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
关于幼儿操作、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幼儿操作、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17-06-26 17:31:47

《关于幼儿操作、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具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创新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也是幼儿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从教育的源头―幼儿教育开始抓创新教育,也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活动。

  幼儿园进行创新教育的途径是十分多样的,而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其操作性、自主性、象征性、愉悦性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性,为此,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依据我园的课程特点,我们尝试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其中尤以区角活动为首选基地,即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思维、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主动参与的基础上,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让幼儿教育从“听、接受”转变到“听、观察、操作、思考、创新”的层面。所以我们研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以 区角活动为载体,在操作、思维、创新等方面的整合性思考。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活动区的优势,科学地创设和组织活动区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发展,取得很好的成效。

  一、区角活动计划的制定

  区角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所喜欢的活动形式和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那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帮助幼儿制定出有效的活动计划,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最大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制定活动计划的三种有效方法。

  1、理解主题目标,首先根据《纲要》的指导,教师先设定大目标,再根据每一个具体的活动内容来制定具体的目标,也就是在本次活动中要达到的具体目的,比如:教育的大目标是促进幼儿眼、手协调动作的发展,在本次活动中的具体目的则是让幼儿通过粘贴这个游戏来做联系,而下一次活动则是让幼儿通过编织来达到同样的练习目的。

  2、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是活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教师在平时尽力去探索与发现本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喜好和习惯,使活动作到有的放矢。计划的第一项就是写出与新的活动内容有关的本班幼儿现有发展水平,这既包括了幼儿发展的一般水平,也包括幼儿过去的活动经验,还包括个别孩子的特别能力和需要……教师可根据幼儿的需要,为下一个区角活动要达到的“接近发展区”设置基线。

  3、组织活动方法的灵活性是计划中最能够显示教师创造性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师实施综合性活动的最佳时机,如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培养起语言能力、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他可以围绕同一个故事,选择讲故事、放录象、角色游戏、看图说话、图片、排序、音乐故事表演。让幼儿给故事改结尾或用同样的故事结构来编故事,也可粘贴作品,听故事绘画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活动,这样做既能达到活动的目标,使活动过程有趣,同时还培养了幼儿不同发展领域里的能力与兴趣,

  4、对活动效果的评析:一个区域计划成功与否,需要通过及时评价与反馈来衡量。如果活动目的与目标都很明确,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就能“水到渠成”。那么,区角活动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让幼儿动手中实现“同化”的过程,换句话说,区角活动是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当然,孩子也能通过顿悟来发现新的概念,出现“顺序”,但这种发现需教师进一步的引导才能达到高一级的认知水平,所以在活动实践中,经常地把区角活动定位为鼓励“同化”的学习过程。

  二、创设区域环境,培养幼儿的创造兴趣

  兴趣是促进幼儿产生活动动力的主要因素,是培养幼儿创造行为的首要前提,幼儿只有对所见、所闻、所感、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认识、操作活动中,因而良好的环境对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教师一方面注重为幼儿创设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扶植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着力创设区角环境,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兴趣,从而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首先时间的保证和组织形式上的真正宽松,区角活动是一种小范围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区、材料,决定操作次数,在独立活动中主动地感知和思考,建立自己表象的概念,并通过语言、动作、图画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时间和组织形式上的自主性,是为幼儿建立有利于创造活动心理环境的首要条件。我们大班从周一至周五,每天保证2小时的区域活动时间,大班下学期,组织形式上以个人进入为准,并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也强调自由选择。另外准备必备的材料,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皮亚杰理论表明:幼儿的思维源于感知,感知是思维赖以发展的必要前提,要想把幼儿培养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人,就应尽量让他们尝试各种事物,让幼儿主动摆弄、体验,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1、提供多功能材料,为幼儿插上理想的翅膀。在家长、老师幼儿共同的配合下,我们 共同搜集了一些泡末、碎布料、海绵、贝壳、细绳、毛线以及家乡的土特产,投放到餐厅时,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孩子们富于创造性的手中变幻莫测,被制成味精、盐、混沌、肉片、水饺馅蒸包,用蛋糕盒为幼儿制作了蒸笼。菜谱,孩子们模仿成人的样子进行烧烤,还有的幼儿用地瓜片、芋头片、土豆片装饰小蛋糕盘,一切幼儿想到的东西,幼儿宁愿自己动手制作也不愿伸手使用成品,再各种颜色的泡末剪碎,搅拌、缝合、绑扎的过程中,幼儿已全身心沉浸在制作的快乐之中。自然材料柳条、高粱秆、玉米芯、玉米皮等高秆植物的茎到了幼儿的手里,它们变成了“枪、眼镜、大马;还有的幼儿合作打毡子铺在活动区里,幼儿坐在上面玩,在打成的毡子上面装饰上春天的景色,围成“悄悄话区”幼儿坐在里面尽情地说着悄悄话;幼儿还把在远足活动中捡来的小石头、挖来的黄泥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石头和黄泥玩具。如:幼儿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在小组的合作中,有的画,有的配合泥巴及其他辅助材料进行粘贴出小蘑菇、小蜗牛、原始猴……幼儿在石头上画上了爬山活动、小树林活动,还有海底世界……家乡的土特产地瓜、芋头、土豆、萝卜等,在孩子们的创造中指出了萝卜小猪、芋头小老鼠、地瓜小刺猬……实践证明,具有多功能材料比单一功能的材料能长时间地吸引住幼儿的注意里,使之更主动积极地作用于材料,激发着幼儿无尽地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活动区在幼儿眼里更加富有魅力。

