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实际工作中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探索

实际工作中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探索

更新时间:2014-07-21 06:43:50

《实际工作中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探索》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实际工作中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探索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兴趣;科学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存在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教师可因势利导,抓住契机,灵活进行科学教育,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形成幼儿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幼儿在科学活动中需要调动各种认知功能,积极参与,观察、比较、分类、操作、思维等,从而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培养与提高;科学教育的一些内容与其他教育内容有着潜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如语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体育活动《走平衡木》、各种建构游戏等都包容着一定的科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教育帮助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科学教育的开展需要:
一、预定目标,选择、设计科学教育内容。
目标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导向,我们在实施科学教育前可先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实际认知水平和科学发展目标,结合时代特征,确定各阶段的分目标,明确在这一阶段要认知什么,达到什么水平,培养哪些能力等。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科学教育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开展科学教育。我们的目标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容易实现的。
在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⑴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服务;⑵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贴近幼儿生活,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

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⑶各阶段内容循序渐进,呈层次性,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⑷活动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当安排现代科技的有关内容,让幼儿初步认知现代科技,知道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一定的探究科学的情感与认知能力。
①魔术法:这种方法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如《神气的图画》中,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在幼儿确认纸上什么也没有后,举起喷雾器,朝画上一喷,奇迹出现了,画面上呈现出一只蓝色的小白兔。幼儿十分惊讶:“哇,老师会变魔术”,兴趣油然而生。
②设疑操作法:这种方法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住,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操作材料,设下疑问,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科学现象,学习、体验探究科学的方法,发现科学道理。如《沉与浮》活动中: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尝试,把这些东西一一放入水中,观察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在水面?在幼儿获得初步沉与浮的经验后,提供辅助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尝试:沉的东西能变浮、浮的东西能变沉吗?幼儿带着新问题,继续探索,认真观察,对比,寻求答案。这种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

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掌握科学的信心。
二、创设良好环境,为幼儿学科学创造条件。
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幼儿在正规的科技活动中表现积极,而且对非正规的和偶发的科学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周围能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可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而是合适的环境,适度的新鲜的刺激物潜移默化的结果。为此在开展科学活动中,应十分重视环境的创设。
(一)根据各年龄组的侧重点来创设教育环境。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应有侧重点。如小班以“动物世界”为主题,中班重点开展“种植活动”,大班在“科学小实验”上有侧重。选好重点后再根据各年龄班的侧重点来创设教育环境。例如:小班的“动物大世界”主题墙……中班的“有趣的植物角”……大班的“科学活动区”,投放大量的小实验材料,如水的折射、摩擦起电、指南针等等,大量材料的提供很好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真正意义上解放了幼儿的手、脑。
(二)创设开放式的教育环境。
在教育环境的创造中,可充分利用班级以外其他的角落。如:走廊光线充足,适合植物生长和幼儿观察,可将植物角设在走廊。这样让角落既美观又有教育功能,更便于全园流动式交流。再如,室外空间大,可以安排种植园、花草区、绿化带、动物角等,使环境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为幼儿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条件。
新《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大

自然千变万化,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在幼儿的眼里形成了一个充满疑问的世界:花开花谢,日出日落;春蚕吐丝,大雁南飞;雨后彩虹,四季更替……新奇、有趣的事物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幼小的心灵。
幼儿从出生起,就在不断地探索着世界:听到声音会四处寻找,看到灯光会注视,拿到东西会放到嘴巴里尝一尝,遇到小水洼会踩一踩。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探索行为中,他们逐渐获得关于世界的经验,理解周围的世界。正如杜威所说:“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三、善于观察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在平时实验的过程中,幼儿的操作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也会出现重复现象,老师要不断的发现,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在“让蛋宝宝站起来”这节教育活动中,幼儿看到一个孩子把蛋宝宝放在米上,余下的幼儿也相应的去模仿,这时候老师发现后及时进行了指导。“你们都选择了这样的方式,说明这是最好的方法,恭喜你们,那下一步要看看谁的方法更有创意。孩子们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很高兴,在新的任务中又开始了新的实验……
科学活动正是存在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它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周围物质世界紧密联系,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可能发生。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要锻炼自己高度的灵敏性,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向,结合幼儿的一日活

动,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对幼儿来说,科学就是他们每天所要做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敏锐地察觉到幼儿随时出现的探究兴趣和关注的事物,生成不断深入的科学探索活动。当然,新《纲要》在科学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新《纲要》所提倡的科学教育的实践策略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和构造。这样才能为幼儿的科技教育和提供广阔的空间,才能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科技教育,为幼儿成为21世纪合格的科技人才打下基础。


