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
如何做好教师的有效回应

如何做好教师的有效回应

更新时间:2014-06-22 09:38:33

《如何做好教师的有效回应》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慎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教师能抓住孩子抛来的球,以适当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孩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应能力。
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把在观摩学习中看到的一些很精彩的活动搬来重新演绎,然而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教师的教育机智——回应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个成功、优质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适切的目标、优秀的设计,更需要教师全面、机智的回应。教师应正确判断幼儿思维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把握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有效地回应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那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回应能力呢?
一、活动前多做功课,为有效回应作好准备
(一)做好相关知识的储备
俗话说:要给孩子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换言之,教师自身经验的丰富性能直接影响到回应的有效性。如果教师自身经验缺乏,那她只能重复幼儿的经验,或者让幼儿获得的经验也是零碎的,回应是无效的。所以说,在活动开展之前,为幼儿准备材料的同时,教师对活动内容中有关的知识点和相关经验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活动内容,才能游刃有余的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才能对于孩子突发生成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回应。
如在吴佳瑛老师开展的活动“南瓜爷爷的邻居”之前,在了解了孩子已有经验之后,教师通过翻阅书籍、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查阅了大量的关于蔬菜的相关经验和知识。吴老师介绍:只有这样,对于孩子在活动中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才能应对自如;才能积极有效地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丰富孩子关于蔬菜的知识经验。也正因此,我们在活动中看到了吴老师灵活的教学机智、精彩的师生互动场面。
(二)充分预设
提问是可以设计的,同样回应也是可以预设的。预设越充分,现场的回应就越自如。而预设回应的前提就是必须读懂孩子这本书,我们常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只有当你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充分把握了,对班中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时,才有可能预设出不同种精彩的回应方式。因为,要预设回应首先要预设针对问题孩子可能的反应。此时教师要结合自己关于幼儿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的知识及对不同幼儿个性特点的了解全方位地设想:当自己抛出问题后,不同幼儿可能出现的反应会有哪些?在此基础上思考面对幼儿的各种反应,自己应如何回应才是适合的、积极有效的?只有在预设充分的基础上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幼儿,师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获许多预约的精彩。
我们对于应彩云、祝晓隽等名师在教学活动中机智灵活、游刃有余的回应能力都敬佩不已。然而在光鲜的背后蕴藏着教师无数的心血,优秀教师会针对每个活动中的每个问题,孩子无数种可能的回答、该如何回应都进行精心预设。祝晓隽曾介绍在她开展的阅读活动《狐狸爸爸鸭儿子》中,针对其中一个问题,曾假设了幼儿50种可能的回答,预设了50种的回应方式,名师也就是这样炼就的。
可见,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足够生成的底气,才能为课堂的生命成长提供原动力。
二、活动中紧追幼儿,灵活运用回应策略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绝非乖乖地走进教师预设的教学模式中,总会有一些突发奇想,生成我们毫无准备的新问题。面对孩子的生成,教师不应固守预设,教师要胸怀活动大目标,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紧紧追随幼儿,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耐心地与幼儿一起探讨、发现,要时刻准备接住幼儿突然抛过来的球,采取多变的回应策略,灵活有效地回应幼儿。
