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孩子的声音》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对世界充满着五彩斑斓的幻想,或许天马行空,或许毫无逻辑,但都是他们最本真的想法。记得在一次区域游戏的时候,我原先在生活区放了串项链的游戏,是让幼儿用线把五颜六色的珠子串起来,变成一条漂亮的项链,该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手部精细动作以及专注度,一开始游戏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幼儿们也都在忙着串项链,不时地问我:“老师,我的项链好看吗?”过了会我发现一个幼儿把珠子全部堆在桌子上,并且不断地从篮框里拿珠子,他的面前都快堆满了,这时我严厉地制止了他的行为,以为他想拿走所有的珠子自己串项链。他的头马上低下来,有点委屈地告诉我:“我在做大鲸鱼。”我霎时感慨万千,为何我不在制止前先问一下他的想法,我居然片面地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经过观察发现,这名幼儿是先用线围了一个鲸鱼的形状,然后把珠子放到里面,看上去还真像鱼的形状。我感到懊悔不已,虽说我们教师是游戏活动的引导者,但有时我们不能单凭自己的判断就去妄加引导,在我们作出判断前可以先俯下身问问幼儿的想法,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因为我们常说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他们是游戏活动的主体。然而他们经常会在玩教师创设的游戏时产生新的想法,有时这些想法虽有趣,但是一旦让其进行下去,就会使游戏变得杂乱无章,所以如何在正确的时机进行引导,是我们教师的一门必修课。不管怎样,我认为首先必须要做到尊重每个幼儿,要知道幼儿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不仅有生理需要,也有心理需求,他们希望被尊重、被爱,获得成人的认可;其次我们要做到相信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幼儿时期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最后我想请教师们都俯下身,听听孩子的声音,听听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我们毕竟不是孩子本人,千万不要把成人的理论加之于孩子身上,因为孩子就是未来世界,他们具有无限可能,或许一次倾听,就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