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3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2013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更新时间:2014-07-21 18:22:18

《2013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附答案)》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翡翠山湖小学2013年春季第三次月考
二年级数学试卷
一、口算。(共16分)
600+800= 2800-700= 22+61= 34-18=
8×3= 7000+1000= 95-50= 700+40=
24&bide;4=    7800-1800= 36+42= 9800-4100=
45&bide;5= 2400+800= 73+27= 89-37=
二、填空。(每空1分,共38分)
1、18&bide;6=(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乘法口诀是( )。
2、时针运动是( )现象,拉抽屉是( )现象。
3、比直角小的角是( )角,( )角比直角大。
4、根据“七八五十六”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5、2070读作:( )。
6、2805中,“2”在( )位上,表示2个( ),“8”在( )位上,表示“8”个( ),( )在个位上,表示( )个一。
7、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 )和( )作单位。
8、2千克=(   )克  4000克=(   )千克
9、5个同学共做了30个风车,平均每人做( )个。
10、由4个千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11、八千零九十写作( ),它是一个(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12、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13、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4、比较大小。
6900○4009 568○1200 4850○4629
5千克○4999克 26千克○26克 1千克○1000克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3080是由3个千和8个十组成的。 ( )
2、一瓶牛奶重50千克。 ( )
3、在除法里,除得的结果叫做差。 ( )
4、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 ( )
5、5与3相加得8,5和3相乘得15 ( )
四、动手操作。(共4分)
(1)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2)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五、算一算。(16分)
1、用竖式计算。(8分)
250+390= 630-480= 220+180= 740-670=

2、脱式计算。(6分)
63&bide;7×6 6×9-17 2×(42-38)
= = =
= = =
3. 列式计算。(4分)
(1)比76少36的数是多少?   (2)62比38多多少?
      
六、用数学解决问题。(21分)
1、


(1) 是 的多少倍?(2分)

(2) 是 的多少倍?(2分)


2、(3分)


————————————————
答:小芳现在还有( )张。

3、 (4分)


4、(4分)图书馆原来有48本书,上午借出去12本,下午又增加了20本,现在有多少本书?


5、(6分)
      
                            
答:现价(  )元。    答:电脑比原来便宜了(  )元。


参考答案:
一、1400 2100 83 16
24 8000 45 740
6 6000 78 5700
9 3200 100 52
二、 1、3 18 6 3 三六十八
2、旋转 平移
3、锐角、钝角
4、56&bide;7=8 56&bide;8=7
5、二千零七十
6、千千百百5 5
7、克、千克
8、2000 4
9、6
10、4005
11、8090 4 千w
12、999 100
13、千克、克、千克
14、><>>>=
三、√×××√
四、动手操作:略
五、1、640 150 400 70
2、54 37 8
3、(1)76-36=40 (2)62-38=24
六、1、(1) 9&bide;3=3 (2)12&bide;3=4
2、4×9-17=19(套)
3、 10+32=42(个) 42&bide;7=6(人)
4、48-12+20=56(本)
5、6700-300=6400(元)  9000-6000=3000(元)
相关阅读
推荐
  •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六、七单元检测题(冀教版)

    第五、六、七单元练习题(2) 姓名: 学号: 自我评价:全对;错 处;书写工整;潦草 1、一个正方体积木,任选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 )面。 2、小红抱着两只鸡共重27千克,每只鸡重500克,小红重多少千克? 3、小明从文化宫向( )跑( )米到( ),在向( )跑( )米到( )。最后( )跑( )米到( )。 文化宫 超市 600米 公园 4、一个足球价钱是1○6元,○最大能填( ),最小是( )。 找规律:769、658、547、( )( )( ) 324、339、354、( )、( )、 ( )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课堂训练试题(冀教版)

    第八单元练习题 1、把一个正方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3、正方形和长方形共同点是( );长方形和四边形共同点是( )。 4、正方形是特殊的( ),长方形是特殊的( )。 5、我们学过的( )( ) ( 都属于四边形。 6、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剩下的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 7、两个完全一样的( )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8、一个长时4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边长是( )的正

  •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5。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 学校组织二(1)班学生去游乐园游玩。一到游乐园,老师打算把带的苹果装好分给大家,每袋装4个(图略) 1、每袋装4个,可以装满()袋,还

  •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乘法,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而除法运算是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抽象与概况。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因加强学生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 一、从问题出发,在操作中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前期交流,班中已有半数同学知道平均分这个词语,并能够用除法进行计算,但是问起原由,还是说不出所以然。所以在新课伊始,通过问题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对比,逐步在操作中初步

  • 用字母表示数的评课稿

    一、联系生活,唤醒已有认识,在上课开始时,陈老师搜集了一些生活中和字母有关的图片,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和肯德基标志等,通过这些图片上的信息,让学生唤起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了解用字母表示在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扑克牌中,字母表示特殊的数,有一些地方表示一些名称等。同时对以前数学旧知的回顾,学生发现用字母表示其实在以前的数学公式中已经出现过了,比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公式,运算律等,让孩子进一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其实我们还是比较熟悉的,为后面开展教学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动画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谈话: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正在做手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他们手中和桌面上都有哪些物体? (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这是什么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哦,老师请下来的是谁,你认识它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师: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课件演示)生活中你在哪还见到角? 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

  • 培养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无处不在

    培养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发现,一道练习题也有另一片天地。最近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有一题是观察、比较写出类似的算式: 963-369=549 853-358=495 753-357=396 594+495=1089; 495+594=1089 ; 396+693=1089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写数计算,并质疑是不是所有的三位数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哪些数不能?学生在反复的动手计算中寻求答案。有学生首先发现100不行,接着发现类似 101 、 202 、 111 、 222 、 201 、 3

  • 借助示意图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上84页例5,题目主要是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过的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座位数够不够坐的问题。 在课堂活动中,先引导学生读题,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问题是:租这辆车能否坐得下? 分析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应先算出乘客的座位数,以及二(1)班总人数,再进行比较大小,如果班级人数比座位数多就不够坐,如果班级人数比座位数少就够坐。故重点是求客车的座位数。 在课堂活动中,给学

  •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 发现口诀的规律。 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5.初步会背5的乘法口诀。 6.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情感. 7.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熟练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你们上节课的内容是不是掌握好?请看题目。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4+4+4+4+4=□□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