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张扬个性,拓宽写作之路

张扬个性,拓宽写作之路

更新时间:2014-07-22 09:09:07

《张扬个性,拓宽写作之路》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忽略学生个性存在,拘泥于“教师命题,学生受命作文”或者“统一内容、要求,指导成文”等等僵化的模式里,结果,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张扬,更缺乏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我们知道,作文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古语曰:“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文是为了自我表达。由此可见,作文就是学生自我需要的表露,是个性得以张扬的一块阵地,是感受得以宣泄的一种途径。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作文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要让作文主体“尽情地释放”,必须构建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尽情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
由于个体在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对事物的看法、喜好亦各不相同。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出一道作文题目,不论你是否喜欢、有无内容可写,都得写成一篇规定题材、同一范围的作文。这极大束缚了学生们的作文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更加强调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更加强调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更加强调“不拘形式、自由表达”。
但是,学生有了鲜活而又丰富的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并不是一定能写出个性化的习作,只是提供一种基础和可能。这时教师就要恰到好处地发挥主导作用,点爆学生的表达欲望,或一句鼓动人心的话语,或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而不是传统式的喋喋不休的程序性的指导,纸上谈兵式地传授作文知识,展示意在启发学生思路而实质是锁定学生思维的下水文,如此等等。我们要腾出更多的时空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教材要求的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导而左右,题目可以自拟,体裁可以自定,内容可以自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式多样,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个性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手段和途径,让作文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需要,成为形成和发展语言个性的自由体操。在平时的周记训练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尝试着跳出教材中限定范围、体裁等诸多框框,出多道作文题目,简单指导、拓宽思路,而后任由学生选题作文。这样给他们多些选题自主性,不再死死捆在一道题目上,在表达形式上淡化文体,还给学生习作的自由空间,能大大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而且能写出真情实感。作文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俗套。这种写作方式,得到了大家的欢迎,试想:当每一个学生都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写文章时,当我们面对的将是一篇篇新意迭出、各不相同的作文时,那将是一种何等的心境!
相关阅读
推荐
  •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听课感想

    真好,又有机会听了两节语文课,围绕着口语与习作为主题的两场盛宴,让我喜欢得不得了。 一看到严老师教学的课题《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就觉得特新鲜,自己孤陋寡闻,不知绘本所谓何意,就万分渴望听这节课了。这种看图、说话、想象三者合为一的教学方式,让我大饱眼福。课堂上严老师那充满童趣、亲和力的声音无不吸引着每一位小朋友。孩子们在严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下,仿佛就是那只不肯放弃非得吃到苹果的鼠小弟了。孩子们喜欢这种语文教学方式,想把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和同伴们交流,想说,愿表达,就愿驰骋在想象的天地里,说着他们眼中的鼠

  • 聆听是一种幸福(两校联谊活动)

    4月22日,我们学校与白马小学又一次相当成功地举行了两校联谊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两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交流、合作,同时也促进了两校在其他方面的互相学习。在活动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老师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同时我也有幸聆听了两堂别样的语文课,全塘的严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的绘本课《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白马的董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观察作文《赏花》。下面我想把我听课后的感受作简单地梳理。 绘本课《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严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真可谓是可圈可点。首先,严老师的课堂语言设计相当合理,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

  •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文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是重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司马光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对比的教学手段,效果还不错。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哭 喊 跑展开想象,体会小朋友惊慌害怕的心理。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先让学生找找写司马光的句子,找一找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了司马光的勇敢、机智?抓住没有慌(没有慌张)

  • 课堂精彩对话评析

    杨老师上的《螳螂捕蝉》这一课,层次清晰,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课堂生动,以生为本,特别是朗读指导精心,让学生在课堂上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课堂片段一: 默词。 师:一下报了4个词语怎么记? 生1:按故事情节来记。(复述第一行词语的相关情节。) 生2:我也是按故事情节来记的。(复述第二行词语的相关情节。) 师:都是写谁? 生:吴王。 师:第二组写谁? 生:少年。 师:词语积累,事半功倍。 教师让复述不留痕迹。 课堂片段二: 师:哪些词告诉你作者在批评吴王? 生1:固执。 师:为什么? 生说词语解释。 师补充:坚

  • 第八册语文园地四习作(人教社新课标版)

    【习作提示】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依据教材提供的照片写一篇看图作文。 这张照片照的是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被日本侵略者轰炸后的惨状。我们小学生对70年前的国情、民情知之不多,不了解时代背景成了写这篇文章的障碍。建议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师对照片的背景介绍,争取看一些当年日本轰炸我国的新闻记录片或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电视剧。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写作肯定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写看图作文离不开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写好本篇文章的另一个关键。 了解背景,大胆想象,同学们只要把握住这两点,这篇看图作文一定

  • 学《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体会: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

    学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后,收获特别大,特别是教学组织与实施这部分的第17条我尤其感触深。 第十七条的内容是这样的: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可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欣赏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讲评之后要安排修改和后续训练,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中提到写作能力。每学期至少对每一个学生有一次面批。 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训练,而并不是文学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 抓住重点 学习字词

    《我要的是葫芦》是二上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插图入手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导出第四自然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在第2课时再学习二、三两段,探究其缘由葫芦为什么落了。在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简短精悍,一共6个生字。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习葫、芦,读好轻声。在教学其他几个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己把生字读一读,再安排他们同伴互助学习生字,学习后学生交流。经过了学生的交流,我就知道哪些生字

  • 建构主义心理学与语文课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真实听任务情境。建构主义鼓励学生面对复杂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 2、学习依赖于共有的理解,这种共有的理解来自社会协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形成并捍卫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同时要使学生能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并与他人共同协商与合作。 3、主张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为了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的目的,有必要在不同时刻重新安

  • 建构朗读意象,逐层深入

    精致语文追求语文味、审美味,生本味。在阅读语文文字同时,要学生能体验形象,感受文字意蕴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在《望月》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建构朗读意象,引领学生深入文字包含的意境中,走近月夜的美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案例】 《望月》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这幅画面,看看有哪些景物?(生自读第2小节后交流各自想象到的景物。) 生:我好象看到江里都是水在流动,月光照在水面上,亮闪闪的。 生:我看到有许多的树,在江的两岸,还有许多的芦苇随风摆动。 生:我看到天上有一轮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