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3-6岁学前期成长发育
孩子为何喜欢缠住你

孩子为何喜欢缠住你

更新时间:2014-07-21 16:06:39

《孩子为何喜欢缠住你》可能是您在寻找3-6岁学前期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问题: 
  1.这种过分依恋母亲的情况是否正常? 
  2.婴儿这种分离性焦虑的心态如何缓解为好? 
  我们的思考和建议: 
  1.据英国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毕研究后认为:婴儿对母亲的早期依恋和亲热,正是婴儿心理健康的表现。他在《母亲照看与心理健康》一文中写道:“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儿和年幼儿童应该与母亲建立一种温馨、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和年幼儿童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另一位美国心理专家埃里克森也认为:早期婴儿在和母亲共处中,用嘴吮妈妈的乳汁,不仅获得生理需要的满足,而且也获得爱的感受,会感到特别的温暖和满足,他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心理上的信赖感。因此,母亲对宝宝愈亲近、关怀备注,宝宝对她的归属感和信赖感也就越强烈。一位自信又慈爱的母亲,在怀抱婴儿时的手势往往是柔软、轻松、自然而又合适的,其柔和目光的注视,基语言的平和甜美,会使宝宝如入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安全港。为此,宝宝对这样的母亲所产生的依恋强度、亲热的力度也具有超常的表现,这正是他情感智能敏感性强烈的表现,也是他生存能力强烈的体现。作为母亲对此不必忧虑,而要感到欣慰和珍惜。 
  2.婴儿早期与自己亲人分离时的啼哭也是正常的,这在婴儿心理学上称为“分离性焦虑”。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儿童的焦虑最早来自遗传,这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的恐惧经验通过基因遗传下来的表现,它带有防御性的功能。在婴儿早期生活中,他在与母亲接触中获得安全感,如果与母亲分离他就会感一以孤单,因此,宝宝就会产生恐惧、感到害怕并啼哭,这是他对安全的渴望和爱的呼唤,这是宝宝心理健康的另一种表现。如果宝宝对自己亲人的离开青天为无动于衷,既不哭也不焦虑,这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问题是这种焦虑不能长期持续下去,既不能超过一定的强度,又不能持续时间过长,一旦宝宝由程度焦虑转向高度焦虑,由短期焦虑转向持续的长期焦虑,由希望转向失望,由显性焦虑转向隐性焦虑,那就可能危及到婴儿的心理健康。为此,我们需要及时地、自然地缓解这种健康性焦虑。 
  建议一:引进“第三者”、“第四者”的加入,由他们来发挥或替代妈妈的功能。 
  按照心理学家的移情理论的分析:“儿童一旦失去所爱的对象,便利用其他外在对象或情境作为“代替”。这里所讲的“第三者”、“第四者”是指宝宝的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阿姨、娘娘、保姆等。 
  其缓解方式是要求“第三者”“第四者”能像宝宝的母亲那样来给予关爱和亲热。鲍尔毕认为:形成依恋的行为方式包括注视、倾听、跟随、微笑是、拥抱、亲吻和姿势的调整。在拥抱时,要使宝宝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并且把宝宝的身体和成人的身体紧贴在一起。有研究表明:“身体的接触可能缓解婴儿的紧张情绪,,产生愉快的体验。”其中注视尤为重要,有研究认为:婴儿偏爱注视人的面孔,婴儿与成人之间的相互凝视明显地带有情感成分。婴儿偏爱能同他们保持目光接触和交流的成人。为此,在缓解宝宝对母亲分离的焦虑中,我们提出:“抚育者的眼睛是婴儿精神生命成长的太阳。 分页标题
  3-5个月的婴儿,似乎对周围环境的一切都感兴趣,对此,父母要抱他到他所喜欢的地方去走走、看看、玩玩,让他感受到你的可亲、可近、可信,让宝宝能得到情感需求上的各种满足,使他的单一集中性依恋转向多角色的分享性依恋,这样做,客观上就可以分散对母亲过于依恋而带来的负荷,与此同时,这种分享性依恋也可以增强婴儿依恋的广度和丰富度,为他的社会性情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建议二:拓展婴儿的生活空间。 
  有研究证明:核心家庭中成长的宝宝和三代同堂、四代同堂成长的宝宝对母亲的依恋的灵活性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单一,后者丰富和灵活,其交往的适应能力也更强些。为此,有不少核心家庭的母亲,为了婴儿情感和人格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常常采用“走亲家”、“走婆家”、“走邻居”等方式,让宝宝拓展人际的交往面,与此同时,还尽可能让宝宝走出家庭小天地,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感受自然、感受社会,每天增加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宝宝在户外活动中,看到绿色的小树、过往的行人,飞驶的车辆,让他们感受到明媚的阳光、春风的吹拂。在家庭中,年轻父母也要注意家庭环境的布置和各种玩具的提供,使宝宝的依恋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拓展他的依恋对象,丰富他的依恋内容,提高他的依恋水准。 
  特别提醒:在缓解婴儿分离性焦虑中,千万不要有急躁情绪和采取生硬的办法,一定要耐心地给宝宝提供一个自然合适、自然拓展的过程。

