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幼教 > 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
不一样的民间游戏

不一样的民间游戏

更新时间:2014-07-21 10:18:35

《不一样的民间游戏》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名称】不一样的民间游戏(大班)   【设计者】松江区荣乐幼儿园汪宇
  【内容与要求】
  1.  尝试运用分类的经验整理民间游戏,提高观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
  2.  增进对民间游戏的了解,激发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游戏快乐的情感。
  【材料与环境创设】
  1、  教师:幼儿自己绘画的民间游戏广告、标记
  2、  幼儿:幼儿玩过较多的民间游戏
  操作材料:固体胶、水笔、民间游戏小广告
  【活动背景】
  三月初,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拿着一根绳子摆弄。吴昕钥说:“这是飞机,这个很难的,我来教你们……”翻花绳的游戏在孩子们中间引起了高潮。回想小时候,一个沙包,一根绳子甚至一颗石子,都会让童年的我们玩上大半天,童年那快乐、美好的民间游戏现在回忆起来仍觉得那么有趣。
  如今,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玩具的出现,民间游戏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讲逐渐陌生。其实民间游戏是现代玩具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开拓幼儿视野,发散幼儿的思维,对幼儿责任、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极大的作用。本学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民间游戏”主题活动的开展,能丰富孩子们今后的课余生活。
  因此,“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主题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1.  前期开展的活动
  我们结合“三八节”活动,邀请了妈妈来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制作了民间游戏的广告,班级中也开展了“我是民间游戏小能手”的活动。操场上、户外活动时每次总能看到我们班级孩子愉快游戏的身影。这让其他班级的孩子羡慕不已,也让我们班级的孩子萌生了教其他班级小朋友民间游戏的一种愿望。
  在老师的联系下,我们将统计出的2个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去教给大二班的孩子,活动非常成功。但是我们班级的民间游戏一共有十几种,这么多游戏怎么去教给其他班级的孩子呢?孩子们争执不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们议论纷纷-----
  2.  孩子的已有经验
    从小班到中班,孩子们从按照事物的一个特征到按照事物的细微特征进行了多次的分类活动,也曾按照物体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因此孩子们积累了相关的分类经验。
    近阶段,对于民间游戏,孩子们每天都在玩,玩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孩子们有时也会根据相关的活动情境和生活情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体验着游戏的快乐。
  3.  对孩子的挑战之处分页标题
  将民间游戏进行分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民间游戏的这些特征并不是孩子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更不是直观形象的操作物体,而是要将自己在游戏中的一些经验、一些感受通过大脑进行整理之后才能在集体中形成共识。
  【活动过程】
  一、  经验回顾
  1、  回顾前期玩民间游戏的情况,引出话题:
    你们喜欢玩民间游戏吗?
  2、  呈现前期幼儿自己制作的民间游戏广告,回忆与他人分享游戏的情况
    我们教了什么民间游戏?
    谁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选出这两个游戏?
  3、  梳理并小结幼儿前期与他人分享游戏的情况
    上次我们是用投票的方法选出了2个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来教他们的。
  二、  交流讨论
  1、  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游戏。
    为什么我们挑选了2个我们最喜欢的游戏,他们大二班的小朋友却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呢?
  2、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全班小朋友的脾气、爱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喜欢的游戏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游戏。
  3、  引发幼儿观察讨论,寻找民间游戏不一样的地方。
  三、  操作探索
  1、  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整理民间游戏,体会利用分类经验整理游戏的便利。
    提出问题:上一次我们教的2个游戏都是比较热闹的游戏,他们大二班有些妹妹小朋友喜欢安静的游戏,我们怎么满足他们的要求?
    让幼儿感受:将安静的游戏集中在一起让大二班的小朋友挑选,是不是方便多了。
    解决标记: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看懂这些是安静和热闹的游戏呢?
  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把民间游戏进行整理之后,大二班小朋友挑选游戏就可以方便多了。
  2、  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操作
    教师引导:我们刚才还找到了民间游戏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可以自己找个好朋友一起来试试整理民间游戏,好吗?
    幼儿自由寻找同伴,分类整理游戏
  3、  幼儿自由交流自己整理民间游戏的各种方法
  四、  活动延伸
  教师提出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
    如果我想玩一个安静又要人很多的游戏,你们谁来帮我介绍呢?
相关阅读
推荐
  • 蒙特梭利教室饮食DIY

    倒水、挤海绵、转瓶盖、切水果、擦桌子是蒙特梭利园常见的日常生活工作。这些工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精进孩子的基本动作,更是希望孩子能将这些动作,运用在真实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有行动能力的人。于是,将这些工作统整在每日的点心准备中,成为蒙特梭利园的一大特色。 每天,教室里的点心桌上,提供了让幼儿能自己DIY的简易食物,可能是牛奶加玉米片,或是卷寿司、夹三明治孩子自行取用并收拾。如果想进一步带入更复杂、精细的动作,午餐的热汤暖菜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孩子的能力绝对超乎您的想象!台北内湖咪咪托儿所就有这么一群能干的小厨

