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盲目生本的代价——资源开发的取舍——学科特性的彰显

盲目生本的代价——资源开发的取舍——学科特性的彰显

更新时间:2014-12-20 13:02:40

《盲目生本的代价——资源开发的取舍——学科特性的彰显》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缘起:加盟学校的“学会学习”课题实验组,在倾听学生和同事们对于一堂好语文课的评价标准大讨论后,设计以下“基于语文学科特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需求、教师个性解读文本”理念的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次上《水》我是这样想的:
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放开让孩子们小组学习交流感悟。因为估计学生没那个切身的体会,我就和学生课前用教材做广度深度的资源开发,看看今年西南5省的相关报道、视频,报道里黄果树瀑布成了涓涓细流了,孩子们感觉触目惊心。我抓的语言训练点有:通感、细节描写、读后感即兴现场创作(还在课堂上即兴改写《青花瓷》歌词): “(水荒) 天青色等烟雨江南正雨季  地龟裂人饥渴西南旱季里   3.22水日才刚成追忆  难道要老天掉那最后一颗泪滴  才追悔莫及?”这样的设计,我重视突出的是“水”主题文学的人文价值:含泪的微笑,关于水文化的作家作品的“根 魂”;但是轻的是语文课的学科工具价值。在做资源开发的“加法”的同时,我感觉似乎忽略了以课文语言为本的语文学科的主旋律——语言文字的品析。这是一个导向问题,所以本着“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研讨主题和“工具性、人文性”的价值取向在我脑海矛盾挣扎。因为我发现学生就是不喜欢聚焦本课的最经典语言片段——第五自然段,任我怎么友情提醒、甚至忍无可忍强烈要求范读来引导,都无济于事。
 
第二次上《水》我改成这样想: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做“减法”思维:突出一个重点——以乐衬苦的文学表达方式,强化一个难点——动词和体验细节描写。并且要根据班级差异因材施教尽量符合学生学情。小组学习值得提倡,但是也值得思考:如何在生本的基础上体现教师的必要指导和教师首席引领的角色作用。所以我将第五自然段做大做强成整合言与意的语言训练点,讲透抓住动作和体验的细节描写,将给人真切细腻的美妙感受,然后留足时间迁移运用这一个语言特色,搜索3张西南大旱的画面,让学生当堂执笔习得这一个细节描写的抓手。我当时为了抛砖引玉,示范写了第三幅图的动作和切身体验的文字片段:(语言例子见课堂PPT,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次上《水》我做了这样微调:
第五自然段重在保持传统的讲授引领语言感觉的教学,但是“水的珍贵”应当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觉似乎太浅了。语言训练应该突出文学性的语言,重在文学体验!*还是那画面,只是更改出示时机,更新运用时候“生本”的理念:教师在第二自然段有价值的生本交流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学法,体现“指导自学”;淡化教师个人强势,蹲下身姿参与到学生的写话交流中,一起体验语言文学性的魅力。结尾也力求凸显语文的语言魅力:在淡淡的排比句氛围中戛然而止结课。
 
第四次在市“聚焦课堂,学会学习”的课堂展示中的演练实况概述。
一切顺其自然,我未作任何铺垫,借助朱棣文五(6)班孩子与语文龚老师的平日训练有素之功,彰显了学校的“抓细节”课题研究特色,也努力保留着一年跟随王一军www.smtxjs.com老师研究“资源开发与学科特性的融合”的些微收获,着力落实了第五自然段的读悟结合与迁移仿写,在“动作”与“体验”的引领中也生成不少孩子的精彩,教师的幽默与评价似乎不乏可圈点处(窃以为自己真的很放松,没有任何压力,就呈现我自己平时在课堂的样子),但是“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因为有提升和学习发展的空间,自己和学生才更有“学习力”,才能更好实现“教学相长”。具体操作不足处摘录薛老师的评价建议举例如下:如果善于开发现场生成的资源相机进行“喝水”与“吃水”的辨析(利用生活经验亲自吃一下雨);如果更加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厌其烦地继第一课时后再次板书“血”的2个读音给予辨析;如果再淡化一些教师,更隆重推出2个在语言的“悟”与“写”方面的学习标兵,彰显孩子个性大力树立榜样——或评价他120分,或接过其仿写佳作高声诵读欣赏;如果在结课多余的2分钟内,任背景音乐起,让与会众人静心体验播放的西南干旱那十数张触目惊心的图片,最终定格在孩子们创作的《心系西南》诗歌作品上,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余音袅袅,心动无限…… 应当胜于画蛇添足的语言描述!
 
