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浅谈幼儿科学活动中的重与轻

浅谈幼儿科学活动中的重与轻

更新时间:2014-07-21 06:43:57

《浅谈幼儿科学活动中的重与轻》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秭归县九畹溪镇幼儿园 谭林桂    如何上好幼儿科学活动课,是一直困扰着众多幼儿教师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做到避重就轻,即重过程轻结果;重合作轻热闹;重结构轻花样,重探究轻推论,重激励轻批评。

A重过程轻结果

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动眼的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探究能力、探究过程的得失等方面,而不应仅仅关注幼儿是否得出了我们预设好的结论,要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求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创新,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求知,使幼儿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科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形成严谨、求实、客观的科学态度,用探究的方式对待事物的科学行为方式。在《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的学习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瘪乒乓球,但有一些实验效果不很明显,我仍然鼓励幼儿认真实验、记录、猜测。对于出现鼓不起来的,提出来让幼儿讨论,猜测鼓不起来的原因,使他们养成探索和思考的意识。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幼儿,关注他们在科学素养方面的成长与积累,为此,我们可以为每一个幼儿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发现,关注他们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成长过程,努力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B重合作轻热闹

任何一项为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几乎都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别人合作,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小组每组人数4-6人为宜,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方式组建,为每一个幼儿指定一个角色,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定期轮换。

许多幼儿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热热闹闹的讨论你吵我嚷的探究,这是不对的。其实小组合作应该做到安静、思辨、有序,因此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如:a倾听习惯。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真正学会学习,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b探究习惯。若探究较简单操作时间短,小组内幼儿可按一定顺序每人做一遍;若探究较复杂操作时间长,小组内幼儿可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探究。c竞争习惯。适当的竞争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所以小组间的竞争是必要的。对于小班中班的幼儿可采取奖小红旗、贴小红花等方式以示优秀,对于大班的幼儿可采取积分制,小组每提一个问题给小组记分,每解答一个问题给小组记分,上课表现优秀的小组记最终决出优胜小组。d讨论习惯。讨论不是唇枪舌剑,也不是几句闲聊,而是一个幼儿表述自己的观点时其他幼儿仔细听,待一个幼儿讲完,其他幼儿在陈述自己的观点,几个人轮流讲完,最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达成统一意见,也就是小组的最终意见。

C重结构轻花样

许多幼儿教师为了把科学活动上出彩,挖苦心思设计很多花样,以显生动活泼。但热闹的活动不一定是好活动,科学活动从理论上讲应遵循一定的模式。

幼儿探究材料的结构性是指为幼儿探究提供材料时要分步骤、有层次的提供,不能一下子和盘托出,每一种材料的呈示都应该是在必需时才提供给幼儿的。如《玩磁铁》活动,可以先让幼儿猜测手中的物品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被吸引。如果一上来就把磁铁发给幼儿,这一环节就会失去意义,因为幼儿肯定会直接拿磁铁去吸而放弃猜测。所以,应该先发让幼儿猜测能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再发磁铁,这样就显示出了探究材料的结构性。科学不同于写作需要思维的跳跃性,它训练的是幼儿的结构性思维,即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特点,让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让幼儿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D重探究轻推论

许多幼儿教师上科学活动课不注重探究或嫌开展探究麻烦,直接把结论告诉幼儿,而有些教师会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得出预设的结论,但这种科学活动幼儿得到的完全是一种理论和概念,结论暂时记住了,但时间一长,又都忘了。“我听到的,我忘记了;我看到的,我记住了;我操作过的,我理解了。”我在组织幼儿学习《乌鸦喝水》时,准备了许多小口塑料瓶和石子,让幼儿自己当一回乌鸦进行操作,自己得出结论很开心,这个童话故事也能倒背如流。所以科学活动要是让幼儿实际操作,去探究,每一个结论都应由幼儿自己所得,每一个发现都应由幼儿提出,那种仅限于讨论而得出结论的做法是要不得的。教师要让幼儿明白,一切结论需要有一定的依据,而不是凭空臆断、猜测与推导,要让事实说话,久而久之,才能使幼儿形成尊重证据、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E重激励轻批评

任何创造和发明都源于自由与宽松的环境,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让幼儿的智慧之光、创造之花尽情迸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那天我准备上课时,见孩子们围在一起看蜗牛,看见孩子们高涨的兴致,我决定顺应幼儿的认知需求,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于是生成了科学课《昆虫》和语言课《捉蜗牛》。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应注重给予适时地鼓舞与激励,使幼儿树立起学好科学的信心,从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科学活动的教学需要我们还原科学探究的本色,让幼儿成为科学活动课堂的真正的主人,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科学活动课的教学变得有效、时效和高效。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班幼儿观察活动:有趣的“溶解”

