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13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五年级数学试卷)

2013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五年级数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4-07-21 18:23:59

《2013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五年级数学试卷)》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我来填空,我能行!
1.把 -6、-2、2、0、+3.6、- 12 、-3.5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2.把一根长3米的彩带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3.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5. 有6张数字卡片,上面分别写有“2”、“3”、“4”、“5”、“6”、“7”,任意抽出一张是质数的可能性是( )。
6. 0.375=3( ) =( )&bide;4
7. 78 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8.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总棱长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二、 我是小法官。
1、一桶大豆油约5L。 ( )
题号 正确率%






合计
2、如果a=2×3×5,b=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
倍数是90. ( )
3、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4、 将1枚一元硬币抛出地面后,正面朝上的可能性 ( )
5.因为38 、 616 意义不相同,所以分数值也不同。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的倍数是b,那么a和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2. 有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为96厘米。它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 )厘米。
A.7 B. 9 C.5
3.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 ,已知口袋中的红球是3个,则袋中一共有( )个球。
A.12 B.15 C.20
4. 下面3个平面图形中(每个格是正方形),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5比较2个地区近几年的雨水降水量变化的情况,采用( )比较合适。
A.复式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6. 的分子增加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
A.16    B.24    C.15
四、我会做。
1.比较大小。
0.25 ○ 15 0 ○ - 12 15 ○ 411 ○ 61 2.单位换算
470立方厘米=( )升 356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9.08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3.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8 +512 +18 413 + 27 +913 +37

4.解方程。
x +37 =45 x -38 = 12 45 —x =15


五、填一填,画一画。
1.a 右图中,少年宫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李林家的位置是(2,3),学校的位置是(3,2),请在图中标出李林家和学校的位置。
b.数对(x,5),表示的可能是哪里?

2.根据下面的要求自己绘制平面图;
a、市政府在广场正西方向,距离广场300米。
b、电信大楼在广场西偏北45°方向,距离广场350米。
c、工人文化宫在广场东偏北60°方向,距离广场200米。
d、科技大厦在广场西偏南30°方向,距离广场500米。
e、银行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距离广场250米。
六、解决问题。
1.春天到了,熊大和熊二要给森林里的小树浇水,熊大浇了38 ,熊二浇了310 ,兄弟俩人一共浇了多少?熊大比熊二多浇了多少?


2、少年宫修建了一个长18米,宽15米,深3米的露天游泳池。
(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2)准备在游泳池的周围和底面抹一层水泥,需要抹多大面积?


(3)少年宫的游泳池水深2.5米,游泳池里有多少升水?


3.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位同学期末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的分配情况。
自测成绩统计图 学习时间分配统计图


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看出( )的成绩提高得快。从条形统计图看出( )的反思时间少一些。
(2)甲、乙反思的时间各占他们学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3)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
4、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8米,另一根长32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不许剩余,一共可分几段?每段最长几米?
相关阅读
推荐
  • “错误的结果”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 五(3)班 吉如玉 (问题)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23。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答案吗? (思路点睛)从题目的叙述中,我们知道:4.23是一个错误的结果,不 过,这个错误的结果,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想一想:这个错误的结果是怎样得到的?读了题目,我们知道,它是用3.56加一个一位小数得到的。小马虎计算时,用3.56加这个一位小数,得到4.23。根据被减数4.23和差3.56,可以求出另一个加数:4.23-3.56=0.67,也就是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画图》自主学习片段

    片断一:出示例题,学生自主读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问:读下来什么感觉? 生:没读懂,很难。 师:能不能用画图的方法把题目中的条件清晰地表示出来呢? (学生练习画图,师巡视了解作业情况,画好后同桌交流、评价。) 集体交流怎么画图(媒体演示)。 指出:画图时要根据题目的条件有序地一步一步地进行,并根据条件标注一些数据。 提问:把图和文字相比,你更愿意看哪个?你觉得画图有什么优点吗? 生:图更清楚

  • 怎样让学生形成“画线段图”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城四小乔坤秀 本节课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讨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有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是课堂的灵魂。如果学生没有求得新知的需要,而是教者硬将新授的知识塞给学生,这样的知识即便是学会了,学生也会很快遗忘。 首先,学生要学会画图。由于在这之前学生缺乏画图的经验,完全放手让学生去画,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老师给出了一小部分的图,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

  • 数学研讨课对“乘法分配律”的感受

    这个学期的第一个数学研讨课就是《乘法分配律》,我想这节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以及学会运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 在展开本节课内容之前,我先谈谈我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停留在字母公式上的,(a+b)c=ac+bc ,因为我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公式是这样的,所以我会跟学生这样解释,有a和b两个人,他们围坐在桌子边,这个c呢就是桌子上的苹果,要分给a,也要分给c,谁没分到,他会乐意吗?乘法分配律就相当于在分苹果,这个苹果(c)既要分给a,也要分给b,中间的符号跟着括号里的符号。 我

  • 同课异构——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听课反思

    贾汪区大吴中心小学 乔秀艳,11月22日徐州市贾汪区乡村培育站开展了第七次活动,本次活动给我的启发很大,使我如沐春风,豁然开朗。为自己的计算教学和教材理解打开了另一条思路。 上午由张新艳和种其两位老师执教同课异构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张新艳老师整节课设计的所有的例题和练习所用的数字都是相同的,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虽然数字相同,但是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也不相同。这一教学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

  • 四下《小数的大小比较》课后反思

    我担任的是四年级数学,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节,因为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有了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在这节课里只是把整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拓展到小数。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容易接受,我便这样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首先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然后在小组内由小组长负责,按着A B C D E F的顺序逐一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然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自然数

    一、 创设情境 1. 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出示谜面: 青石板,板石青, 不知银灯有多少, 数来数去数不清。 学生猜 中后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 学生猜中后揭示谜底,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图中的信息。 二、 认识自然数 1、 介绍自然数的概念,并通过一个星星也看不见,可以 用0表示,说明0也是自然数。 2、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教师说明: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接着画出数轴,边画边介绍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小数的写法(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出示PPT图片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内容。 理解的同学可以根据文字提示读出小数。 生: 师:从之前我们学习的认读小数情况,老师相信你们能轻轻松松的读出这些小数。 那么,你们尝试能写出这些小数吗? 请你们试着写出这些小数发群里和老师分享。 生: 师小结:老师看到大家都很积极的分享自己的答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答案和你的一样吗?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2、巩固学习:小数写法

  • 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有感

    《确定位置》作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用数对确定位置,并且这节课既要注重得到数对后的巩固应用,也要让学生经历数对产生和对数对意义理解的过程。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有三个: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组、排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