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12年上半年小学科学教研会议《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

2012年上半年小学科学教研会议《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4-07-22 08:52:43

《2012年上半年小学科学教研会议《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一课教材中主要编排了三块内容:现在几点了、一分钟有多长、过去多少时间了。而其中体验一分钟有多长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合理估计 10 分钟、 1 小时是教学的难点。

这是一节没有“实验”的科学探究课,为了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抓住了两点来做文章。其一、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其二、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从游戏入手,从现象中引入问题,让学生估计时间,探究时间的长短,到最后懂得珍惜时间,使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了发展,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引入部分,开始我也纠结了很久,到底是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还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呢?其中两次试教是借别的学校班级上课,发现时间是不够的,其他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建议,是否引入部分太冗长了,因此我也想进行调整,如果用谜语引入那么自然会节省出一点时间,而游戏的效果对于学生应该更有吸引力,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新课,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引入了探究的问题,让问题在活动中产生,使学习的内容更有意义。第一次试教是估计一分钟,第二次我改成半分钟,发现效果是一样的,并且节省了时间。我觉得通过估计半分钟时间长短的游戏,使老师了解了学生的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伏笔、铺垫,所以最后还是予以保留了。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这课内容显得简单,然而真正拓展起来,关于时间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为了让内容更充实,我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和反复的权衡。我在“现在几点了”这个环节进行了拓展,课前我布置学生开始查找有关古人计时的方法,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开阔知识量,同时在课堂上利用这个环节给予补充,实现知识的丰富和交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留意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好方法,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关于时间的学习内容,学生在思品课、数学课中都有所接触,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有类似的体验及思想教育内容。因此我努力在设计中强化、细化对时间的估算、体验的环节,以便让学生对时间有新的、不同的体验,上出科学课的味道。在“一分钟有多长”的设计中,我认为主要抓住两个环节,第一循序渐进,从感受一秒钟的长短为基础,进而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活动能比较准确地估测一分钟的时间长度;第二进而合理的估测出10分钟乃至1小时的长短。我想第一个环节是基础,第二个环节是深化。特别是第一个环节,学生从出生开始还可能没有亲历这样一个感受时间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记忆将是深刻的,是有作用的。因此,对于一分钟的估计活动,我采用估计三次的方法,让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在估计的过程中,注意估计方法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思想上能擦出火花,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让每个同学都能取得成功的喜悦。

整堂课下来,在不断的磨课过程中,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我意识到提问设计的重要性,比如第一个游戏引入,我开始用“你有什么发现?”提问,结果学生的回答是牛头不对马嘴,浪费了很多时间才转回正题。提问是门艺术,有时候提问需要启发性,有时又是需要明确性的,因此在这个方面还是需要不断去学会、去磨练、去提高。在教学内容上,我还是有很多不足的,比如估计10分钟和1小时的环节,我感觉跟学生的探讨不够深入,流于表面,可能很多学生还在模糊中,如何利用有规律方法去估计更漫长的时间。此外,今天上课对于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显得单一不及时,这是需要在平时课堂中注意去累积和提高的。
相关阅读
推荐
  • 不要窄化了练习的目的——以《天火之谜》的课后练习为例

    练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完成练习而已吗?我试图从《天火之谜》这一课加以阐述我的理解。《天火之谜》的有一个能力目标,那就是课后的练习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这样的练习,意义何在?我想,教师教学时,首先要厘清楚概括的种类。从内容来看,概括有两类,一类是全文的概括,一类是段落的概括;从概括方法来看,常用的有三种:一种是直接运用文本的语句进行概括,而第二种是运用文中的关键词组织语言概括,第三种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对这些有基本的整体了解,然后再完成练习。 其次,学习概括,其目的何在

  •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案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一直强调: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它重视语言课中的语言文字和运用,并强调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也是于老师对语文的本质在语文课堂中得以实现的一种坚守。也正因此,于老师的课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接下来,就结合于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从生成性的细节着手,体会于老师课堂的教学风格。 一、 注重语言规范,学会表达说话细节的训练 于老师的这节课中,有一个细节,即老师提问:祖父的园子里,你学看了什么?学生将一个我(其实是代表作者)写到黑板时,学生没有加标点。而于老师随即提醒学生:写

  • 善于抓点,巧妙设问——教《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有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抓点,巧妙设问,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借助形象的事物、生活的经验,由浅入深地来理解、感悟、品味、欣赏语言文字,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共8个自然段。 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问题直指课文中心,统领全篇,我按以下步骤进行:(1)什么是孪生兄弟?孪生兄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这一问题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让学生对孪生兄弟这一词语有个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听《草原》评课稿

    2018年11月2日,有幸在解放路小学听了刘成军老师执教的《草原》。《草原》一文选自老舍的《内蒙风光》。这篇课文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课堂上,刘老师并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教学目标繁多,教学过程凌乱冗杂,把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恰恰相反,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教学目标简明扼要:一是欣赏大草原的美,二是用还原的手法写一

  • 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 教学主题: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课时:共5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高合秀 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

  • 课文解析《慈母情深》听课反思

    2019年10月30日,徐州市邳州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在邳州市天山路小学举行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作为天山路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充分体验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全程参与了活动并进行了深刻的学习。其中给我深刻印象的是我校索永主任执教的《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是经典的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敬爱。但

  • 落花生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花生的情景,由花生的特点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课文内容简洁,脉络清晰,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共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本课由宋代陆游的《示儿》、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和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这些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题临安邸》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

  •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推荐一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写读后感,本单元的习作创设了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要求学生结合单元学习和以往阅读经验,把读过、认为值得推荐的好书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