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听两位老师公开课有感:教师如何能利用恰当的手段去创设好的教学情境

听两位老师公开课有感:教师如何能利用恰当的手段去创设好的教学情境

更新时间:2020-01-10 18:14:25

《听两位老师公开课有感:教师如何能利用恰当的手段去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2019年12月26日  “2019年徐州市正高后备高级研修班第五组公开课活动”  听了庞老师和张老师上的《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这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数学课给人的印象就是枯燥乏味的,但两位教师通过恰当的情景设计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用自己的双手和学生到讲台表演等手段让学生了解物体运动的方向及速度,把艰涩的问题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学生容易理解、印象深刻。

在课堂上,我们认为只要多讲几遍,重点强调,再多做几道题学生就能掌握的很好。实际上,学生的思维活动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只有选择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知识,学生才能学的开心,学的扎实。这就是创设良好情境的重要性。

教师如何能利用恰当的手段去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从生活实际出发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生活实际入手既可以让学生感到不唐突,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如在讲解交水费、电费和出租车一元一次方程类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先讲讲缴电费的情况,教师可适当的追加一些问题,如所交的费用除以电价就是家庭的用电量吗?你认为是怎样收费的?出租车收费的情况和电费有什么样的区别?这类问题解决了,以后相关的不等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也就容易了。这类问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好的效果。

二 借助游戏场景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其中做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教师可以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叙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尽管他们的叙述方法不一,但基本上都是按照横排和竖排的方式进行的,教师要恰到好处的进行引导,前面多少人,后面多少人,以谁为标准等等,再让学生具体用数字来叙述。教师可以确定一个学生为基准,向前一人记作+1,向后一人记作—1,向右一人记作+1,向左一人记作—1,再让学生用两个数字叙述自己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转向,再叙述。让学生感受坐标描述物体位置的便捷性。

三 让学生自己动手

  一次在经过小学生的一个班级,发现教室前面的地面上都是用粉笔画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都标有边长,里面或者是外面还有写上了学生的姓名。很显然,教师所授内容为单位面积。若是教师单纯的在教室里面讲或是怎么比划、形容单位面积的大小,都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真的画一画,比一比,切身的感受一下要深刻。甚至我自己也去站在框中体验与感受了一下。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形象而且印象一定深刻,他们一定会记得数学老师在什么时间让他们在教室门前画了正方形,记忆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说是一线教师的基本功,教师不一定每堂课都能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但只要用心去准备,把问题放进情境中,在情境中探索和解决问题,总比直接讲授的效果好。
相关阅读
推荐
  • 给低年级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阶梯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对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对于认识倍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难的。要给学生的数学抽象一个阶梯,让学生逐步的从形象的认识到形成表象再抽象成数学思考。 一、分一分,充分感知 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是一个一个地分东西,例题通过两种花: 蓝花和黄花比一比,比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回忆起可以一个对一个地比,比出哪种多,多几个或者是哪种花少,少几个。教师通过告诉学生还可以一份一份

  • 三角形的认识 教研组说课

    一、找准起点,主动建构知识 所有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也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的学习学生才能充分让学生参与。《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在教学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了表面是三角形的物体,看到三角形的形状,就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三角形也已经是同学们学习的朋友了,在小学二年级也已经认识了直角三角形,我们的孩子对三角形已有自己的认识。今天的课堂无非是对同学们直观认识的三角形进一步整理和归纳,从理性的层面来分析和提升。基于这样的认识,一开始就切入主题,让孩子用手指书空三角形,

  • 深入研读教材,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意义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学生创设一条认识分数的最佳途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形结合,无疑应成为突破本课难点的最佳途径。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 数形结合是

  • 五年级数学新课程培训有感

    28日下午起,有幸参加了嘉兴市五上数学新课程培训,观摩了两位平湖老师执教的公开课,聆听了来自嘉兴五县二区七位老师对七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对于第一次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我来说,感触较深,感想也较多,让我真真切切与新教材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一、老歌须新唱 新教材五上数学中,仍然沿用了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等知识。小数乘除法在编排上,与原教材大相径庭,最大的不同是淡化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将意义渗透在相关的习题中;老教材中的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在新教材中以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替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的法则。 简易方

  • 教学方法:20以内加减法

    计算题是比较枯燥的,但是计算题又是数学中最基础的题目,是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知识技能。因此我在课堂上尽量将枯燥,难懂的计算用游戏或是比赛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我鼓励他们用多种计算方法,如凑十法,竖式法,记大数的方法等等,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只要学生能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就要给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同时我还认为改错也是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在教学中出示一些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去分析错在那里,多做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会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感知上的理解,少犯类似错

  • 数学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变“单纯学习”为“实践体验”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崔琦先生说过 :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标准》指出: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而这样的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这一理念促使我们在数学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那些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派上用场,在数学世界里开拓出可供他们思考、探讨和发展的用武之地,变单纯学习为实践体验。 1、从生活中来,借助经验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充满着数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和感受数

  • 培养数感点滴谈 ——数是数出来的,数的大小是相对的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之后,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段教学: 首先,我让孩子充分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课始,我问:数是哪里来的?他们有的说是写出来的,有的说是古代人们发明的我没回答,我让孩子们按照老师说出的数拿出相应的物体来表示,孩子们乐此不疲,根据老师给的数拿出相应的东西来表示它。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数被一次次赋予了实际意义,因为只有数了才能正确地拿出指定数目的东西。比如说:1,可能是1本书,1支笔,1把尺不管1什么,都是数字1,这就是1这个数的真正内涵。再比如:我让学生表示数2,结果有学生拿了1把尺和1支铅笔,

  • 漳平市小学第一教研共同体(吾祠)教研活动综述

    2013年4月12日,漳平市小学第一教研共同体在吾祠学校举行第二学期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以低年级自主探索教学模式为主题,精心准备了三节课(数学2节、英语1节)进行研讨。第一教研共同体成员学校的校长、教研员和有关学科的老师近六十人参加了活动,市教师进修学校也派员到会进行指导。 与会人员首先观摩了由实验小学黄碧芳老师执教《1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本课在今年龙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观摩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吾祠学校张水花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和实验小学严梅老

  • 关于数学共同体培训的几点想法

    1.数学基本功培训。培训内容:考虑我校数学教师比较熟悉数奥起跑线和冲刺这两套教材,故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参考《奥数》(总主编:单墫和熊斌)。这套教材相对较难,所以由我根据每讲的主要思想做一定的筛选,以一周一练的方式给老师们训练。练习以自学为主,每个备课组以组长为核心(如果组长年纪偏大,已不在下次考试范围之内的,可另择他人),每周交流答案,要注意方法的选择,以真正实现结题能力的提高。学期期末,将以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范围,组织校内的竞赛。此项活动应列为每学期的常规训练项目。 培训时间:贯穿整个学期 2.课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