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分析 >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失败地区角活动:适用的并不都合适

失败地区角活动:适用的并不都合适

更新时间:2015-04-03 10:14:38

《失败地区角活动:适用的并不都合适》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实录:  主题“我们的祖国真大”使小朋友对自己的祖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说道首都天安门,让小朋友好向往,对天安门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崇敬、向往的心理需求,我们积极利用幼儿操作包中的内容,在区角活动中添置了彩米粘贴天安门的活动。活动前为孩子们准备了红、黄、蓝、绿等好多彩米,并通过示范制作了一幅天安门的彩米画,同时又向孩子们介绍了粘贴的方法。孩子们你争我抢、兴高采烈的参加活动,而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并没能完成、一次、两次------最终还是没有成功的。慢慢地孩子们开始没兴趣了,区角内的幼儿越来越少,寥寥无几,有的也只是对彩米感本身兴趣,随意撒几粒米玩玩。原本开设区角活动地初衷并没能很好地实现,从原先你争我抢到现在无人问津地场面,真令人感慨不已。
反思:
    从这次失败地区角活动中让我清晰地意识到“适用的并不都适合”,一切还应从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考虑到孩子现有的经验和水平及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程度,在挑选教学内容、教材时不能因为这些内容是符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就拿来主义,认为就能让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可以选用,而应多思考,要有分析、有区分的选择,要看到要达到这一层次的目标其前期准备是否充分,特别是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技能技巧是否相符合,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才能选用。为此,在粘贴天安门前,我们应该先在区角活动中提供让孩子粘贴单一的、大面积的图案,让他们对粘贴活动有技能方面的操练,在能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该技能的基础上再来粘贴天安门。因为在粘贴天安门时有许多区域、有的部位十分的小,如要粘贴好城楼上的红旗就十分不易。相信通过有目的地前期准备、有一定的技能支撑,粘贴天安门的活动就能获得成功。
所以,我还是认为“适用的并不都合适”,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好分析,真正做到三思而后行。
相关阅读
推荐
  • 分享阅读活动《饥饿的狐狸》反思

    高玉玲 进行分享阅读活动《饥饿的狐狸》时,我一边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一边对下一个情节进行提问,让 孩子 们想象,进行到最后一个情节,创编故事结尾时,孩子们有的说:狐狸逃跑了,有的说:打死他了,还有的小朋友说:它哭了。当时我只是觉得它哭了更适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当我再次连起来给小朋友讲完一遍故事时,张国立小朋友问:老师,她妈妈呢?我灵机一动说:小狐狸长大了,要靠自己生活了 , 它应当靠自己去寻找一些吃的,不能偷农夫家的鸡,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张国力点了点头。在我们大人的生活经验中,狐狸就应该被打死,被赶跑,

  • 让活动准备也融入幼儿课堂教学

    美术《小鸡吃米》是让小朋友 学习 用棉签蘸颜料点米,从而锻炼手指精细动作,也体验不同材料开展美术活动的乐趣。按照以往,一般就是因题示范操作讲解的步骤,但总发现小朋友在类似的活动中,对胶水、皱纸等老师准备的材料相当感兴趣,于是,我思考着何不把活动的准备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呢? 用鸡妈妈没米给小鸡过生日,怎么办?的故事画题引起情感上的参与欲望,达成我们一起来华米的共识后,我出示了示范用的棉签,让他们看看、认认,说说它的名字、你用过棉签吗?然后是颜料的名称;接下来是小朋友操作所需的盘子数量,点一点,数一数,一共

  • 教的活,学的活——主题活动《我会自己睡小床》反思

    今天我们的主题活动是《我会自己睡小床》,目的是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晚上睡觉的规则,知道长大了要学会独自睡觉,愿意尝试一个人睡觉,并能通过想象创造把自己的小床打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感受在小床上睡觉的乐趣。 我先出示了手偶小猫,然后以小猫的口吻讲述了故事,让 宝宝 们体验故事中丁丁独自睡觉的乐趣,知道长大了我们要自己睡小床。孩子们也一起分享讲述了自己在家是怎么睡觉的,并一起表演了睡觉前的过程(先脱鞋子再脱衣服裤子折好衣裤钻进被窝盖好棉被闭上眼睛睡香香觉)。我们发现爱心乐园的小床好伤心啊,它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漂亮。

