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三年级学生数学稿件

三年级学生数学稿件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13

《三年级学生数学稿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巧算年龄   今天是我9岁的生日,家里来了好多好多客人。妈妈想考考我,就说你今年9岁,妈妈今年39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正好是你的3倍?算出来了,你就能得到丰厚的生日礼物。
我硬着头皮算起来,一个一个套。
1 几年以后
1 女儿年龄
1 母亲年龄
1 倍数
1 1 10
1 40
1 40&bide;10不等于3
1 2
1 1 1 4 1 41&bide;11不等于3
1 3
1 12
1 42
1 42&bide;12不等于3
1 4
1 13
1 43
1 43&bide;13不等于3
1 5
1 14
1 44
1 44&bide;14不等于3
1 6
1 15
1 45
1 45&bide;15等于3
最后我高兴的对妈妈说,我算出来了,是6年以后。妈妈和客人都竖起拇指表扬我,你真棒。只有当教师的爸爸对我说:萌萌,你是试出来的,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我皱着眉头说:想不出。
爸爸提示我:妈妈比你大多少岁?这个年龄差会不会变?当妈妈的年龄是你的3倍时,妈妈比你多2倍,这2倍是多少?
听了爸爸的提示,我恍然大悟,连忙说,我知道了,这2倍就是年龄差30岁,我是1倍,那就是15岁,15减去9等于6年,所以是6年以后。
爸爸说:“孩子你真棒!我们还可以画线段图表示。”

女儿的年龄  30&bide;(3-1)=15(岁)    几年后: 15-9=6(年)
我彻底明白了这种解题思路,最后我得到了许多生日礼物,但我最大的收获是我发现数学原来这么神奇。同学们,你们会做这道题了吗?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曹雨萌
                                             指导教师:  王晓晴
奇妙的算式
一天晚上,刚下班的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我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题目。听好了,幼儿园第一次购买了3个皮球和4个跷跷板,共用了403元。第二次又购买了4个皮球和3个跷跷板共用了416元。皮球和跷跷板的单价各是多少?”我有些不懂地问:“这怎么求得出来?大难了?”真想打退堂鼓。妈妈到我身旁对我说:“把纸和笔都拿出来,把这两个条件画一画。”我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出了一个奇妙的算式。○○○+△△△△=403        ○○○○+△△△=416 。
妈妈亲切地说:“画得太好了,说一说,画的什么?”我神气十足地说:“○代表皮球,△代表跷跷板。把这两算式加在一起,就是7个皮球和7个跷跷板,总共819元。算式:○○○○○○○+△△△△△△△=819。那么一个皮球和一个跷跷板,用819&bide;7=117,那么○+△=117。”妈妈高兴地说:“你真是太聪明了,再加把油,你一定能做出来!”
我摸了摸后脑勺,把1个皮球和1个跷跷板看成一套。买1套要117元,第一次购买如果是4套就少了一个皮球用了403元,4套要117×4=468(元),所以皮球的单价是468-403=65(元)。皮球是65元,那么跷跷板的单价就是117-65=52(元)
用画图来理解难题,真是太奇妙了!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彭诚心
                                              指导教师:王晓晴
神奇的小数点
刚接触小数点时,听着老师讲解觉得特别神奇,我心中不由产生疑问: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圆点,就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于是,我在生活中去寻找,果然在商店的货贺上,在交水费的缴款单上,在我的玩具上……这些小数点随处可见。看来小数点还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今天,我妈妈就为它闹出了一个笑话,吃午饭时,妈妈收到一个信息,看完后,妈妈顿时火冒三丈说:“这手机话费怎么回事,才打了几天,就说我欠费195元。权权,等会儿和我一起去移动公司。”
我和妈妈气冲冲到了移动大厅缴费处,妈妈边报号码,边对营业员唠叨:“你们移动公司怎么搞得,我怎么欠费195元。”营业员阿姨“扑哧”一声笑起来。我们都被她笑蒙了,异口同声地问:“怎么了。”营业员阿姨说:“您知道您欠了多少费吗?”妈妈说:“195元钱。”阿姨说:“你欠19.5元。”妈妈可真是一头雾水,更加疑惑不解了,说:“你们发的信息不是说欠195元吗?”
我忙拿出妈妈的手机,翻开手机上的催费信息,哎呀,我的妈还真是好视力,手机上明明写着19.5元,我老妈却看成了195元。我把信息给妈看,妈妈一瞧,恍然大悟说:“原来我没有看到小数点,你看我粗心得。”
我终于知道小数点的厉害了,没有它,数学世界会一团糟!我妈妈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同学们,我们以后应该好好地利用小数点的神奇功效。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谈国权
                                              指导教师:王晓晴
到底赚了几元
晚上,妈妈对我说:“宝贝,妈妈出个问题,答对了,就给你买巧克力吃。”题目是:从前,有3个人,分别叫A、B、C,有一次,A用8元钱买了一只鸡,A又用9元钱卖给了B,A还觉得不划算,A又用10元钱从B手里买了回来,又以11元卖给了C,请问A赚钱没有,赚了几元。
我说:“老妈,这也太容易了,A赚了1元钱,因为A用8元买进9元卖出赚了一元,又用10元买进,亏了1元,再11元卖出赚了1元。所以最终A赚了一元钱。”
说完后,我心里美滋滋的,这下妈妈该给我买巧克力了。妈妈认真地对我说:“不对,应该是赚了2元钱,因为A进行了两次交易,第一次8元钱买进,9元钱卖出赚了1元,第二次10元钱买进,11元钱卖出,赚了1元,总共赚了2元。”我想着想着,终于明白了,看似简单的题目原来也这么容易出错。同学们,你们不会像我一样粗心吧!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何郡儒
                                              指导教师:王晓晴
巧求平均数
数学课上,王老师说:“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求平均数,现在出一道题考考你们,看哪个学习小组算得又快又准。”题目是:前进小学8个班去帮助农民摘豆角,每个班摘豆角的重量分别是:55千克、50千克、48千克、54千克、49千克、53千克、54千克、53千克。问平均每班摘豆角多少千克?
同学们都开始埋头算起来,平均数=总数量&bide;总份数
(55+50+48+54+49+53+54+53)&bide;8
只有萌萌很快举手回答:“平均每班摘52千克。”王老师点头说:“你能把计算的方法说一说吗?”
      萌萌说:“求平均数有个窍门,就是先在这些数中确定一个基准数。比如,这道题就是以50为基准数。然后把5个班分别比基准数多出的千克数加起来,并从中减去剩下那2个班比基准数少的千克数,所得的数除以8,商再加上基准数,就是所求平均数。”
    王老师高兴地说;“很好,萌萌的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给一个名字叫做“‘减少加多法”’。做的时候可以这样:先选好基准数50,然后从前往后看,多的数前写上加,少的数前写上减,也就是:
    5+0-2+4-l+3+4+3=16
    16&bide;8=2
    50+2=52(千克)
     这就是平均每班摘的重量。”王老师又说:““这样求平均数速度快,计算量小,是一种好方法。”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萌萌这种巧求平均数的方法吗?下面让我们试一试。

