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资料 > 幼儿园课程教材分析
课题大家谈,思维大碰撞,交流共成长——个人专项课题讨论记录

课题大家谈,思维大碰撞,交流共成长——个人专项课题讨论记录

更新时间:2014-07-20 21:35:13

《课题大家谈,思维大碰撞,交流共成长——个人专项课题讨论记录》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课程教材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平湖市个人专项课题第二小组讨论记录

2010、3、9

星期二的中午,我们个人专项课题的负责人大聚会,参加了平湖市个人课题的第一次群聊活动。我们第二组的成员们纷纷亮出自己的个人课题,向同伴抛出自己的困惑。大家纷纷献计献策,研讨氛围热烈。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了我的课题《中班阅读活动中课堂即时性评价的实践》。我对它的界定是以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以阅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探讨课堂即时性评价的有效策略。课堂即时性评价我个人认为应该从无声与有声两方面入手,有声主要指教师的课堂回应策略,无声指教师的肢体语言等。目前,我主要对课堂的回应关注较多。

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课题鉴定,即大家从我的课题题目中觉得“什么是课堂即时性评价?”“什么是中班阅读活动中的课堂即时性评价?”,还有你觉得实施这个课题有什么好的策略

同伴们积极参与了讨论,杨老师觉得课堂即时性评价,与教师本身的修养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我们知道要用教师的“真心”,吸引幼儿;用“细心”,鼓励幼儿;用“慧心”,引领幼儿。但是,如何通过课题实践,我们能获得一些有效的即时性评价策略呢?苏老师觉得教师的语言功底很重要,其中包含着执教者的幽默与诙谐。时老师说评价要引起幼儿思考等等。

苏老师的课题《“抛球”与“接球”—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就是关于回应的。于是我们就顺着讨论说到了回应。苏老师先向我们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她的课题。(具体如下)一、“接球”:教师要作出有效回应,首先要接好幼儿抛来的“球”,要充分地用耳、用眼、用心去发现并捕捉住各式各样的“球”。

1、倾听,以接好幼儿说出来的“球”;

2、观察,以接好幼儿做出来的“球”;

3、会意,以接好幼儿想出来的“球”。

二、“抛球”:教师对接到的球,迅速进行信息解析,做出价值判断,予以定格,然后选用恰当的方式,将用恰当方式包装了的“球”抛回给学生。

1、用“问题”包装的“球”。

问题有设问、追问、反问等“三问”。如小班执教过的绘本《我爸爸》,教学中孩子们对于爸爸变成马不是马上就能感知到的,对于孩子的回答需要追问:这就是马吗?孩子们说是“马爸爸”,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爸爸常穿着的衣服,为什么把爸爸比作马,爸爸什么象马一样?在孩子们困惑时,也要提醒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桌面上堆成小山的食物,这时孩子们就很快就理解了画面所表达的意思“爸爸吃得象马一样多”。在这张画面中孩子们学会了将图与文章结合的技巧,在后面的几张图片中,就会观察、讲述了。

2、用“激励”包装的“球”。

激励回应有“口头语激励”、“体态语激励”、“小伙伴激励”等三种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回答教师要加于评价,重复孩子的话是不够的,要评价出他的优点“你看得真仔细”“画面上没有的你都想到了,真棒!”……对于胆怯的孩子更该加以鼓励,如实幼全惠丹老师执教的绘本《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活动中就做得特别好,记得孩子游戏的环节,参加游戏的孩子在她的“口头语的激烈”下,声音越来越响,还加上了动作,每一次都有突破。她的问题是: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将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反应,思考面对幼儿的各种反应,自己应如何回应才会更积极有效。当你不能很好的回应幼儿的问题时,采取什么行动?(时老师建议试试把问题抛向全体幼儿)可是,回应有多种答案,重要的时体现价值在哪里?怎样的回应策略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我觉得就像上次听上海名师张红的课,她说回应可以围绕一个目标进行回应。当时举了韩国筷子的例子。小孩说:这是韩国筷子。张老师回应到了筷子的材质上。而没有回应到爱国上。问题是,怎么做,能让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能总结一些窍门。如祝老师说的“加后缀的方法”。

