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21 16:10:17
《心理健康:五把钥匙为宝宝解压》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宝宝正被“紧张”侵袭的八种征兆: 睡眠
如果睡眠一向正常的孩子突然难以入睡了,经常在半夜醒来后哭闹,或反常地特别嗜睡,那么很可能他正承受着对他而言难以承受的心理紧张。这类压力可能直接源自他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如他不能适应和父母分开睡,或换了一张他感到陌生的床等),也可能间接来自于其他因素(如父母吵架、遭到大人斥责等)。 食欲 长期的食欲减退可能会导致孩子不爱吃饭甚至拒绝吃饭,如果出现厌食而又找不到肠胃或消化方面的问题,这很可能是宝宝的情绪出了问题。 敏感 原本性格随和的孩子突然变得异常敏感,如:当他正在用积木搭建一座大楼并即将完工时,却突然倒塌了,他可能会失望甚至绝望地大声叫骂、号哭起来,那么这很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所引发的神经质表现。 行为 语言能力有限的婴幼儿排遣压力的最常见手段便是通过咬、打、激怒或欺负玩伴等攻击性行为。这种下意识的“准暴力”可能源于其内心的强大压力。 性情 如果一向热爱幼儿园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赖在床上不起,借口说“我今天肚子痛、头疼,不想去了”,或突然与幼儿园里最要好的小朋友疏远甚至不再理睬他,此时孩子必定心中有着巨大的烦恼。 恐惧 孩子怕动物园里的毒蛇、猛兽倒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如果他既害怕一个人独睡又害怕所有的陌生人,既害怕上幼儿园又害怕参加游戏竞赛,那么就一定不是正常事了---原因很简单: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恐惧感极可能与其内心的不安定情绪息息相关。 谎话 如果孩子突然谎话连连,如:前天假装生病,昨天谎称别的小伙伴拥有了什么新玩具以“敦促”父母也为其购买等等,那么理应引起父母的注意。要知道,如果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撒谎,这可能是因为他正经受着太多的压力。 哭泣 通常宝宝哭泣是由于饥饿、疼痛、疲劳或其他类型的不适,但如果一个本来不大爱哭的孩子变得动不动就泪眼汪汪,那么这也许是他正遭受心理折磨的一个信号,而且他还下意识地将哭泣当作减轻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分页标题 父母要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孩子有时有小病小痛,父母给他处理一下就行,不一定非要上医院,这时,父母扮演的是“家庭医生”角色。但从全面来讲,父母扮演“家庭医生”这个角色,不仅要医治孩子身体上的小病小痛,还要医治孩子心理上的小病小痛,也就是说父母要扮演孩子的心理保健医生角色。 通过反射情感的方法,安抚委屈的孩子 孩子受到委屈时,父母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当孩子向你表达某种感受时,你可用孩子的原话表示你对他的理解。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作反射情感。 如,小勇从幼儿园回家后,一直不高兴,妈妈问他出了什么事,小勇说:“今天下午,明明不是我打刘娟的,可是老师硬说是我打的,真气人!”这时,我们可以接着说:“明明不是你打的,老师硬说是你打的,是气人!”小勇觉得父母是站在自己一边的,气也就慢慢地消了。 又如,孩子告诉妈妈:“今天上课时我一直举手,可是牛老师就是不叫我回答问题。”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是啊,一直举手不得回答问题,心里一定不好受!”。 父母用孩子的原话,把孩子的情感反射出来 或者将孩子潜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使抑郁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泄,孩子的情绪便会趋向平静。 相反,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一个劲地追问:“老师对你说了什么?!干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对老师说清楚?!你怎么这么蠢?!” 这种追问和责备,只会火上浇油,使孩子越加感到不满和委屈,使孩子负性情绪的能量成倍地增长,这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各种情绪的自然流露 与成人一样,孩子也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他们的情绪是毫无掩饰的,敢爱敢恨敢说敢笑,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种优势,这种优势会使得孩子的各种情绪能量得到及时的宣泄,这当然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这些情绪的自然流露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只要不扰乱别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伤及别人,就没有什么对和错之分。孩子情绪的自然流露应该得到鼓励,而不是压抑。发脾气、反抗行为、哭泣、大声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当然,这里所提倡的情绪宣泄,与以哭闹为手段去达到某种不合理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分页标题 有的年轻父母或者不了解情绪自然流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意义,或者缺乏相应的耐心,他们往往不允许孩子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孩子出现了不良的情绪时,他们强行地让孩子自我压抑,甚至有的父母还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压抑孩子的情绪的自然流露。有的男孩心里难过时大哭不已,往往会遭致父母们的讥笑或者斥责:“男子汉也哭,羞!羞!!羞!!!”、“男子汉要坚强,不许哭!”如果长期地经常这样压抑自己或者受到压抑,最终将会使孩子不堪重负,而导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态发展。孩子的残忍行为、强迫行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等,很多时候就是其内心的紧张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或者正当的宣泄而造成的。 