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19-04-02 14:13:07

《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抓手,那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选择主题,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环节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始阶段,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教师应和学生一起精心选择活动课题,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选题时应以学生为本,注意做到:源于兴趣,首选小学生愿意做的,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浓厚的兴趣;立足实践,再选可操作的,完成时有一定难度的,经过适当指导帮助,又能较好完成的主题;多点功利,挑选值得做的,做一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尽量综合选择跨学科的,这样有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整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如经过精心指导,在“对电磁炉的研究”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少学生就选择了像“电磁炉与其它加热工具比较哪个省电?哪个加热快?”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选题,这样的小课题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

二、有效指导活动,提高研究实效

1.注重方法指导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这一点在小学生中更为明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在合适的情况下,给予小学生探究方法上的指导,以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是“授之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小学生要掌握好这样几种探究方法:观察法,用感觉器官、测量工具、记录工具来开展探究,特别要做到做好观察记录。如在研究 “水培植物”时,学生就对水培风信子进行了定期观察,并用上了不少的工具,如尺子、照相机等;实验研究法,主动地、人为地控制一些条件,引发某些预期的现象,证明或推导出某种因果关系的存在,如在研究同种植物是用水培方式长得快还是土培长得快时,我们设计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对在同中条件下不同种植方法的风信子的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科学的结论;调查研究法,如采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发现事实,说明问题。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方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就会显得游刃有余,大大提高了探究的时效性。

2.强调亲身实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教师要创造条件,多让小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
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测量、宣传、郊游、野营、设计操作等,能调动小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我们的小学生一定会体验到活动中的“酸甜苦辣”,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必经过程,这也正是我们要锻炼出的“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探究意志力。当小学生形成这样的意志力后,他们才能持久的保持探究学习的兴趣,才能深入开展,而不是浅尝辄止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积极评价成果,引导后续探究

1.积极评价,让学生爱上探究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和活动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及反思和体会。展示的成果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记录、手抄报、模型制作等静态成果,也可以是表演、演讲、比赛、视频展示等动态成果。我们应该让学生采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来展示活动成果,他们是活动成果展示的主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特别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着积极的评价,毕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有些活动能坚持到成果展示已属不易,所以要悉心爱护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成果,应多做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学生通过成果展示,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不知不觉的爱上探究活动,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2.合理引导,适时拓展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展示并不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束。学生可以利用成果展示的机会向同学、老师、专家请教。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对于一些没搞清的课题或研究不成功的课题进行改动,并拓展延伸探究的领域,让他们成为再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主题。如我们的学生在进行了《身边的干电池》的研究后,活动成果还不太明显。因为干电池在生活中用得越来越少。所以又将视线转移到手机电池上继续进行研究。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总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精心挑选课题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方法指引,并注重亲身经历以及做好成果展示,定会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焕发出特有的活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相关阅读
推荐
  • 低年级孩子家庭作业家长应如何对待?

    对于家长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家长们存在二种误区,一是不管,任孩子自己做,认为将错误展现出来,方便老师掌握孩子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还有一种很多,就是天天帮孩子检查, 孩子 交上去的作业基本上是全对。这两种都不妥。 孩子的作业,如果家长过问的太多,孩子会有依赖心理,一有不会就会问家长,自主思考的能力严重不行。可完全不检查的话,孩子会做的潦草,成绩也会下降,孩子如果学习习惯培养的好,到了三年级就可以不帮他检查了,二年级还不行 那家长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到底该怎么做?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家长要

  • 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也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

    在我们低年级的教师看来,低年级哪有什么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呀?他们都是健健康康的少年儿童,是多么的快乐啊!其实,我们教师把心理健康想得太单一了,什么抑郁症啊,早恋啊之类的才归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疏不知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也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在我们班里就有一个使我想了很多法子的问题孩子。 他叫小龙,从我刚接到这个班时,就有老师对我说,这个小龙,在幼儿园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与他接触后,我才发现,真的是一个老大难,上课不听讲,只顾自己玩,下课和几个同学勾肩搭背一起吵,隔三差五同学要报他的小报告,小龙怎么怎么了?

  • “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对“生本”的十点思考

    1、第一点思考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以往教学中,我们经常谈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我认为这两种理念是有相同之处的,都是要我们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地位。我们常常在听课中发现,教师迫不及待地赶进度,不给学生很多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和表达,而以单方面的灌输来代替知识的习得。很多老师也经常有这个疑问,很多数学知识只要告诉学生一个结论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花一节课甚至几节课时间来验证,推理,弄得一辛苦,说不定有些学生仍然不懂。教师的任务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教师承担的任务是启动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告之学生,学生知其然更要

  • 真诚交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前两天起,响应有关文件精神,我和顾佳佳、诸立两位老师开始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说实话,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想:我是六年级的老师,要我到一年级的新生家中家访,不认识孩子,不认识家长,说什么好呢?另外,一年级已经开过家长会,而且我们也一直在使用家校路路通、QQ群、电话等联系方式,彼此之间的联系已经够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吗?我为没有什么聊而担心着。 可是,随着家访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和家长之间话题很多,我们的到来让家长很感谢,也许,我们真的给家长带来了一点帮助。另外,家访也给了我一点思考和感触。 进入小

  • 调整顺序,直奔主题——课改日记

    三年级学生注意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以前我上高年级数学有一个特点,每上一个新的内容,首先要做好铺垫,由浅到深引到新内容上,其目的是让学生易学易懂。现在上的是三年级数学,这种方法有一点派不上用

  • 班主任教育论文:温馨的家是孩子成长的乐园

    出航的船只,最终的归宿是港湾;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家一直以来总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被称为爱的港湾。白云的家是蓝天,小鸟的家是树林,种子的家是泥土,鱼儿的家是小河,那么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呢?我想:小朋友的家应该有两个,一个是他们父母的家,另一个家应该在学校班级就是小朋友的家。那么如何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的家,成为他们成长的乐园,使他们感到在班级这个家里,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很温暖呢?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确定家的管理理念,让学生找到家的感觉。 班主任首先在思想上确定家

  • 教学反思:怎样看待考试及考试成绩

    期中考试结束,从学校年级来讲,接下来一定是惯性的一系列会议,分析结果,比较差距;从家长来讲又会是一通教育、一番电话沟通;从学生角度来讲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考好的自然会志得意满,海阔天蓝,考坏的自然免不了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灰头土脸几天。但或许很少人能认认真真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考试,考试的真正价值到底在哪里,更不用说进一步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了。其实很多大家都曾在不同的时代阐述或践行过真正的教育。他们重视人自身塑造,强调教育旨在做人,认为实现教育宗旨的关键重在习惯,实施教育的原则贵在自得,而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

  • 与学生一起阅读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就阅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新课程标准作这样的要求,显而易见的是希望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汲取,这是一个由外到内的进的过程,有了足够的储备,学生才有可能、有能力去很好地表达,这也是由内到外的出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应该说,重视课外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将每日的阅读看作任务、作业,绝非自我需求;有的孩子拒绝阅读,宁愿花时间在电视

  • 构建学校校本标准 提升数学课程能力

    【摘要】我校是本区域的窗口学校,立足于学生素质教育,努力挖掘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校学生在不加重学业负担的同时,成绩在本区域遥遥领先,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典范。这得益于多年来,我们坚持探索并构建了基于本校实际的学校校本标准,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促进了数学学科教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字】校本标准 课程能力 可持续发展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数学教材一共经历了九次比较大的变化①。教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适应我国各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过程,每一次改革都是在前者基础上做了进步,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