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小学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小学教学设计研究

更新时间:2018-12-27 12:31:51

《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小学教学设计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数学核心问题: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概念、规律等内容的学习往往牵涉到许多的子问题,各个子问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形成一定的关系脉络。从知识维度来看,核心问题是指知识体系中最主要的,其它知识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一部分;从学生维度来看,核心问题是学生理解新知、掌握技能的关键要素;从教学维度来看,是能激发主动探究最合宜的切入点,及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点。

    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是指数学教学过程的引入、探究、练习等各个环节均为绕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树立明确的“核心意识”,借此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数学核心问题”的理论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也比较广泛。许多的教授专家都有相关阐述。权威性的著作有史宁中教授的主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该书对于什么是数学核心问题,数学核心问题的价值有着比较深入的阐述。同时也系统的梳理了小学阶段主要的数学核心问题,但是结合具体课例的细致阐述比较少。

2.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研究

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研究的文献比较少。比较而言研究比较系统的是四川师范大学周宏艳的硕士论文《基于数学核心问题教学的不良结构问题设计研究》,文中分析了基于数学核心问题教学的意义。论述了基于数学核心问题教学的不良结构问题设计的原则、思路与方法。但是该研究仅仅局限于不良结构问题的设计。

3.“具体课时数学核心问题”提炼和操作研究

小学数学学科在这方面的研究是空白的。语文学科李竹平在《小学语文》杂志上发表了的论文《核心问题的提炼和操作策略》。文中提出了核心问题的提炼策略:从目标中提炼,从文本中提炼,从学生中提炼。也总结了核心问题的实施策略:围绕核心问题组织教学活动;用核心问题激发阅读兴趣,搭建自主读悟的平台;用核心问题明确学习重点,引领学习方法。虽然是语文学科,但是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也能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

4.“基于数学核心问题”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

具体到每一课时的设计和实施的研究比较零散。散见于一些一线教师发表的论文和案例。如陈玉英在《数学教学通讯》杂志上发表的《运用核心问题教学,发展基本活动经验》一文中阐释了核心问题教学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关系,以及实施的策略与途径。其他相关的论文也多是中学阶段。小学阶段的研究暂未查到。
综述以上文献,数学核心问题的理论研究比较深入,将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小学阶段的实践研究还处在散点式地状态,不够细致,缺少系统,实践性的案例较少。本课题的研究重在实践、重在操作,努力在大量具体案例的基础上走向系统化的研究,并在理论研究上有创新,实践层面为其他老师提供借鉴。

研究的价值

1.本课题将细致梳理数学核心问题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努力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2.本课题将着力探究小学数学具体课时核心问题的提炼策略和操作方法,努力为这一领域的空白现状做出一些自己的努力,并起到破砖引玉的作用。

3.本课题将重点展开“聚焦课时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借鉴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一课研究”的方式,全景式展现教师每一课时的研究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再现课题组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集体交流等活动,在全面提高研究组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执教能力。

4.本课题的研究最终将形成大量的“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进行实践论证,教学研讨并到周边学校进行推广交流,为更多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5.本课题的研究以“读写研上”一体化的方式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将获得系统的提升,实验班级学生的教学成绩也将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理清数学核心问题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掌握确立核心问题的原则、方法。

2.探究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形成大量的典型课例。
3.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掌握基于核心问题的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4.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轻松主动的学好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数学核心问题”相关理论和理念指导下的实践研究。要实现深入有效的研究,一要深入阅读相关的理论,力求做到通透理解;二要细致的调研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梳理成因和对策;三要大量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交流活动,创新教学方式,提炼教学策略。

模块一:关于数学核心问题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性研究这一内容的研究主要借助于文献阅读和理论学习。史宁中等教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也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观点。课题组成员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大量阅读,内化理解,形成认识。对于重要的理论做到熟读而精思。采用“好书分享”、“精彩品读”、“要点注解”等方式开展读书活动。最终使教师对“数学核心问题的”认识达到系统化的程度,使专家的语言如同出于自己之口,专家的观点如同出于自己的思考。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不仅要形成20000字的读书笔记,还要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研究组的核心成员每人要写出5篇以上的高质量的读书反思。

