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基于问题的问题教学设计——以“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为例》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 王文英 一、问题的发现和思考 问题一:分数表示计算的结果吗?在一次批改作业中,发现学生用近似数表示方程的解(如右图)。明明已经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什么不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呢?是不是学生忘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于是,把那几个学生找来,不料孩子们回答的头头是道:“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可是,为什么不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呢?学生表示:解方程是要算出结果的。言下之意,分数并不能表示除法的结果,或者说,在学生看来,用整数和小数才能表示计算的结果,而分数并不行。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认识上的误解呢?
问题二:量与率,怎么让学生区分?
一次教研活动时,教师们提出,诸如“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的练习,学生错误率太高了,尽管一遍一遍讲解,学生还是屡错不改。怎么教,学生才能较好地区分量与率?
问题三:教材为何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内容作调整?
修订后的苏教版教材,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做了调整,原来,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之后教学,修订后,教材将此作为“分数的意义”单元的例题2。这是怎么回事?教材为何作这样的调整?
以上三个问题都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很多教师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这外在的形式上。事实上,分数的产生源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度量的需要,二是除法运算的需要。用分数表示除法运算的结果,这是分数与除法的本质关系,至于用怎样的分数表示,才是“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这外在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了分数与除法的外在联系,忽视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因此,问题一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另外,分数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恰恰是分数的另一重要意义,第二个问题所暴露的就是对分数两种意义理解的混淆。“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这是把2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这是检测学生对“分数的意义(1)”的理解。而“每段长米”是用分数表示除法结果的意义体现。因此,如果学生能够对分数的两种意义透彻理解,那么就能较好的区分两个填空所对应的知识运用。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剖析和理解,恰好能够解释问题三的调整原因。教材的调整是因为“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揭示的是分数的另一种定义,教材将分数的两种定义安排在一起教学,是拓宽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就是既让学生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表示除法的商,再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被除数表示分子、除数表示分母的道理。只有学生知道这其中的来龙去脉,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第二,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两种意义,并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对于学生来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个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意义从三年级起就开始渗透,因此根深蒂固。而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是事先没有任何铺垫的即时教学。让学生区别这两种不同的意义,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发现与之前所学的分数意义的不同之处,从而获得新的意义。
第三,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学习“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时,教师需要有意识的设计环节,让学生去体会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实际价值。当学生有所体会,在具体应用时,才能自觉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也才会避免出现类似用近似数表示方程的解的现象。
那么,如何做,才能帮助学生实现上述的三点。笔者以“问题教学”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一番尝试。
二、基于问题的“问题教学”设计
问题教学是指围绕问题展开教学的课堂授课方式。它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生发新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笔者所倡导的问题教学,是核心问题统领的问题串贯穿整堂课学习脉络的教学方式,在问题串的驱动和引领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数学活动,深入思考,使问题获解,完成学习任务。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时,笔者以“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为核心问题,并设计了四个辅助问题,组成了由五个问题组成的“问题串”展开教学,这五个问题分别为:“你学过的数学知识中哪些跟平均分有关?”“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什么用?”“问题串”将课堂分成了三个环节,分别为:环节一:巧妙设疑,引出核心问题。出示“平均分”,提问:你学过的数学知识中哪些跟“平均分”有关?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分数 除法
启发提问: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它们都与平均分有关,这时,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环节二:积极探索,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引发思考,体会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出示例题: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提问:求“每人分得多少块?”你能想到哪个除法算式?哪个分数?
学生回答,除法算式是: 1&bide;4,分数是: 。
追问: 指的是什么?(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一份,是。)
(事实上,学生所想到的分数,是1块饼的,在这里,教师要注意一块饼的与块饼的沟通,让学生体会到尽管都是,但意义是不同的。)
得到:1&bide;4=(块),启发得到: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2.动手操作,理解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追问: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呢?
(1)初步体会如何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出示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提问:可以怎样列式?你又想到哪个分数?
