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
浅谈小班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

浅谈小班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

更新时间:2018-06-10 16:21:19

《浅谈小班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在音乐活动中,提问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能帮助幼儿再现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容,激发孩子对音乐的表现;通过提问,能及时了解幼儿对活动重点的把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法;通过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提问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变得高效呢?我以为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音乐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更要讲究策略,要经过严格的设计、思考,反复的研究和推敲。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平时在音乐活动中的经验谈谈小班音乐教学中的教师提问艺术:我认为小班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仅在内容的设计上要具有全面性、启发性、开放性,提问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而且教师提问时的语言也要言简意赅并富有感染力。有效的提问激发了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幼儿敢想、敢说、敢做,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就大大提高了。
一、小班音乐教学中教师提问的内容
1.提问的内容要有全面性
提问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内容、激发幼儿大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小班的幼儿爱表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都很乐意回答。但是每个孩子的差异不同,如果老师的提问都是比较简单的问题或是很难的问题,会产生差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向所有的幼儿,并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的提问。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相对较难的问题,以促进他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对音乐的理解。使每位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愿意参与活动的兴趣,逐步建立幼儿的自我价值感。要使每个幼儿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比如在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活动中,我设计了难易不同的问题,并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进行提问。开始倾听音乐后,老师提问:“歌曲中的小朋友,自己会做哪些事?”、“你会做哪些事情?”这样的问题幼儿只需要认真倾听,就能够回答,提问时,我请了一些较为胆小、不长发言的孩子回答,回答正确后及时给予肯定,在接下来的活动时,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而进入仿编歌曲时,老师的提问也相对较难:“你除了歌曲里唱到的这些事,还有哪些事是你会做的?”、“你能把它唱歌歌曲里吗?”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先请能力较强的孩子尝试回答、仿编,等到大多数的孩子接受这种模式再请其他幼儿尝试仿编。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满足,活动中也表现的很积极主动。
2.提问的内容要有启发性
心理学家对人类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最旺的时期。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勤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的提问应有启发性,启发幼儿联想,引起想象,让幼儿有选择地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分析和重新组合。特别在音乐活动中,有时候需要幼儿进行创编歌曲、动作,这就需要老师带有启发性的提问,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比如在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中,需要幼儿创编表演动作。老师问“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毛茸茸、胖乎乎的样子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唱歌的?”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为了启发幼儿创编动作,引导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联想动作,避免了有些孩子摸不着头脑。孩子们表现的很活跃,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的创编动作,是我们的表演更加丰富、有趣。
而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就是很跳跃,回答的答案可能与老师的提问有所偏差,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抛出后,孩子们没有反应,或者不会发散自己的思维,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辅助小问题来提示幼儿思维的方向,让幼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在音乐活动《春天》老师问:“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有些什么变化?”孩子们的回答多数是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太阳出来了等等,这时老师给一点提示:“小朋友有什么变化?”、“小动物呢?”这样就把孩子的思维发散出来,回答问题的兴致也大大增强了。
