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自然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自然数

更新时间:2019-11-10 14:30: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自然数》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 创设情境
    1. 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出示谜面:
    青石板,板石青,

    不知银灯有多少,
    数来数去数不清。
    学生猜 中后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 学生猜中后揭示谜底,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图中的信息。

二、 认识自然数
     1、 介绍自然数的概念,并通过一个星星也看不见,可以 用0表示,说明0也是自然数。

2、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教师说明: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接着画出数轴,边画边介绍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
      3、 让学生观察画出的 数轴,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使学生了解,直线上的箭头表示的意思,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都是1等自然数的基本特征。

三、 认识奇数、偶数。
    1、 播放电影院座位排列的资料片和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了解电影院座位排列特点,讨论两个小朋友能否坐在一起。
       2、 让学生说一说单数有哪些,双数有哪些,在交流的基础上说明平时说的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0也是偶数。
        四、 尝试应用
    1、 教师指出生活中经常用到奇数、偶数。接着师生进行报数、分队等活动。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数和偶数。
       2、 提出教材83页试一试的写数要求,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倒班交流学生写出的数列。教师板书出来。
       3、 观察讲座两组数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了解1~30之间的连续奇数偶数各有15个,两个数列的规律都是想念两个数相差2.
       五、 课堂练习
    1、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判断,重点说明理由。
    2、 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加强巡视,对个别 学生予以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3、 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4、 练一练第4题,先让学生明白题意再观察,然后交流发现的规律。 猜谜语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入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初步感受星星有无数个。
       把自然科学知识与数学整合在一起,把学生数星星的感受与“自然数是无限 的”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自然数的初步体验。
         在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了解自然数的概念。
          知道自然数还可以用直线 上的点来表示,学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感受自然数的特征。
       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了解自然数的特征。
       利用电影院单号、双号排列这一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为邮单数、双数引出 奇数、偶数做铺垫。
       在学生已有的单数、双数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偶数和奇数,有利于学生用已有的认知经验解决新知识。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认识奇数和偶数,理解连续奇数和连续偶数的意思。
       给学生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及发现事物规律的机会,发展数学 思维,了解连续奇数、偶数数列的特征。
       从分数、小数、整数中找自然数,考查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考查学生能否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考查学生能否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通过观察教师演示文稿,直观感受奇数、偶数的特征。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猜 谜语,今天我就为大家准备了一则,请大家 猜 一猜 ,看屏幕。
    课件祟,谜面,学生猜中后,教师提问怎么利用学生网站猜到是星星的呢?
    学生说判断时的想法。
       师:对,谜底就是星星,我们教材就有一幅亮这和红红正在数星星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他们数星星的情景,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数星星图
    生1:红红在一个一个地数,可是星星太多了,数不清。
    生2:亮亮说用眼睛能看到的星星有3000多颗。
    师:天上只有3000多颗星星吗?
    生:太多了,好多我们看不到。
    师:同学们说得对,天上星星太多了,有的我们能看见,还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
    师:我们平时数东西的时候,像1,2,3,4,5。。。。。这样这样一个一个地数,这些数都是自然数。
    板书自然数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自然数吧!
    师生一起:1,2,3,4,5,
    教师提示学生数快点。
    师:就这样数下去,能数完吗?
    生:数不完
    师:自然数和星星一样太多了,数也数不完
    师: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看不见星星吗?
    学生可能说阴天的时候,下雨的进修等。利用学生演示文稿说空气污染严重的进修,可以及时进行环保教育。
    师:一颗星星也看不到,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 呢?
    生:用0来表示。
    师:对,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自然数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教师示范,边画边介绍方法。
    师:画一条直线,在直线 上找一个点表示0,然后从0点开始,等距离点上几个点,顺次写上1、2、3…….
    师:自然数太多了,在直线的右端画上一个箭头表示吧!师: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学生可能会有很多意见,只要说得对,就要给予肯定。
     自然数是从0开始依次排列的。
     最小的自然数是0。
     这些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 这些数一个比一个大。
     相邻两个数之间都相差1。
    师:直线上的箭头表示什么?
     表示向右可以无限延伸。
     表示还有很多的自然数。
     表示直线上还有数不清的数。
     表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请你举出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数。
    学生会举出许多书。老师可以问:3000是自然数吗?
    师:通过讨论,我们了解了自然数的一些特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了自然数,现在,我们看一段资料片。
       播放电影院座位录像资料。师:从资料片和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电影院有两个入口,一个写着“单号”,另一个写着“双号”。
    生2:座位的排列一边是2、4、6。。。。。。一边是1、3、5。。。。。。
    生3:红红应该从写着“单号”的门进去,因为她是12排7号。
    生4:亮亮应从。。。。。。
    师:大家想一想两个朋友能挨着坐吗?为什么?
    生1:能挨着,因为7和8时挨着的数。
    生2:不能挨着,因为7是单号,8是双号。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以参与者身份指出: 电影院里的座位是从中间分别向两边开始排列的,一边是单数,一边是双数。所以他们不能挨着坐。
    师:谁知道单数都有哪些数?双数都有哪些数?
    学生回答,如果有人说出个们是1、3、5、7、9的数是单数,个位是2、4、6、8、0的数是双数,教师要给予表扬表扬和肯定。
    师:在数学 上,我们把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0也是偶数。
    师:谁能举出几个奇数的例子,偶数的例子?
    师: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奇数和偶数。我想请几们同学到前面来表演一下。
    请学生站成一排,像体育课一样报数。提示学生记清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然后进行分组活动,可变换形式进行训练。
    师:谁能举出生活中用到的奇数和偶数的例子?
    学生举例,老师可参与介绍。
    师: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数,希望大家做一个认真观察的好学生!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教材83页试一试中的要求,试着分别写出奇数和偶数。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两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组的数一样多,各有15个
    生2:在连续的奇数中,后面的数都 比前面的数多2.
    生3:在连续的偶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多2.
       师: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各数中,谁是自然数。看谁找得又快又全。
    交流时,不但说出什么是自然数,还要说出其他是什么数。
    师:大家的眼力 都很不错,那么,在直线上合适的自然数一定也不会难倒大家,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练一练第2题。
    师:请大家按题目的要求,把数填在合适的图中。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4题,认真观察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把若干个小正方形摆成两排,奇数个小正方形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偶数个小正方形可以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相关阅读
推荐
  • 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春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调研试卷 一、谨慎填写:(第2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0分)。1、李明画了一个边长10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它的周长是 ( )厘米,其中的一个内角是( )。2、从小到大写出36的全部因数:( ),从小到大写出50以内7的倍数:( )。 3、一个梯形中有两个直角,一条线段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如图),三角形①是( )三角形,三角形②是( )三角形。 4、有钢材50千克,运走a千克后,还剩( )千克。 5、平行四边形容易( ),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 )。把平行四边形拉