(一)认真倾听
教师在活动前要精心预设,但在活动中却要淡化脑海中的预设,紧紧追随幼儿,倾听幼儿的声音。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很多情况下会词不达意,只有当教师认真倾听幼儿,才能真正弄明白幼儿所要传达的意义与理由,捕捉到幼儿思维过程中的火花,采取合适的回应策略。所以说,倾听就是为了更好的回应。
和吴佳瑛老师接触过的人往往会感受到:组织活动前的吴老师是那么的文静瘦弱和不起眼。然而只要一和孩子接触,吴老师就判若两人,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了自信与活力。她和孩子的距离是那么近,透过吴老师清澈的眼神,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眼中只有孩子的朋友老师,甚至到达忘我的境界;是一个全身心融入孩子的姐姐老师;是一个放下架子真正接纳和认可幼儿的玩伴老师。吴老师总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通过倾听孩子的声音,总能捕捉到来自不同幼儿的兴趣点、亮点,在与幼儿“抛接球”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现了精彩的师幼互动场面。
(二)积极追问
追问是教师回应的一个很好的策略。追问就是教师在回应中把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抛向幼儿,追问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并帮助孩子提升经验,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追问一般可以在以下情形中运用:
当孩子表述不清时,通过追问能帮助孩子表意明确。例如:在小班活动《好听的声音》中,教师提问:“你听到过哪些好听的声音?”一幼儿回答:“我和妈妈去过上海大剧院。”对幼儿这种不着边际的回答,教师进行追问:“去大剧院干嘛呢?”“看阿姨唱歌。”教师继续追问:“阿姨唱歌声音好听吗?”幼答:“好听。”教师追问:“那你在大剧院听到了什么好听的声音呀?”“我听到阿姨唱歌的声音很好听。”就是在这样追问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清了思路,梳理、归纳出自己要表达的想法,让答案满满地浮出水面。
当幼儿回答偏离主题时,通过追问能使孩子的回答找回方向。如在中班活动《妈妈的包》中,讨论到妈妈用的双肩包,提问:“妈妈什么时候用这个包?”有幼儿回答:“出去旅游的时候。”这时,另一幼儿举手回答:“上次,我们到香港去旅游的,还去迪斯尼了!”假如此时继续说下去就会使话题越来越偏离原来的目标。此时不如就打住幼儿的话,并进一步追问:“那你妈妈是不是用到了双肩包?为什么旅游时要用双肩包?”这样既保护了说话者的积极性又引导谈话朝向原来的目标。
当孩子回答单一、思维从众时,通过追问能为幼儿拓宽思路,找到更开阔的道路。例如在让小班幼儿讨论小手的本领时,有幼儿回答“小手能穿衣服!”其他幼儿的思维受到影响,于是接下来的答案就都是穿裤子、穿袜子、穿鞋子等。此时老师可以追问:“小手除了能帮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还能帮助谁呢?”通过这样的追问,孩子们的思维就又立刻换了方向,跳出了原先局限的思维框框,有了发散的空间。
当幼儿生成的问题有价值时,通过追问不失时机地将问题重新“抛”给幼儿,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记得有次观摩应彩云老师活动《幸福的大桌子》,故事情节发展至“兔妹妹上大学后很少回家了”有幼儿提问“为什么上大学就不回家了?”应老师及时地把球抛给幼儿“是呀,上大学了为什么就很少回家了?”另一幼儿回答“上大学就要住宿了。”又有孩子问“什么是住宿呀?”应老师马上把球又抛给孩子“谁能帮忙解答”,有幼儿说“就是住在学校里。”应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上大学要住宿呀?”这时引发了幼儿的共鸣,孩子都问“对呀,为什么呀?”有幼儿马上回应“大学离家远呀,住在学校可以有很多时间学习。”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追问中,把幼儿抛来的“球”重新还给幼儿,让他们来“接住球”,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思考。
(三)及时归纳提升
规范而生动的小结性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将原有的零碎的经验进行归纳、提升与拓展。
就幼儿语言的归纳提升:孩子的经验往往比较零散,语言表达往往也是很随意的,不能反映问题的主旨,这时就需要教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分辨哪些是有益的经验,并顺着孩子的话把他的意思重新组织复述,把幼儿原本冗长、不清晰的表达意思提炼成一句精简的话,隐性地教给孩子一些清晰优美的语句。例如在讲到被夹的作用时,有小朋友说:“被夹能把被子夹住。”这时,教师就进一步提升:“对呀,有了被夹,就能把被子牢牢地夹在晾衣竿上,不怕被风吹走。”这样的提升一方面及时帮助幼儿梳理了已有的粗浅经验,另一方面教师工整规范的语言会给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在这种语言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自己的语言也会日益丰富起来。
