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孩子健康成长另需五大营养

孩子健康成长另需五大营养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0:15

《孩子健康成长另需五大营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许多父母非常关心孩子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以为只要保证了物质需要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但专家却不认同,他们表示:除了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外,父母还得给孩子五大营养:肯定、自由、情感、宽容和梦想。如果不予以满足,孩子就会出现缺乏“心理营养”的情况。

  肯定:这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会给孩子坚毅的品质和自信心,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小进步,多竖大拇指。

  自由:如同生命必需的水,父母不能有“你选择不如我选择”的想法,要让孩子在时间、零花钱、读书、兴趣等方面有充分的自由。

  情感:是父母很容易忽视的,父母要多赞美孩子,让他知道感动,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去尊重别人。

  宽容:在孩子犯错时,不要对其大吼大骂,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犯错原因。

  梦想:别小看梦想的作用,它可使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觉得有希望。

相关阅读
推荐
  • 日常班级教育中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未来21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当中去,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每个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呢?在多年的实践教育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在榜样影响中规范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在整个发展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作为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教育幼儿,在幼儿心目中树立一个正确规范的榜样,让幼儿在一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根

  • 不要忽视他人对孩子的批评——自尊心保护

    尽管我们要防止他人的否定性评价损害了儿童的自尊,但他人的健康批评对儿童的成人是有益的,我们必须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批评。 首先,他人的批评是儿童社会化的必经之路。 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孩子在父母和他人的眼里不完全相同的。在家里,孩子是一个较为独立的个体,在父母宠爱的眼光下,有了缺点,父母也不一定意识到。而在学校和社会的集体中,孩子身上的缺点和弱点容易被老师和他人观察到。所以,来自社会的批评总体上是难免的,也是客观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大多数家长都会配合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如我们常对家长说,孩子小,不懂事,有什

  • 才华横溢的妞妞(0——5岁)

    作者 海颖(妞妞的妈妈)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女儿给了我印证这句话的机会。 一 、黑白相交的地方 妞妞刚出生时很安静,很少哭。大多时她都在睡觉,但常常在梦中惊跳。这曾使我恐慌和心痛从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她一定非常恐惧吧?但我很快发现她对一些黑白相交的地方感兴趣。她会睁大眼睛,盯着台灯投在墙上的影子,或是仰起小脸看着拉花投在房顶的影子,一动不动,直到我抱着她改变位置。然后她开始寻找,盯住一张放大的黑白照,或一块黑白相间的布料,或一件黑白条的上衣。 这让我想到蒙特梭

  • 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开朗一些

    情绪是与一个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需要满足了,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需要没有满足,往往产生消极的情绪。 孩子 的情绪与成人相比具有不稳定、易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愉快的情绪对孩子的健康和个性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培养孩子愉快的情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父母或其他教养者的情绪愉快稳定,在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孩子,孩子的情绪也会处于愉快的状态。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所需要的爱,这种爱既能培养孩子的愉快情绪,也是人格建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父母

  • 4、5岁,痴迷的绘画敏感期

    3岁半的刘一楠入院3个月就出现了绘画的敏感期。那段时间,她每天来院后不接触任何教具,只用随身带的画笔画画。她没有什么绘画基础,常常要求老师帮她画。午睡时,她总是趴在床上,伸出右手食指反复描摹地面瓷砖上的花纹。2个月之内,每天中午她都会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大约40分钟。 刘一楠的画大部分都画在小纸片上,图案也画得很

  • 面对挫折,要做得更好

    小象棋失败者 开心果妈妈: 带小果去参加国际象棋大赛,他为此激动了很久,我倒无所谓,觉得他是小组里最年轻的一个,如果真的输得稀里哗啦,不知他是否能承受得住,为此劝他别比了,趁早回家。(不是儿子怕挫折,是当妈的怕受挫) 比赛要6场,上午3场,下午3

  • 多给孩子一些“人文营养”

    许多父母以为孩子学了琴棋书画,就是有了“素质”;考出高分数,上了好学校,就是“成才”。其实对个人的成长而言,一些被传统教育忽略的人文素养才是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石。 生命认知... 事实 据新华社2001年10月30日报道,中国每年大约25万人死于自杀,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少年儿童的轻生事件也时有发生。杭州市儿童青少年行为心理纠正热线透露的消息更令人震惊:一个六龄女孩对妈妈郑重的说:“妈妈我想跳楼,我觉得很苦很累,我想自杀。”妈妈大为震惊,几次询问,孩子都很严肃地回答:那么苦,活着没意思。还有一例是

  • 儿童的心理需求

    现在的父母,常常为了儿童的身体的发育,竭尽所能为儿童补充大量的营养品,以期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儿童在其心理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补充一些“心理营养素”。那么,正常的儿童心理发育有哪些需求呢? 被爱、被关怀是需求 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非常爱他。父母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能真正体验到、感受到。一个得不到爱的孩子其心理发育必将是不平衡的。只有感受到爱的孩子,才会学习如何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 归属感的需求 儿童是社会中的人。他喜欢有同伴、有父母、有家庭。当儿童受到冷落时,可

  • 不放纵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不放纵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2002年7月11日 09:56 金羊网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赞成心理伤害。 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这期间年轻的父母不仅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而且食物也优先供应孩子,甚至不让孩子与他人分享,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家长的娇宠放纵,极易导致孩子为所欲为,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