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区角活动——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养成教育

区角活动——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养成教育

更新时间:2014-07-21 16:03:41

《区角活动——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养成教育》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纲要》中也曾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养成教育,对开发幼儿的智慧非常关键。因此,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动手做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幼儿终身受益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区角活动正好为孩子们的养成和发展提供了这个机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隐藏了许多问题,没能让区角活动发挥它最大的发展效应。如:1、区角活动材料应进一步充实,因人而异的准备材料,吸引孩子们对它产生充分的兴趣。2、因为材料和时间的限制,活动中孩子们不敢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创新。3、家长和幼儿园相互配合的脱节问题,双方应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第一,区角活动材料应进一步充实,因人而异的准备材料,吸引孩子对它产生充分的兴趣。

  活动材料若能吸引住孩子的眼球,孩子对区角活动也就充满了自主参与的兴趣。因此丰富活动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充满吸引力的区角活动对孩子来说,活动已经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或是作业,而是一个享受创新,体验成功的过程。孩子们享受在其中,就会越来越喜欢这项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手指尖上就会悄然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第二,因为材料和时间的限制,活动中孩子们不敢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创新。

  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不必为孩子们提供过多的范例或者是给予过多的解释。只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材料,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造、创新,专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的工作就是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制作材料,同时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和想象的空间。

  第三,家长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及时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无论孩子们制作出的东西是否合乎学习要求,家长和教师都应该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因为这件东西是孩子自己经过了充分的思考和想象制作成的,是孩子纯真天性的真情流露,这已经是一个进步,是一种智慧的闪耀。家长和教师要精心呵护这份纯真,不但要及时给予孩子口头上的鼓励,更重要的是要搜集各种丰富的材料,为孩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适时、适宜、适当的引导,会让幼儿无穷的智慧时常从手指尖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相关阅读
推荐
  • 怎样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

    自发性顺利成长的孩子,到了三四岁时,其积极寻求朋友的愿望变得强烈起来,这样的孩子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孩子出现这一现象有早有晚,但只要他非常需要朋友,就说明这是一个意欲发展顺利、情绪安定的孩子。 父母可以对自己的育儿方法加以肯定并树立起信心。 如果孩子不怎么想找小朋友,即使有机会接触同龄的孩子,也不与其一道玩耍,这时父母就必须对自己以往的育儿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探讨了。 在探讨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有没有一直在压抑孩子的自发性的成长;其二,是否亲子间的情感纽带不够牢固。 就压制孩子自发性成长的育

  • 学会关心

    A君被一辆货车撞了,头痛得很,检查结果是头部有淤血,便住院治疗。 A君住院期间,车主很尽责,亲友们也非常之关心,每次探病必询问头痛情况,并热心地向A君介绍哪个医院有更先进的检查仪器,有更好的医学专家。按理说,有这么好的条件,A君的头痛应该好得很快。但奇怪的是,A君的头痛却始终好不了,反而越发地严重。经检查,发现A君头部的淤血早消失了。可为什么头痛始终不能好呢?专家会诊后得出结论:A君的这种病属于一种癔症,是病人接受了消极的心理暗示所致。大家对A君的过分关怀,使A君感觉到自己的头痛极为严重,以至于头部淤血消

  • 在帮与不帮之间

    三岁左右的幼儿,在热爱创造与建构的过程中,当了们无法达成自己所希望的目标时,会特别容易感到挫折;面对孩子挫折感时,专家建议,父母当放手证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您也许会因为他的创意和应变而倍感震惊。 伟伟是家中唯一的小男孩,祖父母天天将他捧在心掌心上,全家人尽心尽力将最好的享受与温暖给他;然而,这仔细呵护且不允许有任何挫折干扰的小宝贝,却一天比一天更为蛮横,不仅抢夺、破坏表妹的玩具和书本,更会出手伤害表姐和长辈,稍不顺心便大哭大叫。 此时,妈妈急于树立伟伟的生活规范,而显得急躁,动不动就拿出棍棒威嚇,而祖父

