验方面的交流,互相交流体会,了解科学的饮食、保健以及教育知识。
五、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家庭教育的意义
1、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由“自然人”成长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区中,家长以“小手牵大手、大手扶小手、小手拉小手”的社区亲子互动形式,提供给独生子女们足够与小伙伴接触、玩耍的机会,让幼儿学会分享、等待、合作等必须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社交技能。
2、丰富幼儿的知识
无论家长的知识有多么丰富、教育观念多么科学,无论家长把孩子送到多么高级、优质的幼儿园,孩子都不能在家庭和幼儿园获得足够丰富的知识;家长只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人群中,让孩子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大学校中,与小朋友密切接触,才能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知识。
3、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
幼儿期是孩子大小肌肉发育、身体协调性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充分的运动,而目前我国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场地都比较小,大型运动器械也比较少,许多社区的公园中都有免费又比较宽阔的儿童游戏场地和丰富的运动器械,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免费的社区资源,让孩子有成长发育必须的运动场地和机会。
4、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
在信息化浪潮将全球经济融为一体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流、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传递,显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引人注目。家长可以在传统节日里利用社区资源抓住教育的契机,比如元宵节可以带孩子赏花灯、猜灯谜,春节利用社区浓厚的节日的气氛让幼儿体验祖国的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精神。也可以通过参观敬老院、疗养院培养孩子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良好的传统道德。
参考文献:
1、翁春敏.《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2、吴遵民.《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试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3、严耀军.《试论社区性格概念》[J].《社会心理研究》1990(4).
4、[美]玛格丽特·米勒.《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7.
5、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6.
6、王叶婷.《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培育学生民族精神》[J].上海教育,2004(8).
7、厉以贤著.《社区教育原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