相关阅读
推荐
  • 帮孩子寻找分享的快乐

    经常会有家长提到,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小朋友动自己的玩具,或者不肯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糖果,就会紧张的不得了,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独”了,有独生子女的霸道毛

  • 不同血型的人际智能培养

    在对宝宝人际交往智能的开发方面,父母针对自己宝宝的血型因材施教,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o型孩子——教他遇事多与人商量 在四种血型中o型孩子的社交能力最强,他们长大以后在接触新环境的过程中,头脑非常冷静,不易感情用事,能把每件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o型孩子有时言行过于标新立异,表现出太多的独创性,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嫉妒。父母应提醒他多与周围的小朋友进行沟通,协调好人际关系,引导他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o型孩子最突出的优势是身体素质好,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在体育界、政界、外交界、服务业

  • 字词游戏

    小孩子喜欢吃零食大多是一个接一个,吃得不亦乐乎;让孩子更聪明的妙方,就是要把握“吃零食”的特性:孩子喜欢——兴趣(好吃);一个接一个——持续(接力)。以下介绍几种活动,父母不妨试试看。 给孩子一个常用的词: 1、如“太阳”,让孩子用“阳”来接一个词,如“阳光”,再用“光”来接另一个词,如“光明”……用“明”接“明天”……如此“太阳”→“阳光”→“光明”→“明天”→“天气”→……一个接一个,接得愈多愈好。 2、也可以改变接词尾的方法,用“太阳”的“太”当词首来接,例如“太大”、“太早”、“太太”、“太长”…

  • 怎样区别淘气与多动症

    对于爱蹦爱跳爱跑,而且不爱顺从家长的孩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淘气。由于淘气的孩子活泼、喜动,有些家长便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淘气与医学上所说的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儿童的顽皮现象,后者则属异常的行为障碍。 从医学角度看,儿童有以下几种生理特点: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很迅速,但心理还不成熟,所以他们幼稚、天真活泼、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倍感新鲜,总想亲自摸一摸,动一动或是实践一番。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以皮质下中枢活动占优势,大脑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

  • 孩子尿频家长要重视

    小儿尿频有多种原因。如仅有尿频尿急,每次排尿量少,无其它症状,多与精神刺激如紧张、受斥责等有关,一般不需治疗也会好。 当小儿尿频还伴有夜间尿床及白天尿湿裤子,或伴有便秘和下腹或会阴部疼痛,可能与小儿膀胱不稳定(膀胱自发性收缩)有关。 当小儿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发热,多为尿路感染。如小儿尿频同时还有血尿,腹部或肾区绞痛,可能为高钙尿症及尿路结石。如小儿除尿频外,还伴有烦渴、多饮、尿量多、消瘦等,应疑为糖尿玻除以上原因外,尿频还见于尿路异物、尿路畸形、肿瘤等,腰骶椎畸形、隐形脊柱裂、骶脊膜膨出所致的神经

  • 宝宝秋天十种常见流行病

    №1肠炎 这个季节,食物中的细菌特别容易滋生,吃了变质的食物宝宝容易拉肚子,如果是患了急性肠炎,就会出现发烧、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预防及照看方法:腹泻时,容易出现脱水,应及时给孩子补充口服补液盐;对于喜欢经常把手放到嘴中的孩子,给他们洗手保持清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奶瓶等餐具要保持清洁、干燥。 №2感冒 大热天,室外高温与室内空调的温度急剧变化,很容易破坏孩子身体的正常节律。这种情况下,很容易 患 感冒,特别是患热伤风类的感冒。 预防及照看方法:天气一热,孩子就不愿意盖被子了,用薄的毛巾被盖在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放暑假了各种兴趣班五花八门,真让人不知所措。有的家长也纷纷来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参加什么兴趣班好。其实兴趣班最终的目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动手、动脑、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孩子提供一个挖掘潜能和创造的空间。给孩子报兴趣班关键看孩子愿不愿意学,适合不适合孩子学习,家长要尊重孩子兴趣的选择。 当然兴趣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这些都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如果说孩子最初的选择只是一时兴起,作为家长就有必要提醒孩子一旦做出选择之后要承担哪些后果,提醒孩子无论学哪种技能,都是需要付出辛苦和汗水的,

  • “问题孩子”的源头在哪里?

    最近参加了两次林老师家长教育咨询活动,上次在经贸小学,中午一个小时接待了两位家长。今天下午和王、孙一起坐108路公交车直达城四

  • 影响幼儿语言知觉的因素

    随着幼儿的逐渐成长,他们的语音发展不断在提升,语音知觉已走向逐渐稳定状态,我认为,影响幼儿语音知觉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周围环境因素 我班的孩子大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因为有很多幼儿的父母在服装厂里工作,或是自己开店做生意,所以照顾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大多数的时间孩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而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比较有限,在家里和孩子交谈都是用土话,或者半洋半土,使得孩子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也经常在幼儿园里说出半洋半土的话。如:发夹,他们会说成发夹针等。 由于孩子的父母比较忙,又怕老人太宠爱孩子,因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