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自信

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自信

更新时间:2014-07-20 17:21:14

《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自信》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素质教育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拥有充分自信心的孩子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因而比一般孩子更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加拿大有句谚语也说:自信意味着已成功了一半。

  然而遗憾的是,在今日加拿大,缺乏自信的孩子仍随处可见。据加拿大《枫叶》杂志报道,加拿大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所对全国各地1000余名6岁至12岁孩子所作的专题调查表明,4成人自称对自己“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他们有的对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还有的则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交友本领感到悲观。而进一步的调查却证实,实际这些孩子往往不论在外貌还是能力上,比一般孩子并不逊色。

  研究还显示,这些孩子之所以缺乏自信,有的甚至自卑,原因“错综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完全是后天形成的,与遗传无关。

  7岁的小杰米已对作画完全丧失了兴趣,认定自己不是作画的“料”。原来这源自3年前幼儿园老师对其所画一幅习作的随意评价,没料到这个随口而出的否定却在孩子心中生了根,使其对自己的作画能力产生了怀疑,最后作出了放弃的决定。但在此之前,他已作了几百幅画,而且其中有5幅还得过奖!

  还有的孩子则是由于盲目地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过于完美而陷入了自卑的泥潭难以自拔。6岁的苏珊一心想夺取学校钢琴大赛的冠军,但未能如愿以偿,由此她断定自己缺乏弹琴的天赋而放弃了练琴。之后,当母亲逼着她练琴时,缺乏自信的她竟手指哆嗦,连最简单的练习曲也弹不好了。

  专家们还发现,不少孩子在改变环境时,也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从而丧失自信。这需要家长和教师在孩子随家迁徙或换学校、升学时,对他们的情绪和心态多加关心,并予以科学的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出身于单亲家庭或缺乏亲情家庭里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原因很简单:他们往往在心理上缺乏有力的支持。

  至于那些在生理或智力上确实有缺陷的孩子,缺乏自信就更为常见了,而这对他们日后的事业来说,打击可能是致命的。

  此外,一些生活在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家庭里的孩子,还可能错误地理解家长所要求的“谦虚为本”,于是往往高估他人的能力,低估自己的能力,由此渐渐自信全失。对这样的孩子,大人应教会他们区分骄傲与自信的区别,带领他们走出误区。

  专家们强调,孩子一旦对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还可能会跟着连带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地落伍。此外,如果发展到严重的自信心丧失,那么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异常,其中包括:对他人或社会明显表现出抗拒心理(如拒绝上学、自暴自弃、厌恶集体活动等),或有时又表现得对家长和教师过于顺从以致完全丧失自我,跟家长或过度冷淡或过度依恋,经常肚子疼或有其他身体不适,经常无端发脾气,或莫名其妙地故意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十分自负等等。

  那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呢?加拿大专家提出了如下合理化建议:

  一、真诚地赞扬。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真诚地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件成功十分重要。同时要记住:赞扬必须发自你内心。若孩子发现你在故意夸大其辞,或言不由衷,那么这份赞扬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敏感的孩子就会有“你在做戏给我看”的感觉,或至少认为你对他的期望不像对其他孩子那么高。要避免孩子对你的赞扬“不领情”,你的赞扬应该既具体又准确,如:呀,你的画确实很美,尤其是那金鱼的尾巴,画得真是逼真、漂亮极啦!

  二、中肯地分析。通过你耐心细致又合情理的分析,让孩子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兴许别人在某些方面比你行,但你完全可能在另一些方面比他行。当孩子在学习外语上确实缺乏天赋时,你可明确地向他指明,他在数学或歌唱方面可以超过别人。

  三、多提供尝试的机会。提供尝试的机会也意味着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潜能。如,可以鼓励一个因不善发言而羞于上台的男孩为全班小朋友讲故事,当然事前应帮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孩子果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那么他的自信心势必大增。

  四、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增大成功的几率,从而更好地帮助其克服自卑。

  五、让孩子有成就感。除了经常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建议外,家长还可引导孩子做一些对家庭或社区有用或有益的事,诸如种棵小树、买点食品等。要知道,正是由于完成了这些“ji毛蒜皮”的小事,孩子会觉得自己并非无用之人,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六、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有机会为集体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而且还能体味到友谊和合作的美妙,而会冲淡其心中深藏的自卑。