通过玩具和游戏,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玩具不仅有玩耍功能,还具有对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的功能。把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择玩具。 如,为缺乏耐性、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提供积木、棋类、串珠等需要“静心”的才能玩得好的玩具。经常玩这类玩具,有利于培养毅力和注意的坚持性。而这些玩具,对于那些性格孤僻不爱动、沉默寡语、不合群的的孩子来说,会更容易令他们沉迷于此,而失去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孩子越是沉迷于此,他们就越发变得孤僻不爱动、沉默寡语、不合群。 制作性玩具可以纠正孩子急躁的脾气。孩子性情暴躁,做事毛手毛脚,“破坏性”很强,他们如果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会慢慢培养耐心、细致、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使孩子变得心灵手巧。 给内向的孩子买些特别“好”的玩具,让其有“资本”吸引其他孩子,并从中获得与人交往、分享的快乐。 给性格孤僻不爱动、沉默寡语、不合群的的孩子,提供动态的玩具,如惯性玩具、声控玩具等,让他们在轻松、自由、不受压制的游戏氛围中追逐汽车、飞机、坦克,踏着童车四处转,并和小伙伴一起共同操作,使用同一玩具。 对孩子存在的某些心理行为问题可以通过游戏方式进行矫治。如孩子对黑暗产生恐惧时,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将房间里的灯全关上,在黑暗中进行抢球比赛,看谁抢得多。多次活动后,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现代的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分页标题 温情提示:为孩子解压的五把钥匙 当宝宝出现种种心理紧张的征兆时,只要父母能够及早发现并加以适当的引导,他的心理压力便会有效地得以缓解或消除。当然如果症状严重,那就应该向心理医生求助了。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来的,所以就必须每天都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说话,只要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的起初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不跟着别人逃学、不跟着别人作弊、抽烟、抄作业,别人有异性朋友自己没有等等,就因此会受到别人的嘲笑,甚至会受到孤立,于是孩子会感到恐惧、不知所措,这时候做父母的应当教导孩子要坚持原则,不对的事一定不能做,要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知道,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这正是一个人成熟和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 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父母小时候一定也曾经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么样对待的或现在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样处理的,这些都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孩子分享,当孩子知道了父母原来也是常常会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他们对父母所说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父母告诉子女自己是怎样应付压力的,那实际上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就增强了孩子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了。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演习,比如你假装做你孩子的同学,要抄他的作业,或你扮演他的一个同学,怂恿他抽烟,让他学着怎么样去拒绝,也可以把角色颠倒过来演习,让孩子先经历一下模拟的情况,培养实践经验。 培养孩子的自尊 培养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强他们抗拒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发表一些意见、建议,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言行,驶都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了比较强的自尊就会拥有勇气、胆量和单间别力,就能不和一些人同流合污。 分页标题 关心孩子的成长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这对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假如所学的东西都是他所喜欢的,他就不会觉得是负担是压力了;相反的,假如他所不喜欢的却偏偏要勉强他去学的话,那肯定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了,所以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应该多听听他自己的意愿。
我常常会发现当我批评一个孩子的时候,下面却传来了孩子幸灾乐祸的笑声;我们也能看见当自然角里的小动物由于 孩子 的抓捏而死掉,可孩子脸上去出现毫无关系的脸孔;当有个孩子不小心摔倒时,好多孩子却都是站着看笑话而没有一个孩子站出来帮助扶起他.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又是谁夺了孩子们的同情心?我们成人又应该怎么样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呢? 什么是同情心呢?同情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格品质,它在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集体凝聚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及其对其行为的关心、支持