  2、添加活动材料,丰富思维素材

  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就必须要丰富幼儿的思维素材,只有使幼儿的思维素材内容丰盈,创新才能成为可能,而思维素材则则来源于幼儿自身操作物质材料的刺激。我们根据目标为幼儿开设了相应的活动区域,如自然角、探索区、社会区、艺术区等,在探索区提供水、磁铁、量杯、地球仪、放大镜、电池、电线、灯泡、自制陀螺等,在艺术区提供音乐、故事图片、手偶等;在动手角,以环保为主线,提供各种废旧材料……丰富的材料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从创造学角度讲,它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  在自然角中,我们根据活动室的实际情况,设置在一角或多角处,陈列的物品高度适宜,便于幼儿随时观察、接触、取用,自然角的内容我们根据教育计划,季节特征、当地实际的具体要求增减取舍。如:花、蔬菜以及农作物类,选择常见的、易于生长的、好照管的植物。动物类:选择无害的,便于喂养的,幼儿感兴趣的,可以抚摸的,形体较小的动物,如:金鱼、鲫鱼、小乌龟、蝌蚪、鸟类以及各种小昆虫等。水果类、干果类如:大枣、核桃、葡萄干、桂圆、银杏等。特产和工艺品类如:青岛贝雕……纸折飞机、粘贴的小动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的小工艺品等。无机物和其他类如:沙子、石头、磁铁、放大镜、各种布头、毛线头、温度计、日记本,以及陈列标本的小盒子、小玻璃瓶等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爱科学教育。一是通过观察获取知识,幼儿通过对自然角、动植物观察,可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空气、水、泥土养料等,并且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植物,了解小动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如青蛙在春天产卵、夏天变成小蝌蚪,秋天捉害虫,冬天冬眠;二是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物品的分类,渗透集合的科学概念,幼儿可以通过尝、闻、摸、量等方法区分物品;三是通过插接花草制作标本,记录天气,记录植物生长过程,做小实验等途径,增长科学知识。春天我们带领幼儿春游,并采集了一些花草,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学习插接花草的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通过有趣的方式不间断地记天气日记,掌握天气变化,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巩固集体教学效果,引导幼儿从身边小常识入手,不断地获取新的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三、及时更换活动区材料,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幼儿的好奇心强,他们喜欢的是一种新鲜的材料,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换活动区材料,才能激发幼儿活动区的兴趣年,如表演区的头饰时间一长,幼儿就不感兴趣了,我们便给幼儿更新演出服装、手偶;放大镜在科学角里时间一长,就替换成电的线路版图等,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幼儿动手操作材料的兴趣,激发探索的欲望。

  四、活动区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在活动区的自然表现,为我们的观察提供了有利条件,观察中应注意发现幼儿活动的兴趣点,了解幼儿活动的水平及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个别差异,再此基础上指导幼儿活动,并提出新的活动目标和方式,就能够有效地将教师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如:教师在操作中发现,幼儿特别喜欢装饰瓶子,但是只是用彩纸粘贴上图案,于是我们为幼儿提出了新的活动要求,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启发幼儿想办法,能用泡好的纸浆装饰瓶子,然后在纸浆上可画、粘贴、制作、插花观赏,这样还能体现合作意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进行装饰瓶子。这就是教师不仅要注意幼儿的活动结果,而且要注意细致观察幼儿活动过程,引发其兴趣为出发点,引导他们选择丰富的活动。

