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
五年级第九册第11课美术教案:《石狮》教学设计

五年级第九册第11课美术教案:《石狮》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4-07-22 09:21:30

《五年级第九册第11课美术教案:《石狮》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石狮文化和立体造型、装饰花纹的特点;学习用手绘线条的形式临摹或创意表现石狮作品。2、了解我国石狮文化背景;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造型;比较感受不同石狮的不同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石狮特有的造型和身上的花纹,能用画笔立体的表现出石狮的形态。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石狮的形态威武,如何画出石狮的立体感。
【教学准备】课件、画纸,铅笔黑色油性笔等
【作业要求】① 基本要求:选择你喜欢的石狮作品,运用手绘线条进行临摹作业。
② 较高要求: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谜语引入,来创设情景。(2分钟)
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知道在森林中被称为百兽之王的动物是什么吗?那你们又知道在森林中被称为草原霸主的动物是什么吗?
学生踊跃发言。第一个谜语的谜底是“老虎”。 第二个谜语的谜底是“狮子”。
2、师: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草原霸主的另一面。
揭示课题:石狮(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形式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点。很自然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二、传授新知(12分钟)
1、欣赏、讲述
①看一看:课件展示,
师:在我们面前有两张图片,可是老师却不知道哪只是雄狮,哪只是雌狮?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他们的答案。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认识石狮的旅程,你们想不想参加啊?
学生齐声回答,急切要参加认识石狮的旅程!
②说一说:课件展示
1 欣赏庸代顺陵石狮,请学生说说石狮的艺术特点,谈谈它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卢沟桥栏杆上的石狮,观看七七事变的视频资料,向学生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造型,领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艺术美。
4 欣赏天安门前的雄狮,体会威严、正气、不可侵犯的气势
5看一看:本课展示的石狮中 ,哪些雄健威武?哪些活泼司爱?为什么?
6欣赏各种石狮简笔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石狮的动态、神态、面部表情、五官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对比,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生动的石狮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学生齐声回答。
2、绘画技能
学一学:欣赏教材后,看老师出示绘画步骤:
【板书设计】

示范讲述过程提出要强调,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绘画。
【设计意图】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感受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在整个过程中,着重鼓励学生进行发现性、探究性的学习。三、学生作业(2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讲清楚步骤及注意事项。
作业要求:
① 基本要求:选择你喜欢的石狮作品,运用手绘线条进行临摹作业。
② 较高要求: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
学生在纸上绘画,教师在黑板上也按步骤进行绘画,边画边讲解作画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创作前的注意事项的再次强调突出了难点,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作画,更能一步步引导学生正确作画。更有利于去自主探索和发现。
四、展示评价 (4分钟)
把学生作品粘贴到展版上,由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这件作品的理由。表扬选出的作品的同学,对画得好或者不好的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自评、互相评价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也同时有助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回味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
五、总结 (2分钟)
这节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石狮的画法,也了解了顺陵石狮,卢沟桥石狮,天安门前的石狮,希望同学们回家之后能把你们的作品带给家长欣赏,告诉他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画了什么,也可以向他们讲述那段卢沟桥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且要学有所用。培养发现美,创作美的能力。最后强调卢沟桥事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相关阅读
推荐
  • 现代教学模式下如何巧解美术教学问题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带来,电脑的运用范围已越来越广,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不再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这一形式在教学中的运用的确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它图文并茂,声色具现,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并不是只要用了多媒体就能解决很多问题的,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称之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教学模式、辅助、互动。 正文: 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

  •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学期《一张奇特的脸》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学期的课程,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是一节陶艺制作课,同时也是一节浮雕头像的制作课。头像虽然是雕塑造型中比较难的题材,但是应该看到,本课涉及到的造型并不是严谨的写实造型,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幻想,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在增加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上。另一方面,学生对泥塑的制作方法已经掌握,只需要点到即止,所以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如何运用夸张、变形、装饰等手法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特的浮雕头像上。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环节之间衔接的较好,教态