模块二:小学数学“具体课时核心问题”的提炼和操作的策略研究。

1.邀请专家参与研讨。为了准确的把握每一课时的核心问题,需要从理论出发,展开集体研讨,参与研讨的人员是研讨质量高低的保障。为了保证研讨的质量,我们打算充分利用周边的优质资源,邀请师大数学教育学院的院长、教授,市、区教科研人员参与到我们的课题研讨活动之中,确保我们的研究“不走偏”。

2.实践运用检验结论。研讨形成的“核心问题”是预设的,是基于数学的角度推断的。实践是检验“核心问题”是否合适,是否精准,是否符合学情的必要过程。为避免偶然性,在这个环节,我们一方面采取“多人同课异构”,用横向对比的方法确立核心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将采取“一个人的同构异课”,在不同班级进行试教,用纵向对比的方法确立核心问题。

3.梳理概括形成策略。具体课时的核心问题之间不是孤立的。这一内容的研究不仅要做到点的深入,还要沟通课与课的联系。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开展“主题式教学研讨”,如“小学数学概念课核心问题”教学沙龙,“小学图形计算课核心问题”教学交流等,在对同类课的集中对比研讨中归纳出共性的“核心问题”。继将自己的课题作为对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提炼出“确立数学课时核心问题的”策略,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这个环节特别需要专家的引领和帮扶。

4.拓宽渠道方便研讨。课题组成员不在同一所学校,是周边几所优质学校的骨干教师,为加强沟通,我们会建立相应的QQ群和微信群方便做线上研修,打破交流的时空限制,提高研讨密度和效率。

模块三:小学阶段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1.形成48篇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案例。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领域,采取分类研究的方式开展。确立了以下四个子课题:(1)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基于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2)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基于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3)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领域基于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4)小学阶段综合与实践领域基于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子课题的主持人要组织课题组成员广泛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其中子课题1和子课题2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主要领域,要分别形成18篇以上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另外两个领域的内容比较少,各形成5篇教学学设计。

2.提炼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

提炼出策略后,该课题的研究才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价值,才利于其他教师参考借鉴应用。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该如何设计?也存在着共性的策略,在进行大量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比较研究。掌握概念课、计算课、练习课、综合实践课等不同课型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

研究重点:

模块一“关于数学核心问题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性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研究深入与否的关键,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

模块二“小学数学“具体课时核心问题”的提炼和操作的策略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需要借助外力的帮扶。

    模块三“小学阶段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需要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可以参考的文献较少,可以借鉴的做法也不多。不仅要形成大量的教学案例,还要形成教学设计的策略。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7.01—2017.03)

(1)联系区教研室领导,成立以区数学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课题组。

(2)课题组成员共同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3)确立子课题研究内容,进行合理分工。

2.实施阶段:(2017.03--2017.07)

(1)继续深化关于数学核心问题的理论学习。

(2)在数学教学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各选取一节典型课,确立课时的数学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问题设计教案,进行第一轮教学研讨。
(3)开展教学沙龙,主题为“数学核心问题的提炼策略”,“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初步抽象出确立核心问题的策略,归纳出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

(4)课题组成员带领本年级组教师展开广泛研究,对自己执教年级的新授课确立每一课时的核心问题并设计教案,进行组内教学研讨。

(5)做好交流总结工作。子课题组长负责各自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工作。主持人进行课题阶段性报告。

3.深化阶段(2017.08--2018.02)

(1)突破年级界限,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梳理课时数学核心问题,构建数学核心问题的知识体系,提炼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

(2)确立周边学校的一些班级进行科研手拉手活动,并做好活动的记录,进行活动效果分析,针对活动进行反思,从活动中进行经验总结。

4.总结阶段(2018.02——2018.08)