  总之,区角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在区角活动研究中,我们重点放在区角活动的探索上,力图把区角活动这一含盖面广、功能独特的教育形式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以期于在“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课程方案研究中,确立新的着眼点,让区角活动成为孩子们探索发现的神秘殿堂。
相关阅读
推荐
  • “霍尔的三维结构理论”在区域活动设计中的运用

    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幼教工作者所关注, 但在区域活动设计中往往存在形式单一, 内容枯燥; 区域活动之间各自为战, 相互间不能有效发生作用等问题。 这样的区域活动既无目标,也谈不上环境创设, 不能有效促进幼儿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设计时应该有一个系统性的思考。 一、 区域活动设计系统思考的必要性 一是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主题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 好比是我们的身体。区域活动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好比是我们的一双手。手能灵活地操作事物是因为它是身体的有机

  • 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中“车区”的创设和利用

    我园自开展区域体育活动以来,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积极有效地开展各区域的活动和锻炼,特别是在车区活动中,幼儿自主运动,自由结伴,大胆创新,充分体验了体育运动的乐趣,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车区的创设 1.巧用园所自然环境 我园拥有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两座环形的教学楼之间就是车区主要活动场地。这里有平整宽敞的环绕花坛地带,有蜿蜒曲折的花丛小路,有多处高低起伏的斜坡。各种不同的地形,非常有利于玩车活动的开展。我们不仅利用花坛周围的环境,而且教学楼穿堂大

  • 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观察地点:陆渡幼儿园星星班教室。观察者:赵艳艳 观察要点:1.能否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参与活动,有一定的持久性。2.活动中能否和同伴合作游戏,共同商讨操作方法,有一定的协作意识。3.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经验。 活动背景: 本次区域活动是以主题为背景开设的。由于之前欣赏过一个《我家漂亮的尺子》的数学绘本,发现孩子们对于测量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发展需求,结合主题的开展,在本次的区域活动中我增添了通过运用多种材料来测量班级内物品的长度与宽度并用自己的进行记录的活动

  • 大班幼儿学习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策略

    钱塘春晓学前教育集团钟月明 【摘要】学习性区域活动(如语言区、科学区、数学区),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区域材料投放是否合理,对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很大。投放得好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能力,投放得不好,效果则相反。不仅如此,还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及操作习惯的培养。因此,本文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学习性区域的材料进行了策略性地投放,以有层次、有系统地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 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读《与孩子一起跳舞》一书有感 牌楼幼儿园 陈美玉 暑假里看了吴放老师一书《和孩子一起跳舞》,书中的50篇文章按照内容大致分成童心篇、课程篇、教学篇、行为管理篇、教师发展篇、家园沟通篇和随感篇7个部分。书中收集的文章记述了吴放老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思考,并以一个个故事和一次次反思的形式呈现。读了之后感觉轻松有趣,很受启迪。特别是《教学篇》中的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区角活动这一章节,书中先抛出一个问题:教师如何将区角活动与教学活动中的材料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然后先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剖析,

  • 班级区域游戏分析与调整

    我们班开设了五大区,分别取名:巧巧手、快乐视听、小小建筑师、生活角合格乐智小天地。结合陈老师的报告,分析如下: 在区域环境创设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每个区所创设的情境不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班级教室较小,在区域分隔与设置方面还缺少巧妙性,如陈老师提到的KT板、大纸盒、可移动可展示的操作板等没有巧妙地利用到区域环境的创设方面。。 3.在区域环境创设方面,忽视了活动室顶部和地面的运用。 在区域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1.所提供的材料价值目标比较单一,忽视挖掘材料的多元价值。 2.忽视了材料的可持续

  • 如何发挥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 如何发挥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尽管我们都认识到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都想方设法独具匠心的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却往往因利用不好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主要表现为: 1、 区域设置形式化 在区域设置上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意愿,结合教室的结构来布置些固定的形式,如美工区、建构区、科学区、阅读区、语言区等,而这些区域是否适

  • 区角活动中蒙氏数学材料的准备与投放

    区角活动是一个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而活动中材料的制作与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 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教育目标,是否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就成了影响区角活动质量的关键。我们本学期在区角活动中主要开展的是蒙氏数学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使每个幼儿在与材料愉悦的互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首先,我们注重投放材料的适宜性,使材料与孩子本阶段发展的目标保持一致。区角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应是具有目的性的,并不是随意投放,应充分让操作材料满足幼儿实际发展的需要

  • 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指导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最能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在幼儿参与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区域游戏最受幼儿的喜爱。所谓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的场所。在游戏中, 幼儿 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在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下得到实现。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对角色的意识也比较模糊,他们只能模仿角色的主要动作与活动;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游戏主题的扩展,内容情节逐渐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