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心得体会
评课的场合不同侧重也不同(评课感触)

评课的场合不同侧重也不同(评课感触)

更新时间:2014-07-22 09:55:46

《评课的场合不同侧重也不同(评课感触)》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次高研班的展示活动,下午安排的是评课。评课中有两点我很有感触,一是校长培训班的校长们只有一个是数学老师出身,所以评的课学科味道不浓,这是一个遗憾。另外,在说课完后,主持者安排了兄弟学校一线老师的评课,第一个点的就是我校的一位青年教师。当时各学校的老师很多,我和那位青年教师都意外主持人这样的安排,但也得匆忙上阵。所以,我在想,评课究竟该注意哪些问题?特借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之机与各位交流。

一、评课的场合不同侧重也不同

平时自己学校的评课,更多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可以指出执教老师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以及为什么这样改的理由。如果是一些很成熟的课,则是“品”课。要能说出这一节课好在哪里?自己听了之后有哪些收获?……

这次高研班展示的主题是“同课异构”,活动的亮点就是“异”。所以这种场合的评课应侧重的是“异”,应该认真理解不同老师的不同设计,体会其不同的奥妙,而绝对不是简单的把三节课用谁的哪一环节加上谁的另一环节,变成组装后的所谓的理想的课堂。我印象最深的异构课当属张齐华老师和华应龙老师的《圆的认识》。当时听罢张的圆,赞叹不已,认为这就是“圆”这一课的最高境界,美极!没想到第二天听了华老师的“圆”,除了震撼到课真好之外,更震撼于同一个内容竟可以上出完全不同的美到极致的感觉,深深折服,感受到了异构的魅力。如果说张老师的课给人细腻、完满、唯美的感觉,而华老师的课则给人大气、智慧、炉火纯青的感觉,它们都是一节好课的极致的目标,我想不会有人会想到把这样的两节课进行组装的吧。当然我们高研班学员的课和他们的课相比,差距很大,但评课的基本方向还是应该类似的。

二、评课的对象不同内容也不同

评课,要针对听评课对象的不同准备不同的内容。如果是成熟的老师给青年教师说课,则要把准对方当前的认识水平,提他目前能做得到的要求,此时的要求要具体,切忌泛泛而谈,最好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具体细节来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谈具体落实的手段,还要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具体的应对措施等。这种评课甚至可以模拟真实的课堂,使青年教师能感同身受。如果是同伴之间的评课,则要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意见,开诚布公,教师即研究者,此时的评课,更多的是一种研究的姿态,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改进自身的课堂,尤其要重视的是重难点的准确把握与突破手段。如果是学习大师名家的课堂,最好能事先了解执教专家的成长过程,了解他课堂的特色与风格,如果对方是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研究成果的,更要重点关注。大师的课堂往往把传授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结合,所以在一招一式的背后要读懂他的用意,切忌只看个热闹。……

三、赶鸭子上架,怎么评?

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经常有机会参加本市的一些公开课教学活动,常会有突然被点中要求评课的时候,虽然在自己学校里常做听众,但在这种场合一定要落落大方,简单而言,评课的时候有三忌:

一忌面面俱到。我们身份不是专家,用不着面面俱到什么都说,什么都说不透,而且还浪费了别人的时间。

二忌空话套话。随口说几个时髦的词,这儿套那儿套,感觉华而不实,不知所云。

三忌思维混乱。说前没有梳理,条理不清,观点不鲜明。

做到三要:

一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内容地位及作用,把课放在更大的知识背景中解读。公开课一般选取的都是一些比较典型的课例,往往是某一思想方法的起始课,所以要重视新方法第一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采用的方法是否恰当,从而真正被学生所接受。

二要选一个自己印象最深最有能力表达清楚的内容切入,肯定对方老师的做法,甚至可以加上自己的解读,最好能结合具体的片断,委婉的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既让对方感受到了被理解与尊重,又能掂量出你的实力。

三要列提纲,罗列自己想表达的主要的观点,最好能有关键词,帮助听的人明白自己的观点。

实在评不出什么的时候,就从对方的教态讲起,多说肯定的话总是不错。即使你看上去很普通的课,也是别人精心准备的结果,轻易不要说别人的不是。要注意分寸。

下面,结合每位教师上周上传的评课内容逐一做一评点。(略)
相关阅读
推荐
  • 诗意语文 诗意课堂

    龙狮中心小学 李奥利 通过区里这次的图书漂流活动,我有幸拜读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沐浴在名师的阳光下,徜徉在名师的风采中,仿佛来到名师身边,倾听名师谆谆教诲。 这本书是以演讲方式呈现给读者的,在书中他从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几方面对诗意语文进行了解读,叙述了他自己的名师成长经历,阐释了他的读书生活、备课过程以及从教近三十年的教学中对于语文和语文教学的理解等。王老师认为诗意语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句:它是追求思想的力量,它充满感情,它以具象为旨趣,它总是在情境中,它复活言语的内在

