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美术活动论文
系列层次活动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系列层次活动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14-06-22 09:46:30

《系列层次活动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美术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系列层次活动是指将某一具体教材的若干教学要求;或对某种具体能力的若干发展要求,按照比较符合幼儿实际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前后相互紧密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系列。”这是南师大许卓娅老师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所阐述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现了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教育。目前,幼儿美术教育中有些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跨度也较大,对某一具体教材或某种具体能力的深层挖掘不够,因为没有对教材充分操作,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是只能停留在学习材料上,不能很好地让教材发挥教育作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系列层次活动更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更能让幼儿很好地发展,投入“浅层兴趣——探索研究——深层兴趣——再深入研究”的良性循环中,从而使幼儿把学习兴趣,能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
运用这一理论,把美术活动的某一具体课题设计成若干层次,以前一层次为后一层次的准备,后一层次为前一层次的发展,层层递进,不断给孩子提出新的教学要求、新的挑战,随着教学程序的深入,让孩子较为轻松地达到教学要求,并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与兴趣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使美术的教育更有深度,让教材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也便于教师更细致地根据幼儿发展状况有的放矢地实施美术教育。
现以几个系列层次活动设计为例,谈谈这一理论在美术活动教育中的应用。
例(1):大班纸绳贴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通过操作,知道纸绳的可塑性,并学习运用这种特性进行有主题的绳贴画活动,探索粘贴纸绳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用纸绳塑造形象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纸绳贴画活动的积极兴趣。
教学准备:各色皱纹纸搓成的纸软绳、浆糊、剪刀、抹布、底纸。
层次活动具体内容和方法:
层次(一):通过操作提供的单色纸绳、知道纸绳可以弯曲、可以卷、可以折、可以穿插、可以编,可以剪接成你想要的长度等;也可以变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状,探索讨论粘贴纸绳的方法,让孩子在课堂上来示范他的想法。
层次(二):运用单色纸绳做自选主题的尝试,运用上个层次的经验进行实际操作,幼儿探索实践,老师进行摸底。
层次(三):装饰帽子(或其他实物)。对纸绳贴画进行再次练习,目的在于探索对各色纸绳组成的形状的排列与组合,如:可沿物体轮廓粘;用线条进行填空;还可用形、物间隔法来组合图案。
层次(四):意愿彩绳贴画,自选主题的练习,这是以往经验的集中展现,使幼儿更有目的地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教学效果:由于教师在前三个层次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一次次地练习,使幼儿轻松地解决了技法中的一个个难题,逐渐熟悉了纸绳贴画,使原来较难的材料显得较容易得多,在第四层的创作活动中,孩子们显得胸有成竹,较好地完成了作业,并在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从而较好地达到教学要求。
例(2):系列折纸活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通过引导幼儿的探索讨论,创造几种常用简单的折叠符号,并回看这些符号,并会看这些符号进行折纸活动。
2、   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创造力、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几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幼儿手指上肌群的动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折叠用纸(每人两张以上),记录用纸,折叠方法意图等。
层次活动具体内容和方法:
层次(1):运用学过的折叠内容,引导幼儿创造出“对边折、对角折、向前折、向后折、向外折、折好打开。”等几种意义的符号,创造该教材的制作图,运用“反推”的方法引起幼儿对符号系统的兴趣和关注。
层次(2):开始用创造出的折叠符号学习较为简单的折叠内容,目的在于对符号系统的巩固和复习,以及让每个幼儿都学习运用该符号系统。
层次(3):用符号系统制较复杂的单个折叠图,并在符号系统适时地创造新的内容。
层次(4):引导幼儿创造连接符号,进行组合折纸练习,完善该符号系统。
教学效果:由于层层深入的探索学习,老师适当的在后一层次里增加难度,使幼儿有了更多的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他们建立的符号系统印象深刻,也省去了教师在示范中的“讲不清”的现象,使教学活动更细致更有指导性。通过四个层次的练习,大多幼儿(70%以上)在这样的折纸课中独立看图完成作业,其余幼儿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大大的提高。
例(3):写生系列层次活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物体,学习观察的方法。
2.   鼓励幼儿用各种与物体类似的形和色按照观察的顺序创造性地表现物象,发展其表现力,积累表现的经验。
3.   培养幼儿对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系列层次活动具体内容和方法:
层次(1):以观察幼儿最感兴趣的简单的单个物体入手,引导幼儿用类似的几何图形来概括其外形特征,而后引导幼儿对该物体的具体的局部特征,如:我爱吃的水果等,并围绕主题,按观察顺序进行描述,并用形和色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较细致的表现。
层次(2):选择有着明显不同特征的两个简单物体进行比较观察,并且对比表现其不同特征,如:两个好友——苹果和梨(或其它)用简单的形和色描绘其不同的特征,苹果脸儿又红又圆;梨儿黄脸;大肚子,有许多“雀斑”它俩谁高些,谁胖些。
层次(3):表现多个物体组合,孩子刚开始只注意单个物体,教师用游戏口吻引导幼儿从整体入手对位置,大小、特征进行观察比较。
层次(4):表现结构较复杂的物体。如:汽车、自行车等等。让孩子懂得再复杂的物体都可概括为某种几何形或类似有机型,连接这些形加上细致描绘其特征,就能较客观地表现物体。
综合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系列层次活动的设计,是建立在孩子学习的特点基础上的,它符合《规程》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指导思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在美术活动中幼儿能更多地操作提供的材料,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和动手的机会,更充分地发挥了教材的教育潜能,教师引导幼儿成为学习主人,在活动中更好地对教材进行掌握,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有益兴趣,也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外,在设计和实施系列层次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所有的设计中每个教学层次的完成须用多少课时,应由本班幼儿学习和掌握情况来决定。
2.       所有的活动设计的实现,有的短期可以完成,有的是长期的,甚至可能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
3.       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要急于进取,而是要给孩子充分学习、探索、与表达的机会,以利于积累幼儿的表现经验。
4.       可以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
5.       在幼儿表现过程中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提供让幼儿参考的有益经验,有助于幼儿提高解决构图、色彩等方面的解决能力。提倡幼儿间的互学互评,让孩子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
系列层次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老师的教学更有目的性,反一个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层次进行解决,使幼儿学得更轻松,更扎实。让教师能够重视教学新角度的开发,真正地吃透教材,多对幼儿进行多维思考训练,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获得有益的经验。使教师的教学更为严谨,使幼儿真正的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班美术课程实施案例:天天与《毛毛虫》