3.提问的内容要有具体性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时候总是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提出的问题孩子们没有反应?为什么孩子们总是答非所问?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提出的问题太空洞、太大,而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没有理解老师的提问,所以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回答。提问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理解,提出比较具体的问题,这样才能激起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比如在很多音乐活动中,当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后,老师会说“这首音乐好听吗?”、“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问题就比较广了,孩子们不知道怎样回答,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如“你觉得这首音乐哪里最好听?为什么好听?你听了这首音乐想到了什么?这样很快打开幼儿的思维,也能引导幼儿很巧妙地分析音乐。比如在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呦》中,幼儿完整音乐后,我提问:“你最喜欢音乐的哪里?为什么?”、“听了这段音乐,你能想到什么?”孩子们都能将自己的感受大胆的表达出来:“我觉得咿呀咿呀呦的地方比较好听”、“我听了这段音乐很开心,我觉得是小动物在开跳舞”等等,孩子们的想法很多,感受也很多,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能看出孩子对这段音乐的理解。
二、小班音乐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语言
1.教师提问的语言要言简意赅
在音乐教学中,提问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音乐的一种手段,是起到启发的作用,重点还是要让幼儿自己去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非常重视提炼教学语言的,他们的提问总是紧扣所讲重点,语言少而精,言简意赅。如果不停的提问,而没有重点,孩子们只会不停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忽略了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因此教师要有重点的提问。另外,小班孩子的理解力有限,过多的语言会影响幼儿的注意力,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比如在音乐活动《大公鸡》中,为了自然的导入,我问:“小朋友,你们的衣服脏了怎么办?谁帮你洗衣服?你知道大公鸡是怎样洗衣服的吗?”问了许多的问题,结果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洗衣服上了“用肥皂洗、用手搓……”而偏离了提问的重点,影响活动时间的有效利用。其实我们只要抓住重点的问:“大公鸡的衣服脏了,怎么办?你们想听吗?”直接点题,然后自然地过渡到歌曲中,简短而有重点,吸引孩子们倾听的欲望,使活动得到有效的展开。
2.教师提问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在音乐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语言更要艺术化,要有感染力。如随着音乐的速度、力度、情感的不同,表现的情境不同,教师提问的语调高低、语气的缓急也不同,这样可以创设更为真切的体验情境,并使幼儿在语言的感染下更快地走进艺术情境,并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在音乐活动《下雨天》中,歌曲共有两段,第一段表现的是下雨天不知道干什么,很烦恼。这时老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如“下雨天,多多呆在家里不能出去玩了,心情怎么样?”老师提问的语气就要低一点,用略带忧伤的语气提问;而第二段表现的是下雨天可以搭积木的快乐心情,老师在提问时的语气要高一点,面带微笑,这样孩子的情绪也会被带动,唱歌时很容易进入情绪,表现不同的情绪的音乐。
3.教师提问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语言除了要生动,有感染力,而且要形象化。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思维能力有限,如果提问的语言很抽象、很成人化,孩子们肯定不理解。因此不管教学的目标有多复杂,教师提问引导时的语言必须要儿童化、形象化。如请幼儿听音乐辨别乐句时,老师问:“听听这段音乐一共有几个乐句啊?”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乐句是什么,所以也无从回答。而我们如果换种方式问:“音乐就像说话一样,说完一句要停一停,听听这段音乐中间一共停了几次?”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提问,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如在歌唱活动中,常常要求幼儿用跳跃式的方法、连贯式的方法演唱歌曲。那么在提问时,如果问:你会用跳跃式的方法来演唱这首歌曲吗?我们来用舒缓的方法来演唱吧?孩子们肯定听不懂,而如果我们把这种很抽象的语言转为形象化的语言,引导幼儿通过生动、形象的提问理解抽象的语言。比如在《闪烁的小星》音乐活动中,要求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我创设了情景,用比较形象的语言问“小星星开心的时候是怎样唱歌的?孩子们争抢着说 “用响亮的声音、快快的声音演唱”我问“现在小星星要睡觉了,要怎么唱呢?”孩子们的回答是“要轻轻的、慢慢的唱”在钢琴的伴奏下,孩子们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要领。
三、小班音乐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
1.竞争式的提问方式
由于幼儿生理、心理欠成熟,抑制能力较弱,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教师提问时应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小班孩子喜欢回答问题,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但是如果一直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提问,孩子们很快就会疲倦,没有兴趣的。我认为在音乐活动中的提问可以采取竞争式的提问,调动幼儿发言的积极性,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讲话。如在《两只小鸟》活动创编相亲相爱的动作时,老师可以采用竞争式的提问方式问:“谁有不同的想法?谁能想出更好看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编,使创编活动达到高潮。
2.追问式的提问方式
追问是指在教师或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一步提出疑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因此,教师应大力倡导并热心培育追问的风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有时候回答的答案都是比较浅显的,教师巧妙的追问能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幼儿进一步对音乐的理解。比如在听完《咿呀咿呀呦》的音乐后,老师问“听了这首歌,你感觉怎么样?”孩子的回答一般很表面“很开心、高兴”等等,而这时老师追问一句“为什么感到高兴?”进一步启发幼儿感受音乐,表达内心的感受。孩子们的回答很丰富,“因为我听了音乐想跳舞”、“因为我感觉小动物来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从而对音乐的感受也更加深刻了。
音乐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了解幼儿掌握、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途径;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有效地提问是需要技巧的,需要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教育智慧的。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提问策略,并优化自己的提问策略,是音乐教学中的提问更加艺术化,更有效地把握音乐教学,促进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相关阅读
推荐
  • 律动教学中的图谱运用

