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学会让爱不断生长

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学会让爱不断生长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8:02

《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学会让爱不断生长》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都会遇到不听话,难教育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的你会用什么办法呢?当尝试了各种教育方法之后还是没有起色时又该怎么办呢?随之而来的是情绪上的烦恼、气馁、愤怒、甚至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了。这时你改变不了学生,就尝试着改变自己吧!需要转变态度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教师自己的心态。在舒马赫的经典名著《小即是美》中给了我们这样的理解:在对立与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怎么能够使教育的纪律和自由的要求调和呢?实际上,有无数的母亲和教师都在做着这个工作,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一个解决办法来。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带入一种更高层次的、超越了对立的力量——即爱的力量……如此有分歧的问题促使我们自己努力提升到高于我们自己的层次;它们既要求又激发来自更高境界的力量,从而就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爱、美、善、真。就是因为有这些更高层次的力量,对立的事物才能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得以调和。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目前为止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现象,教师是管理者、引导者与掌控者,而学生是学习者、参与者和被管理者,一旦我们的被管理者表现出了不想接受老师们的“好心”教育时,这时的教师就会感到自己的地位在学生中有了动摇,就会采用各种方法来扭转学生的“不良”思想与行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们会乖乖的改正,但是现在个性鲜明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不再看做权威的,甚至有时在质疑老师的教育“你老师讲的、做的就一定是对的吗?”记得班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今年我做三年级的班主任,这个学期学校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将班上的学生按照能力编排了学习小组,为了激励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每周给小组进行评分与奖励。当然评分高的小组得到的奖励也丰厚,经过几周的尝试有的小组一直能得到不错的成绩,小组成员当然非常的高兴,而有的小组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即使老师进行了帮助但是小组的学习能力还是提高不快,于是老师想调换一下个别小组的里的学生,改变一下情况。涉及到要调换的学生,由差的小组调到好的小组,学生当然非常的开心,可是由好的小组调到差的小组,三年级学生已经能非常清楚的明白会意味着什么了。于是要调离一直第一名小组的小航非常的有情绪,而且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和老师顶了起来,“为什么让我换走,我又没有犯什么错误?他们小组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老师有什么权利让谁换,谁就要换?我今天就是不换……”脾气大到将课桌上的书和作业本都扔到了地上,并且哭的非常的伤心。看到这个场面,当时我真是又生气又尴尬,没想到学生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映。面对孩子的质问我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的回答了。只是在强忍着情绪让自己保持平静,不想让学生看到老师在课堂上过于激动的言行。于是平静的对小航说:“老师知道你非常的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小组,你能平静的听一听老师让你和其他学生调动的理由吗?如果听完后,你还是有想法,我们还可以想其他的办法,哭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小航听了老师的话,还有在其他同学的劝告之下渐渐的平静了下来。这时老师告诉全班同学,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中非常重要的成员,老师将稍差的学生调到好的小组是想让他们在新的小组中有进步;将好的学生调到稍差的小组中,是想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和原来这一组的同学一起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同时也是发挥你能力的机会。一场风波就这样的渐渐平息,过去了。

现在回味起这件事,让我也从中体会到一些感悟。我们的学生现在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再是老师言行百分之百的拥护者与执行者了,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好在学生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现实问题了,而不是老师说东就东,说西就西,不敢有半点自己的想法表达。难办的是老师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要更多的想一想我们的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与想法,要去更多的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这样的老师才能更多的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而用威严建立起来的地位将会越来越不牢固了。我觉得这就是帕克.帕尔默想要老师们明白的“好教师与好父母每天都在地雷阵中探路,让这种紧张促使自己向越来越博广的爱敞开心胸——这是一种通过超越我们自己内心的紧张、为了学生和孩子们的最大利益来解决这些所罗门式的两难选择的爱。
相关阅读
推荐
  •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

    【简介此书】《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著),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教育随笔(第二辑)中的第一本。作者薛瑞萍老师,网名看云,是安徽合肥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信奉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人生信念,她的职业观是: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 全书分三个专辑: 第一辑 教育,对成长的迷恋 以24个小故事阐述了她作为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和育人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等; 第二辑 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 以15篇文章亮出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教学观点和主张等; 第三辑 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 以