(列式对学生来说较容易,但根据题意想到的分数有多种,在两次执教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想到的是,这说明学生对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意义印象深刻,这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关注,这里的问题是求具体的数量,这里的并不表示除法计算的结果。帮助学生澄清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帮助学生区分分数的两种不同意义的重要时机。)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3&bide;4的结果为(块)。
教师可以演示两种分法的过程:
分法一: 分法二:
两种分法比较。
两种分法,都得到了块这个结果,但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分法一是一块一块分,把一块当作单位“1”;分法二是把3块当作一个整体分,把3块当作单位“1”。)(2)进一步体会如何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出示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要求学生同桌讨论,并求出商,得到每人分得3块饼的,是(块)。即:3&bide;5=(块)。
看着板书思考:
①上面的每个问题,分别得到了两个不同的分数,前面的这些分数表示什么?(每人分到的和整体的关系)后面的这些分数表示什么?(具体的数量)
②表示关系的分数和表示具体数量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分母相同,都是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点是分子,表示具体数量的分数的分子是总数。)
③你能说说如何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吗?(用被除数表示分数的分子、除数表示分数的分母)
(3)理解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追问:从表面上看,除法与分数的确有着这样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得到:在除法里,总数表示被除数,份数表示除数;而表示具体数量的分数,分子就是总数;分母就是平均分的份数。因此,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3.建立模型,用符号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谈话:既然分数和除法之间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什么去表示呢?
得到:a&bide;b=,并引导得出b≠0 。
环节三:练习反思,体验分数与除法的实践意义。
口算。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计算?
1&bide;8= 5&bide;9= 2&bide;15= 3&bide;7=
2&bide;5= 11&bide;12= 22&bide;23= 1&bide;3=
提问:通过练习,你知道: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什么用吗?
(学生表示,用分数表示除法的结果,既方便又不容易错。学生有了切身的感受,在后续的学习中就能自觉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基于问题的“问题教学”思考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笔者用“问题教学”设计的一堂研究课,期间,因为对学生的问题估计不足,试教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随后,在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后,渐渐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认为:1.高质量的问题设计决定了“问题教学”的成败。“问题教学”离不开问题,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问题教学”的效果。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研究学生的认知现状。首先需研究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基于学生习起点所作出的分析和判断,即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学生新知学习中可能存在的疑惑,可能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另外,教师也需根据之前的教学经验,整理以往教学中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两者结合,就能准确把握问题设计的方向。
二是研究知识的本质。学生对知识产生混淆,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不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因此,“围绕知识诞生的初衷而提出问题”①是问题设计的重要策略。为此,教师需认真研读教材,从教材中读懂知识的本质所在。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其关系的本质是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怎样表示?则根据总数与被除数、分子的关系,份数与除数、分母的关系,得到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只要将被除数表示成分子,除数表示成分母即可。当学生能够结合总数、份数来思考被除数和分子、除数和分母之间的关系,那就说明学生找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外在联系的根源,根源找到,学生就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设计了由五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能够帮助学生寻根问底的问题形成的问题串作为教学的主线。事实表明,在这条线索的引领下,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扎实地理解分数的两种不同的意义。
2.合适的问题坡度搭设助推了“问题教学”的实施。
由核心问题统领的“问题串”是课堂行进的主线,它是“问题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推进的过程中,有时因为问题空间较大,学生不知道从何想起而影响课堂正常的行进速度。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给那些空间大的问题搭设坡度,以便学生拾级而上,解决问题。就如上例的两个问题:“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这是两个关联度非常高,而且都是空间较大的问题。“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很容易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然而,由于学生受到表示关系的意义的影响,在探索“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块?”以及之后的“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块?”学生都用去表示。因此,如果在例题教学中没有帮助学生区分“表示关系的分数”和“表示数量的分数”的不同意义,学生就很难真正理解“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如果学生不能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理解,那么在探索“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就非常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笔者在这里设了两个小问题:
①上面的每个问题,分别得到了两个不同的分数,前面的这些分数表示什么?(每人分到的和整体的关系)后面的这些分数表示什么?(具体的数量)
②表示关系的分数和表示具体数量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分母相同,都是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点是分子,表示具体数量的分数的分子是总数。)
有了这两个问题作铺垫,学生就能较好的区分分数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寻找“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作了必要的铺垫。
可见,基于问题,让教学设计的方向更准确;问题引领,则让探索的目的更明确。基于问题的“问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帮助学生养成追根溯源的探索精神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陈勇.问题教学的价值与操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