    科学课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糖怎么不见了》的活动目标就是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所发生的变化,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并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从而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此次活动属于现象观察类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溶解现象既无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观察的。 因此活动一开始,我利用品尝的形式,先让小朋友每人尝了一下糖水的味道,让他们猜猜喝的是什么?引起幼儿注意力。在活动中,让幼儿从尝水的味道到思考为什么这水变甜,利用了追问的形式让幼儿去思考。幼儿通过品尝观察发现水宝宝和糖

  • 关于当前幼儿科学教育误区的初步思考

    杨海云 当前我国幼教界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内容,以便适应科教兴国和新世纪的挑战,这是正确而无可非议的。然而,我们冷静的观察和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当前幼儿科学教育存在不少误区,这势必影响科学教育的质量和 幼儿 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初步思考: 误区之一:目标不当,单纯追求知识传授 《纲要》突出强调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强调要克服传统科学教育只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弊端。这是因为:一、《纲要》提出

  • 浅谈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

    大桥局幼儿园 贺剑虹 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已经感觉到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

  • 科学观察:鸭子天冷时到哪儿去了

    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科学现象,让孩子有一双会观察的眼镜,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发现,引发孩子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点燃幼儿热爱科学的心灵之火,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冬天了,气温骤降,某一天早晨,我和孩子进行了悄悄话:早上你在外面发现了什么? 天气冷了,大家穿厚衣服了。 刮大风了。 昨天晚上,我家门前的树上还有很多叶子呢,今天早上全没有了。 我手脚都冻着了。 我一出门,就有点哆嗦。 新武指着墙上的图片问:天气冷了,我们穿厚衣服了,鸭子到哪儿去了?接着他的话题,我请孩子们谈自己的想法。部分幼儿认为,鸭子在天冷的时候

  • 科学实践中的问答艺术——《科学实践中对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控

    优化科学活动的教学过程,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是做起来,却常常感觉无从着手,放得多了,就会有让孩子放任自流的感觉,孩子们乱玩一气,自己的知识技能与经验都得不到提升;放得少了,又有放手了却不放心,将控制权仍掌握在手里的情况产生,结果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发挥。 通过本次对《科学实践中,对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控的策略研究》的阅读,我得到了以下几个收获: 一、明确了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是指在一定环境中,学习者有独立地,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幼儿

  •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班级自然角的创设——科学探索活动指导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幼儿收集来的无生物等用品场地,是幼儿开展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自然角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区之一,也是最能激发幼儿观察、探究,促进创新能力发展,丰富幼儿知识的重要渠道。自然角的精心创设,既可美化环境,也可使幼儿从小养成关爱环境-关爱动植物的情感,还利于幼儿观察、分析,从中发现大自然的奥妙,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如何更好地创建自然角,让班级里的自然角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 一、幼儿、教师、家长共同配合创建。 幼儿是主体,自然角的创建应

  • 让孩子走进自然

    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幼儿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从而获得发展。可见,环境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们小哈佛幼儿园就坐落在黄金宝地――市城区东部行政区,东接沙店居民区的菜园,西靠市母亲河――沙河,优美的环境与幼儿园融为一体。因此,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让孩子投身到大自然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自然 我园在教学实践中一贯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它的内容比我们的教材要丰富得多,

  • 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记我班的自然角

    不知不觉,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午餐后,我带领孩子们散步,欣赏着校园里的美景。哇,好漂亮啊!几个孩子情不自禁感叹道。为什么这里这么美?我问。因为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和草,还有桃花呢!一个小宝贝兴奋地指着自己的发现。我觉得海棠花最漂亮!蝴蝶兰好看!小草绿油油的孩子们议论纷纷。老师,我想把这些花搬到教室!放在自然角里!对,帮自然角装扮!孩子们急切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我顿时被他们美好的心意感动了。在孩子们的提议下,一场关于自然角的改革便应运而生了! (一) 回到教室后,我与孩子们一起讨论

  • 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活化

    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玩,经常使用的东西,水的三态变化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小朋友也经常会提问:老师,冰是哪儿来的?什么时候会下雪?水开了为什么有那么多雾气等等。今天上午我就开展了《小水滴哪儿去了》这样一个科学活动,旨在让幼儿能够基本感受水的三态变化,并且继续培养大班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着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孩子的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我把环节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环节就是冰从哪里来,第二环节把冰变成水,第三环节水变成水蒸汽。首先,第一步我直接把冰给亮了出来,问孩子这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