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养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无处不在

培养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无处不在

更新时间:2018-12-31 16:22:52

《培养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无处不在》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培养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发现,一道练习题也有另一片天地。最近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有一题是观察、比较写出类似的算式:

963-369=549         853-358=495       753-357=396

594+495=1089;       495+594=1089 ;      396+693=1089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写数计算,并质疑是不是所有的三位数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哪些数不能?学生在反复的动手计算中寻求答案。有学生首先发现100不行,接着发现类似 101 、 202 、 111 、 222 、 201 、 302、 403 也不行。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三位数的特点,用字母 A 、 B 、 C 、 a 、 b 、 c 分别表示个、十、百位上的数,题目类型就是: ABC-CBA=abc  abc+cba=1089 ;让学生分析 A 和 C 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快发现 A 不能等于 C 、 A-C=1 也不行,于是引导学生得出

A-C> 1 。虽然只是二年级的学生,但在教师的故意引导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领会数学思想。
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容忽视

    今天复习认识几时几分,有一道练习题是6时  55  分的钟面,有几个同学写成  7  时  55  分,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说判断几时几分的方法:先看时针走过了几,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判断是多少分。这时有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说,判断几分大家都会,只是判断几时错了,如果先写几分,再写几时会容易写。比如,  6  时  55  分的钟面,先看分针指着  11  ,先写下  55  分,再看时针是写  6  还是写  7  呢?如果是  7  时  55  分,时针一定超过  7时许多,这样就只能写  6  时  55  分了!学生的回答,我思索了一下,感觉不错。学生先写几时再写几分,容易写完就  ok  了,缺少了应有的思考,错也就错了。如果先写出几分,再看几时,可以有一个判断思考的依据和过程。而我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教案有序照搬,学生的回答让我有了新的思考。接下来,对出现错误的同学,引导用刚才学生的方法填写时间,还真的有效果,可能学生的思维更容易影响学生。
相关阅读
推荐
  •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二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试题(冀教版)

    表内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姓名: 评价: 1、把一根木头锯成8段,每锯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这根木头要用多少分钟? 2、 同学们围成一个正方形做游戏,每边站6人,一共有多少人? 3、38与一个数的和是96,这个数是多少? 4、7的3倍与7个3的意思相同。 ( ) 5、小英今年3岁,哥哥今年12岁,6年以后,哥哥的年龄是小英年龄的几倍? 6、一个篮球要14元,买一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2个铅笔盒,买一个篮球和一个铅笔盒一共要用多少钱? 7、二年级有女生12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8、妈妈买了12斤

  • 2013年小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二年级数学试题(带答案)

    馆陶县2013年小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二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王桥实验小学 李雪海 一 、我会填,我最棒!(每空0.5分,共15分) 1、3、9、7两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2、计算244=( ),用到的口决是( )。根据口诀五七三十五可以写出的算式是( )( )( )( )。 3、七百六十四是( )位数,写作( )。这个数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 4、和8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升华。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通过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过程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二单元《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一、说教材《轴对称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

  • 《认识线段,画线段》教学反思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早已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认识了线段;陌生是因为线段是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学生的感性认识远远超过了理性认识,要以纯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才行。 基于以上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教学目标就很明确了,就是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来认识线段。在设计时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主人公米奇和唐老鸭遇到的问题从米

  • “分”字里藏着多少奇妙的数学秘密

    在教学认识除法中的第一课时内容认识平均分时,我首先引出了分这个字:小朋友们,今天曹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字,分(板书:分)读作什么?学生齐读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比如:开学了,老师给同学们分本子,分小组等等,但在这个分字里究竟藏着多少奇妙的数学秘密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随后请学生来分6个桃:把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这是书上的原话)学生们反应很快,一双双小手刷刷地举了起来,都希望

  • 要想全面的上好数学课,一定要在课前下功夫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指出:学生能获得那些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原来《大纲》要求的双基上升为四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特别重视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和领悟数学思想。但许多时候只是停留在教学的表面,没有上升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高度。 要想全面的上好数学课,一定要在课前下功夫。先研透教材,需要我们向学生呈现什么、学生

  • 心中有生、关注思维——听二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复习课

    赵盼老师是今年来交流的老师,上周五上午第四节听了她一节二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复习课,感触还是很深的。 其实那节课,由于六一活动的安排,晚上课了10分钟,但整节课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不错。 教师方面: 复习课结构。赵老师采用知识树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梳理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层次清晰,知识点和练习结合,一层层呈现,逻辑性强。按照说算式的运算顺序、给算式分类、如何计算、练习四个层次逐步展开,让我对复习课的教学有了更

  • 《0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回顾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3.通过在数学活动中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4.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0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0的含义,发现有关0的计算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