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幼教 > 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
蒙特梭利教室饮食DIY

蒙特梭利教室饮食DIY

更新时间:2014-07-21 10:18:29

《蒙特梭利教室饮食DIY》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倒水、挤海绵、转瓶盖、切水果、擦桌子……是蒙特梭利园常见的日常生活工作。这些工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精进孩子的基本动作,更是希望孩子能将这些动作,运用在真实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有行动能力的人。于是,将这些工作统整在每日的点心准备中,成为蒙特梭利园的一大特色。

  每天,教室里的点心桌上,提供了让幼儿能自己DIY的简易食物,可能是牛奶加玉米片,或是卷寿司、夹三明治……孩子自行取用并收拾。如果想进一步带入更复杂、精细的动作,午餐的热汤暖菜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孩子的能力绝对超乎您的想象!台北内湖咪咪托儿所就有这么一群能干的小厨师呢!走,我们去瞧瞧!

星期一的小厨师

  我们的小孩没有假日症候群,星期一甚至是孩子最期待的日子。邱韵凌所长开心且且骄傲的说。因为。每逢星期一的中餐(或下午点心),是咪咪小朋友当小厨师的日子。

今天的菜单是“猪肉水饺、玉米浓汤、木瓜牛奶汁”。

时间一到,男、女生互相帮忙穿上围兜,一一把手洗干净。

月亮家的孩子负责包水饺,阳光家的孩子张罗玉米汤,彩虹家的孩子切木瓜、倒牛奶。

洗菜、切菜、搅拌、开罐、打蛋……铿铿锵锵,此起彼落,却是井然有序。

两个小时后,一壶壶橙黄、沁凉的木瓜牛奶被端上桌,紧接着有人吆喝着玉米浓汤好了,此时,一粒粒饱满的水饺,也油亮的浮在汤锅上……所有的孩子不分你我,分享着彼此的成就——瞧!这是我们努力的成果。

园长、老师、平日煮饭的阿姨,享用着眼前的佳肴,心中充满着感激与骄傲。原来,孩子可以是厨师,大人可以是食客。

餐点的制作,不仅是日常生活教育的落实,也整和了感官(食物的味觉、嗅觉、触觉等)数学(量的分配、数算等)语言(食物的名称)、文化(不同饮食文化的分享、各种事食物的认识)五大教学领域。邱所长表示:从餐前的食物清洗,到切、挤、搅、舀、卷的制作,直到餐后的收拾、清洗工作,都由孩子们合作完成。借此让孩子了解大人烹煮餐食的辛苦,培养惜福、感恩的心。

孩子的梦工厂

午后阳光热情的撒落点点光彩,葡萄软叶犹如乍醒的春芽,在棚架上奔驰着!墙上挂满了孩子的作品——干燥花、捏塑作品、刺绣和画,靠角落的一侧,还有一块给孩子涂鸦的大画板。在这露天的庭院中放着六张桌子,铺着雅致的方格桌巾,桌上还摆着孩子插的蝴蝶兰…… 分页标题

教室传来孩子工作的轻音乐声,棚下两只牡丹鸟互相争鸣,一阵和风拂面,也撩动了串串风铃起舞的清脆铃声……,这就是咪咪孩子的梦工厂——葡萄园餐厅。

到过咪咪托儿所的人,无不难忘这一方梦土。邱所长说:艺术、人文虽然是带着几分柔和的感性,却是培养孩子优雅性格的基本条件之一。又说:预备好的环境不就是蒙特梭利人首要的耕耘任务吗?

在葡萄园餐厅和邱所长共享一壶花茶后,更深切感受邱所长本着感性的情怀“体贴孩子、爱孩子”。我想,饮食气氛的营造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有愉快的进食情绪,进而有助身体的健康;更在一朵花、一阵微风拂过、一种氛围的流荡中,涵养着孩子的生活美学和饮食文化。
相关阅读
推荐
  • 今日蒙特梭瑞教育

    麦塔托伦斯(Matha Torrence,美国宾西法尼亚雷蒙特儿童中心蒙特梭瑞学校) 约翰查汀-麦柯尼科尔斯(John Chattin-McNichols,美国西雅图大学) 吴春霞 姚彤 译 陈会昌 审校 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玛丽亚蒙特梭瑞都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她历经磨难,最终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师。她在人类学的研究上迅速显露出观察的天赋,这最终促成了她第一本著作《教育人类学》的出版(Montessori 1913)。同时,她在罗马的公立精神治疗学校从事残疾儿童的治疗工作,这些儿童在那时被称为缺陷儿。接受