    谱图作为律动教学的辅助教具,在律动教学中起着引导、提示等重要的作用,通过具体课例的研讨,老师们对于图谱的制作有了一定的经验。 1.具体形象式图谱 教师根据音乐内容进行动作的创编,并且将动作与音乐相对应,用具体形象的图片记录于节奏谱下方,形成完整的谱图,一般适用于常规模式的律动教学,如小班律动《大公鸡》,教师在节奏谱下面用公鸡头代表公鸡走路,用公鸡的嘴巴代表公鸡的叫声,使幼儿看着图谱就知道应该怎么做。 2.抽象型图谱 教师根据音乐内容,结合节奏,在节奏谱下方用抽象的图示表示动作,一般适用于常规模式,动作较难

  • 中班公开展示音乐艺术活动《买菜》感想

    本月我第一次公开展示音乐活动,虽然之前观摩了邵老师的活动组织过程,但是真到了自己上场时,还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生怕自己出乱子。也许是有了前辈的参照,所以每一环节我都试图将其引到我预设的效果上,而忽略了幼儿的差异性。整个活动下来,我的感触很深,同事和领导的建议也给了我很多新的灵感。 首先,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的语音语调还是不改一贯的温和作风,偏平淡缓和,缺乏轻重缓急,所以不易突出重点,自然也就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我想其实不管开展什么活动,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都直接牵动着孩子的心,所以,要吸引幼儿,

  • 歌唱活动中学习歌词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歌唱活动包括演唱歌曲、节奏朗诵、唱名游戏等,它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是幼儿进入打击乐、欣赏、韵律等其他音乐活动的基

  • 图谱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1、提出教研的方法和要求:每组选出本年级组教师在期中开课中的图谱进行分析和讨论: 1)哪些图谱运用得比较合理?哪些不合理? 2)什么样的图谱适合用图谱? 3)怎样合理使用图谱? 4)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图谱的作用? 2、分组进行研讨: 1)组内成员熟悉、理解歌曲的内容、曲调的性质。 2)讨论具体的教学方法。 3)共同修改原教案中的部分环节设计。 4)请执教者谈谈自己的课后反思。 5)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图谱,使图谱发挥作用,真正为教学服务:如何设计图谱,如何根据歌曲的重难点在设计图谱上有所突破。 3、研讨成果:

  • 研讨课《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化蝶》一点思考

    音乐欣赏,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听觉,使人产生激愤、哀忧、和谐、愉悦等多种情绪,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对音乐形象的审美过程,它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开启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的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并不多,原因很多。在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我们这个学期的一堂全园的探讨课就是音乐欣赏活动。今天,听了研讨课《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化蝶》后,带给我一点思考。 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对乐曲的理解 《化蝶》是我国的著名的音乐剧《梁祝》中经典的一段音乐,整首曲子共分四个乐

  • 浅谈学前儿童唱歌教学

    幼儿音乐教育,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唱歌是人们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的方式,幼儿也是这样,唱歌是人的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他们甜美、清脆的童声来表达自己欢快、喜悦等各种各样的心情,同时也是他们显示自己能力,获得成功体验的这样途径。因此,唱歌应该成为幼儿音乐启蒙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享受到唱歌所带来的欢欣和愉悦.虽然幼儿天生喜欢唱歌,但并不天生就会唱歌,,一首新歌必然

  • 情感体验的渗入让音乐活动更美妙

    音乐是一门充满灵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艺术学科,也是向幼儿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对于音乐教学活动我总有不知要从何下手的想法。在活动中很多时候会很难控制幼儿的行为,有时发现孩子在音乐活动中过于兴奋,有时发现他们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又有时他们会被动应付教师的要求,这时候我对继续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热情就大减甚至会草草收

  • 讲故事,创编动作--让低段的孩子更快融入音乐欣赏

    今年,第一次正是带低段的音乐课,既期待,又害怕!没经验,让自己总是害怕!低段的欣赏,是让我最头疼的,因为孩子还小,讲的太深入的话,可能会听不懂!也不知道怎么样算是好的教育!曾经,自己偷懒过,也失去斗志过,但是,现在,我想好好挑战自己的极限,低段是我的弱项。完全不同的层次。也因为低段,让我的思考也逐渐变多,想法也变的多了。就针对于一年级的欣赏,我的弱弱项,想来想去,想了两个办法来解决自己面对的困扰! 1、故事讲解,引导学生的情绪。毕竟一年级的孩子还小,对于故事,心里总会是满是向往!于是,自己根据不同音乐编故

  • 中班音乐活动《哈罗哈罗》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纲要指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合作与分享,在《我和朋友在一起》的主题活动中,安排了《哈罗哈罗》这一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以及和同伴歌舞的乐趣,我以积极的情绪带动孩子用好听的歌声以及与歌曲意境匹配的动作来表现。 二、片段与分析: 片段一:哈罗,我的朋友。 1、师:遇到好朋友,你是怎么打招呼的? 2、幼:你好:、你早、挥挥手、拥抱一下、握握手。 3、师:哈罗也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师哈罗,哈罗,幼:哈罗,哈罗。 4、师:有一首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