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
中班绘本蚂蚁和西瓜教案与反思

中班绘本蚂蚁和西瓜教案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2-06-19 13:40:12

《中班绘本蚂蚁和西瓜教案与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中班绘本蚂蚁和西瓜教案与反思

  关于绘本

  1、绘本通过简单的线条、漫画式的夸张,细致的描绘蚂蚁动作、表情,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发现蚂蚁表情和动作的细微变化来发现故事的情节发展,所以更适宜中班幼儿阅读。

  2、绘本的封面已经给了孩子们全部的线索,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故事内容都在绘本封面表现出来,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封面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观察过蚂蚁搬东西的动作和爬行动作,激发幼儿对蚂蚁的兴趣。

  2.、观察过蚂蚁的身体基本结构。

  物质准备:

  1、 图画书《蚂蚁和西瓜》

  第一次活动: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地封面的观察,推测故事的主要人物,产生阅读图书的兴趣。

  2、通过观察蚂蚁的表情与身体姿势,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内容。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图画书《蚂蚁和西瓜》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测故事的主要人物,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提问:

  (1)面面上有什么?猜一猜里面讲的是谁的故事?

  (2)蚂蚁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书上蚂蚁的表情和动作,推测故事内容。

  1、与幼儿阅读到P1时提问:

  (1)提问:小蚂蚁看到了什么?猜猜他们的心情如何?它的表情、动作是什么样子的?

  (2)它们看到西瓜后是怎么办的?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

  2、与幼儿阅读到P5时提问:

  (1)它们在做什么?它们搬动西瓜了吗?

  (2)没有搬动西瓜时,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3、与幼儿阅读到P7、P13、P15、P17时提问:

  (1)它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4、与幼儿阅读P25时提问:

  (1)它们除了搬西瓜还做了什么事情?表情是什么样的?

  5、与幼儿阅读到P27、P29时提问:

  (1)现在只剩下西瓜皮了,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它们用西瓜皮做了什么?它们表情是什么样的?

  (三)请幼儿自己阅读图画书,完整了解故事的内容。

  引导幼儿一页一页有序的翻看,注意观察蚂蚁的动作、表情,了解故事内容。

  (四)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小蚂蚁的情绪情感的变化。

  第二次活动: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阅读、模仿绘本中的象声词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2、通过对重点画面的阅读与讨论,感受到小蚂蚁听从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与态度。

  活动准备:

  图画书《蚂蚁和西瓜》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集体阅读,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体会情绪变化。

  ——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故事中的感叹词。

  ——引导幼儿跟随故事内容共同讨论感受蚂蚁的情绪变化。

  3、阅读到P1时提问:

  (1)刚发现西瓜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阅读到P5时提问:

  (2)搬不动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它们发出了什么声音?

  5、阅读P13、P15时提问:

  (3)叫来了伙伴后它们都想了什么办法?它们搬动了吗?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蚂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蚂蚁不怕困难的精神。

  ——请幼儿观察、寻找绘本上蚂蚁不高兴的画面。

  提问:

  (1)小蚂蚁什么时候不高兴了?一共遇到了几次困难?

  (2)每次遇到困难后,是什么表情?

  (3)它们之后为什么又高兴了?它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与幼儿进行总结与梳理,小蚂蚁遇到困难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所以很高兴。

  提问: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画中的蚂蚁队长,感受到蚂蚁队长的领导和其它蚂蚁的听从指挥,体会整个蚂蚁群体团结向上的精神。

  ——幼儿观察画面,寻找一只与众不同的蚂蚁。

  1、阅读P5时提问:

  (1)蚂蚁蚁遇到第一次困难时,是谁先搬的西瓜?(带黑帽子的蚂蚁)

  2、阅读P7时提问:

  (1)是谁跑回蚂蚁穴叫同伴来搬西瓜的?(带黑帽子:的蚂蚁)

  3、阅读P14时提问:

  (1)大家一起搬西瓜时,是谁站在最前面?(带黑帽子的蚂蚁)

  4、阅读P16时提问:

  (1)用杠杆搬西瓜时是谁指挥大家?(戴黑帽子的蚂蚁)

  5、阅读P18时提问:

  (1)怎么搬也搬不动,是谁想出来用铲子铲西瓜瓤这个办法的?(戴黑帽子的蚂蚁)

  ——与幼儿一同进行总结,戴黑帽子的蚂蚁队长,它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最前面,而其它蚂蚁也能够听从它的指挥,大家很团结,所以,才能够解决很多的困难。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讲述自己熟悉的内容。

  第三次活动:集体制作“忙碌的蚂蚁”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瓜子粘贴用彩笔添画,产生用瓜子制作的粘贴制作蚂蚁的兴趣。

  2、通过观察蚂蚁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尝试变换瓜子的摆放位置添加触觉和手腿的位置,组合出不同形态的蚂蚁。

  物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书一本

  2、西瓜子若干(放在分类盒里)

  3、棉签

  4、乳胶、

  5、作业纸(一张大的作业纸上面画好一个大大的西瓜)

  精神准备:孩子们有添画、使用乳胶粘贴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重点画面的阅读与讨论,感受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力量。

  1、请幼儿重点画面对比观察,小蚂蚁个数少力量小不能搬动西瓜,小蚂蚁个数多团结合作搬运大西瓜。

  提问:

  (1)发现西瓜的那几只蚂蚁搬动西瓜了吗?为什么?

  (2)带帽子的蚂蚁跑走干什么去了?

  (3)在全体蚂蚁的团结合作下西瓜搬回家了吗?

  (4)四只蚂蚁和全体蚂蚁比起来谁的力量大呢?

  (二)通过观察绘本上的小蚂蚁了解蚂蚁身体的基本结构。

  提问:

  (1)绘本上的小蚂蚁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触角、头、身体、腿、手)

  (2)蚂蚁在高兴的时候身体有哪些变化?(双手举过头、头往上歪着)

  (3)观察多只蚂蚁图片,拓展不同动态、行动方向的创作思路。

  (三)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进行想象添画,引出活动方式。

  1、在白纸上贴上不同颗瓜子,幼儿进行添加。

  (1)一颗瓜子添上一个小尾巴变成什么呢?(小蝌蚪)

  (2)许多瓜子并排站,添上多多的小脚丫变成什么呢?(大蜈蚣)

  (3)四颗瓜子外面画个圆圈变成什么呢?(扣子)

  2、教师示范制作小蚂蚁,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提问:

  (1)你们知道小蚂蚁需要几颗瓜子制作吗?(两颗)

  (2)如果我们用它来拼贴小蚂蚁,你觉得它像小蚂蚁的什么地方?可以怎么拼?

  (3)你喜欢哪只小蚂蚁?可以怎么拼?它在做什么?

  (四)出示一张大的作业纸上面画好一个大大的西瓜,幼儿自由拼贴蚂蚁,表现出各种不同动态的蚂蚁。

  1、引导幼儿变换瓜子的不同位置,表现出各种不同动态的蚂蚁。

  2、添画蚂蚁的其他部位。

  (五)集体欣赏、交流,重点评价造型独特和画面内容丰富的作品。

  1、请幼儿介绍自己粘帖的小蚂蚁,师幼共同评价。

  延伸性活动:

  1、音乐活动的拓展延伸:

  可开展《蚂蚁搬豆》等音乐活动。

  2、健康活动的拓展延伸:

  可开展《拔河》游戏活动。

  3、美工活动的拓展延伸:

  可开展活动制作《气球变西瓜》

  指导建议:

  1、变化瓜子的不同位置,通过蚂蚁肢体的不同变化变现不同动态。

  2、添画细节:制作蚂蚁是用瓜子来制作,要想表现蚂蚁的状态只能用动作来表现,所以添加蚂蚁的触角、胳膊和腿非常重要。

  3、正确使用乳胶:少量涂抹在相应位置,略摆放一会儿再粘帖,风干后更牢固。

  4、绘本中的蚂蚁和真正的蚂蚁身体结构有所不同,制作蚂蚁是由《蚂蚁和西瓜》绘本引出,孩子们对绘本中的蚂蚁印象比较深,所以就以绘本中蚂蚁的身体结构来进行添加画。

  环境创设:

  1、将制作好的西瓜和蚂蚁摆放在美工区的墙上,材料放在活动区中,激发幼儿再次制作的兴趣。

  2、可以在自然角养一些小蚂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家园合作: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带孩子一起来观察小蚂蚁的爬行和搬运东西的样子,也可以寻找一些蚂蚁的窝带孩子尽心观察。

2、中班主题蚂蚁和西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内容,感受故事活泼快乐的情趣。

  2、大胆猜想故事情节,积极参与讲述活动,能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仔细观察,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学PPT活动过程:

  一、甜蜜的意外1、《蚂蚁搬豆》导入:今天先送给小朋友一首好听的歌曲《蚂蚁搬豆》,仔细听歌曲中的小蚂蚁发现了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是一只怎样的小蚂蚁?

