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理想的状态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理想的状态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7:50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理想的状态》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就已情有独钟。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说明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朱永新教授更是一再地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阅读必将带动学生的学习”、“教科书、教辅书不能替代课外阅读”、“家长在孩子阅读中该充当怎样的角色”、“阅读应与实践相结合”、“怎样的阅读状态才是理想的状态”等问题。(详见《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user1/sly9992/125636.html)课外阅读已经越来越被教师、家长所重视,但是,实际上学生的课外阅读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异。

最近学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了一次书面调查,而我在统计本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时,对所体现出来的数据相当惊讶。特别是“家庭藏书”一栏,最多的家庭已达5000本左右(属于孩子看的书也有近1000本),大部分家庭在200~500本之间,有10个家庭的藏书不足百本,最少的只有10本,如此悬殊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我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家长们的做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支持阅读,但自己不阅读

本次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态度怎样?”全体家长都选择了“支持”,支持率是100%。然而在“工作之余,您在家阅读书报吗?”有38.46%的家长做到了“经常读”,而7.69%的家长“很少读”,3.85%的家长“基本不读”,还有50%的家长“有时读”。试想,家长自己在家从不读书或很少读书,那么,他(她)的孩子能喜欢上看书吗?对于孩子们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身边的人或事对他的影响更是巨大的。

二、倡导阅读,但不介入阅读

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要求孩子阅读,并经常性地提醒和督促。如57.69%的家长会经常督促孩子进行课外阅读,59.62%的家长会经常带孩子去书店买书。然而,大部分家长仅仅是做到了提醒,但对于孩子读的是什么书,书中讲些什么内容并没有去关注,因为在“您的孩子会和您交流阅读的体会吗?”一栏中,只有13.46%的家长选择了“经常会”,而71.15%的家长是“有时会”,15.38%的家长是“很少”,说明真正介入孩子阅读的家长并不多。作为低年级的孩子,怎么消化书中蕴含的知识往往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这也是朱教授为何倡导“亲子阅读”的原因。而要想孩子跟你交流阅读体会,首先家长要同步阅读,并能在适当的时机和孩子一起探讨,才能把阅读引向深入。

三、认同阅读,但不管是否阅读

前面提到有阅读课外书的支持率是100%,但有5.77%的家长对于孩子是否进行课外阅读选择了“不去管”,同样的,有5.77%的孩子很少在家阅读课外书。也就是说这些家长虽然也支持课外阅读,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孩子愿意看就看,不愿看也就算了。只是我有些不明白,既然是顺其自然,那为什么又要支持呢?他应该在“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态度上”选择“无所谓”啊。孩子毕竟还小,很多东西需要家长的引领,特别是课外阅读,既然家长都不重视,无所谓,孩子也乐得多玩玩。

阅读数量及程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况,班中学生差异性非常大,尤其在语文方面,我们说厚积而薄发,没有积累何来薄发。教师、家长、孩子都已经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面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我们到底该怎样参与其中呢?

很多家长提出了这样一些意见与建议:

一、希望孩子能自觉阅读课外书,不用家长提醒与督促,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认真阅读,注意积累,划出好词好句并加以背诵,使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三、教师能经常性地推荐阅读书目,交流读书心得,使阅读有针对性,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四、多读一些知识类、文学类的书籍。

五、孩子在阅读时能做读书笔记,能有较强的意识去读和理解。

六、学校组织班级读书会,开展一些阅读交流活动。

七、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一起探讨,交流读书体会等。

八、如何让孩子认真读,读得进去,希望老师平时多讲些。

……

再看我们教师,平时又是如何指导及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呢?

一、结合课文的学习,推进同步阅读,如配套的《同步阅读》教材,还比如学了《蜜蜂》推荐读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学了《丑小鸭》推荐读《安徒生童话》;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推荐读《十万个为什么》等,由此及彼地阅读。

二、每个学期推荐各类课外书籍15~20本,有经典国学、经典文学、经典童话、精彩故事、优秀品质、科幻百科等,涉及面较广。

三、每天早晨保证有15~20分钟的阅读(早读),一般在7:45~8:00之间,阅读时间的长短视学生到校的早晚决定。另外,午间也安排15~20分钟的阅读时间。

四、每个学期通过班队课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解,结合课外阅读课进行适当地指导和引导,并评选出若干名“读书之星”。

五、在学生回家作业的布置中,阅读一般每天都有具体要求,有时是教师指定的篇目,有时是自主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总上所述,应该说家长关注了孩子的课外阅读,教师重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一段时间下来,为什么班中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态度迥异,阅读效果千差万别呢?