四次改变,浓缩为“简单”“减法”2个词语。
告诉自己:深挖一个洞彰显本课的语言特色,胜于罗嗦的多点浅尝辄止随波逐流;淡然无声的图片文字式留痕结课超越有限的有声语言!
 
从薛老师那学习一招一式,受用无穷。喜欢这样求真求精的学术研讨氛围,感动有这样真性情又鼓励无限的一方教育实验田的引路人!
 
感谢有幸跟随特级教师王一军1年的“课程资源开发”课题研究,对我研读教材的帮助毋庸质疑。今年我已经着力开展的2个子课题“基于学科的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研究将促使我更好地以“生本”的理念研究学习活动、学生需求、学习方式,力求企及语文教育的优化、简化、公平化。
相关阅读
推荐
  • 四年级阅读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评课稿

    2月23日下午,我校的全体语文教师一起聆听了陈建月老师执教的一堂四年级的阅读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节课课堂结构比较科学合理,陈老师能根据课型和教材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参与广。整堂课下来,陈老师清晰的教学目标、流畅贴切的教学语言、大方自然的教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课后,各校老师的点评,让老师们对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对语文教材的把握都有了很大的启发: 1、注重读悟结合,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这是一篇书信体的阅读课文,而且是第一次出现在学生的课本上。首先就应该让学生

  • 学做细心的孩子---《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过程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儿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的阅读。 但课前我组织学生预习时,发现孩子的生活积累很少,他们中有的对蒲公英,苍耳等一点儿也不了解。所以,我先请学生学做细心的孩子,去大自然采集长有种子的各种植物,观察它们的特点。 教学中,我把课堂先交给学生,让他们各自交流汇报采集到的植物,介绍已经了解的各种知识,当直观的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

  • 《秋天的雨》一课听课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天图画,通过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的课堂上,潘老师设计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感受,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读出秋天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首先,潘老师适时指导学生边读

  • 艺术化语言课文难点的突破——《秋天的雨》听课后主题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从表面上看在写秋雨,实际上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以秋雨为线索,按照总分总的顺序,从秋天的到来写起,着重描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时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优美的被艺术化了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图画。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优美诗意化语言的理解、感悟、朗读,来体会秋天的美好。而三上年级的学生很难直接通过抽象的语言理解那么有诗意的语句,感受秋天的美好,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潘老师在执教时,准确地定位了难

  • 尝试着二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最近我在尝试着作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都没有在这个领域研究过,所以作为一个初学者,总是非常担心自己能不能教好作文。 看了一些文章,新课程下提倡快乐作文。 作了简单的理解,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儿,不要因为要写作文而产生很大的负担。再者,在寻找写作素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轻松,让大家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最后,当然还要提高写作的能力,比如语句的表达,词语的运用,还有一些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因为要教二三年级,属于低段写作的起步阶段,以写话,写片段为

  • 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这篇课文以环境保护为题材,写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文本少了点童趣味,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缺少了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这个难点变成学生动动、说说、演演的过程,自主地学习。于是,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画满整个黑板,请学生们一起来演演。顿时,一个个学生立刻把自己变成了水,蹲在了地上,口中还一声声说道:我是水,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刚说完,孩子们立刻轻飘飘起来,我看了心里直笑。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云。读到这里

  • 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学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这门课既是主课,又是基础课,占的时间最长,学的内容最多,而且它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有趣的内容,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我们要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进去。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歌颂着一些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特征的人

  • 我的作文我作主——一堂作文讲评课的反思

    如果你问一位语文老师你最怕批改的是什么作业,我可以说九层以上的老师会回答是作文!因为批改作文费时费力,一般来说,精批细改一篇作文需五至十分钟,而一个语文老师通常带两个班,也就是要批改近百篇作文,这个工作量可想而知了。面对这座小山,咱还真得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呢!可是这样辛苦的付出,换来的成效又怎样呢?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只是看个分数就了事了,还有的只是瞟一下评语,如有深究的也只是凤毛麟角。真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苦不堪言,收效甚微。面对这一现状,我也一直在思考作文教学的出路。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尝试设计了

  •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春联》教后记

    《春联》这一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安排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感受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懂得诵读春联,既是学习又是享受,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课文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等五幅春联为例来展现以上内容的。这些春联充满诗情画意,更多的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