  2、第二份礼物是一本有趣的书,一起看。出示蚂蚁和大西瓜画面:看到了什么?一起欣赏绘本《蚂蚁和西瓜》。

  二、艰苦的奋斗。

  1、这是一块怎样的西瓜?小蚂蚁们看到这块西瓜后看起来怎么样?如果你是小蚂蚁。你最想怎么做?

  2、蚂蚁们一下子就吃饱了,可还剩那么多西瓜,怎么办呢?你猜蚂蚁队长在说什么?

  3、小蚂蚁是怎么搬西瓜的?他们用力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蚂蚁数量太少,力气又小,即使非常用劲也搬不动大西瓜。

  4、这么美味的西瓜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怎么办呢?队长急急忙忙是去干什么?跟你们猜想的一样吗?

  5、原来是回家搬救兵了,蚂蚁集体出动,这下应该能行了吧。

  6、出示许多蚂蚁一起搬及用棍子翘西瓜的图片:蚂蚁叫来了许多朋友,也用了工具,可是西瓜搬动了吗?

  小结:西瓜实在是太大了,看来光靠人多和工具想把整块西瓜搬走是行不通的了。

  7、那还有什么好办法呢?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蚂蚁们想想办法。(引导幼儿想出分工合作,把西瓜分块搬的办法)8、看,聪明的小蚂蚁和和你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它们是怎么分工的?想了什么办法搬运西瓜?

  9、它们把所有的西瓜都搬回了家,直到再也放不下。

  三、寓意的升华1、为什么一开始小蚂蚁搬不了西瓜,后来却成功了?

  2、小结:小小的蚂蚁通过努力终于搬走了大大的西瓜,我们小朋友也一样,只要肯努力、肯动脑筋,和朋友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四、有趣的西瓜皮1、肉都搬走了,还剩下西瓜皮有用吗?

  2、看看蚂蚁们是否和你们想的一样,它们又把西瓜皮做成了什么呢?

  3、出示滑梯图片:哈哈,这是蚂蚁的西瓜滑梯,真是太好玩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语言课,由于多次改动故事情节,因此,上课时,PPT细节上面有点小问题,故事画面,情节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时,有点紧张,因此,在有些语句方面,表现的不到位,未将本故事中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3、中班游戏小蚂蚁和西瓜皮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封面的观察,推测故事的主要人物,产生阅读图书的兴趣。

  2.通过观察蚂蚁的表情与身体姿势,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内容。

  3.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感受蚂蚁的智慧。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蚂蚁和西瓜的小书若干。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蚂蚁的表情与身体姿势,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向客人老师问好。

  2.今天范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提问:图上有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蚂蚁和西瓜)

  二、基本部分

  1 . 他们找到一块大西瓜,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呢?找到的是一块什么样的西瓜?(很开心,开心的都跳起来了,是一块红红的,大大的,有好多汁的西瓜)

  2 . (1)接下来他们会把这块大西瓜怎么样呢?(会吃掉它)

  (2)那你觉得这么大一块西瓜,小蚂蚁能吃得完吗?(不能)

  (3)那怎么办呢?(把它带回家)蚂蚁是怎么做的?(一只蚂蚁推,两只蚂蚁一起推,四只蚂蚁一起推)

  3 . 蚂蚁跑到城堡里去搬救兵!

  4 . 出示蚂蚁城堡图。提问:咦,蚂蚁城堡里的蚂蚁都在干什么呀?请幼儿仔细认真的观察一下,注意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说一说。

  5 . 小蚂蚁也到了,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喊的?(喂,我在草地上发现好东西啦)

  6 . 他们跑出去看到这么一块大西瓜,心情怎么样?他们应该如何搬回家呢?请你帮他想个好办法?(请幼儿和你身边的好朋友讨论下,帮助小蚂蚁想个好办法)

  7 . 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们是怎么做的?(一起推,用杠杆撬,)可是西瓜还是纹丝不动。(用铲子挖,用吊桶运)

  8 . 家里都装满了,可是西瓜还剩下很多,他们商量把剩下的吃完(吃的饱饱的,都躺在地上休息呢)

  9 . 图片都看完了,范老师将这些图片编成了一个故事,请你完整的欣赏。欣赏时,请你想想蚂蚁把西瓜皮做成了什么?

  三、结束部分

  范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故事书,请你两人合作看一本,边看边给你的好朋友说说这个故事。故事书要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往下翻,和你的同伴讲完,你可以讲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一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语言课,由于多次改动故事情节,因此,上课时,PPT细节上面有点小问题,故事画面,情节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时,有点紧张,因此,在有些语句方面,表现的不到位,未将本故事中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4、中班绘本:蚂蚁与西瓜

  幼儿园中班绘本:蚂蚁与西瓜

  温三幼凯祥园区 林思佳

  一、设计意图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在这绘本里,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

  2、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以及带有蚂蚁、西瓜、推、撬、挖等字卡。

  2、绘本相册图片、绘本《蚂蚁和西瓜》

  3、多媒体

  4、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歌曲《蚂蚁搬豆》导入,引出故事内容。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师:蚂蚁很聪明想出了好办法把豆豆搬走,我们来看看,今天蚂蚁又要搬什么了呢?(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要搬西瓜,(教师出示大西瓜和蚂蚁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集体体验蚂蚁在搬西瓜过程中滑稽可爱的动作。

  师:你看到什么?

  (2)图二,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细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图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图四,鼓励孩子放松大胆的表演动作,感受集体表演的乐趣。

  (通过动作表演,让孩子自主的进入角色和蚂蚁站一阵线,积极的投入以下环节的发展)

  (5)图六,进一步感知蚂蚁团结、爱动脑筋、勤劳的优点

  (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连接词: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表达蚂蚁劳动的场景)

  (6)图七图八图九,合理想象,理解故事情节发展

  师:蚂蚁把那些西瓜都搬到哪去呀?他们是怎么做的?

  3、留段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故事最后的结局,随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蚂蚁们舍不得把瓜皮扔了,那么最后他们会把这块西瓜皮抬到哪里去?要做什么呢?

  4、情感提升

  师: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蚂蚁?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音乐游戏结束,教师出示大西瓜

  师: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大西瓜,用力搬也搬不动……快来哦,帮我一起搬哟~~

  附:故事《蚂蚁和西瓜》

  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蚂蚁们发现一大块西瓜。“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几个蚂蚁一起使劲,一点不动。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还是一点不动。一个蚂蚁有了好注意,去请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来帮忙,大家一起推呀,撬呀,忙得满头大汗,但是西瓜还是闻风不动。爱动脑筋的小蚂蚁们没有放弃,它们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他们分工合作终于将西瓜一块一块搬运回家。最后大家还把瓜皮搬到海边当滑滑梯,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5、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蚂蚁和西瓜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能力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

  2.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经验准备:

  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

  材料准备:

  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

  截取绘本中典型的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

  1.观看图片,模仿蚂蚁形态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

  2.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

  教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

  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不同动态的蚂蚁就变出来了。

  ——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西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了孩子表现蚂蚁不同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蚂蚁。

  3.幼儿示范,添画蚂蚁动态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蚂蚁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谁能来帮助这只小蚂蚁,让它也能运西瓜?”

  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撕贴添画

  1.创设情境,大胆想象

  教师创设运西瓜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这些小蚂蚁看到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蚂蚁会和同伴怎么样合作搬运西瓜呢?”

