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5-19 19:05:19
《我来设计活动型课堂教学预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2》》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体会出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体会1公顷的实
本课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课时。本单元的第一二课时介绍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涉及的都是一步计算,第三课时介绍了按照一定顺序计算的加减混合运算。本课时,教材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是用简便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分数相加减。分析教材,教材直接出示题目用两种方法计算下面各题直接想通过这样的提问设计,使学生自发的把整数加法运算律和减法性质运用到分数运算中。但我想,就仅此而已吗?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其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锻
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周长( );面积( )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切割补拼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这时周长( );面积( ) 貌似并不复杂的两道题,***时总是绝对的杀伤力。因此,每遇这样的题,老师们总是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可总觉还不到位。 分析原因:图形的变化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难点,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要求高。单纯讲解、分散多次讲解都不能很好达成目标,那只能尝试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推理、对比来理解。 一、框架拉动对比 课上,每两个学生一组,准备好一个活动的框架,可以用衣服的包装盒
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 王文英 一、问题的发现和思考 问题一:分数表示计算的结果吗?在一次批改作业中,发现学生用近似数表示方程的解(如右图)。明明已经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什么不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呢?是不是学生忘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于是,把那几个学生找来,不料孩子们回答的头头是道: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可是,为什么不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呢?学生表示:解方程是要算出结果的。言下之意,分数并不能表示除法的结果,或者说,在学生看来,用整数和小数才能表示计算的结果,而分数并不行。是什么原因造成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书本第14页第五题 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7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长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变化了没有?面积呢? 1. 教师利用学具演示给学生看,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观察长方形拉长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底(长)有什么变化?高(宽)有什么变化? 2. 指生交流,师再用课件演示,让学生在课件动态的演示过程中观察。 3. 根据底和高的变化情况,说一说长方形拉长平行四边形周长有什么变化?面积有什么变化? 4. 师小结。 对比题: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变
练习题的对比与拓展:1.书本第17页第2题,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要注重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拓展题: 4cm 8cm 6cm (1)求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2)求4cm这条高所对应的底是多少厘米? 2.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拓展题: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不等底等高,面积会相等吗? 3.书本第18页第10题,让学生明确涂色部分的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其面积会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等底等高) 拓展
《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探索出示书本例题4师: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预设:方法 1:用数格子的方法。 方法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师追问: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 出示例5: 师: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取第127页上的六个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
邳州市青年路小学 杨志荣(2015年9月徐州城乡大课堂交流课,课件和教学设计均获一等奖)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练一练, 练习十一第1-3题,9-10题。 学讲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两种量是倍数关系的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形成多样化的问题
教学片段一: 呈现研究问题: 问题一:(出示卡片)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好字的可能性各是几分之几?你是怎样理解的? 问题二:这些组卡片中好字都只有一张,为什么摸到好字的可能性却不同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展示) 生:一共有两个字,好字只有一张,所以摸到好字的可能性二分之一。 生:一共有四张牌,好字有一张,所以摸到好字的可能性是四分之一。 生:一共有五张牌,好字有一张,所以摸到好字的可能性是五分之一。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