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14-07-22 09:09:03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在课堂教学上进行革命,在学生作业设计上也势必得更新观念。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设计教学法之父” 克伯屈,他主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来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学习。它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动机,这种理念改变了传统作业的老面孔,对设计新型的作业类型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这种探究性学习,以一个主题为中心进行学习的方式对我们的作业布置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同样,我国的新课程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专家、教师都认识到了当前作业中存在的弊病,并就如何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为此,本课题研究结合本校的区级课题《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提出课后作业个性化设计这一课题,对作业进行优选、整合、改编、创新设计,并进行相应的评价,使学生的知识能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体会到合作的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从而使作业的设计更加科学有效。

三、理论依据  1、布鲁姆目标教学理论。 2、从现代理论来看,教育要唤醒各种人的潜能,丰富人的个性,因此作业设计也要注重个性化。3、从课改方向看,新课程期待着学习方式的创新,学习方式创新不仅是课堂教改的重点。

四、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一)课题的界定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作业”已成为时髦,有不少教师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挖空心思地在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贴上“个性” 的标签,学生自留作业、自选作业、花样作业等像赶集一样走进学生的生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个性化作业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加以合理利用,才能取得良好的价值。

1、个性化作业不等于自留作业

2、个性化作业不等于自选作业

3、个性化作业不等于“花样”作业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直接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在原有作业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作业改革、优化、创新,从而最终形成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适应农村小学生的作业体系。

(2)更新作业的设计理念,使语言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关注个性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将各种知识的获得和各种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并把作业设计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以及其它各科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语文课后作业个性化设计的操作模式。

(4)整理积累一系列的个性化作业典型案例,以备与更多的一线教师探讨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间接目标

(1)健全学校对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操作机制,追求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和家门,走向社会和丰富的生活去发现、去探究、去实践,开展假日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3)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为指导,树立“大语文观”,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研究内容

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布置的设计原则、类型和基本策略;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对提高小学语文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创新精神的关系。

1、学生作业内容、形式的创新

(1)插画缀图,让作业生动起来

(2)自定专栏,让学生有自己的天地

(3)展示交流,师生分享学习的快乐

(4)结合本年段的学习要求,指定适合本版学生实际的自学指南,打印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将卡片贴在教科书的扉页上。

六、实验方法及措施

(一)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资料研究等,如下:

(二) 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精心设计多样性、层次性、科学性的作业,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3、在实践中学习、反思,形成可持续研究能力

4、做好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总结工作,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与学校其他课题进行交流和研讨。

七、课题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2、实验阶段(2011年4月--2012年1月)

3、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1、雄厚的师资队伍为保障

2、强大的组织为后盾

九、最终成果形式

1、编写与本课题相关的活动资料。

2、编辑《小学语文低中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个性化设计案例》。

3、收集学生优秀作业,编辑成册。

十、参考文献
相关阅读
推荐
  • 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第1小题:书写题。只要认真书写,一般都是得满分。但是有极个别的同学把白首写成自首,把方悔读书迟的悔写成梅,真的是极粗心。 第2、9小题:这是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题,主要考查学生文字的读音及书写的基础知识,总的情况还可以,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如炽痛注音成了zh、义愤填膺中的膺写成了鹰等,看来平时还要加强读写训练。、 第4小题:修改错别字。考生对形近字的运用及辨别能力不强,平时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主要原因是平时形近字的辨析练习较少。如一反既往中的反和既,学生容易写成返和即。 第5小题:连线题。这主

  • 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

    教学后记:一年级学生天性是好动的。语文课堂上,如果能尊重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用其喜欢的方式让课堂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也会越来越浓厚。《蚂蚁和蝈蝈》一课,就能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呈现出一种动感美! 进入场景,发挥想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童话的语言。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语言非常生动。特别是情态描写栩栩如生,比如:蚂蚁十分勤劳,他们冒着炎炎夏日搬运粮食,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而蝈蝈们不仅不劳动,反而嘲笑蚂蚁是傻瓜,他们有的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把蚂蚁和蝈蝈的形态表现得形象生

  • 谈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我最近听了师傅的两节古诗教学课有了很大收获。王老师的课给人感觉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抓住文中主线,板书言简意赅,课堂气氛融洽,学生特别容易理解!下面我就结合《锄禾》谈谈我的一些收获吧。 1、 尽情释放,先背后学。 现在的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培养教育,在家经常给孩子唱唱儿歌,背背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认为古诗很简单,课上也没有了兴趣。于是王老师在一开始就先让孩子背一背我们要学的古诗,还背了你自己学的古诗,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再由这个转回到课文中,学习的心情平复了,也全部的投入到今天学的古诗中了。 2、

  • 通过教学细节的设计来彰显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细节设计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细枝末节。细节虽小,却能以小见大,透射出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看到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精彩的细节设计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特定教学情境中的最佳选择,细节与细节上下贯通,前呼后应,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恰如其分,构成和谐的教学整体,细节与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注课堂有效的教学细节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高

  • 语文低段中心组说课比赛记录

    思维的碰撞、理念的火花、文采的彰显、独到的陈述这是在平湖市行知小学举办的市低段中心组教学研讨暨说课比赛上的真实记载。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零星记录: 1、百变不离课堂 课堂是教研活动的主旋律,是赢得教学一手资料的最重要阵地。本次活动中,行知小学的陆龙勤老师为参会的老师们提供了一堂题为《三个儿子》的二年级语文课,供大家以此为载体和蓝本开展教学商讨。百变不离课堂,这是教学的永恒的旋律。 2、教得精彩,说得也要精彩 教是为了更好的说,说是为了更好的教。说课中至少可以看出教师的多方面才能。活动中,近二十位来自全市各所

  • 以点带面 突破难点——《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二上的一篇课文。整篇课文都描写了黄山的奇石,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这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的创造。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石头的奇,就成为了就学难点。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从奇这个点入手。读课题后问学生: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奇特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

  • 《秋天的雨》一课听课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天图画,通过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的课堂上,潘老师设计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感受,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读出秋天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首先,潘老师适时指导学生边读

  • 张扬个性,拓宽写作之路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忽略学生个性存在,拘泥于教师命题,学生受命作文或者统一内容、要求,指导成文等等僵化的模式里,结果,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张扬,更缺乏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我们知道,作文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古语曰: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文是为了自我表达。由此可见,作文就是学生自我需要的表露,是个性得以张扬的一块阵地,是感受得以宣泄的一种途径。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

  • 运用音乐,突破重点

    《月光曲》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其中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这一段文字中既有实在的事物,又有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在教学中,除了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朗读、品悟让学生读懂,读明白。我还借助音乐的手段,帮助学生来领悟。当《月光曲》的音乐响起,在皮鞋匠眼中出现的月亮、大海,仿佛也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