  2.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选两块碎纸将蚂蚁身体贴好,注意要紧贴在一起,这样小蚂蚁的头和身体才会连接起来。

  ——从绘本中衍生出运西瓜的游戏情景,孩子笔下的小蚂蚁成为自己的代言,游戏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生动有趣的创作。

  四、展示欣赏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交流他人的创作。

  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共同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重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让幼儿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慢慢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在动作模仿中就习得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趣味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仿、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

6、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蚂蚁和大西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看看、听听、讲讲故事,体验“小”蚂蚁想办法搬“大”西瓜的快乐。

  2、大胆地表现故事中简单的语词和动作,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PPT、图片。

  重点难点:

  理解动词“趴”“啃”“捧”等。观察每只小蚂蚁用的不同动作,有“推”“踢”“背”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大小差异,激发阅读兴趣。

  1、师: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啊?

  2、师:大西瓜引来了一些小小的动物,会是谁呢?

  二、愿意大胆表现,感受情节有趣。

  1、蚂蚁怎样吃西瓜。

  (1)师:说了那么多小小的动物,请它出来吧。谁呀?来了几只小蚂蚁?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2)他们在干嘛?他们是怎么吃的?

  (3)坐在西瓜上的蚂蚁是怎么吃的?有一只小蚂蚁的打扮有些特别,哪只呀?小黑帽在干什么呢?

  (4)它说了什么?

  2、蚂蚁怎样搬西瓜。

  (1)第一个冲上来的是谁?用了一个什么动作呢?那这样吧,我来叫上我的一个朋友,看看我是怎么叫的。谁是我的好朋友?我用背在干什么?我的好朋友呢?

  (2)再请两个朋友,怎么说?

  (3)看来四个朋友不行,怎么办?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快一起来搬西瓜吧。

  (4)动了没有?是不是哪只小蚂蚁偷懒?为什么没人偷懒,都搬不动呢?所有的朋友都来了,为什么还是搬不动?

  3、搬不动怎么办?

  师: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到底怎么办呢?我也想了一个好办法,看看到底是什么好办法。

  4、西瓜皮有什么用?

  师:西瓜吃完了,剩下什么了?小蚂蚁扛着西瓜皮要干什么?西瓜皮除了可以做小蚂蚁的滑滑梯,还可以做什么呢?

  活动延伸:

  介绍绘本,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

  师:其实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些地方老师没有放出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蚂蚁和西瓜》。我有这本书,等会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好吗?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7、中班体育游戏蚂蚁蚂蚁排队走教案反思

  中班体育游戏:蚂蚁蚂蚁排队走设计意图:中班幼儿的动作发展已经到了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的阶段,他们具有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阶段的幼儿,身体技能快速发展,教师通过组织“蚂蚁蚂蚁排队走”这一体育游戏,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并可以让幼儿的反应能力达到训练,目的在于适应于幼儿发展规律、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教学重点:本活动重点关注于重点关注与幼儿平衡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发展,希望可以通过本游戏活动的开展,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并引导幼儿学会团队协作精神,感受到合作的力量。

  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熟悉游戏内容二、能力目标:

  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够控制身体,能够以平衡的字条保持蚂蚁的姿势,使得平衡能力得到训练。

  2.幼儿能在固定蚂蚁的姿势下,协作将食物运向终点,让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得到训练。

  3.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在听到指令后,和到达终点后就能够迅速的反应并开始进行游戏,让幼儿的反应能力得到训练。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的进行,让幼儿能够体会游戏的乐趣2.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意义所在,并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

  活动准备:揉成球状的报纸团、皮球、口哨、蚂蚁运食物的挂图一张、小蚂蚁面具若干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1、教师组织幼儿来到操场上,说:“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蚂蚁是怎么运食物的吗?”幼儿进行回答。教师接下来就引出,“今天啊,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小蚂蚁嘟嘟的故事哟!”并展开挂图,指出图上的小蚂蚁嘟嘟,并开始讲故事。

  故事“一天,小蚂蚁嘟嘟肚子饿了,就来了草地上找食物,它在草地上转来转去,还东嗅嗅、西嗅嗅,终于在草地上找到了一粒米饭。嘟嘟高兴极了,立马就向那粒白米饭,嘟嘟一边跑还一边想,今天有好吃的了!真是高兴。嘟嘟走进了才发现,这粒白米饭真是太大了,比自己大了好几倍呢!自己一定不能搬回家去,得请大家一起来帮我搬走。于是,聪明的嘟嘟就挥动着可爱的小触角向蚂蚁家族里面的传递员报道了,请大家一起来搬走这粒白米饭。不一会儿,嘟嘟的好朋友们就都来了,大家排好队,一起把这粒大大的白米饭搬了起来,运回了家里。晚餐的时候,大家都吃到了白米饭,还剩下一大块。嘟嘟也挺着吃得饱饱的肚子,安心的睡觉了。”

  在故事讲完后,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嘟嘟找到的那一粒白米饭对他来说太大了,那么他们是怎么搬回家的呢?”(幼儿回答)。

  幼儿回答之后,老师引出“你看小蚂蚁们一起合作,将嘟嘟一个人不能够搬走那一粒白米饭搬回了家,说明合作的力量真是很大的。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就叫做蚂蚁蚂蚁排队走!小朋友们都会变成可爱的小蚂蚁,一起排队把事物运回家哟!”

  二.游戏过程1、引出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前的准备活动,教师说“小朋友们,在玩游戏之前,我们就一起做一下准备运动吧!”说完后,教师一边唱“抖抖我的小手,动动小脚,扭扭我的脖子,转转我的脑袋”一边示范动作。

  在准备活动完毕后,教师说“为了待会我们玩游戏更加方便,现在请小朋友们站好了,老师要将小朋友们分为五个小组哟。”教师将幼儿分成五个小组,请组内的幼儿两人一组,进行蚂蚁扮演。教会幼儿蚂蚁的组合姿势为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二个幼儿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并请小朋友进行示范。

  2、交代游戏规则:

  教师引出:小蚂蚁们今天来到了草地上,发现了好多食物(将手指向已经摆好的事物(球状的报纸和皮球)),大家的肚子都已经饿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把食物运回家里。但是呢,小蚂蚁是爱护食物,他们都是非常有规则的。蚂蚁大王就悄悄的告诉老师,说“小蚂蚁们看见这么多事物,一定都很急切吧!但是为了让我们蚂蚁家族更加快乐和谐,我们不如来进行一个运食物比赛吧,但是要请小蚂蚁们在把事物搬回家的路上每次只能搬走一个食物,在奔跑的时候,小蚂蚁也要注意安全哟!”

  教师在说完之后,就告诉小朋友,一组小朋友中一共由三只小蚂蚁,第一组小蚂蚁到终点拿到食物之后,就回到起点,再请另一只小蚂蚁去拿食物,这样的方式循环进行,在规定时间内,拿到食物最多的小组,就为优胜小组。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要相互配合,不能摔跤和踩到别人,要是摔跤了,当时所运送的食物作废。游戏一共进行两轮,在第二轮的时候,小蚂蚁将会由三个小朋友来组成。而在第三轮的时候,教师要请小朋友走更长的路线,并保证食物不掉下来。

  3、进行游戏教师交代完游戏规则之后,请几位小朋友在其的指导下进行游戏示范,让幼儿能够在直观的示范中,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

  教师在示范完后,请小朋友站好,询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蚂蚁是怎么做的了吗?你们来摆一摆小蚂蚁好不好?”幼儿进行小蚂蚁动作摆放。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强化对小蚂蚁动作的记忆。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8、大班美术蚂蚁和西瓜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能力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

  2.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

  材料准备:

  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

  截取绘本中典型的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

  1.观看图片,模仿蚂蚁形态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

  2.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

  教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

  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不同动态的蚂蚁就变出来了。

  ——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西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了孩子表现蚂蚁不同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蚂蚁。

  3.幼儿示范,添画蚂蚁动态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蚂蚁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谁能来帮助这只小蚂蚁,让它也能运西瓜?”

  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撕贴添画

  1.创设情境,大胆想象

  教师创设运西瓜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这些小蚂蚁看到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蚂蚁会和同伴怎么样合作搬运西瓜呢?”