    [ 案例]: 原来最早到幼儿园的天天今天入园的特别迟,来了之后,躲在妈妈的后面,于是,我主动向天天问好:早上好啊,天天!天天躲在妈妈的后面,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怎么啦?天天,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呢?说着我去用手抱天天,天天躲开了我的手,抱着妈妈的腿,哇的一声哭了,边哭边说:我今天不上幼儿园!为什么呀!我不解的问他,因为。。。。。因为幼儿园要画画!我害怕!我不要!边说,边用手紧紧的抓住妈妈的腿。 [ 背景]: 在昨天下午的活动中,幼儿对毛毛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毛毛虫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样子的?在幼儿对蝴蝶有

  • 感悟幼儿图形想象画

    一、两次活动思路的不同点: 1、活动准备:第一次:部分作业纸上,教师用黑色记号笔画上了一些图形或线条,部分作业纸上没有任何图形和线条。 第二次:教师在作业纸的中心部分,用蓝色记号笔,画上一根线条或一只图形。 2、创作结果: 第一次:幼儿构图零碎,画面单调,自由创作的幼儿较多。 第二次:幼儿的构图较合理,画面内容丰富。 3、活动评价: 第一次:教师为主,幼儿为辅,孩子自己的作品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讲述。注重师幼互动,但层次较浅。 第二次:先画完的幼儿互相交流着自己的作品,再指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讲出为什

  • 浅谈关于3—4岁幼儿美术活动的问题与思考

    《幼儿园课程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就肯定了艺术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而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幼儿潜在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最近几年,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尊重幼儿给幼儿自由的发展空间等观念深入人心。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多数教师也改变了传统的示范一指导讲评的教学方式,注重给幼儿主动发展的空间,鼓励幼儿自由创作。但是,很多教师感到在发挥

  • 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纲要》就是把发展幼儿创造力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主现代教育,重视要形式之一,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大胆实践,重新认识幼儿美术活动的特征和表现,明确了成人的审美观与幼儿的审美体验不能完全等同,更不能强加影响,提出了幼儿园美术活动应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强化认知能力,发展其创造力。笔者认为: 一、教师要重视美术活动的价值,从本质上理解美术教育目标 。 进行美术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会

  • 让幼儿学会用眼睛观察(幼教论文)

    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听完这节课的感受,我只是觉得深深的感动。每次的公开课,教师们都准备得相当充分,孩子们也配合得很精彩,但今天的这节美术课,却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活动还可以这样组织。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用你的小眼睛仔细地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告诉我。很简单的开场白后,老师就进入了正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一幅写生画《小板凳》。接着,教师强调了几点:首先,因为坐的位置不同,因此看到的也是不同的画面;其次,在画之前,先用眼睛充分地观察,看看事物的比例关系,要求下笔准,不能擦。 孩子们马上兴奋地进

  • 浅谈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赵建琴)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死气沉沉,孩子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利于孩子尝试精神的培养。因而我在美术教学上立足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鼓励幼儿尝试,把幼儿作为美术活动的主体,是作品创作的主人,在教学中让幼儿处于积极的主动活动之中。 一、让幼儿尝试添画 在美术活动中我常采用在原来图形基础上鼓励幼儿添画创造出新的物体形象,如:在圆形基础上,启发幼儿添画出太阳、表、盘子、皮球、苹果、车轮、人物头像等。 二、让幼儿尝试组织画面 尝试组合画可分为两个步骤:(1)尝试刚开始或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提

  • 浅谈绘画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绘画教学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又始终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绘画是美术的一部分,而幼儿绘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让幼儿用笔在纸上,通过造型、设色、构图等手段,表现一定的可视的形象,这种绘画具有幼儿独特的表现特征,一是发展的阶段性,二是与智力发展的相应性。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搞好绘画教学对发展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大胆表现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引导孩子观察、绘画 孩子问世后,就走向观察之路,启蒙在于父母和幼儿园的教师,观察是了解事

  • 让幼儿尽情享受审美愉悦

    让幼儿尽情享受审美愉悦 幼儿的审美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为了进一步增进幼儿体验审美愉悦,我们努力通过幼儿对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通过幼儿对多种艺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通过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他们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其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健全与和谐的发展。 一.全方位、多元化地创造感受美的环境,获得审美的心理体验。 幼儿的美感多处于直观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点。其中,幼儿的审美情感

  • 论美术教育

    论美术教育 当你是一个孩童的时候,也许妈妈总会因为你把墙画得乱七八糟而责怪你:当你作为人父或人母的时候,也许会因为自己的孩子到处乱画而大声训斥。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曾有过在别人眼里上瞎画而自己却能讲出一大堆道理的故事。有的人后来成为了画家,有的人成了学者,还有的人成了医生、教师......,但无论怎样,那童年的影子在别人拿起画笔时总会即闪而过,因为每个人的童年都属于爱画画的季节,每个人的童年都曾对画画产生过浓厚的兴趣。 其实,学画不仅仅是一个画画的问题,他开发智慧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画画本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