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有感

读《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有感

更新时间:2020-02-27 18:02:26

《读《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读了《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细细咀嚼,越发现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更对消除学生不会不问现象有积极作用,使得我获益匪浅。书中提出第一,中学生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指南针,是核心素养之核心;第二,陶行知的研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核心素养的研制、实施有着深刻的启示;第三,解放学生才能真正的发展学生。这三条是我记忆最深刻的,教育的改革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核心素养就是为了学生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才能不再出现不会不问现象;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研究体系,对核心素养如何实施提出具体方案,更为如何消除不会不问现象提供了方法;不会不问现象的出现更多是因为教师的放不开,对学生的不信任所导致的,只有解放学生才能顺利消除学生不会不问现象,才能让学生发展自身素养。针对以上三点,我将在以后高中数学教学中尝试改进。

    一、以核心素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消除不会不问现象

    核心素养是为学生发展而来,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解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不是中心,教师是提出问题人,学生才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中心,教师要从学生的探究中发现学生哪里“不会”,让学生“学进去,问出来”才能有效地针对问题让学生进行改进,逐渐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主动地研究、会主动地学、主动地问,有了研究自然会发展学生各项素养,没有了不会的问题,才达成真正的学会目的。

    二、研究核心素养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消除不会不问现象

    陶行知先生热爱学生,所以他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所以他在学生研究与实践经验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与总结,在诸多方面都对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的启示。其中,谈及如何发展学生问题他提出:“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学生当作活的。”使我想到,我们课堂中教学生知识,要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是否把学生真正地当成了“活的”?我们在课堂上“讲!讲!讲!”学生在座位上“听!听!听!”他们和我们对面的“墙”有何不同?学生的能力大得很,他们都能做很多我们不能做的事,关键是我们是否让他们“问”了,是否让他们“会”了?数学教学真应该从看重知识、看重成绩、看重分数进行转向,去研究如何发展学生的素养,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消除学生不会不问现象。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解放学生去探究——消除不会不问现象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中提出“学生的‘六大解放’在今天完全适用,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冲击性。”我发现这种思想和实施核心素养、解放学生都是相一致的。不解放学生,哪里来的实践(发现问题)、探究(分析问题)、体验、内化(解决问题),更无从谈起培养素养,学生带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而进入后面的学习,就会有更多的“不会”,也才会产生不好意思问、不敢问、无从问的不会不问现象。要解决这种现状,我们就要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给学生信心、给学生信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会具备我们想要他们有的素养,不再出现不会不问的现象。
相关阅读
推荐
  • 坚持比兴趣更重要——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关于此书】《中国新教育》是朱永新教育作品系列(共16本)中的其中一本,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精神和特征是什么、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何开展新教育实验、新教育的管理法规、教师发展、儿童课程和家教主张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关于作者】 在书的扉页中这样介绍:朱永新,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富有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为中国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他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他倡导的新

  • 我们没有理由懈怠——读《小豆豆和小豆豆们》有感

    【引子】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 摘自《读书之乐》 【简介】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4位、亚洲历史上第1位亲善大使。 担任亲善大使后,黑柳彻子陆续访问了坦桑尼亚、尼日尔、印度、莫桑比克

  •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4月11日下午,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生死牛玉儒》,应该说是含泪看完此片。观后,牛玉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其一,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 看到牛玉儒在病榻上作出3天下地,7天拆线,15天出院的决定,听到他只要生命一分钟,也要敬业60秒的敬业精神,我很震撼,这不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政治责任感和火热的工作热情吗?牛玉儒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好似助推器,无时不在激励着我,推动着我奋力向前。 其二,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警醒了我。 引黄

  • 诚信教育——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我想从看到的一个故事说起。 《一张床垫》讲述了美国人汤姆搬家时,准备换一张床垫。他去了一家名为蓝森林的家具店买床垫。汤姆买的床垫出自美国一家最知名的家具厂美像厂。床垫的质量与价格都是美国一流的,在社会上很有声誉。不幸的是汤姆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车祸,送到医院时已经人事不醒。家具店如期将床垫送到定货地点,可开门的人对此事一无所知。家具店只好将床垫拉回商店,并在店门口和报纸上登出广告,寻找汤姆。这样一等等了7年,其间商店换了2个老板。7年后,植物人汤姆奇迹般苏醒了,他已经不记得从前的事了,可最近的事他能想起来,

  • 个人阅读交流单(教师素质年读书交流会)

    阅读书籍题目章节《美的教育》第五章 砚池馀墨 阅读感想 当我定睛于《美的教育》封面时,那一句吾学浅才疏,愚钝慷懒的谦虚却使我顿生敬佩之感。阅读之后,颇有收获。 1、真诚地做人,真诚地对人,教师也能做成圣人。 2、教育境界不同,效果不同。 3、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变成有觉悟的人,让教育成为美的教育。 4、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小组交流的话题 教师,除了关注教育,还要关注什么?教育者,似乎都在校园之内完成一些教育工作。五彩缤纷的生活,给教育增添的是怎样的色彩?本章的二十一

  • 让学生承认自我,做出自我---《我的理想课堂》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这是我们教师的共同信念。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他想改变,想成为好人,想有出息,这样诲人不倦才有动力和基础,我们的工作才不至于失去希望和信心。 现在的教育不可否认地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我们不只一次地听说,并自己也经常感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没法教。我们更会无意识地给学生加上一个个标签,而有一些往往是差生,落后生,后进生。尽管我们也曾满腔热情地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倾注关爱,信任,但事实却是,我们被一次次的失望而击溃,我们可能也因此而选择放弃。 不变的学

  • 读了“课堂纪律管理刍议”我有所收获

    工作的三年中,我一直对课堂纪律把握不好,每次上课都担心把握不住课堂,尤其是挂牌课、公开课,更是忧心忡忡,课前必须先将学生训斥一番,以保证该堂课的顺利进行。这样不仅学生学的被动,老师也十分吃力。后来我尝试制定了一些课堂管理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也没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改善课堂纪律,减少课堂混乱现象呢? 读了课堂纪律管理刍议我有所收获。 首先,作为教师,应将一些零散的要求归纳整合,给学生固定的标准,让学生明白这些标准是每一次课堂的程序和常规,只有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

  • 机械的学习——《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我想关键在于无效的学习。孩子在课堂上运用策略保护自己这一举动就能够说明学习在他们心中是件让他们倍感恐惧的事情。因为家长和老师都相信通过学习孩子会变得聪明,而未经孩子的同意就强加一些意念在他们身上,孩子的身心都遭到束缚恐惧感便产生了。孩子来学校上课只是无奈而被动地服从家长的意志。他们在学校的任何表现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有点行尸走肉的样子。 霍特先生的学生马朱莉在他叫学生举出p结尾的动词后,激动的叫起来我做不到。霍特起先不知道她为什么如此激动,后来通过慢慢询问终于知道了马朱莉根本不知道动词的

  •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帕尔默:我,曾历经沧海桑田,戴着别人的面具,不断迷失,失去我自己如今,我终于变回我自己!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在帕尔默的文字里,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弦,交织出了一种感悟,激发了我对教学勇气的认识。 审视认识自我 帕尔默在书中提到: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优秀教师需要自我的知识,这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认识自我要客观、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对比,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