  2.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选两块碎纸将蚂蚁身体贴好,注意要紧贴在一起,这样小蚂蚁的头和身体才会连接起来。

  ——从绘本中衍生出运西瓜的游戏情景,孩子笔下的小蚂蚁成为自己的代言,游戏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生动有趣的创作。

  四、展示欣赏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交流他人的创作。

  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共同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重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让幼儿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慢慢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在动作模仿中就习得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趣味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仿、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

9、中班语言蚂蚁和西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看看、听听、讲讲故事,体验“小”蚂蚁想办法搬“大”西瓜的快乐。

  2、大胆地表现故事中简单的语词和动作,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故事PPT、图片。

  重点难点:

  理解动词“趴”“啃”“捧”等。观察每只小蚂蚁用的不同动作,有“推”“踢”“背”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大小差异,激发阅读兴趣。

  1、师: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啊?

  2、师:大西瓜引来了一些小小的动物,会是谁呢?

  二、愿意大胆表现,感受情节有趣。

  1、蚂蚁怎样吃西瓜。

  (1)师:说了那么多小小的动物,请它出来吧。(.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谁呀?来了几只小蚂蚁?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2)他们在干嘛?他们是怎么吃的?

  (3)坐在西瓜上的蚂蚁是怎么吃的?有一只小蚂蚁的打扮有些特别,哪只呀?小黑帽在干什么呢?

  (4)它说了什么?

  2、蚂蚁怎样搬西瓜。

  (1)第一个冲上来的是谁?用了一个什么动作呢?那这样吧,我来叫上我的一个朋友,看看我是怎么叫的。谁是我的好朋友?我用背在干什么?我的好朋友呢?

  (2)再请两个朋友,怎么说?

  (3)看来四个朋友不行,怎么办?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快一起来搬西瓜吧。

  (4)动了没有?是不是哪只小蚂蚁偷懒?为什么没人偷懒,都搬不动呢?所有的朋友都来了,为什么还是搬不动?

  3、搬不动怎么办?

  师: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到底怎么办呢?我也想了一个好办法,看看到底是什么好办法。

  4、西瓜皮有什么用?

  师:西瓜吃完了,剩下什么了?小蚂蚁扛着西瓜皮要干什么?西瓜皮除了可以做小蚂蚁的滑滑梯,还可以做什么呢?

  活动延伸:

  介绍绘本,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

  师:其实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些地方老师没有放出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蚂蚁和西瓜》。我有这本书,等会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好吗?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10、大班语言蚂蚁和西瓜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能力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

  2、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

  1、准备: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

  2、准备: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

  截取绘本中典型的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

  1、观看PPT课件,模仿蚂蚁形态

  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仿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

  ——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

  2、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

  教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

  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不同动态的蚂蚁就变出来了。

  ——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西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了孩子表现蚂蚁不同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蚂蚁。

  3、幼儿示范,添画蚂蚁动态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蚂蚁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

  “谁能来帮助这只小蚂蚁,让它也能运西瓜?”

  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撕贴添画

  1、创设情境,大胆想象

  教师创设运西瓜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这些小蚂蚁看到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蚂蚁会和同伴怎么样合作搬运西瓜呢?”

  2、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选两块碎纸将蚂蚁身体贴好,注意要紧贴在一起,这样小蚂蚁的头和身体才会连接起来。

  ——从绘本中衍生出运西瓜的游戏情景,孩子笔下的小蚂蚁成为自己的代言,游戏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生动有趣的创作。

  四、展示欣赏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交流他人的创作。

  教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验,共同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重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让幼儿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慢慢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在动作模仿中就习得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趣味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仿、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

11、大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于是,我们挖掘绘本中教育因素,结合语言、艺术领域开展相关的活动,本活动设计侧重于艺术领域的绘画活动,通过绘本的阅读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观察角色的动态、表情,以及背景,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蚂蚁与西瓜间所发生的故事展开绘画活动,运用线条符号添加,增加蚂蚁动态的表现,使画面更生动,形象。

  活动目标:

  1.回忆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主要情节及绘本中蚂蚁的各种表情和动作,感受绘本色彩简约、情趣生动的美。

  2.尝试用剪贴的方法制作西瓜,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3.体验用不同的绘画方式作画以及创意绘画带来的愉悦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还记得昨天看过《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为了把大西瓜搬回家,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最后,他们还把西瓜皮当成了一个西瓜大滑梯呢!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故事里哪只小蚂蚁的样子呢?

  (评析:《蚂蚁和西瓜》是一本幼儿喜欢的绘本,画面蚂蚁的形象生动,可爱,通过阅读幼儿熟悉蚂蚁的动态特征,以及西瓜被蚂蚁啃过后的样子,为幼儿作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作好了铺垫。)

  二、故事回忆,欣赏幻灯片。

  1. 师: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吧!

  2.集体阅读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蚂蚁们又热又渴,出门找水喝,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便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瞧,连小触角也来帮忙了,可还是推不动。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你们瞧,大家忙开了,有的用铲子铲,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绳子吊,有的用肩扛,有的两人抬……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大西瓜终于被顺利的搬回了家。

  (评析:通过欣赏幻灯片,集体再次回忆故事的情景,帮助幼儿加深对蚂蚁和西瓜的印象很有帮助,但在活动后发现此环节不宜时间过长,应有选择地看几个画面即可。)

  3. 师:可没想到啊,小蚂蚁把剩下的大西瓜皮当成了一个西瓜大滑梯。瞧!大家玩得多开心啊!

  三、动态形象 ,添画示范。

  这么有趣的故事,我都忍不住画下来了!我呀,最喜欢那几只发现了大西瓜的小蚂蚁,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小蚂蚁发现西瓜时多开心啊!

  (一)分析动态,添画肢体(单图一)

  1. 师:你能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很开心?

  (评析:幼儿能积极地将自己所观察到的蚂蚁动态用语言、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为绘画伏笔。)

  2. 师:我也来变只跳起来的小蚂蚁吧,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触角翘一翘,我的蚂蚁跳起来。(或变跑出来的小蚂蚁)

  (评析:教师边讲解边画蚂蚁相关动作姿态,这种借助于语言的提示,动作表演,及时绘画的方法,给了幼儿很新颖的示范,加深了幼儿对蚂蚁动态的印象。

  (二)观察表情,添画局部(单图二)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关键让幼儿仔细观察蚂蚁的不同表情,能为幼儿绘画蚂蚁的面部动态提供很好的帮助,在实际得学习活动中,发现此环节很重要。)

  1. 师:赶紧尝尝吧,小蚂蚁吃得多开心啊!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2.师:我们的小蚂蚁:张开大嘴巴,眼睛眯成线,伸出小舌头,趴下身子吃得欢。

  3.师:我们把好吃的大西瓜搬回家吧 !瞧,你觉得小蚂蚁能搬动大西瓜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观察线条符号添加的作用(单图三)

  1.师:我们发现,冒出小汗滴,两脚颤巍巍,蚂蚁用力推,嗨哟嗨哟嗨!

  2.师:如果我想让西瓜看起来更加好吃,可添加小汗滴(请幼儿尝试添加)

  3.小结:原来只要小手小脚弯一弯 ,眼睛嘴巴动一动,可爱的小蚂蚁就画出来了,如果再加上几滴小汗珠或几滴西瓜汁,或是几条波浪线,可爱的小蚂蚁就更加有趣了。

  (评析:在幼儿绘画之前提示幼儿观察画面的添加线条符号的作用,鼓励幼儿在绘画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蚂蚁的动态形象很生动。)

  四、示范西瓜做法。

  1. 师:如果还有一块西瓜,我们把这块西瓜放到草地上,一定又会引来一大群的蚂蚁!

  2. 师:那我们再来变块大西瓜吧,西瓜怎么变呢?看我的!(教师示范做法)如果你需要,可以把西瓜用剪刀修剪掉一些。

  3.师:现在就把大西瓜放到空地上吧!(放到作业纸上)

  (评析:在教学活动后发现,这个操作环节可以放在活动前期准备中,这样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绘画蚂蚁的不同姿态。)

  五、绘画创作。

  1. 师:今天又来了许多许多的小蚂蚁,看见了这快大西瓜,这些蚂蚁看到西瓜会有什么反应呢?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

  (评析:这句导入语很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给幼儿创造的空间,鼓励幼儿绘画出与画面不同的蚂蚁姿态。)

  2. 师:想不想也把它们画下来呢?想一想先做什么,再画什么?当你听到音乐开始播放,你的工作就开始,当听到音乐停止就请你放下你手中的笔,搬好椅子快快回到座位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编的故事。

  (评析:在绘画结束后,尝试编的故事,然后与同伴分享,可以让幼儿大胆地想象自己画面的内容,为介绍作品作准备。)

  六、评价。

  1.教师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注意评价幼儿作品中好的动态,表情和辅助线添加。

  师:你画的小蚂蚁在做什么呢?