(1)全体成员全面总结实验经验,完成子课题和主课题报告。

(2)整理各类实验材料,整理归档。

(3)请专家组进行成果鉴定。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与资料搜集。深入阅读史宁中教授主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把握数学学科的核心问题。借助中国知网等网络途径阅读《学科核心问题的设计与教学》《用数学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等论文,为该课题的研究寻求理论支撑,从中吸收前沿理念和做法。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确立小学阶段每一节新授课的核心问题,并设计相应的教案进行研讨,在实践中提炼策略,在实践中修改策略,在实践中检验策略。

3.经验总结法:形成相关论文,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当前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往往是基于教材编排的内容环节进行设计,主要是凸显教材意图,促进学生理解。教学设计的缺少整体感,没有明确的核心问题意识。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应该找准知识和学生理解上的核心问题,并紧紧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2.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环节联系性强,紧扣核心问题的教学,能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3.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存在共性的设计策略,能够进行推广,利于课题组之外的教师掌握,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成绩。
主要创新之处:1.提供了设计教学的策略方法。当前教师在进行数学备课时主要是参考教学参考书和备课手册等工具书,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多数教师不会设计教案,教学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借助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能够掌握确立数学核心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2.探索出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条路径。数学核心素养提出以来,部分优秀的教师进行了尝试,摸索出一些可行的做法,但是广大的一线教师仍不知从何入手,借助核心问题的探讨,可以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一个途径或者说是载体,借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梳理了小学数学的核心问题,汇编了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案例集。子课题1和子课题2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主要领域,要分别形成18篇以上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另外两个领域的内容比较少,各形成5篇教学学设计。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调查报告

2017.02

全体成员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核心问题体系

研究报告

2017.1
全体成员

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总结

论文

各阶段结束

全体成员

典型课时的教学研讨

教学实录

2017.03至结束

全体成员

相关论文发表

论文

整个研究过程

全体成员

最终成果(限3项)

论文发表

论文

2018.08

全体成员

以核心问题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研究报告

2018.08

全体成员

基于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案例

优秀教学设计集

2018.08

全体成员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32岁,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8人,年富力强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均参加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均参加过课题研究,具有教强的课题研究能力。其中王广阔,先后荣获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江苏省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主持市级课题2个,发表论文30多篇,多篇论文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何艳侠,先后荣获铜山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参与市级课题3个,多篇论文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王荷花,先后荣获铜山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主持市级课题1个,发表省级以上论文5篇。

2.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

在本课题研究之前先主持人和部分课题组成员后阅读过钟启泉著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辛涛等著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李星云著的《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等书籍,并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核心问题的把握,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力的培养。本次研究就是要在此基础上使平时的思考系统化。课题主持人自2012年以来在省内外执教公开课30余次,逐步形成了“聚焦核心问题,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其教学风格受到广泛好评。在此之前学校课题组成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一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在学校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中,多次围绕核心问题开展研讨活动。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证条件

(1)研究资料的获得

主持人所在铜山新区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有浓郁的科研氛围,学校教科室和图书室每年都为教师添置教育教学研究的相关书籍,支持教师参加课题培训、进行网上学习,以帮助教师获得必须的研究资料。紧邻徐州师范大学,方便资料查阅。学校在中国知网申请了账号,方便文献的检索。

(2)研究经费的筹措

小学中心校每年都设有教育科研经费,支持课题的申报开题与结题工作,有利于组织本课题组的成员参加外出学习或参加本市培训从政策和经费上为教科研工作做保障。

(3)研究时间的保障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所在的学校比较分散,为了便于进行交流,我们采取了两种措施:其一建立了该课题的QQ群,便于资料的参阅与交流。其二每月集中一次,进行课题的研讨。
相关阅读
推荐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形不离,抽象的数学概念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1)理解分数的意义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朱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1/2、1/4时,让学生利用一个圆形纸折一折,进行平均分,说一说1/2、1/4的意义,从而真正理解其意义。 (2) 在分数比大小时,由于分数的大小比较抽象,很难理解,于是朱老师 让小朋友再次用圆形纸折一折,找到1/2、1/4的部分。然后进行重叠比大小,使分数的大小从无形到有形,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在整节课中,朱老师为了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在无形