  • 也谈多元包容

    通过《凝固的音乐》一课学习,学生能对中外建筑的基本风格及一些建筑中的细节有初步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并在评述中融入对文化的了解,让我非常惊喜。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同学,还能说出一些其它中外著名的建筑,较好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并掌握了简单的欣赏评述建筑的方法。部分学生不了解和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建筑物的独特感受。 作业练习有一定难度。因为经典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细节都比较复杂,尽管很喜欢,但不一定会表达和表现,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画泰姬陵,想必是外观造型块面清晰、色彩比较简洁的缘故。于是此时,新课标指

  • 剪一剪,拼一拼——听《拼摆图形》有感

    天,学校有一堂公开课,是新老师见面课,到多媒体教室时,已经没有多余的凳子,赶紧到隔壁教室去搬了凳子,也只能坐在门口了。又来了几位老师,都没地方坐了,他们就在走廊上听了一节课。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又被感动了,听课学习已成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需要。这不仅是一次学习机会,更是对我们每位新教师的支持。 新老师上的是三年级美术课,孩子们热情高涨,在钟老师的引领下,一个个都是精神饱满,全神贯注。最后展示的作品令我们听课老师赞叹不已,下课了,我还忍不住跑到前面去,孩子似的评头论足一番。 从这些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思维是活

  • 记第四次科化足球课任教师培训

    在六月的第一天下午,在科小报告厅迎来了我们第四次足球培训,今天的主讲、主教练克里斯丁先生是坚持抱恙施教。 今天学习的理论主题是:如何准备一堂足球训练课。和之前几节课i一样,通过ppt主讲向参培教师逐一讲授了相关知识内容尤其是注意事项,在郝老师的同步翻译下,一个小时的理论很快结束。 留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足球比赛包括了开始部分、建立优势、穿透球、打门、攻防转换、定位球六大部分,而观察决定踢、时间压力和球员做决定三个方面将会始终贯穿在六大部分之中。课中,老师着重强调了让球员养成场上做决定的习惯,作为教练,不能过

  •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3课《捏泥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作为陶艺系列课程的起始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陶艺制作的工具和简单的制作技巧,使学生能初步创作出新颖的陶艺作品。陶艺制作的技法有很多,如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拉坯法等,本课主要以手捏成型法来学习制作,而题材是生活中的器物,通过欣赏、感受和制作过程,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学生感受到陶艺制作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认知:初步了解陶艺的起源与制作过程,了解手捏成形法的基本方法。 情感:通过学习和创作活动,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唤起对泥塑学习的兴趣。 能力:学会用手捏成型法制作

  • 小学四年级美术第八册《染纸》教学设计

    研究的目的:课题组成员就《染纸》一课如何充分开发与利用家乡资源展开讨论,设计如何上好这一节课。教学目标:①了解染纸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②学习不同的折叠方式,尝试各种色彩搭配,发展想像力、创造力。 ③引导学生掌握染纸的制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扎染围巾一条,折好的米字格。白宣纸若干,风格各异的染纸作品,

  • 美术教学多元创新培养原则

    美术的教学不能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探究、思考,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遵循培养学生美术爱好的原则,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美术图画色彩中找到更多的乐趣,从而领会美术教材中的多元文化。 1.民主和谐原则 美术教材改革后要求美术老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讨论、游戏、创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探索、实践的时候,老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委婉的指出并纠正

  • 张善平中西融合式的形神兼备

    张善平先生是由油画转入中国画创作的。中国讲究神,西方绘画讲究形;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表现,西方绘画注重事物的整体再现;中国绘画注重于将情感融于自己的画作,而西方绘画注重写实意义。两者虽然所属范畴不同,但是不至于对立,反而能各取所长,但是能够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便是极好,因为这正是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体现之一。在张善平先生坚持的中国美学形神兼备中重神的基础上,融入了他在油画上的色彩和构图于中国画创作当中,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