  (评析:提供幼儿讲述自己作品的机会,重点说说蚂蚁的动态,)

  师:你最喜欢哪幅画?

  师:老师很喜欢这幅画里的小蚂蚁!它……(神态、表情)所以我最喜欢这幅小蚂蚁。

  (评析:教师从蚂蚁的神态、表情进行点评,如果在注意一下添加线条符号的作用就更好了。)

  师:我知道你们的故事一定还有更精彩的,那就回班后告诉更多的朋友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能保持情绪愉快、情感投入、思维活跃。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将蚂蚁和西瓜这两个在大小上有极大区别的两种东西会发生什么事情?蚂蚁会把西瓜怎么办?最后又会怎么办?这些个疑团一直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始终保持着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为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我还利用课件形式展开引导孩子想象、猜测蚂蚁会怎样把西瓜搬走?并来学学蚂蚁搬西瓜的动作,“一只蚂蚁的时候怎么搬?搬不动,怎么办?四只蚂蚁搬的动作时是怎么样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和孩子亲身的体验,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较好,了解了蚂蚁搬西瓜的全过程,感受到了故事有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目标基本达成,并且在我的提问,孩子们也学会观察图中细微细节,感受蚂蚁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乐趣。

12、中班语言活动蚂蚁和西瓜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一块西瓜在蚂蚁看来,多么的庞大,多么的诱人!为了把好吃的西瓜带回家,蚂蚁们集体出动……先把家里装满,再痛快地饱餐一顿,最后还在西瓜上玩滑梯。蚂蚁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也是在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们的象征,蚂蚁和孩子之间总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一群小蚂蚁、一块大西瓜,对比强烈,故事简单而有趣,这也是作者精心的构思所在。孩子们一定会沉浸在这种简单的快乐中,同时,也会被蚂蚁们的勤劳、乐天,聪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感染。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小蚂蚁搬西瓜的不同方法。

  2、感知同伴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大胆讲述小蚂蚁搬西瓜的各种不同的方法。

  活动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ppt,西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价值分析:以搬西瓜为线索导入故事内容,引发兴趣。

  1、夏天真热啊,吃西瓜一定能让我们很凉快,谁能搬的动这么大一筐的西瓜?

  2、有几只可爱的小蚂蚁也碰到了和我们一样的情况,一起来瞧瞧发生了什么呢?

  二、蚂蚁搬西瓜

  价值分析:理解故事内容,合理想象、大胆讲述帮助小蚂蚁搬西瓜的办法,知道合作力量大。

  1、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

  1)蚂蚁找到了一块这么大的西瓜心里面怎么样啊?(心情)

  2)它们吃饱了那剩下的西瓜怎么办呢?(分享)

  3)蚂蚁们成功了吗?这可怎么办呢?(合作)

  4)蚂蚁家族都来搬西瓜可惜都没有成功,它们讨论决定只搬走西瓜瓤,把西瓜皮留下,想一想怎么把西瓜瓤取下来?(验证)

  5)蚂蚁家族又犯愁了,取来这么多的西瓜瓤怎么搬回去呢?

  小结:蚂蚁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搬西瓜,真是人多力量大啊!

  三、合作力量大

  价值分析:亲身实践,进一步感知合作的力量大。

  1、讨论:你喜欢这些小蚂蚁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都喜欢这群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乐于分享的小蚂蚁。

  2、师幼一起搬西瓜。

  活动反思:

  本节语言课,由于多次改动故事情节,因此,上课时,PPT细节上面有点小问题,故事画面,情节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时,有点紧张,因此,在有些语句方面,表现的不到位,未将本故事中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13、中班绘本小猫的生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影子的明显特征猜动物。

  2、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猫过生日》课件。

  活动过程:

  1、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动物朋友,是谁呀?(小猫)我们一起和小猫打个招呼:“小猫,你好!”“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小猫特别高兴。猜猜看,小猫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幼儿回答)原来,今天是小猫的生日。

  2、小猫过生日了,我们一起去小猫家看看吧!仔细瞧,小猫都准备了些什么?(蛋糕、鱼、苹果、香蕉)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亮啊,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知道今天是小猫的几岁生日吗?(提示幼儿看蛋糕上的三支蜡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哦,点几支蜡烛就表示过几岁生日。过生日可真是件快乐的事,难怪小猫笑的嘴都合不拢啦。小猫说还要请好朋友一起来过生日呢。

  3、请你们小眼睛再仔细看看,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4、哎呀,怎么啦,小猫家发生什么事了?怎么突然变的黑黑的?(停电了)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怎么有两个圆溜溜闪光的东西?这是什么?(小猫的眼睛)是呀,黑暗中小猫的眼睛会更亮。朋友们马上就要来了,小猫可着急啦,你们能不能帮她想想办法?(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想办法)5、小猫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找来了什么?(一只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照呀照,屋子里亮了。我们来看一看小猫屋子里有些什么?(两双拖鞋,三条裙子,两条裤子,鞋柜和衣橱)小结:今天是小猫的生日,他邀请朋友来做客。突然,屋子里一片漆黑。呀,停电了。小猫拿来手电筒,照亮了屋子里的鞋柜和衣橱。

  6、“叮咚,叮咚!”喔,小猫的朋友来了,是谁呢?我觉得很奇怪,明明是个黑影子嘛,怎么会是小兔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兔的耳朵是什么样的?请你来做一做。像小兔吗?(小兔有长长的耳朵)小结:“叮咚!叮咚!”来的是谁呢?啊,原来是小兔。小兔会说什么呢?“小猫,祝你生日快乐!”小猫会对小兔说什么呢?“小兔,你好!请进!”

  7、“叮咚,叮咚!”又有谁来了?(小猴)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因为小猴的尾巴细细的,长长的,还有一点卷)。小猴说?小猫说?

  小结:“叮咚!叮咚!”来的是谁呢?啊,原来是小猴。“小猫,祝你生日快乐!”“小猴,你好!请进!”

  8、“叮咚,叮咚!”这位客人是谁呀?(小刺猬)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因为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我来演小猫,你们来演小刺猬。

  小结:“叮咚!叮咚!”这回又是谁呢?啊,原来是小刺猬。“小猫,祝你生日快乐!”“小刺猬,你好!请进!”

  9、“叮咚,叮咚!”哇,好多客人呢,有几个小动物?它们都是谁呢?

  小结:“叮咚!叮咚!”门口出现了好大的黑影。哇!又是谁来了呢?哈哈,原来是长颈鹿、梅花鹿和熊猫啊。

  10、正在这时,灯亮了。小猫家真热闹,好多朋友呢。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啊?大家在一起干什么呢?这么多小动物都在为小猫庆祝生日。小猫请大家一起吃蛋糕,她开心地说:“谢谢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我又要长大一岁了!”我们也来为小猫说一句祝福的话吧。(幼儿自由回答)是呀,过生日那天我们最快乐。当我们有了快乐,就要和亲人、朋友一起来分享快乐。

  我们一起来为小猫唱一首生日歌吧,祝福小猫生日快乐。

  今天,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猫的生日》。下次,我们再一起来表演。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影子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活动兴趣比较浓,注意力也相对比较集中,每次教师提出问题后他们能积极举手回答。在活动前我以为幼儿都能猜的出来,但实际上幼儿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有的把刺猬猜成了狐狸,因为他们觉得鼻子比较像,有的看到猴子尾巴猜成了猫、蛇等等,活动前我没想到幼儿会猜成其他动物,因此对于他们的回答我有点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对于幼儿猜不出来的动物我反复提醒之后还没猜出来,我就自己说了出来。整个活动我觉得自己还是缺少追问,当幼儿猜不出来的时候,我应该要给他们一些提示,然后继续让他们猜测,这样可以减少他们乱猜的现场,比如“长长脖子的会是谁呢?长长尾巴的是谁呢?等,同时我还可以将课件做成白板,这样幼儿猜不出的时候我可以用放大镜一点一点放大,这样幼儿的猜测兴趣会更浓。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觉得自己还需要考虑的更周全些,使活动能更加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14、小班语言大西瓜和小蚂蚁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乐意想想、说说。

  2.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趣。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小图书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西瓜和小蚂蚁画面---导入故事、引发兴趣重点提问:

  1.这是一片怎样的西瓜?