  • 在丰富的生活素材中深化知识——有感于第十一册《位置》的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技能,老师在教学中要挖掘生活素材、依靠生活素材来为学生的提高服务。 现以第十一册《位置》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丰富的生活素材中深化知识,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位置》一课的目标主要目标是: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初步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素材中,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会根据物体的具体位置写出相应的数对,这一环节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能力。为此,老师

  • 教学方法:20以内加减法

    计算题是比较枯燥的,但是计算题又是数学中最基础的题目,是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知识技能。因此我在课堂上尽量将枯燥,难懂的计算用游戏或是比赛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我鼓励他们用多种计算方法,如凑十法,竖式法,记大数的方法等等,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只要学生能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就要给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同时我还认为改错也是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在教学中出示一些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去分析错在那里,多做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会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感知上的理解,少犯类似错

  • 数学教学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而新课程向我们提出:学生要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

  • 乘法竖式计算教学随笔

    由于学生已有了加减法竖式计算的基础,故今天上乘法竖式计算,感觉非常轻松。 教学伊始,先从复习旧知导入,让学生用竖式计算12+29= 3519=,学生错误较多,有的忘记进位,有的忘了退位,并让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为学习乘法竖式做好铺垫。 教学乘法竖式时,正是有了前面的铺垫,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出示情境图,围绕学习菜单,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我一边巡视,一边收集有价值的信息。我没有把乘法竖式的格式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把学生错误的做法一一罗列出来,让学生一一指出来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发现许多孩子

  • 三年级随笔:今天的上课真有趣

    今天,孩子们要学习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本来打算自己讲的。在批孩子们的回家作业时,发现我走的两天里布置学生自己找计算题做,竟然有好多学生找了多位数乘法。于是就临时决定让孩子们自己给自己上课。 上课了,走进教室,简短得师生问好后。我说:今天,我不上课。孩子们一惊,我又说:想让你们自己上,老师当学生。孩子们有的兴奋,有的沉默。我又说:先看书十分钟,想一想你怎样才能讲得让大家明白。 很快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跃跃欲试。 第一位学生上来,一声不吭,拿起笔写上竖式 1 2 3 3 6 然后手指指着竖式嘴里念道

  •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优化

    教材把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组合在一起。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但我还是按照老教材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让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 新课标教材对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给出了很多不同方法。有分别写出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为排列法;有写出某一个大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依次判断它们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大数翻倍法;有利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有培训时学习的简单快捷的短除法,可书上没有出现。这么多的方法,作

  • 智慧的数学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真观摩了本校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趣味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 静待花开的数学课堂 刘佩珠老师的课匠心独运,简约而不简单。在学生质疑时,在学生反问时,在学生思考时,她总是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时机,启发学生的智慧,看似安静,静待花开。儿童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

  • 数学争论能激发老师们创新的火花

    石泉倪王小学校长室里聚集了我县小学数学5位片组长(另有一位组长有事请了假):顾志能、董林根、朱顾军、吕月明、许海兵等。这一天正是我县小学数学在倪王小学组织送教下乡活动,5位片组长中午11点钟吃完饭没事做,就聚在一起聊聊天。 而我却有个中午午睡的坏习惯,不知怎么,一到午饭后人就觉得提不起神来,很困很想睡。于是我也来到了校长室,想找个地方午休一下,好让自己在下午的活动中精神爽一点。我就在校长室的沙发上打起盹来,不参加他们的聊天了。可是,可能是在沙发上打盹睡眠质量不高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片组长们聊天内容对我的影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