苏老师还让大家学习了她预设的9大策略。(具体如下:)

观察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欣赏和观察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即时信息,捕捉孩子千变万化的活动过程和教育契机,体现教学活动的真正价值。

追问策略--无论教师得到的答案看起来是对是错,都不要忘了追问:“是吗?”“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别的解释吗?”……追问使问题清晰和有层次、有条理,追问使学生养成追根究底的意识,也便于清理自己的思路,追问也使学生暴露自己的一知半解和随声附和,总之一句话,追问使学生思维更加积极化。

补充策略--补充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如当教师把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让孩子自由交流以后,会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幼儿不理解或误解、讨论离题或停于表浅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个别的,指导一下即可;也可能是带共性的,就必须及时补充信息、补充说明、增加指导性提示等等。还有很多的问题在教师提出后,幼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补充,以一些解释性的小问题来进行补充和帮助,让幼儿能顺利的寻找到答案,能顺利的跟进教师的步伐。深化策略--判断幼儿的问题有价值时,教师采取强化、鼓励的策略,并灵活调整原有计划,追随幼儿思维,求得意外收获。亦可设置悬念,以引发幼儿对此问题更大的关注。可引导幼儿自主收集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

迁移策略--判断幼儿的问题有潜在价值时,教师应进行点拨,引向显性价值方向。

嫁接策略--把幼儿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链接,形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商议策略--幼儿的问题激起争议时,教师从尊重幼儿意愿出发,采用师生、生生共同商议的策略。

留疑策略--对幼儿的问题教师无法判断作出取舍时,可坦诚相告,建议师生共同对疑难问题探究解答。

重组提升策略--重组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更大挑战,它意味着教师通过课堂资源的激活、发现、采集、分析判断和回应,意识到原先的教学设计方案已不适应幼儿的实际状况,需要及时调整甚至重建教学活动过程。

她说还不知道这些策略能否适用?

我们的感觉是策略好多,你能熟练运用这些策略吗?在课堂上不能手拿本子实施吧?建议这些策略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同时最好有具体的运用操作方法。我们还针对其中的“追问”策略进行了探讨。追问什么时候该刹车?点到哪里为止?有的老师说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当孩子们兴趣很足的时候怎么刹车。当孩子跑题的时候怎么办?这个度真的很难把握。

通过以上对两个阅读课题的讨论,我们觉得还是很迷茫。就像章老师说的,我们所做的教学小课题,无非是在实践操作——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然后再实践——再反思……这样周而复试始,直至获得教为理想的有效课堂。

那么,如何让课题的操作策略实在、实用,能真正促进我们自身的提高,我们还有很多的困惑。
相关阅读
推荐
  • 大班教学反思:老师,我当小老师

    王吉辉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小明星,也是我们班上比较能干的孩子,他聪明有灵性,活泼可爱。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他都能明白老师要干什么,因此我们老师都喜欢请他帮忙做点事。比如:拿东西,到别班找人或是做老师之间的传话等等。所以我经常请他当小老师,有时负责在游戏活动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做游戏,在休息时间负责整顿纪律。其他的小朋友可是都羡慕得很,经常有人在叫:老师请我吧!老师请我吧!于是今天我决定给小朋友们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是午饭后散步的时间,我让小朋友们排好队,王吉辉和好几个小朋友都争着要站在前面,我照例请出王吉辉

  • 听大班社会活动《感恩的心》有感

    幼儿园的第二轮纸趣研讨活动再掀高潮,今天十分有幸地聆听了大班吴老师的社会活动《感恩的心》。 一、活动层层深入,在倾听、讲述、制作表达中让孩子们萌生感恩之情。 在活动的第一环节吴老师运用孩子们喜欢又通俗的故事《口渴的蚂蚁》引出活动的主题,让孩子们在倾听故事,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中知道小蚂蚁为报答小姑娘的滴水之助,而产生的感恩之情。第二个环节中让孩子们讲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对自己的付出,让孩子们在回忆、表述中感受父母的关受、老师的关心。从而进一步清晰知道在自己的成长中有这么多的人在为自己付出,