  2.谁可能会最早发现这片西瓜?

  小蚂蚁和大西瓜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大西瓜和小蚂蚁》的故事。

  二、看看、说说、想想-----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趣

  (一)四只蚂蚁吃西瓜重点提问:

  1.四只小蚂蚁看到这片大西瓜,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2.仔细看看,它们是怎么吃西瓜的?

  3.四只蚂蚁吃饱了吗?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已经吃饱了?

  4.西瓜还有这么多,浪费了又太可惜,那该怎么办?“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蚂蚁向德办法会和我们一样吗?我们一起看下去。

  (二)大家一起吃西瓜重点提问:

  1.四只小蚂蚁能搬动这片大西瓜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西瓜太大了,四只小蚂蚁是搬不动这片西瓜的,这可怎么办呀?

  小结:原来四只蚂蚁叫来了朋友们一起吃西瓜,许许多多蚂蚁们都来了,大家吃得多开心啊!一会儿,大西瓜全部吃完了,小蚂蚁们高兴地对四只蚂蚁说:“谢谢你们”!

  三、完整欣赏-----进一步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趣

  幼儿人手一份,自由说说故事。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15、中班语言公开课蚂蚁和西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一、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故事活泼快乐的情趣。

  二、能够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对绘本阅读感兴趣。

  三、知道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知道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四、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五、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蚂蚁与西瓜ppt、皮球、游戏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他是谁啊?(小蚂蚁)2、今天小蚂蚁遇到了一件好事情,你们猜猜她遇到了什么事?(幼儿自由想象)3、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边讲边看,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ppt1师:来看这张图片,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好事啊?(对,遇到了一块西瓜。)2、出示ppt2师:今天小蚂蚁在草地上遇到了一块西瓜,他们可高兴了,西瓜红红的、大大的,有好多好多的汁,看起来真诱人呀! 他们吃起来,西瓜真好吃,我们赶快把它搬回家吧。

  提问:如果你是小蚂蚁的话你会不会把它搬回家啊?(会)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3、出示ppt3师:嘿呦嘿呦,一只蚂蚁,两只蚂蚁,四只蚂蚁,他们推呀推,却怎么也推不动,都累得趴倒在地上。

  提问:就这四只蚂蚁他们能搬动这么大的西瓜吗?(不能)为什么不能?(突出小蚂蚁的"小"和大西瓜的"大"。)那搬不回去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帮他想一个办法吧?(幼儿自由想象。)我们来看看小蚂蚁想的办法。

  4、出示ppt4-12师:其中一只小蚂蚁说快把大家喊过来吧。他们让一只蚂蚁去蚂蚁城堡里搬救兵,这只蚂蚁大呼:"喂,我们在草地上发现好东西了。" 蚂蚁们来到这后看到这么大的一个西瓜太高兴了,他们高兴的说:"太棒了",开始一起搬起西瓜来。只听见他们的口号声"一二,嘿呦嘿呦"的声音,可是,怎么不动呀?西瓜太大了,他们还是抬不动,他们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用铲子,把西瓜一块一块的缠铲成小块,蚂蚁们再一起一块一块的运回家。这个办法好不好?(好)你看他们有的负责铲,有的负责把铲下来的西瓜块从西瓜上运下来,有的负责往家里运。他们分工合作。忙的可而热闹了!家里每个地方都放满了西瓜,太多了都快放不下了。

  讨论:1、小蚂蚁聪不聪明?(聪明)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困难解决了啊?(动脑筋,想办法。)我们也要学习小蚂蚁这样。

  2、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那四只蚂蚁搬不回家,而这么多蚂蚁把西瓜搬回家了呢?

  (西瓜对蚂蚁来说就像是一座大山,光靠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只有很多的蚂蚁一起合作,齐心协力,团结在一起力量才会更大,团结力量大。)小结:所以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要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和小朋友们要团结,团结力量才会更大。

  5、出示ppt13--15继续讲故事:他们决定把剩下的西瓜都吃了,他们的肚子已经涨的要爆炸了。最后还剩下一块西瓜皮,蚂蚁用剩下的西瓜皮做了一个西瓜滑梯。

  6、出示封面ppt那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蚂蚁与西瓜》。

  三、游戏《双人夹球走》。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的合作的游戏《双人夹球走》,这个游戏只有你们一起团结合作才能成功。

  附:故事《蚂蚁和西瓜》

  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蚂蚁们发现一大块西瓜。"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几个蚂蚁一起使劲,一点不动。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还是一点不动。一个蚂蚁有了好注意,去请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来帮忙,大家一起推呀,撬呀,忙得满头大汗,但是西瓜还是闻风不动。爱动脑筋的小蚂蚁们没有放弃,它们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他们分工合作终于将西瓜一块一块搬运回家。最后大家还把瓜皮搬到海边当滑滑梯,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教学反思:

  本节语言课,由于多次改动故事情节,因此,上课时,PPT细节上面有点小问题,故事画面,情节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时,有点紧张,因此,在有些语句方面,表现的不到位,未将本故事中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16、小班语言小蚂蚁和大西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看看、听听、讲讲故事,体验“小”蚂蚁想办法搬“大”西瓜的快乐。

  2、大胆地表现故事中简单的语词和动作,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故事PPT、图片。

  重点难点:

  理解动词“趴”“啃”“捧”等。观察每只小蚂蚁用的不同动作,有“推”“踢”“背”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大小差异,激发阅读兴趣。

  1、师: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啊?

  2、师:大西瓜引来了一些小小的动物,会是谁呢?

  二、愿意大胆表现,感受情节有趣。

  1、蚂蚁怎样吃西瓜。

  (1)师:说了那么多小小的动物,请它出来吧。谁呀?来了几只小蚂蚁?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2)他们在干嘛?他们是怎么吃的?

  (3)坐在西瓜上的蚂蚁是怎么吃的?有一只小蚂蚁的打扮有些特别,哪只呀?小黑帽在干什么呢?

  (4)它说了什么?

  2、蚂蚁怎样搬西瓜。

  (1)第一个冲上来的是谁?用了一个什么动作呢?那这样吧,我来叫上我的一个朋友,看看我是怎么叫的。谁是我的好朋友?我用背在干什么?我的好朋友呢?

  (2)再请两个朋友,怎么说?

  (3)看来四个朋友不行,怎么办?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快一起来搬西瓜吧。

  (4)动了没有?是不是哪只小蚂蚁偷懒?为什么没人偷懒,都搬不动呢?所有的朋友都来了,为什么还是搬不动?

  3、搬不动怎么办?

  师: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到底怎么办呢?我也想了一个好办法,看看到底是什么好办法。

  4、西瓜皮有什么用?

  师:西瓜吃完了,剩下什么了?小蚂蚁扛着西瓜皮要干什么?西瓜皮除了可以做小蚂蚁的滑滑梯,还可以做什么呢?

  活动延伸:

  介绍绘本,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

  师:其实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些地方老师没有放出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蚂蚁和西瓜》。我有这本书,等会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好吗?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17、中班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述并尝试用当大卫……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的句式来说一说。

  3、感受作品的幽默同时体验妈妈的爱。

  二、活动准备绘本书、PPT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T: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封面)。看,他来了。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大卫。

  2、揭示书名,感知故事(够鱼缸、妈妈生气图)T:瞧,这个大卫在干什么呢?他是踩在什么东西上去玩金鱼的?快看这鱼缸,里面的水已经怎么样了?猜猜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们觉得大卫这么做,可以吗?对的,你们肯定觉得这样太危险了,你看大卫的妈妈来了。妈妈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妈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引导幼儿边做表情边做动作)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呢?