  • 孩子动作不敏捷怎么办

    婴儿的动作发展是从头部开始的(抬头、转头),以后发展到上肢(取物),再发展到躯干(翻身与直立),最后发展到下肢,学会站立和行走。 根据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要使1~3岁的孩子动作敏捷,必须给予适当的条件使之加强锻炼。因此,爸爸妈妈要根据孩子动作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一系列训练计划。 在哺乳期,就要经常让孩子在床上翻身和滚爬,锻炼其腹部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如在婴儿床的上空悬挂色彩鲜艳的吹气塑料动物、气球,能发出响声的塑料玩具等,高度以孩子举手就能触到为准,爸爸妈妈可逗引孩子举手触摸玩具,也可以帮助孩子做被动

  • 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高密市康成幼儿园 刘静 今天是我在门厅值班,迎接小朋友入园。可是不远处发生了这样一幕。只见一位清华园(大班)的小朋友急匆匆的在前面跑,后面追的是她的奶奶,就在这时她一不小心一个踉跄摔倒了,可是她并没有马上站起来,而是一直趴在那哭,等她的奶奶追上她才把她拉起来,然后奶奶就紧紧的拉着她的手一直朝教室的方向走去。 身为一名清华园(大班)的小朋友,摔倒了居然不能自己爬起来,而是趴在那里等人拉,这充分说明孩子的自立能力太差,日常在父母的庇护下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而家长在此时不应伸手将她拉起,而是应该去鼓励她勇敢的自己

  • 孩子对他人观点的理解

    角色采择及其发展 当儿童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分开,并想了解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异时,他们开始发现,了解一个人的想法,必须从他的角度去看问题。这种行为称为角色采择 典型的试验就是意外位置转移实验: 一个木偶把一块糖藏在饭柜里。在木偶离开的时候,有人将糖移到碗柜里。木偶回来,会到哪里去找糖呢? 2岁以内的婴儿会说,木偶回到房间后,会到碗柜里去找糖。――因为 婴儿 看到了糖被移到碗柜的过程,他就用自己的想法代替了木偶的想法。他们还不会角色采择。 4-5岁的幼儿会说,木偶当然是到饭柜里去找糖,因为它可不知道糖

  •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之我见

    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我们家长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想,自理能力应该包括思维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生活的自理能力两部分。应该说,通过多年的教育和培养,我的儿子初步具备了五岁年龄段应有的自理能力。这里就把我们的一些做法整理出来,与各位爸爸妈妈交流。 一是引导和鼓励。我觉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如何看待孩子的好奇心。一般而言,长辈对小孩大都过多地按照自己年龄段的意识和人生经验来教育,而父母亲大都能从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出发,注重培养孩子的探索意识。最简单的例子,小孩摔倒在地,长

  • 从讲故事活动看孩子

    最近,幼儿园结合文明礼仪活动开展了大班年级组讲故事比赛活动,小朋友们十分积极地准备、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幕: 一、从不举手的小禹举手了 小禹是个性格内向的男孩子,不管什么活动,他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他从不举手发言。我们尝试过许多办法,但是效果并不佳。 在这次讲故事比赛前,我们早早地通知了孩子,和孩子说明了比赛的要求及比赛时间。一个星期过去了,班级赛开始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参加了比赛,都十分大方地讲述了准备的故事。当我问到:还有谁要参加比赛的吗?这时,我看到了小禹有些紧张地看着我,慢慢举起了

  • 涂鸦解析

    一、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儿童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 某些家长对儿童画的看法是有偏颇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用对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总认为孩子们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残缺不全、与实物常态不符等等。从这种观点出发,家长自然而然地就要指出孩子画的不足和毛病,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予以“贬斥”或“嘲笑”,进而采用成人的画法教画,或者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照着范画进行临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