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刘晋红 摘要: 由于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会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地发泄,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对幼儿的不良情绪能够给予理解;其次对幼儿的不良情绪进行合理的疏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引发积极情绪,培养良好性格。 关键词: 情绪发泄、不良情绪、自我疏导、积极情绪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于客观事物不是无动于衷的,总是产生肯定或否定或中立的态度,人
小哲在班级中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孩子,每次的活动中很难看到她的身影,偶尔老师点到她的名字请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她也总是显得很不自信,为了这件事情我们也曾经跟她父母聊过,从父母口中我们得知,家中的小哲不是这样的,在家里,小哲非常开朗,平时还经常到邻居家表演节目呢!对此,我们也觉得很困惑,为什么小哲在幼儿园跟在家是两个样子的呢?然而在有次班级特色活动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次班级特色活动的内容是舞蹈欣赏《雀之灵》,在欣赏过后请小朋友们进行模仿表演,而正当我在请别人到前面表演的同时我发现了坐在一边的小哲在自信地表
情绪是与一个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需要满足了,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需要没有满足,往往产生消极的情绪。 孩子 的情绪与成人相比具有不稳定、易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愉快的情绪对孩子的健康和个性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培养孩子愉快的情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父母或其他教养者的情绪愉快稳定,在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孩子,孩子的情绪也会处于愉快的状态。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所需要的爱,这种爱既能培养孩子的愉快情绪,也是人格建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父母
如今患孤独症儿童增多,除了可能由母亲怀孕时过多接触电磁波等先天因素外,还与婴幼儿的家庭氛围有关。据专家调查,患孤独症的儿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经常训斥孩子或家里只有老人单独带孩子。 年轻的父母必须注意 ·不同年龄的宝宝,心理特征各有特点 孩子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他的心理特征也在变化,不要片面地认为孩子只要能吃能喝能睡就可以健康成长,实际上孩子一来到人间就有他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活动,且随着他的成长逐渐形成每一个阶段性的心理特征,当然这种特征每个孩子都不完全一样,父母平日要多观察和体验,通过孩子的哭笑、眼神、呀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的,对任何事若能专心、投入地学习,不仅学习品质佳,相对地,学习成果也会高人一等。由此可见注意力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很容易被周遭的刺激所吸引,或者很容易为身旁的事情分心;如果做为爸爸妈妈你常说:“他一天到晚漫不经心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很多国家对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加拿大为万分之十,美国为万分之四,日本为万分之七。 我国尚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有关临床病例的统计中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5.1左右。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孪生子女中,单卵孪生子中若有1个患孤独症,另一个的患病率高达36%左右,而双卵孪生子中却没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孤独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胖乎乎的小男孩壮壮,今年4岁,在妈妈的带领下,他又蹦又跳地来到诊疗室。妈妈带他来这里,是想让医生检查一下,壮壮的外生殖器是否太小,包皮是否过长。但没想到,医生刚想脱下壮壮的裤子进行检查,刚才还是高高兴兴的小男孩,此时却大喊大叫,两只小手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小鸡ji”,生怕被医生看见。妈妈在一旁不停地解释、劝说,甚至用巧克力、气球哄骗,还是无济于事。最终,妈妈采取强制手段让医生完成了检查。 事后,妈妈感到疑惑不解,壮壮的“小鸡ji”为啥不让医生检查,是不是害怕被割掉? 壮壮妈妈的猜测不无道理。一般地说,小男孩
现在的父母,常常为了儿童的身体的发育,竭尽所能为儿童补充大量的营养品,以期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儿童在其心理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补充一些“心理营养素”。那么,正常的儿童心理发育有哪些需求呢? 被爱、被关怀是需求 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非常爱他。父母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能真正体验到、感受到。一个得不到爱的孩子其心理发育必将是不平衡的。只有感受到爱的孩子,才会学习如何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 归属感的需求 儿童是社会中的人。他喜欢有同伴、有父母、有家庭。当儿童受到冷落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