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反思

更新时间:2016-04-18 17:07:36

《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案例片段:这是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大班科学活动“种子的传播”的片段:导入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小朋友,你们知道种子吗?今天呢,我带来了许多的种子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看一看!”孩子们自由看种子……
搜索口头语:两次“呢”,一个“想不想”,一个“啊”,一个“那么”。
出示第一段课件,师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传播的吗?”几名幼儿猜测后,师:“他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看!”孩子们看课件验证。“现在你们觉得刚才的小朋友说得对不对呢?谁再来说说?”……
搜索口头语:两个“对不对”,三个“呢、啊”。
出示第二段课件,师提问:“这是什么植物,你们认不认识啊?我们来看一看它又是怎么传播的?”有幼儿回答后,师又说:“小电影里是不是这样说的呢?”
搜索口头语:“认不认识”,“是不是”。
    ……
反思:
首先,我想说的是在这位青年教师身上体现的“口头语”现象并非个别,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的青年教师都会有这些“常规口头语”。
所谓“口头语”,就是说话时经常不自觉地说出来的词或句。口头语过多的活动往往会导致孩子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的结果。究其原因: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有了过多的口头语,意味着教师的很多提问或回答都是无效的;也意味着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相对较少。从听觉上说,觉得教师的话语很多,很罗嗦。在教学活动如何控制“口头语”呢?
对策一:做到有心+恒心。
其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语言上有口头语,有的老师身体上也有很多的“口头语”:比如叉腰、搓手、走来走去、二郎腿等等。这些口头语都“妨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
要克服口头语,要学会随时自我发现、随时注意,做个有心人。同样说一句话,说之前要想一想,怎么说既清楚又简洁,用一句话能说清楚的问题绝对不说二句话。此外,同伴互助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大家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帮助彼此改掉一些不良的教学习惯,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无论哪种“口头语”,它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改掉它也是一个比较艰辛的过程。但只要有恒心,当“习惯成自然”的时候,口头语也就离你越来越远了!
对策二:做到精心+尽心。
在很多时候,教师出现“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语言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她对活动内容的不够熟悉、理解得不够透彻,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下,用这些话语来“救急”。故教师一定要钻研教材,理解其内涵。这样在活动中,不论孩子出现什么状况,都能从容应对。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有效性。同样设计一个问题,要仔细地想一想,哪种问法更简洁明了、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更为乐意接受?
比如上面案例中的第一个问题,可以是直接导入式的:“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的种子,现在请大家看一看,你认识哪些种子,等会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像这位青年教师所说的“认不认识?想不想看?……”这些话语都是没有价值的,起到了反效果!再比如“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你觉得对吗?你认为怎么样?”转换一下说法,意思不变,但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而“呢、啊”这些语气词,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效果,但是也不能“滥用”,渲染感情的时候可以用,设疑的时候可以用,要用到“点”上。如果对每个活动、每个环节都尽心、尽力,一定会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关阅读
推荐
  • 大班科学系列活动——纸

    活动一:纸的承重 一、 设计意图: 纸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材料,幼儿都知道纸可以折起来,但发现折起来的纸上可以架积木,幼儿感到神奇,惊讶纸竟然可以承受这么重的东西,通过比赛,游戏,在活动中获取科学知识。 二、活动目标: 1、 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纸被改变后能够承受重量。 2、 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铅画纸、积木、记录表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 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方法。 1、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你们有办法让纸站起来吗? 2、幼儿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方法。(

  • 大班科学活动案例:长双眼的肌肤

    教学目标:1、清楚肌肤的特征与作用,能借助触觉及已有经验辨别触碰对象。 2、明白保卫肌肤的关键性。 教学预备: 1、纸盒每一组统一,里面装布娃娃、树皮、羽毛、棉絮、泡泡塑料、小木板、金属制品、棉织物等方便触碰了解的物件。纸盒一侧抠一小孔,可以让一只手深入。 2、用于蒙眼的眼罩四个。 3、画画用的纸、笔一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开始 1、幼儿教师:带孩子做律动《由头至脚》。 问:刚刚我们律动中做到了我们身体的那一些器官?(提问孩子) 2、幼儿教师:小孩们,除这一些器官,我们身体上另外还有那一些器官? 3