  小结:是呀,妈妈看见大卫这么做很生气。为什么妈妈看见大卫在玩鱼缸里的金鱼的时候要大喊“不可以“呢?(提示幼儿妈妈在为大卫的安全考虑,师示范讲述“当大卫踮起脚尖玩金鱼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很巧,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大卫,不可以》。

  (够糖图)T:大卫刚刚才做了件调皮的事情,就一转眼的功夫,他又在干什么了?他想拿柜子上的什么东西?他站在什么上面去够罐子的?为什么他这么想够到这个红色的罐子,这个罐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引导幼儿集体学学大卫够东西的样子)你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站在这么高的椅子上去够那么高的橱柜里的东西,一不小心会发生什么事情?妈妈看见了,会怎么样呢?(师先示范讲述当大卫踮起脚尖去够糖罐子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泥巴图)T:没有成功的够到糖罐子,大卫又跑到外面去玩了,可是大卫回到家时,(出示泥巴图)调皮的大卫又变成什么样子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洗澡图)T:玩的这么脏,当然要洗个澡啦!大卫是怎么洗澡的?浴室就像变成了大卫的游乐场,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当大卫弄得浴室都是水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

  3、出示图片,自由讨论T:瞧,这个大卫又在做调皮的事情了,他做了哪些调皮的事情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当大卫……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光身图、敲锅图、吃东西图、超人图)T:这个大卫真是太调皮啦!每次都不听妈妈的话,这回又不知道跑到哪里调皮去了,请你猜一猜大卫现在在干什么呢?(玩食物图、挖鼻孔图、玩具图、棒球图)T:当大卫在屋子里玩棒球的时候,妈妈大声地告诉大卫“不可以”,可是,(点击声音)(出示面壁)哎呀,发生什么事情了?这次大卫真的闯祸了,瞧,现在的大卫在干什么?大卫闯了祸被妈妈罚坐在椅子上,他心里会这么样呢?

  T:从故事开头到现在,调皮的大卫一直在惹妈妈生气但是妈妈每次都原谅了他,你们觉得这次妈妈还会原谅大卫吗?

  拥抱图T:你看到了什么?妈妈一把搂着大卫说:“大卫乖,我爱你!”大卫听了妈妈的话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4、交流感受T:你们平时也被妈妈、老是批评过吗?

  小结:有时批评、提醒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因为妈妈、老师都想让你们都成为一个守规矩的孩子。只要你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妈妈、老师会更爱你们的

  5、结束T:大卫的故事就在这本书里,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有意思的故事。

  活动反思:

  《大卫,不可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故事情节贴近幼儿生活,画面形象生动,夸张的手法、幽默的风格足以抓住幼儿的眼球,无须老师多言便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整个活动中幼儿都保持着浓厚的阅读兴趣。

  优秀的故事绘本能带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幼儿自主阅读还是师幼集体观察图片、推测情节、阅读绘本,教师教师作为引导者,适当的引导、提问和鼓励给了幼儿开拓思维、大胆想象、自信表达的机会和空间,让幼儿了成为活动的主体,自主发现、阅读了整个绘本故事。整个活动中,幼儿不仅很好地的观察和理解画面细节和故事情节,积极踊跃、自信大胆的进行了语言表达,同时也在大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缩影,懂得了道理,体验了情感。活动最后“大卫,我爱你”环节中,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等环节,体验了妈妈因大卫做错事而生气的心情、大卫被妈妈批评的难过心情、大卫躺在妈妈怀里的甜蜜心、以及最后说“大卫乖,我爱你”时温柔的语气……都表明幼儿能很好地迁移情感与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领会绘本的情节,并对图片中大卫的行为进行的评述,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实现了自我教育。

  当然,在我的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活动中对幼儿的提问不顾深入,对幼儿恰当的回答我可以更好地点评引导,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更大的升华;对于词汇“垂头丧气”和“焦急”“摇摇晃晃”,“愤怒”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学习,最后环节可以设计模仿故事里妈妈拥抱大卫这一故事的精华画面,用一个温暖的拥抱联系起老师与幼儿之间爱的桥梁与纽带。一个简单的拥抱,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老师有时候对他们的严厉与批评也是源于对他们的爱。

18、小班语言活动大西瓜和小蚂蚁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乐意想想、说说。

  2.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和趣。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小图书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西瓜和小蚂蚁画面---导入股市、引发兴趣重点提问:

  1.这是一片怎样的西瓜?

  2.谁可能会最早发现这片西瓜?

  小蚂蚁和大西瓜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大西瓜和小蚂蚁》的故事。

  二、看看、说说、想想-----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与趣

  (一)四只蚂蚁吃西瓜重点提问:

  1.四只小蚂蚁看到这片大西瓜,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2.仔细看看,它们是怎么吃西瓜的?

  3.四只蚂蚁吃饱了吗?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已经吃饱了?

  4.西瓜还有这么多,浪费了又太可惜,那该怎么办?

  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蚂蚁向德办法会和我们一样吗?我们一起看下去。

  (二)大家一起吃西瓜重点提问:

  1.四只小蚂蚁能搬动这片大西瓜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西瓜太大了,四只小蚂蚁是搬不动这片西瓜的,这可怎么办呀?

  小结:原来四只蚂蚁叫来了朋友们一起吃西瓜,许许多多蚂蚁们都来了,大家吃得多开心啊!一会儿,大西瓜全部吃完了,小蚂蚁们高兴地对四只蚂蚁说:“谢谢你们”!

  三、完整欣赏-----进一步感受小蚂蚁吃大西瓜的情与趣

  幼儿人手一份,自由说说故事。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19、小班语言故事小蚂蚁和大西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乐意想象,体验“小”蚂蚁想办法搬“大”西瓜的快乐。

  2、大胆地表现故事中简单的语词和动作。

  活动准备:故事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大小差异,激发阅读兴趣观察西瓜画面,猜想引出蚂蚁

  二、愿意大胆表现,感受情节有趣。

  (一)蚂蚁怎样吃西瓜——看到这块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小蚂蚁们会怎么说呢?

  ——小蚂蚁们是怎么吃的啊!

  ——西瓜真是太好吃了!小蚂蚁说:“让我们把西瓜搬回去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蚂蚁怎样搬西瓜——我们一起看看小蚂蚁们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搬不动怎么办?

  ——还有什么别的搬西瓜的办法吗?

  (三)西瓜皮有什么用?

  ——瞧,西瓜都吃完了,只剩下了西瓜皮!看看蚂蚁们把它变成了什么?

  ——你们觉得小蚂蚁们还可以用西瓜皮干什么?

  三、延伸:介绍绘本,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蚂蚁和西瓜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我们以后再来看一看!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20、中班绘本阅读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 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⑴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反思:

  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正好是端午节上来的第一天,孩子们对粽子的热情尤存,它本是大班的一个故事教学内容,我把它改编过了,故事也重新改过了。我把目标定位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方面。在设计环节时,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其中有一个提问:吃了粽子肚子感觉饱饱的,(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饱饱的),为下面吃故事粽子,肚子里有了许多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部分故事欣赏环节中,我第一次的设计是让孩子第一遍就完整的欣赏故事,试教下来,能力强的孩子把整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全部都复述了出来,使问题的设置无法正常推进。于是,我想到把故事分成两段,第一段结束后,让孩子们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进行发散性思维,激活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第二次试教时效果很好)。这里我也有另外一个用意,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往往是坐的时间比较长,容易产生思维疲劳,在这里顿一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思维也能活跃起来。(拆粽子这个环节,也有相同的作用)

  最后,我把故事包在粽子里,强烈地构起孩子想看,想说的愿望。其中,解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解开,在遇到相同的故事时,孩子自然地说:‘我们的故事是一样的’,于是,我顺利地引到合作讲故事。  在故事的提供上,我准备了适合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故事,有两副画面的,三副画面的,最多是四副画面的。本来我在粽子上没写名字,后来考虑到,如果不写名字,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拿到四副画面的故事创编,那对他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孩子就会失去创编的兴趣。

  在最后一个环节,分享故事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集体教学活动,既要有目标的意识,有对教学活动期望效果的追求,更要关注过程的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有意义的经验;既要有精心的预设,使教学活动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给幼儿以生成的空间,并有效地回应幼儿大量不确定的生成问题。在回应孩子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非常不够的。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随着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孩子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想“说”的愿望,自然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21、中班数学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序数,根据序数把握事物的空间位置。

  2.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白板课件。

  2. 蜡笔、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欢迎各位来到魔法之城,这是谁呀?(魔法师)魔法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魔法师的本领可真多呀!今天有几位小魔法师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师,数数看有几位?(5位)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我们跟他一起数。

  (二)比较高矮进行排队。

  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魔法师,就要通过魔法考试,那谁是第一个来考试的呢?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从矮到高排的),请一名幼儿上前进行操作。

  (三)魔法考试。

  1. 教师:魔法考试开始了,那我们来听听大魔法师是怎么说的,听录音(请在最大书架上数第4栏里,找出柜子的钥匙。)

  2. 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些什么?教师:那从上数是什么意思呢?谁再来说一说(上数是从上往下数),原来上数就是从上往下数?(从上往下)那上数第七栏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那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真的是这个呢,钥匙在不在里面,我们来打开看一看,哇!上数第七栏里真的有一把钥匙呢,太棒了,我们给刚刚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声音。

  3. 教师:在这一轮比赛中有2位魔法师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找错了。

  4. 教师:那剩下的3位魔法师找到了钥匙通过了考试,我们来看看是哪3位魔法师呀?