  • 五大项蒙特梭利教具

    我们针对教具的种类分别略作介绍。 蒙特梭利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蒙氏教具计有动作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八项。后人为方便陈述,又依其目的将它们归纳为以下五项(以学前儿童所用到的教具为主): 日常生活教具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项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制: 1、依各个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完全相同。 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 基于以上的特制,蒙氏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

  •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及其教学特点

    蒙台梭利透过在儿童之家的观察与发现,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她说: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这件事上,成人切记不要用自己的角度,或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成人以自我为中心,去观察与儿童心灵有关的所有因素,只会增加对儿童的误解。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抹灭了儿童的人格意识。 蒙台梭利以科学观察、验证的精神,发现了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儿童具有自我学习,使自己趋于完善的潜能,也就是说孩子致力改善他自己。然而由于成人不适

  • 阿姨拖地多辛苦——蒙氏格言感悟

    蒙大师有这样一句经典的格言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读后受益匪浅,使我想到了这样一件事。 我班孩子在喝水和喝奶环节常常会出现撒水、撒奶现象。每当此时,阿姨一般是跟在他们后面打扫干净。而我发现,这是因为孩子们不知道劳动的辛苦,不然他们就不会这样做。 有一天,恩光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奶撒到了衣服和地上。我拉着他的手到盥洗室帮他收拾干净,然后告诉他地上的奶由他负责擦干净,只见恩光很不情愿地到盥洗室取下拖把,费力地拖着地,但第一次的使用让恩光开始显得很兴奋,而其他孩子也羡慕地说:

  • 蒙氏教育案例:不教的教育

    蒙氏教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具,提倡幼儿在操作中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以儿童为中心, 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不教的教育, 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主要从幼儿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幼儿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例如: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帮孩子们养成排队接水一个一个接水喝就成了一项繁重的工作,老师累,孩子乱。如果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就好了,于是在饮水桶前,按排队的位置贴上小脚丫,告诉孩子站到脚丫的位置去排队,孩子们很感兴趣,

  • 蒙台梭利的教育形态

    一、环境 有纪律的自由 在自由的环境中,孩子的自我得以显现,生命也获得了开展。蒙台梭利非常重视自由的气氛,她提醒“视安静不动为好孩子,而活动为坏孩子”这种旧式的纪律观念需要调整。“当儿童能以有用的、智性的与自由的方式在教室中四处走动,而没有做出任何粗鲁、不礼貌的行为,就是非常守纪律的儿童了。” 很多人会误解蒙氏的“自由”是放纵之意。她说:“孩子做出攻击、放任的行为必须制止,因为它是有害的。这些行为非但没有使他们快乐,反而使他们更不快乐,所以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她强调要让孩子们有能力去发现自我,并借着发现

  • 实事求是地对待蒙台梭利教育

    实事求是地看待蒙台梭瑞教育 ——对混龄班的看法 很多家长对混龄班不放心,不赞成。尤其是年龄大些的儿童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帮助了年龄小的孩子,影响了学习更多的东西,吃亏了。年幼儿童的家长又怕孩子受欺负。 蒙台梭瑞的看法是:混龄班有利于儿童交往、合作。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而且不感到受压抑。年长的儿童不但可以巩固加深自己的知识,还将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会被年幼者重复,从而督促自己要为年幼者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 从以上蒙台梭瑞对一些问题的解释,可以看出她所做的一切都

  • 蒙氏小班对幼儿这近三个月的蒙氏开展的小结

    尊敬的家长:你们好!感谢你们参加这次的半日活动,在今天的活动中如果有我们做得不足之处请您提出宝贵的建议。通过这两个月对孩子们蒙氏教学的活动开展,肯定有很多家长存在着疑惑和不解,多交一千块钱,这区别到底在哪儿里啊?这个疑惑我现在用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实进行解答。孩子从开学到现在孩子们的在做蒙氏工作的一幕幕就像演电影一样。不知不觉已经到了11月中旬,孩子们在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蒙氏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包括三大点。 一、 幼儿自发性的学习。 二、 将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 三、 因人而异的

  • 儿童个性与教育——读蒙台梭利有感

    捧手研读了《蒙台梭利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理论》一书,对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书共六大章节,分别是生平简介、蒙台梭利幼儿个性发展、蒙台梭利教育观和教育法、理论的应用、蒙台梭利教师及教育理论的意义。其中蒙台梭利儿童个性培养的方法特别有借鉴的意义。 蒙台梭利认为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和自由教育是发展幼儿个性的重要方法。 一、提供有准备的环境需要形成一个新环境。新的教育包括三个因素即教师、环境、儿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