  • 不喜欢参与团体的孩子

    教室里有一位四岁半的男孩,每到团体活动时间或集体游戏时,他总是一个人远离群体不参加活动,显得孤僻对凡事没有兴趣,妈妈很是担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呢? 对于造成孤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感觉统合失调 人的感知觉发展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觉及前庭平衡觉。无法参与团体及对事物提不起兴趣的孩子,可能是在这七种感觉当中发生了一些障碍。好比一个触觉系统失调的孩子,他可能会对轻微的触碰感到不舒适,或是对于强烈碰撞丝毫应有的反应。因此,当大家共同去观看事物时,他很可能会因为害怕碰触的不舒服感觉,而不愿意参与。

  •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瑞吉欧幼儿教育比较

    瑞吉欧.艾米里亚(Reggio Emilia)是意大利北部一个小城,具有良好的城市公共生活传统和艺术、人文的精神氛围。本世纪60年代以来,该市在马拉古兹(Loris Malaguzzi)的发起和领导下,凭借市政府和社区民众的全力支持、合作与参与,经过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和教研员)数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继蒙台梭利之后,又推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堪称影响世界的幼儿教育模式或体系。 瑞吉欧体系的特色几乎体现在所有的方面:机构的组织与管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校内校外的人际、群际互动与合作,课程与教学,教师的成长等等。

  • 实事求是地看待蒙台梭瑞教育

    很多家长对混龄班不放心,不赞成。尤其是年龄大些的儿童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帮助了年龄小的孩子,影响了学习更多的东西,吃亏了。年幼 儿童 的家长又怕孩子受欺负。 蒙台梭瑞的看法是:混龄班有利于儿童交往、合作。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而且不感到受压抑。年长的儿童不但可以巩固加深自己的知识,还将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会被年幼者重复,从而督促自己要为年幼者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 从以上蒙台梭瑞对一些问题的解释,可以看出她所做的一切都有自己的理由、意图和目的。她的教育目的包括着

  • 家庭中的蒙特梭利教育.语言能力培养

    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语言教育占有特殊地位。蒙特梭利认为语言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得来的,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让孩子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之中,孩子便可以悠游自在地掌握某种语言。但语言的敏感期具有短暂性,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它将不再回来。大家一定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吧!1920年,印度有一个男孩一生下来就离开了人类社会,在狼群里生活。后来,他回到人类社会,专家对他进行了语言训练,一直到他死(活了约10年),也没有形成语言,不会说话。印度在1954年、1970年、1978年都曾发现狼孩,这

  • 美丽的春天

    活动背景: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可以说设定“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紧密结合了《规程》中“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观作用”的组织要求,并为我们有效的实现这一预定课程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通过对本班幼儿观察与交谈,了解到家长在假日都会有意识地带幼儿到户外踏青,并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感受春天,并且通过家长反映幼儿所关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树等),春天的动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们的

  • 教学故事一则——混龄活动的研究

    教学故事一则 淄博市周村区实验幼儿园 李文 今天,小三班小朋友第一次来到我们班和大班幼儿共同进行区域游戏,为了让他们互相间减轻陌生感,尽快地熟悉起来,我让大的幼儿主动去找一个弟弟妹妹作好朋友并互相介绍自己,其他幼儿都很快一对一地找到了好朋友,并介绍起来,只有吕文官转了几个圈后又回到了园地,他一个好朋友也没找到,皱着眉头很懊恼地样子站在那儿 , 不声也不响。见此情景,我走过去拉起他的手把他带到一位小班的小女孩面前,问:你愿意和这位妹妹做朋友吗?吕文官点了点头,我又说:那你和她握握手吧。于是两双小手才握到了一

  • 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及目的简介

    摘自:莱阳市童心教育集团 作者:赵涛 1. 日常生活练习 包括基本的动作、社会行为、对环境的关心和对自己的照顾。如:对日常生活用品、用具的拿、抓、倒、夹、舀、摆等动作的练习;礼貌行为、语言、活动、饮居等好习惯的训练;扫地、擦桌椅器具、浇水、开关门窗等动作的训练;洗、穿、叠的训练等等。 目的是通过对生活中熟悉事物及动作的操作练习,培养其独立生活意识、自理能力、自信、有耐性,促进意志力、理解力、专注力和秩序感的发展。 2. 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和智力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认知的发展完全依赖感觉,感觉的发展是促

  • [教育随笔]“让儿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当儿童还没有发展起控制能力的时候,让儿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与自由观念相违背的。 (意)蒙台梭利 天气渐热,孩子们户外活动之后回到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喝水。而装水的保暖桶只有一个,要喝水的孩子有这么多,有的喝到了而高兴,有的则还被挤在外面没有喝到而懊恼,既拥挤又吵闹。我们老师一遍一遍的提醒:大家要相互谦让,不要拥挤,他们都懂。可真正呢,由于 孩子 们年龄小,控制能力差,都要抢在别人前面,谁跑得快,谁力气大挤在前面就先喝到水,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你不去协调的话,有的甚至还会去推别人,时常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