  • 感受着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听三年内青年教师上课比赛有感 今年,学校三年内青年教师上课比赛有两名教师。老师们都能认真精心的准备,于5月14日上午进行了比赛。 小王老师执教了中班美术活动《圆点的魔术》、小傅老师执教了大班语言活动《爷爷有一定有办法》(利用绘本读物设计执教的一堂课)。从两堂课来看,作为三年内教师进步都不

  • 实实在在的楷模——市班主任论坛随听随感

    今天,能够参加市第二届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真是很幸运,很值得。 8:00左右,我第一次走进了美丽的温州中学校园。很快,800人报告大厅连过道都坐满了人。主席台上方悬挂着的横幅上写着:大力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开始,仍然那么帅气儒雅的林卫平局长做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讲话。他从全员培训、重视培养、提高待遇三方面强调了今后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高度重视性,同时也向全市班主任发出号召、提出要求:要有正确的育人观,要有爱心和责任感,要有创新的工作方法。 局长讲话过后,我们聆听了来自北京房山中学的全国优秀班

  • “百名教师进千家”家访后感

    今天响应学校百名教师进千家的号召,冒着中暑的危险,顶着烈日,骑着借来的车子去家访。说实话,一开始对这次家访,我真不想去。家访单上的学生自己没教到,地名也不熟悉,车子也没有,日头又毒得发响,身体也不舒服。但作为一个普通小兵,哪有上战场不听指挥的呢?家访完了后,居然庆幸自己没有做逃兵。 先到的那家,孩子他爸不在家,爷爷在睡午觉,只有奶奶醒着。奶奶见老师来,直说老师好,大热天的还来家访,这么关心学生。还补充说,怪不得他们那边原来在黄姑上小学的,读中学时,家长都要千方百计开后门上广陈中学。 后到的那家,孩子他爸在

  • 阅读,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能量

    之前我并不认为学生多看点书就能怎么样,但这样的想法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愚蠢。因为阅读,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能量。 记得去年许丹仙老师在给家长做讲座的时候说到:她说,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孩子在小学,仅仅依靠聪明也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改变。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一个孩子不爱阅读,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你的孩子会越来越不爱学习,成绩日益下降;代表这你的孩子会越来越不懂得自觉;代表着当他受到

  • 光辉的旗帜(原创)

    光辉的旗帜(原创) 作者:许建辉 单位:河南孟津县上院小学 邮编:471142 电话:15036390711 邮箱:15036390711@139.com 镰刀斧头 割刈着金色的梦想 齿轮麦穗 闪耀着丰收的向往 天安门 是您饱满激情和力量的心脏 滔滔黄河 如同华夏文明的渊源 孕育着赫赫历史、晔晔文章 巍巍长江 酝酿着江山胜境 、旖旎风光 雄伟的长城 记载着您的智慧和力量 是您生息延绵不屈不挠的脊梁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洗刷了您数百年的风雨沧桑 洪水冰雪 见证了您万众一心的坚强 地震泥石流 书写着您多难兴邦的

  • 话说新教材的这些年

    记得2003年9月,我调到了温州育英学校,那一年正是温州全面实施新课改教材的第一年。我接了一年级音乐教学的任务,当然也接过了新教材实验的任务。 全市全省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各种新教材培训学习,(接下来的六年都有进行省市一级的培训)但我始终没有得到学校以及音乐教研员的赏识,所以也没有一次参加省市一级的培训学习的机会。 我面临的情况是,温州育英学校当初的教学设施非常的简陋,学校只订了教师用书,没有磁带,没有多媒体,学生也没有教材,甚至也没有电子琴,我必须得到教室里上音乐课。可想而知,我的局面有多尴尬。 我一无所有

  • 浅谈我与学生互动的体会

    今天下午我聆听了小语教研员薛老师作的主题为《小学语文互动场构建的实践研究》报告,薛老师的观点独到而深刻,语言既幽默又亲切。薛老师的观点令我深受启发。我认为,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进步最大,感悟最深应该是与学生的互动活动。 首先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由过去忠实奉行师本教育理论转变为生本教育理论的实施。我如饥似渴地虚心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核心理论。它基本方法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最近几年在语文教学的很多方面,我努力推进与学生产生有效互动的活动。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主要依靠积极实践

  • 学校听课活动听课感想

    听课感想 淼儿 最近学校又进行了一轮听课活动,我和郭老师谈论听课感想。她的几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她说有的老师的课像是行云流水,载歌载舞,孩子们快乐的参与其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把知识得以提升、升华。这样的课堂听起来是一种享受。有的老师的课一条线索贯穿始终,老师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在反复的读,反复的品,学生享受着课堂是他们的展示的舞台。这样的课堂就像在一个地上挖坑直至出水源。。有的老师的课就像在打枣。老师就是一个打枣者,知识就是一个个成熟的枣子,老师把所有的枣子都打下来了。学生就是拾枣子的人。学生没有经历知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