  • 我们没有理由懈怠——读《小豆豆和小豆豆们》有感

    【引子】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 摘自《读书之乐》 【简介】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4位、亚洲历史上第1位亲善大使。 担任亲善大使后,黑柳彻子陆续访问了坦桑尼亚、尼日尔、印度、莫桑比克

  • 读<被时光掩埋的秘密>有感

    在流逝的时光中,也许别人是你的秘密,也许你是别人的秘密,可当答案真放在眼前时,你,愿意去揭晓吗? 看了这本书,感觉字字都饱含了生活的韵味,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虽然故事的结局比预想的要更完美些,但还是有人被冷落,并在无形中受到了伤害。他们离奇的故事中,有些秘密被掩埋,我想这也是善意的谎言,揭穿了未必就好。 我们的眼睛决定了,不论我们如何转动,永远都只能看到一百八十度,而生活是三百六十度的,所以,总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来了又去了。也许别人是你的秘密,也许你是别人的秘密,也许就在你嘻嘻笑着说我的生活没有秘密时,某

  • 天上不会掉馅饼——观《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宝葫芦的秘密》对儿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众多的影片中他独独选中了这一部,所以,我也就当仁不让,没顾得上头顶那火辣辣的太阳,带着儿子一起去揭开这宝葫芦的秘密。 买票、就坐,儿子顾不上擦擦满脸的汗水,就迫不及待地说:妈妈,什么时候才开始放呀?我笑着说:这么心急呀,还有十分钟就开始了,你要用心看啊,看看这宝葫芦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当1小时20分钟的电影放完时,儿子显然意犹未尽,说:这么快就放完了,我觉得王葆不应该把宝葫芦扔了,他可以带在身边,也能随时提醒自己呀。当我问他喜不喜欢王葆时,他说喜欢,但也不喜欢,喜

  • 再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感悟

    欢欢喜喜过完牛年后,就得为自己接下去的工作充电准备了。在表姐的书架上看了好久,决定再去品读《心和气和的一年级》。记得上次看这本书是因为急切地想知道如何管好一年级,那是就走马观花迫不及待地看完了此书。现在一年级的上半学期结束了,我想再来看看这本书,和自己刚走过的教学路途对比一下,让心灵彻底反思。 花了二天时间一字一句地看这本沉甸甸的书。一边翻阅一边思考,还不忘对比着。思绪又回到了课堂,那些难忘时刻像快照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一跳动。看到感动之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一个人偷偷乐着。心平气和就是一种心态,一种方式。对

  •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2)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获得成功的快乐,再借助教育技术这个桥梁纽带,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

  • 经历美好,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常听说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的现实不理想,理想的教育不现实。我想这是一句真实、无奈而又充满了精神胜利色彩的话,完全忽视了人类具有改造世界的本能与力量。 认真研读陈大伟教授撰写的《建设理想课堂》第一章《课堂教学理想》,很好地帮助我进一步构建了理想课堂的概念,对怎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历美好生活 从塑造人的角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和教育呢?联系书中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观察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忧思与欣喜参半。很多学生,把学习当成痛苦,把学习当成磨砺,把学习当成无可奈何。

  • 教与学中的探索——读《教学勇气》有感

    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书中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从精神情感层面诠释了教学是一种人生中的心灵工作。生动鲜明、充满感情,令我想起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充满感悟。 我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是这样处理教学环节的: 案例: 1.出示:例题图 2.组织小组交流,明确要求:(1)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2) 互相交流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并将这个面的形状比划给同桌的小朋友看。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这种图形是三角形,并让每一位学生这样对折一下

  • 回归正途——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勇气,对于每个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有的。但,教学勇气,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是我不曾考虑过的。教学还需要勇气?初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心中的这个疑问慢慢的被解开了。是的!教学也需要勇气,而且是我们老师平时忽视掉的那些会让人执着的勇气。 初读《教学勇气》一书,书中字字洋溢着作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之情,而这一热情也在之后的阅读中慢慢地传递给我,感染着我。在敬佩作者的热情之外,也震撼着书中多角度的深入探讨的很多观点,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