就一个问题、一个环节的归纳提升:集体活动中往往某一个问题或一个活动环节就会涉及某种经验,及时小结归纳很有必要。要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变通地进行小结,有时就一个问题、一个环节小结,有时在整个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归纳、提升与拓展相关经验。例如,在中班活动“有用的夹子”中,就涉及了多次归纳提升,在讨论完每一种夹子后,有对其功能的小结归纳;在认识了所有夹子后,有对所有夹子异同的归纳提升;在玩夹子的环节后,有对幼儿发现科学道理的归纳梳理??????正是通过这样的归纳提升,孩子的经验更系统、认识更充分。
(四)适时评价
适当、及时的评价,也是有效的回应策略之一。评价方式运用得当,一方面给予幼儿思维正确的导向,另一方面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激发进一步探索学习的热情。
评价应是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可以是肯定、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提示。在吴佳瑛老师的活动中我们就经常听到老师赏识激励又客观的评价语言。如:在《数数小本领》中当幼儿没按教师的要求“从109往下数5”来数,而是往下数了很多时,吴老师的评价语是“我特别佩服你,你原来能往下数那么多。但是,还要学会听我说话哦。”在肯定幼儿数数本领的同时提示要听仔细,这不仅是对这名幼儿的评价,还向其他幼儿传达了信息:要听仔细。于是,在接下来被请到的幼儿“按要求往下数”时,孩子都能注意听清要求,不再数错。
评价应有具体的内容,应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或方式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说“你真聪明”却不告诉孩子聪明在哪里,那只会使这句评价越来越成为一句空话。同样是在吴老师的活动《数数小本领》中,对孩子的评价语还有“从前排鸡蛋来估计后排的鸡蛋,你好聪明哦。”“你们真棒,都找到了容易数的地方帮忙数香蕉。”“会说方位了,我给你翘大拇指。”等等都是那么具体,给其他孩子指明了向同伴学习的方向。
活动中教师的回应应是积极的,对幼儿发展有利的。但并不是对儿童所有的生成都要给予回应,有时转移幼儿视线也是一种回应策略。尽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追随儿童兴趣”,但教师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当幼儿的生成偏离教育发展目标时,教师一定要坚守预定目标,对生成的内容予以转移或淡化。
总之,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根据其对个体和集体的价值,在回应时机和方式上进行策略选择。
三、活动后勤思考,使回应更精彩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回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师在不断反思中积累,从脚下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片天地。吴佳瑛老师曾说过:反思是感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的最有效手段。如果不反思,就不会有所得,不会进步。
因此,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不妨针对以下几点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回应能力加以反省反思:
第一,在活动过程中,自己是否注意倾听幼儿的声音?对幼儿的意思都读懂了吗?自己是如何回应的?回应有效吗?如果无效,该如何调整?
第二,在活动过程中,自己的眼中有每个孩子吗?是否公平地给了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
第三,在活动过程中,自己回应时的语言贴近幼儿吗?幼儿都能理解吗?是否做到科学性、简洁性、逻辑性、形象性、诱发性?
第四,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抓住了幼儿有价值的生成?是否根据幼儿的需要对原先的方案进行了调整?调整合适吗?
第五,在活动过程中,自己是否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采用不同的回应方式?回应是否有针对性?
第六,在整个活动中,自己运用了哪些回应策略?是否做到多样化?哪些是恰当的?哪些不够充分?哪些是不利于幼儿发展?哪些对幼儿造成伤害?再遇到相同情况,该怎么调整?
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细节一字不漏地全部记住。我们可以借助摄像机或录音机把整个教学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在回放过程中,细细研究自己的一言一行,分析回应的成功和失败,并想出调整的方案。相信在这样一次次的反思与调整中,我们的回应一定会更积极有效。
总之,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老师积极有效的回应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尊重、开放和激励中感受到快乐和自由,迸发更多的激情。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使回应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到常态性。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的精彩。
相关阅读
推荐
  • 浅谈乡土文化在幼儿生活中的影响

