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常规培养教育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优化幼儿生活常规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优化幼儿生活常规

更新时间:2015-05-08 17:19:29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优化幼儿生活常规》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常规培养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大班幼儿经过两年的幼儿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制能力有所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所增强,有了自己的主见,也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大班是幼小衔接的最后一年,上小学后,幼儿需要自己管理自己:课间时自己主动上厕所,喝水,冷了热了自己增减衣物等,一切事情不再在幼儿园有老师的照顾,都需要自己管理自己了。所以,作为大班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为其顺利地从幼儿园迈向小学生活铺平道路。

  一、发挥小老师作用,体会管理自己和服务他人的乐趣

  在常规培养过程中,放手让幼儿自己相互督促检查,让幼儿轮流当一日活动不同环节中的小老师。小老师在幼儿的心目是权利的象征,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喜欢当小老师,可以管理别人。针对幼儿们的这个特点,我们可设立各个方面的小老师,如:可以负责检查小朋友们放碗时是否轻轻的、有顺序;负责检查小朋友们是否漱口、擦嘴,并将小毛巾放好;检查小朋友们摆椅子是否整齐,是否有推拉椅子的现象;负责看小朋友们是否接了一大杯水,提醒调皮没有喝水的小朋友及时喝水等等,还可以请这些小老师找出今天表现最棒的幼儿,担任明天的小老师。当然,在选拔小老师的活动中,幼儿既要检查别人的行为是否遵守规范,自己更要以身作则,常规意识和常规行为就会得到明显地提高。

  二、巧用评比机制,让幼儿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幼儿们升入大班后,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大增,所以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如果这个组里有一个小朋友不好,那么这一组都不会得到奖励。这样幼儿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监督本组的小朋友。如:谁吃饭的时候说话了,旁边的小朋友可以拉拉他的衣角,提醒他别说话了;餐后比比哪张桌子最干净等。

三、帮助幼儿树立自我管理、服务他人的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的意识,因为在一日生活中难免有一些小事情重复发生,针对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应该会做哪些事,哪些事不会做可以学,哪些事情和同伴互相合作可以完成(垫吸汗巾),小朋友遇到困难了怎么办等等,把问题交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思考,幼儿们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明白事理,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从而培养幼儿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强化锻炼,幼儿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等方面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作为老师还要不断的探索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用更易于幼儿愿意接纳与实施的方法去优化一日生活常规,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相关阅读
推荐
  • 与孩子成为朋友

    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可是我们班孩子却还是有点野。前几天,上了一堂亮相课,除了讲故事的时候孩子是安静的,其他环节总有人在那里沉浸于属于他的世界。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助。为什么想法设法地去规范孩子的行为,到头来却还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带着一点焦急,伴着一丝无奈,我不得不对自己这个月的行为好好的反思一下。 或许是因为害怕自己是新教师,害怕孩子们不理我,害怕孩子们不听话,所以我在刚开学的时候就对班里的孩子很严格。有的孩子很喜欢动,我就对他说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教室里面不能跑来跑去可是为什么要他坐自己位子上呢?我的本质

  • 小脚的朋友——小班拟人化教育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是越来越差,更不用说是小班的孩子了。最近我发现班中有几位孩子还不会穿鞋子,有的还把鞋子左右脚穿反,我也曾每天在出入区域和起床后一遍遍的纠正,但收效甚差。今天正好学了故事:小脚的朋友,我灵机一动,小脚和鞋子是好朋友,我何不试着对孩子们说,如果小脚找不到它的好朋友就会伤心,就会着凉的,所以一定要让小脚跟它的好朋友在一起,这样它们才会开心。 中午起床后,我又发现孩子们当中有几个坐着不穿鞋了,于是我就说哎呀,老师发现有很多宝宝的鞋子都在说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了!你们看见没有?快把小

  • 抓好幼儿常规教育的妙招

    幼儿常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正确执行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教育。良好的常规教育,不仅能保证一日活动的正常进行,也是让家长放心,让家长满意的基本条件。那如何抓好一日常规呢? 1、班内三位教师松、紧的步调一致。一个班级有三位教师带班,三位教师一定要步调一致,如果你今天带班紧一些,明天她带班松一些,那么常规就容易不好。幼儿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他律就是儿童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

  • 班级常规培养需注意的问题

    常规培养是老师们工作的重点,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所以班级常规也有所不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经历,我认为在常规培养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共同配合,要求一致:三位教师应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常规管理办法,然后三个人一起来维护执行,让孩子们形成习惯,不要有空子可钻。最忌讳这位老师严,那位教师松,好不容易有点成效了,那位老师一带班,孩子又松散起来。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根据不同的老师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2.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常规培养是一件辛苦又繁琐的事情,一旦确定方案,就要坚持不懈,

  • 小细节挖掘大内涵

    砰!远处传来了气球爆裂的声音,紧接着是浩浩 呜呜的哭声,任凭我怎样的劝解,浩浩的眼泪还是像断了线的珍珠,午睡的时候,浩浩仍旧捧着他的气球碎片,蒙着头的被子里清楚的传来了浩浩伤心的哭声,带着泪痕,浩浩睡着了,于是我将一个橘黄色气球放在了他的枕边,等他醒来时,一定会以为魔术师来了,那是多么梦幻的时刻

  • 坚持一致的教育目标,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寿光市侯镇春晖幼儿园 张桂霞 坚持一致的教育目标,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配合一致,尚若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子的心理。为此,在实践中,我首先召开班会和家长会,教师、家长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制定计划,统一要求,明确职责。其次,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这样会因为幼儿可塑性大,白控能力差的特点而使他们形成不良的习惯。为此,教师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要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活动中,为了培养大班幼儿很好地保管自

  • 让幼儿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常规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分散精力去维持各种环节活动的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良好的常规是靠幼儿遵守而得以实现的,其中可分为幼儿被迫遵守与自愿遵守两种情况。后者来自幼儿主动、积极的反应,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开线,在小班常规培养中,教师尤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1、把被动行为转化为自愿行为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愿意参

  • 倾听能力的培养(改变任意插嘴现象)

    孩子们到了大班了,思维变得更活跃了,因此会出现这类的情况:一、老师刚提问完孩子们就不管不顾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二、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等别人有没有说完,就打断别人的发言,把自己要说的抢着说完。所以,在一节活动中,我经常要为孩子们任意插嘴而中断活动维持秩序。 我也尝试过和孩子们说服教育但是往往收效不大。我思索着可能孩子们的常规并不只是通过说服教育就能达到效果。我总结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榜样作用。把班中几个倾听能力强的孩子作为榜样,经常让大家向他们学习。关注几个喜欢插嘴的孩子,提醒他们遵守

  • 如何培养幼儿的常规要求

    我们班有不少的孩子,速度真的很慢,感觉他的脑袋里根本就没有紧迫感。我们走了,或者别的小朋友在玩了,他还是气定神闲的坐着或者聊着特别突出的就是那么两三个小朋友,我们吃好餐点就是区域活动,他们就会坐在位置上,慢吞吞的吃着。有一次,我们没有管他们,结果吃了一个小时都没有吃完。我走过去说,别的小朋友都在玩了,都可以很快地吃好,你为什么就不快点吃呀?吃不完也不跟老师说呢?如果你吃的慢,你就玩的时间也变少了。老师还需要桌子,你一直占着,都不能摆椅子了。下次快一点行不行?他点了点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走出教室和回教室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