  • 《图形的对称》教学片断反思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图片,学生欣赏。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1:一半和另一半都相同。 生2:两边都对称。 教师揭示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能理解吗? 这时课件突出:完全重合 提问: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不上来。 师:就是对折后两边不多也不少,正好一样。 再突出:直线 提问:直线是什么线? 根据学生说的对称轴出示点划线。 之后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找出它的对称轴。 边找边思考: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思考

    设计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历来是教学难点。其实我觉得分数与出发之间的显性关系并不是难点(分子相当于被除数)难在34为什么等于3/4?怎样有效地突破难点,书本是想通过直观的分饼过程加深学生对求解过程的理解。那么以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去完成难点的突破呢?可以借助同学自身的力量,即小组合作,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三层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解答过程的理解。疑问:为什么在解答过程中要强调3个1/4块是3/4块,3块的1/4是3/4块呢?有什么目的呢?在我上课之前我还没有想明白,只是因为之后的题目要用到上课还是强调

  •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实施思考

    方程思想,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设元实现从未知转化为已知,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构造方程或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完成未知向已知的转化,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方程思想。方程也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代数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方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方程,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认识方程,并具备用方程思想解题的意识。下面结合教学浅谈《认识方程》的实施思考。 一、 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刚开始的设计是在教学例二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天平图写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一、神机妙算我会算(19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870-780= 4013= 10413= 9632= 5499+54= 20020= 254= 3030= 36+65= 245245=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需要验算(8分) 61033= 59466= 98436= 验 算 3、运用简便计算的思路,完成下面的计算。(6分) 2536 =254( ) =( )( )=( ) 81054 =8109( )=( )( )=( ) 36024 =3606( )=( )( )=( ) 二、对号入座我会填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画图》自主学习片段

    片断一:出示例题,学生自主读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问:读下来什么感觉? 生:没读懂,很难。 师:能不能用画图的方法把题目中的条件清晰地表示出来呢? (学生练习画图,师巡视了解作业情况,画好后同桌交流、评价。) 集体交流怎么画图(媒体演示)。 指出:画图时要根据题目的条件有序地一步一步地进行,并根据条件标注一些数据。 提问:把图和文字相比,你更愿意看哪个?你觉得画图有什么优点吗? 生:图更清楚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怎样滚得远》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怎样滚得远?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问题的过程,积累实践经验,体会什么情况下圆柱形物体能滚得比较远。 2. 探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经历实验的过程,正确把握实验方法,得出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三角尺、胶带圈,小衬板、卷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汽车图: 从图书你看到些什么?人们是怎样能卸下汽车上的油桶的?这样滚动有什么好处? 2. 课件出示林场图: 你知道森林里的伐木工人经常用

  • 四年级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实录

    一、温故知新 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能向大家说一说? 生:加法交换律,字母式是 生: 师:大家说的很好,谁能说一说这些式子都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2578=(1258)7 (80+8)125=80125+8125 生: 二、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对运算定律掌握的不错,大家来看,从这副情图中你能找出呢些数学信息? 生: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生: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生:一打是12个 生:一副球拍有2只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 小学教师听课记录《母鸡》(人教四年级上册)

    课前准备 调控,请做好 有老师听课,最起码要表示尊重,有礼貌 可以打开课本自己看看 *学生开始安静,看书 唱歌 上课 8:45 一、复习导入,初读课文 1.学习了《猫》,这只猫及古怪又可爱今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