  七、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心。当看到孩子不断因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心时,还要不断地巩固其自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就会每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巩固这种宝贵的感觉,长此下去,会自然而然地远离自卑。
相关阅读
推荐
  • 组织混龄幼儿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为有效整合农村幼教资源,各地区都根据当地地域特征进行了办园布局调整,使小园变成了大园,混合班分成了单龄班,这样使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一性。但是,独生子女现象使幼儿除在幼儿园能每天接触熟悉的同龄小朋友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较长时间的接触比自己年长和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这对幼儿责任感和其它一些亲社会性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无疑是一种缺失。所谓亲社会性行为是指幼儿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在心理上幼儿需要与有权威的人一起成长、学习;生活中幼儿渴

  • 寓幼儿品德教育培养与游戏中

    内蒙古党委机关幼儿园 王平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由此可见幼儿期不仅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游戏活动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游戏可以缩短幼儿掌握道德行为准则的过程。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也在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中,揭示正确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一、 角色游戏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培养

  • 要重视幼儿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

    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聂同杰 杨小琴 什么是高素质人才,说法很多,但一般说来总是强调从小养成的、不断发展的、最基本但又是终身起作用的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教授认为,一个好的棋手总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他的某种才华,一个好的音乐家也总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让人感受到他有令人吃惊的乐感,其实一个科学家也同样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某些特质。如:达尔文8岁开始收集标本,10岁进行分类;牛顿10岁能观察天象,16岁用试验和理论的方法测定风速;高斯7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幼教探索)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 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 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

  • 德育启蒙从“捕捉小事”开始

    从事幼教工作已经十多了,这期间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和天下所有的幼教工作者一样,每天都在踏踏实实的工作,每天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同时又是一个母亲,这种双重身份让我对教育孩子有更多的思考。 在幼儿园,幼儿吃、穿、睡等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环节和常规安排考虑较多,从道德启蒙的教育价值方面考虑得少。其实,幼儿园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德育意义,每个活动都可以作为德育内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发现捕捉这些教育资源,把它合理地渗透进各个教育活动,持之以恒地使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表

  • 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晨间活动时,淘淘拿的高跷的线绕了一个死结,他解了好久,而我一时间忙于招呼刚来的小朋友和家长,所以也没在意。直到看到他那边围了一大堆小朋友时,才走过去。原来其他小朋友们听说淘淘的高跷绕住了,都来帮忙呢。 乐乐拿着的一盒木珠打翻了,满地都是,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冲上去帮她拾。等最后一粒木珠放入盒里,大家又都去忙自己的事了。就像刚才没什么事发生一样。 在我们班,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家中的独生子女,虽然经过一年多的集体生活,他们都已基本能适应了幼儿园中每天和小朋友们的相处。但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想品德仍是我们每日的工作,

  • 在餐点中也要有礼仪

    幼儿园上下午都安排了餐点。以往吃餐点时基本都是保育员或教师给孩子们倒好牛奶后再把小点心分发给每个幼儿手中,孩子们就开始吃餐点。也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让先分到餐点的小朋友先吃,以前我也基本上是这样做的。 在深入学习保教管理指南后,我想一日生活环节皆教育,吃餐点中可以渗透、可以隐含怎样的教育呢?于是我开始尝试: 那天吃饼干,每桌上放一个大碟子,由每组的小组长将饼干分在大的碟子里,然后根据今天餐点的数量,提醒小朋友吃好一片再拿一片,让他们自主地从大盘子里取用。在大家用点心时,我注意观察:许多小朋友在

  • 让幼儿在乡土艺术活动中成长

    艺术是生活与文化的结晶,乡土艺术资源是属于当地人薪火相传的地方文化。乡土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让幼儿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作品。我们通过艺术周的实践与摸索,依托新仓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物资源,发掘了以乡土化,生活化,艺术化的艺术课程资源,并在现有的艺术教学中加以了合理利用一些课程资源。通过艺术周的实践,获得体会如下: 一、幼儿学习乡土艺术课程的热情高涨 乡土艺术课程资源,多为孩子身边经常听到、看到的一些自然资

  • 家园合作为小班幼儿播下一颗感恩的心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曾看到这样一个报道:耗资300万元,11年资助178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身患癌症的爱心大使、著名歌手丛飞,在他生命垂危时,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没一个来看望他,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及其家长,竟抱怨你不是说供到我们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出钱了,不是坑人?那么多受到丛飞帮助的人,竟无一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程送去精神上的关怀。难道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说一声谢谢是这么地难以启齿吗?丛飞现象是一个特例吗? 在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