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只能从宏观上引导学生可以看些什么书,每天的阅读量和时间等,但很难做到一对一有针对性地指导,尽管有些家长也让我们老师跟孩子个别说说,但往往是老师说的时候孩子唯唯诺诺,也能应承下来,可回家后又是另一番样子,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对阅读缺乏兴趣,而教师也是鞭长莫及。家长在养成孩子阅读的习惯上较之于教师有优势,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孩子,可以随时随地指出和帮助,孩子一旦养成习惯,一切也就水到渠成啦。对于学生的阅读内容,也是因人而异的,教师的推荐只能是一种参考,不能当作标准。

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让我们觉得迷茫,很多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没有督促就不阅读,甚至阅读也是装装样子而已。家长认为阅读需要老师的引导、提醒和关注,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能有一定的增量,尤其是能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有些功利)。而教师认为,我已尽力,总不能盯着每一个孩子看他每天的阅读情况吧。很显然,课外阅读不是单方面努力就能行的事,作为教师和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家校合力,携手并进,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到底!
相关阅读
推荐
  • 于细微处见真情——读《心情监测站的故事》有感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心情晴雨特色作业,这是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塔山小学就学生作业的一个新举措,就如《大众日报》、《中国教育报》称之:心情作业架起师生间的心桥,在每个孩子心灵里安装了一个监测器,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为童年插上翅膀,尽情翱翔。 一、 感动于细微处见真情 从常理的角度去思考:回家作业便是回家作业,往往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回家作业不外乎是为了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然而塔山小学的老师们却让每个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画上今天的心情,笑脸或哭脸,老师便根据学生的图示进

  • 爱的基石——读《感悟父爱  感悟母爱》后感

    父亲、母亲爸爸、妈妈,简简单单的两个名词却道出了儿女几多依恋,几多牵挂。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念我者还是父母。父爱是人世间最具力量的爱,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父爱同母爱一起构筑了人类社会爱的基石。 一、《感悟父爱》 父爱是理性的、内敛的,是智慧之爱、责任之爱。达芬奇曾说过:父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当我看完《感悟父爱》后,被文中那一位位伟大的父亲震撼了,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血债》中的父亲为了给上大学的儿子生活费,竟然去卖血,可儿子请同学去卡拉OK厅唱一次歌就花了346元,这让父亲哑口无言;《爱

  • 诚信教育——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我想从看到的一个故事说起。 《一张床垫》讲述了美国人汤姆搬家时,准备换一张床垫。他去了一家名为蓝森林的家具店买床垫。汤姆买的床垫出自美国一家最知名的家具厂美像厂。床垫的质量与价格都是美国一流的,在社会上很有声誉。不幸的是汤姆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车祸,送到医院时已经人事不醒。家具店如期将床垫送到定货地点,可开门的人对此事一无所知。家具店只好将床垫拉回商店,并在店门口和报纸上登出广告,寻找汤姆。这样一等等了7年,其间商店换了2个老板。7年后,植物人汤姆奇迹般苏醒了,他已经不记得从前的事了,可最近的事他能想起来,

  • 紧抓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一直是一线教师相当关心和研究的一个话题。读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一书,找到了更多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如能用心、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学生们一定能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 书中提到的方法有发散提问法,兴趣激励法,集体讨论法,结果预测法,喜爱联想学习法,理论、实践结合法文体表演法,分合法和延迟评价法。每一种方法都针对教学实

  • 学习《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有感

    近日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了《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整个建议30条分为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作业设计与辅导、命题与学业检测四部分,学了以后还是颇有收获的,现结合《建议》中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建议》第1条: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作业本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这就是说,我们在平时备课时,不能把每一节课看成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应把它放在整个单元、整个学段和整册教材中来

  • 读书心得:真正有效的学习

    霍特在书中举了很多教育中的事例。比如,有一个男孩是最笨的班里最笨的学生。因为他根本就完不成任何作业。但是,这个男孩在一个保龄球馆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为晚上的联赛计分。这项工作单调而乏味,且不能有任何差错。保龄球馆愿意付钱给这个孩子,因为他记得又快又准确,可以对计分结果负起责任。但到了学校,给他出关于保龄球的题目,他一道也做不出来。这是一个奇怪但又普遍的现象,那些我们所谓的笨孩子在生活的某一个领域可能是高手,只是不会解题而已。学校所教的课程如果和实际生活毫无联系,一部分学生就会变傻。 霍特把解答问题的学生分为问

  • 经历美好,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常听说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的现实不理想,理想的教育不现实。我想这是一句真实、无奈而又充满了精神胜利色彩的话,完全忽视了人类具有改造世界的本能与力量。 认真研读陈大伟教授撰写的《建设理想课堂》第一章《课堂教学理想》,很好地帮助我进一步构建了理想课堂的概念,对怎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历美好生活 从塑造人的角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和教育呢?联系书中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观察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忧思与欣喜参半。很多学生,把学习当成痛苦,把学习当成磨砺,把学习当成无可奈何。

  • 脚踏实地,终有超越——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有感

    在阅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这本书时,总是非常喜欢尹老师在每一章节开头的那一段引文。在夏之篇中尹老师提到,日复一日的工作看似雷同,却对每一个人的专业发展起着积累经验、积蓄内力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付出多而收获少就放弃努力,专业的提高是量变积累后达到的质变与飞跃。她用一位美国运动员的例子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过程,所以,只要踏实地走过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我们在专业成长方面终究会有超越的那一天。翻开夏之篇,尹老师带领我们见证了她的专业提升之旅。 首先,她强调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她从一次

  • 守住心灵,将真心献给学生

    《教学勇气》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中的许多人,是出于心灵的原因,再加上热爱自己的工作,热于帮助人们学习等愿望的激励而成为教师的。但年复一年,随着教学生涯的延续,我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了这种心灵的力量。教师在工作中常常有解体的痛苦。这种痛苦来源于切断了于自身真实的联系,切断了与我们投身教学的热情的联系,也切断了与心灵的联系,而最终我们会发现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回望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的确经常与困难相佐,与遗憾相伴,充满迷茫。我们需要找回改变工作和生活内部力量的信念。只有当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洞察力与围绕我们的外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