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抓契机、深挖掘,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抓契机、深挖掘,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更新时间:2014-07-21 06:43:53

《抓契机、深挖掘,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何为幼儿的科学素养?一是指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二是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包括自主探究能力、基本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为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等,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提供一个支持幼儿主动发现的环境,促进幼儿解决基本问题的技能的发展。近几年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与其给幼儿提供大量零碎的活动内容,不如帮助他们去真正理解、探究少量的科学概念和现象,选取的材料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引导幼儿探究的方式应考虑到幼儿能返回或者重新体验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在不断的强化中带给幼儿自信。因此,关注幼儿所关注的,抓住契机挖掘幼儿感兴趣的,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科学活动《风从哪里来》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你是怎样发现风的?”“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和危害?”等问题已经不再感到困惑了,而在“我们有什么办法产生风”这个环节中,孩子格外的兴奋,他们穿梭在各区域之间,忙碌着选择各种材料,他们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有的拿着字卡对着自己扇一扇,有的拿着蝴蝶卡片来来回回的飞舞着,活动就要结束了,孩子们还在不停的把玩着手里的材料,迟迟不肯放回去,时而和同伴说着什么,时而三五成群的较量着谁产生的风更大一些。此时,我在他们的眼神中读懂了四个字:意犹未尽。其实,孩子是最生动的,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仅通过语言,还常常通过肢体、表情、动作等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内心需求,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到孩子感兴趣的“刹那间”,要善于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他们在做什么?发现了什么?争执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让孩子在与教师、同伴、环境的互动中流露出最真诚的想法。

《风从哪里来》的活动结束了,但是探究没有停止,我请孩子们把可以产生风的东西带到幼儿园里,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造风大赛”。第二天,纸扇子、塑料扇子、折叠扇子、气球、风车,各种各样的纸板一股脑涌进了班里,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激发了起来。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动手、大胆讨论、敢于尝试,效果非常好,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为什么这个活动进行这样顺利?孩子究竟在其中获得了什么?有没有体现出科学素养的培养?我得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一、形成安全的探究氛围。每一位幼儿在操作、探究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一种安全的探究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允许孩子自主的选择活动区的各种材料,接纳孩子不同的意见、探究方式。造风大赛一开始,孩子从家里带的材料、区域里的字卡、书本、硬卡纸、万通板、小蝴蝶、塑料袋都变成了“造风工具”,孩子们兴奋着、忙碌着,他们穿梭在各个区域之间,还有的孩子会指着自己找到的工具看着我,似乎在向我询问:“这个能用吗?”我点头表示默许。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材料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材料的选择更多的应该是身边最容易得到的,这样的操作不仅能使孩子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还能让孩子真切的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形成安全的探究氛围更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出错的权利。活动开始了,我和大家一起预测比赛的结果,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菲菲说:“常佳艺的能赢,因为她的扇子是买的。”琦琦说“张旭的扇子能赢,我相信他。”其实张旭的扇子是一把自制的纸扇子,琦琦支持他是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在孩子们的活动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有趣的答案代表着孩子当前的认知水平。我们不应该用简单的对和错来回应,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中立的,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对我的接纳和重视,让孩子勇于发表自己对每一个问题的看法。

二、渗透辩证的科学观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思路的开阔,我注重向幼儿渗透一种科学观念:即科学是辩证的,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造风大赛开始了,大家推选刘建文的气球和鲲鲲的扇子先来比。扇子战胜了气球,孩子们一片欢呼:“鲲鲲赢了、鲲鲲赢了!”。就在这时我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把探究活动向前推了一步:“咦?这把获胜的扇子能不能战胜所有的对手呢?”孩子们马上回应道:“让它和其他的扇子再比一比吧!”在孩子们的推选下,琳琳拿着扇子来挑战了。比赛的最终结果是:琳琳获胜,鲲鲲失败。这样的结果让鲲鲲有些意外,似乎在说:我这把扇子这么厉害怎么会失败呢?“一直获胜的扇子也会失败吗?”我故意说道,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都在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大治说:“琳琳的扇子把长离的近,所以能赢。”马志一说:“琳琳身子往前趴了也是离的近了。”孩子们已经注意到从距离上寻找一些琳琳获胜的原因。

听到孩子们的答案我很高兴,尽管他们分析得还不全面,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思考问题的原因了。同样的一把扇子和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同样一把扇子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操作最后的结果肯定有所不同、它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改变结果。科学是辩证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动态的。3-6岁的孩子正处在知识、态度、能力、方法、情感等逐步形成的关键期,为他们树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看待事物的观念尤为重要。让这些幼小的孩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的确很不容易,这种观念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我只是把目标定在培养辩证观念上,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讨论、操作中逐步形成正确的看法。