  • 科学区角游戏:小纸片力量大

    活动目标:⒈在游戏中感受纸片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⒉乐于探索,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方法、折叠次数、纸的材质之间的关系,并能用适宜的符号表示。 材料准备 四种材质的纸条:报纸纸、普通白纸、铅画纸、卡纸。雪花片积木、记录表、笔。 指导要点 ⒈引导幼儿折叠纸片,感受纸片产生的弹力。 ⒉探索同一种纸片,采用不同的折叠方法,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不同。 ⒊探索同一种纸片,采用相同的折叠方法,不同的折叠次数,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不同。 ⒋探索质地不同的纸片,采用相同的折叠方法,相同的折叠次数,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不同。 ⒌观察

  • 大班科学《影子的秘密》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1.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认识,有兴趣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 2.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获得相关经验。 活动准备:小动物木偶、手电筒、活动室的光线昏暗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操作手电筒,前面放各种物体,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教师提问:请你看一看,猜一猜。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猜想讨论影子形成的原因。 教师小结:这叫什么?(影子)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影子?有过哪些有趣的发现?(引导幼儿大胆地猜想) 二:做实验,探索影子的产生 教师开、关手电筒,请幼儿看

  • 大班科学教学案:认识空气

    设计意图:平时,我们常常提到空气。那空气到底在哪儿呢?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幼儿动手反复地实践,通过捕捉空气、手帕不会湿、吹泡泡、捏鼻子等游戏,把抽象的空气概念具体化,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作用很大,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它。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到处 都有空气,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初步了解空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人和动植物都需要空 气。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准备: 1、教师操作用品: (1)方形金鱼缸一个,透明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科学领域——《按群数数》

    设计意图: 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求幼儿能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利用和运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数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对于有一定数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学习群数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数数问题。本次活动根据孩子对糖果很喜爱这一特点,并充分利用了罗山的糖果资源,以让幼儿当"小工人"帮忙数、装糖果的方式,积极践行《指南》精神,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幼儿快乐、自主地学习群数,并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探索群数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以便应用到生活中。 一、活动目标 1、用糖果探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去旅行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感知搭配活动中的规律性和次序性。 2、学习看懂图意,,根据图示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电脑课件、饭盒、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丁丁旅行"引出课题 提问1:孩子们,什么叫一套衣服? 提问2: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的衣柜里有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 二、幼儿操作图片,教师运用课件验证。 (一)幼儿操作 1、提供给幼儿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搭配,要求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师用课件进行演示。 3、教师小结: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搭配

  •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10以内的数

    ●序数 1、找座位--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号。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三列火车第五节车厢就写3-5。幼儿在音乐中学开火车,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号码找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谁找得又快又对。(可分小组进行) ●10以内数的组成 2、碰球--交代游戏要求,如两数合起来是8。师"我的一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戏速度逐渐加快。 3、猜纽扣(可用其他东西替代)--教师告诉幼儿纽扣总数后分别把纽扣放在两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纽扣数量,然后请幼儿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多用台历制作

    (一) 材料与工具:旧台历,图片若干。 制作方法: 1.将台历卡按4等分裁开。 2.将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图片依次粘贴在台历卡上。 玩法: 任意翻动图片,并根据图片让幼儿自编故事(图一)。 (二) 材料与工具:旧台历,写有O-10 数字的卡片若干套,“+”、“一”、“=”符号卡片若干套。 制作方法: 1.先将台历卡三等分,再将三套数字卡片分别粘贴在台历卡上,一个“相邻数练习台历”就做好了(图二)。 2.先将台历卡五等分,再将数字卡片和符号卡片依次粘贴在台历卡上,一个“加减运算练习台历”就做好了(图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