推荐
  • 让科学与生活更加贴近

    内容提要:针对纲要提出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并结合我近两年实践活动的感触,从科学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作用三方面阐述了科学活动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反思我们以往的科学活动,有许多时候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而经常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在传递知识、教授技能,至于到底幼儿学习这些 知识 有什么用处?他们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运用到这些知识?等问题却极少思考,以至经常会发现幼儿的认知与言行脱节,如看见红灯亮着仍冲

  • 毛毛虫——小班即时生成活动

    今天下午,我带着班里的小朋友(小班)到外面走小石桥,因为太阳的照射,池子里的水已经干了,露出了原来在下面的小石头,走着走着,变见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似乎在看什么东西,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小朋友大声地告诉我说发现了一条毛毛虫。 我也信步来到幼儿围观的地方,果真发现有一条绿色的毛毛虫在崎岖的石头缝中间扭动爬行,当时我觉得可以请幼儿乘这个机会好好观察一下毛毛虫,也就没响什么就只是告诉幼儿:不要去伤害毛毛虫,毛毛虫将来是会变蝴蝶的。便走开了去到别的幼儿那了。 没过多久,便听见有很多幼儿在那喊叫:陆老师,你快过来看啊!放

  • 幼儿兴趣班:保护兴趣是学习的前提

    没有兴趣家长强加 , 超前学习身心皆累 ,盲目攀比拔苗助长 。对于给孩子 选择兴趣班,家长要选择一种比较适合孩子性情及兴趣的项目。千万不要让孩子一下接触太多,或强迫他学习没有兴趣的东西,破坏了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欲望。 对于各种兴趣班,社会上反对的声音从没有间断,其中不乏专家的意见。但是,兴趣班的红火却有增无减。面对这种现象,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硕士,幼吾幼儿童教育中心首席儿童心理咨询师鲁杰,请她就幼儿上兴趣班给个说法。 鲁杰说:把孩子送进兴趣班的做法值得肯定。她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方面

  • 评析科学活动《好朋友夹心饼干》

    10月31日这一天,我们来到了鱼圻塘幼儿园,那是一所刚建成的新幼儿园,教室是那么宽敞明亮,教师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和地方特色产业(箱包材料)运用到了环境布置上。这是一次中心教师送教下村幼的教研活动,也是一次学习观摩的机会,当时我听了两个教学活动,分别是:许老师的小班语言活动《啊呜啊呜吃得香》和顾老师的小班科学活动《好朋友夹心饼干》,两个活动都很精彩,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现在,我就来谈谈其中顾老师的科学活动《好朋友夹心饼干》,这活动是我们教研组进行的行为跟进式研课活动,顾老师已经执教了两次,这是第三次执教

  • 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幼儿园科学教育

    11月14日下午,由一幼园长马建英在平湖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新教师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做了精彩分析。 马园长对科学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做了分析。她说,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体现教育内容,让幼儿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到更多。我们应采用适宜的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我们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兴趣。而我们往往在科学课时,会怕孩子动起来以后静

  • 中班科学活动磨课反思

    张老师第二次试教改进的地方较多:教学的一开始幼儿以围坐的方式进行,感觉较温馨、与教师较亲近;在教学开始阶段出示礼物时以幼儿猜测的形式展开感觉也较有趣、丰富;黑板上出示的记录图更实用、描述较少相对准确率就较高;还有,每组操作时有明确的数字标实,便于幼儿快速、正确地寻找、就坐;最后献爱心的步骤修改后也更能让幼儿清楚、明了 地进行表达和操作。教学的整个过程更紧凑、清楚、有头绪。 前后两堂课上孩子们的表现都较活跃,相对而言,第二次教学幼儿操作的准确率高了一些,教师明确的表述也让孩子们进行各个环节时更加有序、自如。

  • 探索科学活动——读《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作为我们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但是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来说,教学经验还是不够,特别是在如何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阅读这本《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后,我获益匪浅,以下是我的所感所悟: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的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热情,他们好奇、好问,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地探

  • 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活化

    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玩,经常使用的东西,水的三态变化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小朋友也经常会提问:老师,冰是哪儿来的?什么时候会下雪?水开了为什么有那么多雾气等等。今天上午我就开展了《小水滴哪儿去了》这样一个科学活动,旨在让幼儿能够基本感受水的三态变化,并且继续培养大班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着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孩子的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我把环节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环节就是冰从哪里来,第二环节把冰变成水,第三环节水变成水蒸汽。首先,第一步我直接把冰给亮了出来,问孩子这是

  • 对于小班科学活动的小班化教学反思

    一、说选材:10月是孩子入园的第二个月,针对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一知半解,所以如何去选材并设计整个活动就非常的重要。而瓶子、盖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生活用品,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初步知道瓶和瓶盖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本次的教学活动。符合《纲要》中所说的: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这对于刚入园一个多月的小班孩子来说,动手比动口来的快,他们会做这件事但不会表达,为此我就设计了让孩子通过玩玩,说说,在动手操作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瓶口和瓶子之间的关系,并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