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音乐韵律活动《豆子生长记》

音乐韵律活动《豆子生长记》

更新时间:2014-10-25 08:32:58

《音乐韵律活动《豆子生长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江油市人民街幼儿园 赵 欢 设计意图:种植区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地方,每天都会去看看自己种植的豆子有什么生长变化。一天我发现一个小朋友在观察豆子的时候不停的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豆子的生长变化,还吸引了一些小朋友跟她一起摆弄不同的姿势。www.smtxjs.com当时我就想设计一个音乐律动,让小朋友都自己用身体动作去尝试小豆子的生长变化。那么如何在音乐律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作创新能力呢?首先我就裁减了相匹配的四段豆子生长的音乐:土壤里的豆子——生长的豆苗——暴风雨坚强生长的豆苗——长出豆角丰收了。从音乐中让幼儿去感受,通过感受创编动作,来引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整个活动老师主要是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结合豆子生长的情景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创编豆子的生长过程。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激发幼儿动作创编的热情。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强弱特性及不同乐段的表现形式。

2.能通过种子的生长过程创编不同的动作。

3.能结合音乐的特点用肢体动作表现豆子的生长过程,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幼儿把自己当成豆子,能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豆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难点:幼儿感受音乐的强弱特点,能表现出舒缓和激烈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豆子生长的PPT图片,配有音乐的PPT,场地。

2.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出示“小豆子”图片,问题引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豆子是怎样生长的呢?”“老师有一段音乐讲述了豆子生长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幼儿讨论回答。

(2)情景故事讲述——整体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结构及强弱的变化。

2.基本部分:

(1)根据音乐中豆子生长变化情况幼儿创编动作:躺在土壤里的豆子——吸收水分营养翻滚膨胀的豆子——钻出地面长成的豆苗——吸收阳光长高长粗的豆苗——暴风雨来袭豆苗坚强斗争——风雨过后豆苗再次生长——长出豆角慢慢成熟。

(2)分段欣赏:

①段:土壤里的豆子——幼儿随音乐在地上快乐翻滚。

②段:生长的豆苗——幼儿用肢体动作长出豆芽,感受舒缓的音乐,并随音乐慢慢生长。

③段:暴风雨坚强生长的豆苗——幼儿感受激烈的音乐,最大限度地摇摆自己的身体。

④长出豆角丰收了——幼儿再次感受舒缓的音乐,想象阳光的美好,豆苗再次坚韧地挺起身体,在阳光中长大,结出豆角。

3.完整欣赏音乐,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每段的音乐。

4.老师小结,针对不足的音乐段落再次剖析,幼儿再次表现。

5.结束部分:看看小朋友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的豆角多不多,老师以农民伯伯的身份从幼儿身上采摘豆角,边采摘边对幼儿进行鼓励。

活动建议:

在本次教学活动开展前,提前安排幼儿在种植区开展“豆子的生长过程”的观察活动。同时开展科学活动教学“豆子的生长”,孩子们对豆子的生长过程已经完全掌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开展此次音乐律动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教学材料:

PPT课件、音乐素材。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欣赏——打字机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加油、放松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打字机的多媒体课件。 2. 教师自制图谱。 3.幼儿参与制作"手抽纸"包(缝在帽子上,里面装满叠好的用废报纸做成的手抽纸)若干、旧尼龙袜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打字机图片,让幼儿回忆以前了解的有关打字机的知识。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在很多年以前,人们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打字机来打字。美国有个作曲家名

  • 幼儿园大班集体舞活动:朋友舞

    活动背景 经过一年的集体舞教学研究,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舞蹈经验,能较好地演绎单圈、双圈集体舞、队列舞等有固定队形的舞蹈。但对于更为自由、开放的广场舞却从未接触过。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我还发现,孩子们不太会合理利用已有空间,经常挤在一起活动。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跳散点结伴舞,感受俄罗斯民间舞蹈轻快、幽默的风格。 2.能在固定空间中自由穿行、舞蹈,不与同伴碰撞。 3.在手腕花的帮助下与同伴合作舞蹈,体验集体舞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快速地找到舞伴,并两两

  • 幼儿园大班教案:捏面人

    设计思路 《捏面人》是一首说唱歌曲,含有京剧中的韵味,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念白部分的内容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非常适合大班幼儿演唱。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挖掘了教材所蕴含的四个价值:有趣的面人艺术、独特的京韵唱腔、鲜明的念白节奏、开放的创编过程。以这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活动,活动中设计捏面人的配乐录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捏面人的过程,回忆已有经验,同时初步感受音乐旋律;还设计了形象化、趣味化、体现节奏型的图谱,帮助幼儿记忆念白部分歌词,学习歌曲的典型节奏。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鼓上的小米粒

    设计背景: 《鼓上的小米粒》是一个老教材,以往我们一直把它作为音乐游戏来组织教学。在许卓娅老师的层次教学理论的启发下,对该教材仔细分析,发现在表演、节奏、创编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为《鼓上的小米粒》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音乐能力。 活动实录: 活动一 活动目的: 1.通过老师的演示,进一步感知音的强弱变化,理解歌词,并尝试表演。 2.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小鼓 米粒 纸制小动物 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

  • 大班艺术(音乐MTV)活动《大中国》之反思

    活动设计如下:大中国(重点领域:艺术)一、目标:1认真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2了解歌曲主要内容,能分辨音乐的三部分,尝试用熟悉的节奏形表现出来. 二、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分辨音乐的三个部分. 难点,用不同节奏形,变现音乐的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 三、准备 1教师对音乐的熟悉. 2大中国音乐及相应的MTV. 四、过程 1谈话导入 (1)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中国有一条很长的江,有一条很长的河,你们

  • 大班音乐游戏《从头唱到脚》课后反思

    《从头唱到脚》这首歌曲是演唱幼儿熟悉的身体,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很容易,所以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六个环节:导入部分、从头说到脚、从头动到脚、从头唱到脚、仿编歌词和活动延伸。在我组织了《从头唱到脚》这个音乐教学活动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在从头动到脚这环节中,我考验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在听老师的指挥下能很快的找到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并且能有节奏的动一动自己的身体。其实这时应该请每个幼儿都站在空位上,自由、大胆的动动自己的身体。可我却限制了幼儿,怕幼儿吵得无法

  • 艺术(音乐)活动:《大中国》课后反思

    《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孩子们学的很开心。 但歌曲中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借用我班芮浩宇小朋友,因为他以前在才艺比赛时唱过这个歌

  • 大班音乐活动《孤独的牧羊人》观课感

    《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曲子选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歌曲特别好听。教师将歌曲改编后,使得歌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容易理解。整个活动轻松、快乐、充满趣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轻松自然地活动氛围,给予幼儿愉悦的学习环境 什么叫孤独?教师以简单的提问引入,在谈话中,孩子们各抒己见,能很好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对孤独的理解。此时,很自然地引出孤独的牧羊人,他是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带着这个问题,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孩子十分感兴趣,听得很投入。教师的演唱技能非常好,声音清脆响亮,深深吸引了孩

  • 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 2.幼儿能够边唱边做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形式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你来做,(比如:老师说头发你们就要指一指自己的头发、老师说眼睛小朋友就要指一指自己的眼睛) 2.个别幼儿玩游戏 师:有谁愿意上来玩这个游戏? 3.再次集体玩游戏 师:小朋友,在我们刚才玩到的游戏中,想想看你点到了身体的哪个部位?(头发、肩膀、膝盖) 师:出示图谱,看图谱进行表演动作。 师:加快速度看图谱做表演 师:小朋友,都记住了吧?闭上眼睛,老师抽调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