  5. 3个魔法师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参加第二轮考试了,听听看第二轮会考他们什么呢?(小魔法师们,请在下数第六个抽屉里取出明信片)

  6. 教师:谁听清楚了,下数是什么意思(从下往上数)原来下数是从下往上数,下数第六个抽屉是哪一个呢?那谁来试一试,找一找。那这个抽屉到底能不能打开呢?哇,真的打开了诶,太棒了,我们给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乐)

  7. 教师:那几个魔法师通过了考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师了。他们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明信片上告诉我们要找什么,怎么数的?(动脑筋仔细想一想哦)谁看懂了?要我们找什么?怎么数?(你怎么看出是从左往右数的,哦,原来呀,箭头从左边往右边就表示左数。

  (四)幼儿操作。

  1. 现在到最关键的时刻了,进行最后一轮考试了。

  2. 教师:请你们帮这几位魔法师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请你将答案用蜡笔记录在操作单上。

  3.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讲评操作单,教师:真的是这件,这件衣服上藏着一个机关,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楼梯。

  5.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教师:看,我们的魔法师通过了考试,来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饼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结束活动。

  教师:魔法师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她出去玩,在出发前妈妈要小魔法师找出帽子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栏呢,等下次我们在一起学习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相关阅读
推荐
  • 创造后的美丽——中班绘本教学《小青虫的梦》反思

    《小青虫的梦》是来自冰波笔下的一个抒情类童话,故事中流动着一种清丽、优美的意境。当我刚拿到这本绘本时,我就被里面美丽的画面所吸引,我开始慢慢品味这个故事,体验故事给我们最初的感受,为我接下来的执教的活动做准备。 活动背景: 《小青虫的梦》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条丑小青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从当初偷偷躲在树上听歌到如今在音乐会中翩翩起舞。它告诉我们不应该用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都能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我开始琢磨着怎样使幼儿体会、感受这个故事中的意境和道理。进过一番思考,我决定从

  • ‘诙谐、有趣’的图画故事带来阅读的乐趣——早期阅读《对换节》

    案例背景: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诙谐并且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图画书。图画书以孩子和爸爸妈妈互换角色后所发生的一连串好玩的事情为线索展开。大班的孩子渴望快些长大,他们会经常在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体验爸爸妈妈的工作。在孩子们的眼里,爸爸妈妈的工作永远是有趣的、好玩的、让他们向往的。而不能想象如果自己真正的去做爸爸妈妈的工作,那又会发生怎样尴尬的事情。图画书《对换节》正是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孩子们通过阅读,真正了解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孩子们渴望长大的愿望,体验来自爸爸妈妈的爱! 案例分析: 一、导

  • 阅读故事《狐狸与乌鸦》反思

    前几天,和孩子们进行阅读活动,阅读故事《狐狸与乌鸦》。一开始,我让孩子们欣赏色彩鲜艳的故事书封面:丛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树,树旁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这一画面令孩子们的眼睛为之一亮。我说:看了这封面,你们想到什么呢?顿时,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开了它们面对面在说什么 呢?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经验,他们观察分析画面,想象一些故事情节,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理解远离了作品的愿意,最终也没说到故事的主题上来。在活动结束前,我让孩子们讲故事,每个

  • 有心设计,积极引导——《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绘本《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充满了戏剧性的情节和生动的画面,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小兔子的机智和勇敢:当一只狐狸在它后面张开大嘴的时候,它一点也不惊慌,伸出小小的脑袋,不急不忙地要跟狐狸互道晚安。在狐狸一次次张开大嘴后都有小兔子机智勇敢的好主意,从而让狐狸一次次掉进了聪明的陷阱里。 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执教老师的精心设计和积极引导,为我们惟妙惟肖地呈现出了故事中的一个个有趣的情节。活动采用了集体电子绘本阅读的方式展开,通过猜猜演演、听听找找、看看说说、游戏唱玩等方式为幼儿理解画面内容提供自主的空间,特

  • 《好饿的小蛇》课后评析

    上周听了青年教师小傅的展示课,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课堂上孩子们专注的学习、有趣的模仿,啊呜,咕嘟,真好吃、扭来扭去的形态活象一条条可爱的小蛇。使课堂更显生机,更显精彩。 绘本《好饿的小蛇》虽然内容简单但画面有趣。小蛇吃下东西后发出啊呜、咕嘟的情景很有趣味性,幼儿乐意模仿。另外小蛇出乎常理的好吃,以及吃什么肚子就象什么的滑稽搞笑画面,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傅老师充分抓住故事内容特点,运用自然的教态,夸张的表情和模仿动作更激起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使师生互动更加活跃,给听课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 首先:了解孩子,抓

  • 记录与思考:独自阅读绘本《小黄与小蓝》

    记录:LL在阅读区中选择了最近新投放的一本李欧李奥尼的经典绘本《小黄和小蓝》。他翻开第一页,观察了一会后自言自语道:怎么就只有几个黄颜色的东西呢?没劲!。随后,LL又匆匆地翻了两三页绘本,在看到小黄和小蓝相互抱一抱亲一亲后的变化,以及伤心地哭了的画面时,他开心地笑了起来,不停地说有意思。 之后,LL还向我借阅了这本绘本,想带回家与妈妈一起分享。 思考: 分析: 孩子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好玩儿的事情,虽然李欧李奥尼的经典绘本《小黄和小蓝》内容十分简单,但里面藏着许多好玩的事情。一开始比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LL对

  • 读绘本《忘了说我爱你》的收获

    生活中的骏骁就像书中的比利一样,无论妈妈喊他做什么,他总会有自己感兴趣没有做玩的事情,本来计划好的事情,被他搞得一团糟,我把烦恼告知了朋友, 她像我推荐了这本名叫《忘了说我爱你》的书。并且告诉我书里有最好的答案,我迫不及待的买回这本书,等我把他看完后,虽然没有我想要得到的条条框框的答案,但是在我的心里平静、温暖了许多------ 现实中可能有许多妈妈像我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可爱,让他去做的事情,能够迅速完美的做好,也希望在最后做妈妈能微笑着对顺利完成任务的孩子说:你完成的很好,你真棒!这样仿佛才是最美

  • 中班绘本《一寸虫》反思

    这是一节依托于绘本故事情景的科学活动。活动以绘本故事的线索展开,在帮助一寸虫测量的过程中,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如:运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物体长短的方法。从开始带结束或者说从起点到终点,一条接着一条,中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有重叠。这些关键的测量要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和PPT的示范传递给了孩子们,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们再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测量东风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了巩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集体教学活动之后,我发现班里孩子对一寸虫的兴致不减,我在区角里投放了大树、房子等图

  • 《桃树下的小白兔》活动反思

    《桃树下的小白兔》是一篇老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整个故事的发展来看,故事本身比较有想象力,(将桃花瓣想象制作成发夹、扇子、摇篮等)也给予孩子许多故事外的延伸想象。同时,故事中更多地体现了同伴之间的友好、分享,为此将这一点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活动的重点定在了学说句式如果我有桃花瓣,我要把它做成XX,送给XX,因为。 故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提问环节至关重要,提问必须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在第一次讲述前,我提问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既对幼儿听故事提出了任务,又帮助幼儿有重点地听;在第二遍时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