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读懂课后习题设计

读懂课后习题设计

更新时间:2019-06-17 10:32:11

《读懂课后习题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听课的时候,发现有的老师多注重教学重点环节的设计,对课后练习的设计却有些忽略,有时候因为探究环节时间过长,后面的练习环节就直接省去了。也有个别的课老师设计的练习题有了一定的难度,忽略了基础性的练习,导致学生因为解决起来比较困难而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就是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关注到教材中的练习设计,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

于是想到:在备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要精心准备新知的探究,也要对练习部分进行认真的研读和设计。

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老师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判断:1.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一样相等,但面积都相等。(   )

从学生课堂的情况来看,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直接出示判断,而且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这样不太合适,课堂练习要先有基础性的,让每一个孩子对基础的知识掌握了,能够解决基础的数学问题了,然后再逐渐的加深。其次,练习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拿不准,完全是靠猜,这就说明课堂上虽然涉及了这样的问题,但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说明课堂上提到了,没有深入,因此学生理解也不够清晰。最后要说的是学生出现第三题判断错误的时候,教师没有用这节课后面的针对性练习来解释说明,二是拿上一节课画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同,面积相等)来解释。其实,教材中的自主练习题就正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教师能够在备课的时候对后面的练习研究,明白教材中每一个练习题的设计意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这样就不至于出现上面的问题了。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想建议老师们在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研读学生。研读教材时不仅要研究教材的设计意图,也要研读教材中的习题设计,读懂每一道习题。以《质数与合数》为例:

1.了解每一道习题考察的知识点。自主练习中第一题是:把下面数中的合数圈起来。考察的是学生对质数、合数概念的理解掌握,能不能根据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第二题是:在自然数11~20中,质数有(      ),合数有(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考察的是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掌握,同时结合前面的奇数、偶数加深认识。第三题是:火眼金睛辨对错。有三道小题:(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2)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3)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4)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考察的是学生对质数、合数和奇数、偶数的综合理解掌握。

2.明白每一道题目设计针对的教学目标。在进行练习设计的时候,要明白每一个练习所针对的教学目标,怎么去达成这个目标。与新授内容相比,可以在哪个地方进行适当的拓展,让知识点有新的延伸,这样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上面的第二题可以让学生把1——20中的质数、合数进行归纳,认识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2,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9、15。

3.研读处理的方式。备课时教师要思考每道题目的处理方式,怎么去处理,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不能所有的题目都是一种方式处理。这样处理会让整个练习比较枯燥单一,让学生失去兴趣。

也只有对练习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才能让练习真正成为课堂重要的一环,真正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

作业失误矫正 一、典型错题
   4000+6000=     1000-400=
二、造成错误的原因
   4000+6000=1000错在想加的过程中少加了一个0,可以先不看后面的3个0,先算4+6=10,再在10后面添上3个0,也就是10000.1000-400=6000错在相减的过程中多加了一个0,可以先不看后面的2个0,先算10-4=6,再在6后面添上2个0,也就是600。
三、矫正措施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四、取得的效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失误矫正措施,可以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习能力。通过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指出并矫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弥补知识体系的缺陷,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阅读
推荐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为了提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我校教研组组织了教师磨课活动,每位教师一课上两到三次,期间整个教研组一起参与设计,评课等进行指导。《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上了二次,第二节改进了一些,教学环节比上一次清晰了,顺淌了,重点突出了,目标也基本落实了,教学效果好多了。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 在设计此教案之前,我简单的做了学情估测,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法能比较容易的掌握,有个别学生已经会认小数,读小数。所以我把这一环节尽量设计的简单,把时间花在含元角分的价格,含米分米厘米等数量写成小数。 但是第一节课的

  • 通过探究 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课堂实录(片段) 师:像这样,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应该怎么样表示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发的纸上。全班交流。 1、只写下数据的大

  • 给数学课添点色彩———“建设理想课堂”教学反思

    若让孩子用颜色来形容一门课,那数学课是什么颜色的?很多学生会用黑白来形容,学生的这一回答绝不是对于数学本身缺乏兴趣,他们为什么感觉数学课不是五彩缤纷的呢?这引起了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 很多时候,数学课堂受到考试的引力,不得不转入题海的轨道之中,而在这一偏离素质教育和远离新课程理念的怪圈中,教师往往只追求对与不对、会于不会、懂与不懂这样的课堂就像一道判断题,只有对错。也难怪学生会用黑白这两个完全相反的颜色来形容数学课了。 之前,我执教一节数学课,尽力让学生去感受一堂充满色彩的数学课。内容是三年级的《

  • 学生为主导的自我诊断、相互诊断的教学方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课堂教学片段: 师: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甲: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 乙:1.496亿千米1.5亿千米 丙: 1.496亿千米2.00亿千米 丁:1.496亿千米1.49亿千米 师: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做心理分析师,今天让你们来做一回心理分析师,你们愿意吗?谁来猜一猜刚才四位学生的实际想法?看谁猜得对? 生1:甲的做法是正确的,完全符合题意。乙的1.496亿千米1.5亿千米是错误的,可能他想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 师:

  • 练习设计“生活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为一民教育工作者,笔者深知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练习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新受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练习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什么样的练习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练习的设计应该把每一个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相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地去分析、研究、讨论、反思所以能更彻底地体会到数学知识

  • 三年级随笔:今天的上课真有趣

    今天,孩子们要学习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本来打算自己讲的。在批孩子们的回家作业时,发现我走的两天里布置学生自己找计算题做,竟然有好多学生找了多位数乘法。于是就临时决定让孩子们自己给自己上课。 上课了,走进教室,简短得师生问好后。我说:今天,我不上课。孩子们一惊,我又说:想让你们自己上,老师当学生。孩子们有的兴奋,有的沉默。我又说:先看书十分钟,想一想你怎样才能讲得让大家明白。 很快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跃跃欲试。 第一位学生上来,一声不吭,拿起笔写上竖式 1 2 3 3 6 然后手指指着竖式嘴里念道

  • 关注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最近,我在数学认识厘米和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主要是:一、 让学生在问中学,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认知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渐进过程。创造新奇有趣,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在问中讨论交流,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在学习厘米的认识时,让学生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结果学生有的说有5把尺子长;有的说有6枝铅笔长;有的说有7长这是我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同样的课桌量的结果却不同?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 这样,学生就会深深地感悟到统一测量单

  • 参加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有感

    上个星期五,有幸参加了在海宁举行的嘉兴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对一个主题的内容进行研究,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和《真分数和假分数》这样三节前后有关联的课。使我去之前就很期待,特别是后两节课,很难,学生理解时有很大的难度。带着期待走进会场,一天是在执教老师智慧地引导中,学生的精彩回答中,点评老师观点的交锋中,互动提问中度过,在笑声与掌声中收获着。 亮点一:方式新颖,注重过程 拿到资料汇编一看,在3月29日下午,三位嘉兴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在三个场地在同一时间分别执教《

  • 海盐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课例点评汇总

    课例1:张晓东,海盐县向阳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究组成员。在他的课上,我们可以欣赏到他那充满灵气的执教风度,风趣幽默的课堂引领,严谨规范的教学语言、清晰有序的板书设计、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 《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就比较成功地体现了他的这些独有的教学风格。他在打破常规思路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在学生板演画三角形的过程中,通过细腻的引导,适时的启发,逐步和学生一起得出三角形的定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定义的科学和严谨。然后又通过将两个三角形进行比较,使学生

点击查看更多