  • 托班生活角案例分析:实践中锻炼

    今天,在生活角组织孩子进行穿鞋子的活动,教师出示两双鞋样,并问:两双鞋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观察后说一双高兴,一双不高兴。 教师接着说:为什么一双鞋高兴,一双鞋不高兴呢? 在老师的引导幼儿发现一双鞋穿对了,小鞋高兴;一双鞋穿反了,小鞋不高兴。 我们听一听小鞋朋友是怎么说的。然后边演示边引导幼儿听儿歌《小鞋朋友》(两只小鞋,一对朋友。穿错生气,噘嘴歪头。穿对微笑,点头拉手),使幼儿明确判断小鞋穿得对不对的办法是看看两只小鞋是点头还是歪头。接下来就是 孩子 自己穿鞋,进行实践活动,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发现个别原来

  • 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学习——谁的主意好

    活动背景: 案例分析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教育分析能力的老师,她的教学设计严谨,提问开放、有效,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体现了良好的教育机智。而我们中班年级组有两位老教师,其它都是6年以下教龄的年轻教师和一名新近教师,且三个班有三位实习生在实践,我们的 教育 经验不丰富,应对教育教学中突如其来的现象的能力较弱,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我选择了案例分析作为切入口,来提高教师的随机处理能力,从理论入手指导实践前行。每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教育困惑,今天我们坐在一起,运用集体的智慧探讨

  • 科学领域活动《站立的蛋宝宝》活动反思

    本次进行的活动是科学领域活动《想站立的蛋宝宝》,现对活动环节及活动效果进行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一直充满兴趣,很积极的参与探索活动。导入环节中请幼儿做律动《学做解放军》,引起 幼儿 活动兴趣。展开环节老师让孩子们将自己手中的蛋宝宝站立起来,幼儿自主探索,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瓶盖、沙盘、沙包)进行操作。操作的结果发现,桌子上的物品都可以让蛋宝宝站立起来。自由探索过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操作的结果一一展示出来,孩子们知道借助物体可以将鸡蛋立起来。随后老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鸡蛋站立起来,孩子

  • 金点子:“老师,我再也不会迟到了了!”

    稻田镇曙光第三幼儿园 杨美萍、何孝娟 一、 问题的提出:浚凯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孩子,他上课不认真学习,总是低着头做小动作,碰碰小朋友的书包,抠抠自己的指甲盖,问问理由还不少。最让我烦心的是经常撒谎,天天上课迟到,他爷爷多次来找我说:杨老师,你给想个好办法吧,让他早上按时起床来上学,我们简直拿他没办法了!为此我也没少批评他,可是效果不佳。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为了彻底帮助他改正缺点,我首先调查了他的家里情况。这一调查,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的父母经常吵架,爸爸在外干活,妈妈也经常不回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

  • 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尝试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绚丽多彩的阳光照耀在美丽的校园里,我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地游戏着。孩子们拿好小推车,神气地站在起跑线上,随着我的一声开始,孩子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我为他们的成功欢呼着。正当孩子们满怀信心地准备第二轮比赛时,一旁调研的周老师提议:你们谁想和姜老师比赛?我想、我来比、姜老师我跟你比孩子们一下子像开锅的蚂蚁一样热闹起来,个个都想一显身手。我内心一片疑惑:周老师想干什么呀?小拖车这么矮,估计我不是孩子的对手啊!于是我怀着狐疑的心情加入到孩子们比赛的队伍中,排列到起跑线上。 周老师:

  • 关于应对幼儿不断换区角的策略文章

    观察内容:为什么她总是换区角? 观察背景: 满满是个内向的孩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她是个不太积极主动的孩子,初了对美术活动有兴趣之外,其他的活动都不能激发她足够的热情。而且她有个十分头痛的问题,就是喜欢不断地换区角活动。 评价: 观察她是否对材料不感兴趣?了解她的兴趣,投放能激发她主动学习,觉得有趣好玩有趣的材料。那么就在区域中投放适合欣欣玩中学的材料,减少她的压力,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观察记录: 满满早晨来了以后,先进了棋类区,摸摸看看,可是因为早晨她来得比较早,这个区域里,只有她一个,所以她选择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