  • 有趣的昆虫世界主题:走进小蚂蚁

    这个星期我与孩子们一起走进有趣的昆虫世界,在这个主题实施的前几天,我特地将主题内容告之了班级内的家长,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所以我们班的孩子就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找了很多的昆虫图片并带到了幼儿园,我们的这些工作为主题的展开也作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主题以蚂蚁为切入点,带领孩子进入了神秘又有趣的昆虫世界。 在《香蕉宫殿》中孩子们为小蚂蚁制作了漂亮的房子,有花篮房子,有高楼屋,有火箭船~~我佩服孩子们的想像能力动手能力,给他们一张纸,一个盒子做出了好看的房子,相信小蚂蚁们也会喜欢孩子们为它们做的家。 第二个活

  • “教学目标设计与达成的有效性”学习与反思

    今天,有幸赴桐乡参加了嘉兴市教育学会实验学校(园)分会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教学目标设计与达成的有效性,主办方在上午为我们呈现了三个教学活动,下午在三位执教老师进行简单说课后,由嘉兴市第一幼儿园的陈琼园长作了一个题为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与达成的有效性的观点报告,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我们边学习边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日后在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和达成方面,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提高,受益良多。下面将自己对今天的活动作一些简单介绍与反思,与大家共同学习。 第一个活动是由桐乡实验幼儿园陈炳玉老师执教的中班绘本

  • “预设”与“生成”的相互渗透——读《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解读》后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教师学习了《学前教育课程指南》。通过认真细致的阅读、同事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使我明白了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幼儿教育更是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转折期。我也渐渐将书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课程指南》指出: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而预设与生成的能力,又是实施新教材所必须的专业能力,是我们老师必须拥有的能力。教师预设主要是指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教育活动,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幼儿

  • 教学活动《五彩雪花》课后感想反思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准备,新教师交流课终于结束了。通过选材,确定材料,修改材料,再试教定稿,最后的上课,里面有很多老师的帮助。这里先要特别要谢谢时老师和我的师傅张老师,还有上课给我很多帮助的王老师沈阿姨及所有老师。可能自己是属于那种犹豫不决的人,所以在选材上也花了很多时间,查找资料,备用材料,然后在结合自己班的问题情况和自己的能力进行思考,最后确定为美术活动《五彩雪花》。之所以选这个材料的原因有三:一是现在正好是冬天,符合季节性教学;二是上次我在刷画活动《隐身动物》时由于颜料的问题没有上成功,所以想再次进行尝

  • 在研讨中提升,在互动中成长——大班早期阅读《跟进式》研讨的活

    活动目标: 1、为了培养青年的教学水平,探讨早期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2、探讨选择教材的有效性,讨论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策略。 3、讨论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参加人员:大班教研组16位老师 第一阶段:教材的选择和解读 根据执教老师姜老师的精心选择,老师们的共同讨论,根据大班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喜爱感,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选择了东方娃娃的小老鼠和大老虎,幼儿都知道,老虎是强者,老鼠是弱者,这其中二者的矛盾冲突便呈现了,书中通过人物中的对话,充分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结局又出人意料,用一个比较完

  • 吸纳教研新模式,调整形式有新招

    为了能保证教师享受尽可能多的休息日,本学期开始,幼儿园对各教研组和教研活动时间作了全新的调整,于是每周五下午便成了教研组活动的正常时间,这不,昨天下午大班组根据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又开展了一次研讨活动。 下午便收到了组长的短信,说今天的教研组活动形式为同课跟进,活动流程为:观摩一青年教师的大班科学活动,而后各组员就观摩后的感受,要求各组员用三个词来表达,并结合课堂效果进行阐述。接到短信颇感意外,因为每次的教研组活动组长除了预告活动内容、主持人和活动需要查阅的资料以外,活动形式基本类似,于是大家都带着好奇和新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