求两个队的平均身高?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三年级    王慧娴
                                              指导教师:王晓晴

推荐
  • 把握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的一组崭新而富有个性特色的内容,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向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展现了新的理念,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

  • 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片断反思

    【教学片断】:师:同学们,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和分数中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如何描述的? 生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生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值不变。 师:很好。最近我们学习了比的知识,谁来说说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 生: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 师:既然比与除法、分数有这么密切的关系,这么多的相通之处,那么,你能猜想比的基本性质会是如何描述的吗?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

  • 对数学教学细节中潜在误区的反思:超值的夸奖

    这是一堂一年级数学课。某同学一段不算很精彩的回答完后,老师对他大加赞赏,并与全体学生一起大张旗鼓地称赞:棒!棒!你真棒!继而发一份象征性的小奖品。被表扬的同学鞠躬还礼,谢谢 !这种情形在课堂上多次上演。课后,几个同学围在一起互相欣赏奖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想方设法多鼓励学生,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节催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形成积极的强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凡事都有个度,表扬鼓励并非灵丹妙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要讲究方式,切忌廉价、夸张

  • 孩子的数学为什么错得不可思议

    有感于数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发明的符号体系 6月22日,有幸听了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数学报告,感想很多。但最让我恍然大悟的是一个案例带来的。 张教授说:出示5个苹果,问孩子一共有几个?孩子会说三个。于是,让孩子用手指点数:1、2、3、4、5。然后你再问他一共几个?孩子会说:三个。 当时,我们下面听报告的都笑了,在小班,甚至在中班的部分孩子那里,我们确实遭遇过这样的例子,而且并不少。那么,孩子怎么会错得如此不可思议?明明清楚的点数了1、2、3、4、5,为什么数完之后却还是说3个呢? 以前,我总觉得太离谱

  • 练习设计“生活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为一民教育工作者,笔者深知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练习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新受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练习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什么样的练习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练习的设计应该把每一个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相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地去分析、研究、讨论、反思所以能更彻底地体会到数学知识

  • 听三年级第三、四、五单元教材培训后感

    10月14日下午,在多功能教室里,我们通过视频直播,学习了三年级第三、四、五单元的教材培训,这三个单元中《千克和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质量单位(教材中用的是重量单位),因此,徐老师对于这个单元关于让学生通过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用秤称一称,看一看怎样读,用手掂一掂等数学活动,在情境中感受重量单位的使用,通过操作和实践中感知重量,建立质量观念,让我感受比较深刻。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学生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机会去积累经验,充分感知,将零散的生活经验提炼成数学经验

  • 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

    魏书生谈学习指导一书中,第四章节专门阐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很多观点、做法虽然我们在实践中也想到或者做着,但是没有这么系统的梳理与坚持,细细品味,确实令人敬佩。 本书46页中提到: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是培养自学的习惯,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范畴,他不属于一般的能力,不是一两次自学实践就能具备的。每次自学过程就像点,自学习惯就像线,现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的体。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分为五个阶段,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进入轨道。他指导学生培养自学习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目标明

  • 关注课堂错误资源

    今天读了《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第三章中关于课堂生成的这部分内容,很有感想,课前我们都会根据教材和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针对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我们也进行了一些预设,但是在课堂上却时常会有一些我们难以预料的情况出现,常常让我们措手不及。比如在练习中就会出现一些错误,而这些错误恰恰又是很好地生成资源,假如我们能够好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必然会得到意外地收获。不要总去抱怨学生为什们这样的错误也会犯,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能从我们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很简单,假如我们能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 聆听南湖之春叶柱老师“解决问题”及“以学定教”有感

    在南湖之春的数学专场第一天下午,我有幸聆听了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叶柱老师的解决问题(连乘)及以学定教观点报告,收获很多。叶柱老师上课的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问题表达清晰明了,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教师是该出手时进行点拨,评价适时适当,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虽然材料呈现非常简单,但学生始终在线,真正是以学定教。 在叶柱老师的一课上,叶老师直截了当的出示课题:解决问题。很幽默地问:问题在哪里呢?接着出示了:图片呈现3个方阵做操的画面。改编自教材9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自己列式解答。让学生交流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