    浅谈乡土文化在幼儿生活中的影响 娃娃舞龙队的成长日记 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双凤镇幼教中心双凤幼儿园 215416 徐陈 【摘要】依托双凤镇良好的本土传统文化龙狮文化,我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相关 活动。借此机会,幼儿园成立一支由幼儿组成的娃娃舞龙队。通过明间艺人的指导和师 幼互相的学习,娃娃舞龙队从青涩慢慢走向成熟。在学习舞龙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发挥 了以点散面的作用,促进了龙狮文化在我园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娃娃 舞龙 收获 一、源于兴趣,源于生活,共同发展 (一)本地文化的熏陶 太仓市双凤镇有着一种良好的传

  • 让幼儿在生态环境教育中自主发展

    [摘要] 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致力于使幼儿与自然、社会和谐并促进其心理和谐统一,旨在通过基本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初步的环境意识培养以及热爱、珍重自然的美好情感的萌发与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促进其真善美统一的完善人格的形成。其教育方式包括营造自然生态教育环境、开展渗透式生态教育、融入真实环境感悟自然、寓教于乐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态式环境;自主发展 《纲要》为我们提供了幼儿园生态式教育的理念,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幼儿教育,充分体现并不断展露出生态智慧

  • 在保教指南的引领下有效组织幼儿一日活动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与管理下才能生活得更快乐,而《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引领着幼儿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作为幼儿教师,只有对保教管理指南有透彻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组织与管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为了幼儿能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生活,教师需要更好的落实指南,要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关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倡导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个别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形式有机结合,把游戏、参观、实践、探索、

  • 男孩是“使”出来的

    河南省内乡县幼儿园 王小娟 有人曾说过女孩是夸出来的,男孩是使出来的,在我的教学工作中,这两句话让我也用了一把,真实地证明了它的精辟性。 秋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深深地记住了一个男孩:周飞扬。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班的三位老师,各有分工,一个在大门口站礼仪,一个在寝室招呼家长铺床,只有我一个在班级接待家长和孩子。一会 儿回应家长的各种提问,一会儿给孩子帮忙找座位,一会儿急忙看看孩子少了没有,走出去了没有此时的我,恨不得有孙悟空的分身术才好应付眼前的局面。可就在这百忙中,我不时发现有一个男孩从我身边过来过去,

  • 故事丰富幼儿的思维,引领幼儿感受故事

    打开《读懂幼儿的思维》其中的一章为《用故事丰富幼儿的思维》。文章中指导我们要在引领幼儿阅读的的时候要注意1儿童文学作品的质量,确保提供给幼儿的故事是最好的作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2:故事就像教师一样,因为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对儿童具有激励价值。相对于阅读技巧的学习来说,幼儿从故事中能够获得的东西更多。 什么事对幼儿来说是好的作品呢?一些幼儿喜爱的,认为是好的书,也许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很糟糕,因为质量是难以把握的。幼儿的阅读图书不只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物,令人难以忘怀的段落转折,吸引小读者的故事发展线索,而

  •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湖北宜昌 杨菊孝 龙景平 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的养成和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个平台进行的,一个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氛围,不仅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还会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班级老师在繁琐而紧张的一日活动中,要使班级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一、创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班级内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班级顺畅的基础,其关系是否和谐,配合的是否默契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要

  • 幼儿园园本课程初探论文

    黄依莎 随着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园本课程的建设正作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而倍受关注。对幼儿园以及老师来说如何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以及幼儿潜能的充分开发,为每个幼儿提供成长、发展的条件和机会,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想就园本课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园本课程的涵义 何为园本课程?在翻阅学习了大量理论文章后,我得到了如下界定:园本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 幼儿 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

  •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中家园互动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探究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二期课改新教材实施的主要形式,能满足幼儿喜欢尝试、喜欢发现、喜欢以各种形式来探索环境和表达自我的欲望,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促进幼儿良好的个性和素质的形式。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要让幼儿自主性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通过吸引家长融入幼儿自主性培养的教育。因为,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期课改倡导以幼儿为主体,而最了解我们孩子的莫过于家长,孩子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将其自身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对主题活动活动形

  • 浅谈如何让游戏更好的成为幼儿表现自己的舞台

    让游戏成为更好地展示幼儿的舞台 甘肃省临泽县鸭暖学区曹庄小学 张晓玲 邮编:734200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而幼儿在游戏时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去展示游戏自己的舞台呢? 一、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有计划的观察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 幼儿 的最近发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