三、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好的方法好比拿到一把钥匙,能够开启科学探索的大门。

类比是比较法的一种,即引导幼儿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中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鲲鲲和琳淋之间的比较是最吸引孩子的。获得支持较多的鲲鲲失败了,我和大家一起寻找原因。“大家仔细看看,两把扇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孩子们仔细观察后都有所发现:“一个把手长一个把手短”、“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宽一些一个窄一些”,孩子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已经初步的掌握了类比的方法,我又引导着孩子们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除了扇子的不同,他们在产生风的时候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这一次孩子们发现“鲲鲲的力量忽大忽小,而琳琳用力比较均匀。”孩子们发现除了材料不同以外,扇扇子不同的姿势也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其实鲲鲲和琳琳比赛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我更注重让孩子亲历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通过感知、讨论等环节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在科学活动中,我支持孩子从不用的角度看待问题,激励他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当然倾听就成为了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常常会用“认真听,看看小朋友说的对吗?”来提醒孩子注意倾听,也常常说:“谁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样”引导孩子在倾听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接纳、尊重同伴的观点和经验,看到同班的价值。

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看起来遥远又真切,说它遥远是因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宽泛而综合的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说它真切是因为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契机蕴含在每一次教学活动,每一个科学小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这需要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用睿智的头脑去思考孩子们的疑惑,在他们有危机、有挫折时,在精神上、材料上、方法上给与适宜的引导,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为孩子在感受科学、发现科学的过程中添上一笔绚丽的色彩。
相关阅读
推荐
  • 科学活动中找到了纸趣的“味”——《快快鼓起来》反思

    纸趣艺术与其他各领域有机整合,是幼儿园纸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次设计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活动中,科学教育与纸趣教学自然地相互渗透。教材分析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让幼儿明显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是我们小朋友游戏的好伙伴。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幼儿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本次活动就是围绕幼儿的好奇心:怎样吹让纸球鼓起来要快?大纸球与小纸球比赛。调动起幼儿探索的愿望,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快乐,最后以

  • 大班组科学领域理论学习

    【开场白】首先,我感到很荣幸能成为本次科学领域理论学习的主持人。在科学领域也是一个我很薄弱的领域,所以利用这次时间,我会对科学领域进行再一次的学习与反思。 【正 文】 其实,每位幼儿都好奇好问、爱探索爱活动,几乎科学领域的有关现象和事物,诸如天上飞的小鸟、地上爬的蚂蚁、电视上出现的图象,甚至幼儿自己身上的一颗黑痣或小小的肚脐眼,都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幼儿对于科学活动常常乐此不倦。作为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幼儿科学活动,如何让幼儿科学活动发挥最大功效,一直是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应该让幼儿多接触

  • 科学教学活动的点滴思考

    本次聆听了袁主任的报告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让我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活动的核心范畴、有效开展高质量的科学教学活动的方法、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作用等等,从而来审视自己开展科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并联系实际设想相关的策略。 一、材料如何更有效地开发? 本活动吹泡泡来源于主题《我和空气做游戏》。泡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洗衣服时有泡泡、洗碗时有泡泡,孩子们对此都非常感兴趣。《纲要》中也强调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应从身边选择材料。是啊,孩子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都是俯拾即是的自然物,但这些往往不一定

  • 抓契机、深挖掘,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何为幼儿的科学素养?一是指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二是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包括自主探究能力、基本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为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等,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

  • 科学启蒙教育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其周围环境为基础

    今天小朋友们都带了自己最喜欢的电动玩具:可爱的小企鹅、飞机、火车样样都有。 瞧!我的娃娃能跳舞。 我的赛车是遥控的,跑起来可快了!小朋友们都和同伴互换玩具玩着。 突然有小朋友喊:我的玩具虫不动了,老师,快来呀!大家都跑了过去,议论起来:是不是坏,了啊?有的说:你再打开开关试试吧,是不是没有电了?在他们的疑问中我们一起探索、尝试,发现电池的有趣现象。 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为了完满的生活。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本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人们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幼儿科学教育启蒙教育也不例外。

  • 学习《幼儿科学探究的基本阶段与教师的指导策略》

    根据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要求,在探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系列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阶段一:确定探究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合于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必须能反映某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二是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即预成转化途径。 阶段二:推测与讨论孩子们

  • 让科学教学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

  • 浅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工作的这几年,我一直都是教科学活动。科学活动是很严谨的,不容许有半点差错,做为一个教师,你交给孩子的知识一定不能出错,所以在每次活动或是教育活动前,我都会事先做一下准备工作。如:了解灯泡的工作原理,当孩子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就能够讲解给孩子听,解决他们的疑惑。关于水的沉浮实验,我都提前将几个材料自己实验一下,在掌握了实际情况后才会让孩子尝试探索,引导幼儿学会记录。 教学活动中,有的孩子在进行实验探索时参与性不强,所以知识并未完全地掌握。在遇到这样的状况时,我就会利用早上科学区域,让孩子在第二天的时候再次尝试

  • 读《在科学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都要凭借语言,幼儿科学教育是一种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充分借助各种符号进行探究、发现的复杂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通过信息交流,使感知周围世界的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又通过语言等方式表达出来,这不仅使幼儿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更为清晰,而且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科学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幼儿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